当时诸大将中除岳飞外,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吴玠、杨沂中,都以经营田产致“金钱巨亿”,“置歌儿舞女”竞相侈靡。而岳飞,除了高宗赏赐之外,不经商,不置田产,不营造豪华的宅邸,平时饮食也不超过两个荤菜。
一次,岳飞留自己的部将郝政一起进餐,碰巧一个荤菜也没有。郝政很不高兴,便送岳飞酸馅,岳飞尝后,把剩下的当做“晚食”。又一次,岳飞发现饭桌上添了一道红烧鸡,他马上查问,厨师说是州里送来的。岳飞传命下属,此后不许为他进送佳肴。岳飞在家穿的是布衣素服,不娶姬妾,家中更无歌儿舞女。蜀帅吴玠的一个属官,到鄂州来后与岳飞商议军事,岳飞设宴招待他。使这个属官非常奇怪的是:宴会结束了,也没有出现一个女人来陪酒。他回四川后,即向吴玠谈起此事。姬妾成群的吴大帅,从结好岳飞考虑,立即花了二千贯钱买了一个出身于士族家庭的姑娘,连同很多陪嫁的金珠宝玉送给岳飞。岳飞盛情难却,但以岳飞的志向和情操是断然不能纳妾的。如何婉言辞谢呢?岳飞思来想去,最后想出个办法。这天,吴玠派人把买来的姑娘连同陪嫁的宝物送给岳飞。见面时,岳飞叫那位姑娘立在屏风后面,对她说:“我家的人,都穿布衣,吃的是肉末酱面。姑娘倘能同甘苦,就请留下。否则,我不敢留!”
姑娘只是吃吃地发笑。她原是为了坐享富贵而来的,听了岳飞的话,感到身入将相之家,居然要过这般清淡生活,不免感到好笑,这当然是不满意的表示。岳飞于是对姑娘说:“既然如此,则不可留也!”岳飞把姑娘连同嫁妆都退了回去。当时部将都劝岳飞把她留下,“以结好”吴玠。岳飞说:“如今国耻未雪,难道是大将安逸取乐的时候吗?”吴玠听说后不但不生气,反而愈加敬重岳飞。
◎故事感悟
岳飞的气节让我们慨叹万分,而更令我们敬佩的是岳飞始终崇尚节俭、力拒奢侈的品格。他的一生如此俭朴,实属难能可贵!
◎史海撷英
“莫须有”千古奇冤
岳飞父子被秦桧以谋反罪名予以逮捕审讯,虽然找不到证据而无审讯结果,赵、秦最终决定杀害岳飞父子和张宪,于是秦桧就创造发明了“莫须有”的罪名。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其词“其事体莫须有”。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廿九(1142年1月27日)除夕之夜,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杭州大理寺风波亭内被杀害。被害前,岳飞在风波亭中写下八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文苑拾萃
岳飞墓
岳飞墓,亦称岳坟。位于杭州栖霞岭南麓,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按南宋建筑风格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墓道两旁陈列的石虎、石羊、石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遗物。1961年,岳墓被列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皇后“富贵而节俭”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马皇后(1331—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安徽宿州人,“有智鉴,好书史”。早年丧母,后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做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朱元璋。在朱元璋领兵征战的年代,她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一次,与朱元璋敌对的陈友谅大兵临城,不少官员百姓准备逃难。在人心慌乱的紧急时刻,马皇后镇定如常,稳定了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世所赞誉。
安徽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发迹的地方,至今还流传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不仅出了个朱洪武,还有一个贤德的马皇娘”的歌谣和民间故事。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皇帝,在历史的前台演出了一幕幕惊人的活剧,令人难忘。然而在后台,还有一位不应被遗忘的人,她虽属于被封建男士们称为“贱内”的女流之辈,但她和朱元璋同甘共苦,终身相伴,一生尊节俭,给朱元璋的称王事业以很大辅助和影响。她就是埋葬在凤阳东陵的马皇后。作为皇后,马氏确实像朱元璋在洪武元年(1368年)封功授爵的典礼上称赞的“朕念皇后,偕起布衣,同甘共苦”。她一心一意关心、辅助丈夫治理新诞生的国家,同时又非常勤劳地治理内宫和教育子女。
马皇后每日起早贪黑,亲自带领、督促宫妃们治女活,从不懈怠。她常告诫内宫妻妾、王妃公主:“无功受禄,是造物主所憎恶的事。我们这些后妃妻妾享用着山珍海味、锦绣衣裳,却终日悠闲无所作为,这岂不违背了造物主的意志?因此,我们应该勤劳治女活,报答造物主的恩宠!”
马皇后最小的儿子周王朱木肃,生性放荡不羁。当他成年后至藩地开封,马皇后派江贵妃随同一起去。她交给江贵妃一件自己常穿的破旧衣服以及一根木杖,嘱咐道:“倘若周王有过错,你就穿上我的衣服,代我责他。如他倔强不听话,就派人飞马送报京都,不要轻易饶恕!”
每逢各地有灾荒,马皇后就率领宫人们食蔬,不肯服用带腥美食。朱元璋劝说道:“已发送粮食去救济那里的灾民,皇后不必过于忧心。”平时,马皇后也经常问太祖:“百姓们是否安居乐业?”她还说:“皇帝是天下之父,我作为皇后,便是天下之母。赤子们若不能安生,我们做父母的,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呢?”
由于明太祖统治期间的休养生息,国力逐渐恢复强盛。宫廷内外,崇尚奢侈的习气也风行起来。马皇后力挽颓风,卓尔不群,仍以俭示天下。她严禁自己的左右侍御及宫女们衣着特殊,并以身作则,做出表率,“食不求甘美”,常穿的裙子也不加花边。在她的影响下,“左右旁人皆无香薰之饰”。
马皇后平时居家,总穿一身粗布衣服,虽已破旧也舍不得换。每次制作衣服的零布,她都收集起来,做成被褥。她常说:“身处富贵,应为国家爱惜财物,随便丢弃,毁坏东西,是古人深以为戒的!”
有人对她说:“皇后,您身为天下至富至贵,又何必舍不得这些小东西呢?”马皇后严肃地说:“我听说古代后妃都是富而节俭、贵而勤劳才被史籍称誉的,做人最不应忘记的是勤俭,不应仗恃的是富贵。勤俭之心一动摇,灾难就随之而来了。我每想到这些,就不敢忽视这些生活小节。”宫女们听了,无不叹服;嫔妃们听了,都十分感动。她们纷纷颂扬马皇后的美德。
◎故事感悟
穷当克俭,是美德;富而思俭,是更高层次的美德。马皇后居安思危、生活俭朴的作风,值得我们去效仿,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应成为我们放弃节俭的理由。崇尚节俭,不是强求大家节衣缩食,而是反对无度挥霍,漫天铺张。
◎史海撷英
赦免沈万三
明初有个商人沈万三,是“赀钜万万,田产遍吴下”的江南第一大财主(董谷《碧里文存》)。据说朱元璋建设南京城,洪武门至水西门一段城墙就由他出资修筑。又据说沈万三要求出钱犒赏军队,朱元璋问他,我有百万军士,你能每个都犒劳吗?沈万三不知收敛,蛮有把握地说可以每人发给一两银子。这样的人,富可敌国,敢同天子抗衡,激恼了君主朱元璋,要以乱民的罪名杀掉他。对此,马皇后劝解道:“沈万三富是富得出奇,但他没有犯法,也没有图谋造反,杀他没有道理,也不符合法令,还是不杀的好。”朱元璋听了她的话,免沈万三一死,把他流放到了云南。
◎文苑拾萃
“竹竿开花”劝夫君
朱元璋称帝后,贪图享乐,到处游山玩水。一天,他传旨三宫六院,陪他去游泰山。正准备起程时,马皇后姗姗来迟,高兴地说:“万岁呀,皇宫里出了两桩喜事啦!”
朱元璋问:“什么喜事?”
“你栽的竹竿开花了,你喂的大狸猫也在生娃娃啦。快去看看吧!”
朱元璋一听说他喜爱之物有喜,就跟皇后往宫里跑。他看了一会儿,又想走。马皇后见夫君执意要出游,连忙拉着万岁的龙袍说:“竹竿顶上开花,可是从古到今没有的稀奇事啊!”
朱元璋看到了竹竿顶上开着红艳艳的花朵。他正聚精会神看时,忽然间刮起了一阵风,从竹林上飘下来一张彩纸,朱元璋接过一看,上面写道:
竹竿开花猫下蛋,元璋昏庸游泰山。
照他这样理朝政,只可称帝两年半。
朱元璋看了,惊呆了。他把诗递给马皇后看。马皇后一本正经地说:“这是天意不可违呀!你是一国之君,心思不用在朝政上,江山哪有不垮之理?”
朱元璋听后,觉得在理,应该一心料理朝政才是。从此后,朱元璋就“改邪归正”了。
直到朱元璋老了以后,才知道这是马皇后为规劝他而设的计。
鲁迅先生的俭朴生活
◎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鲁迅(1881—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鲁迅先生爱生活、爱劳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劳动人民勤劳和俭朴的作风。冬天在家里他自己砸煤,出门自己拿行李。不论劳动种类的大小,只要他力所能及,总是不辞劳苦地全力以赴,在发觉自己的体力不支时,他想到的是要赶快做,而不是先坐下来休憩。
鲁迅先生的吃穿都很俭朴。他日常吸烟、吃糖,都是“廉价”品,吃得好一点的不过是鸡蛋炒饭。
鲁迅先生平时只穿旧布衣,裤子总是单的或夹的,有的膝盖处已打了补丁。他有一条在日本留学时做的裤子,一直穿了二十多年。一年四季,鲁迅脚上总是一双橡胶底的帆布鞋,床上的棉被也是多年的老棉胎,睡的硬板床也从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
鲁迅在女子师范大学讲课时,不像许多教授那样,或长袍马褂,或西服革履,而是穿着已经打了补丁的褪了色的夹袍,夹着一个半新不旧的印花包袱去上课。在讲台上,他打开包袱,从里边拿出讲稿就津津有味地讲开了。他讲课通俗易懂,深刻尖锐,颇为风趣。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期待着他打开那红地印有黑色条纹的花包袱。同学们说:“鲁迅的布包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一点儿奢侈和虚假。”
◎故事感悟
鲁迅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生活亦是如此的节俭朴素,那么在经济、科学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学会节俭朴素,好好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
◎史海撷英
《狂人日记》诞生
1918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这篇小说凝聚了鲁迅从童年时起到那时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体验和对于中华民族现代命运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过“狂人”之口,把几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的历史痛斥为“吃人”的历史,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文苑拾萃
三口烟的抗议
1926年秋的一天,鲁迅先生到厦门市“美丰银行”领取支付的薪水。当他将四百元的支票递上柜台后,银行里的账房先生心里就犯了疑:“这个身着破灰布棉袍,头发一根根竖着的老头儿,每个月居然有这么多薪水……”于是,其中的一位打起了官腔:“这张支票是你的吗?”鲁迅先生并不回答,只吸了一口烟,还他一个白眼。这位钱鬼子第二次又问了一遍,鲁迅先生又吸了一口烟,依然一语不发。就这样连问三遍,鲁迅也连吸三口烟。结果,这四百元的支票就这样在无言的抗议中兑现了。
朱棣崇尚节俭
◎唯俭可以助廉,唯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是个好大喜功、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22年中,有过不少惊人之举。如迁都北京,五次亲征漠北,郑和下西洋,灭安南(今越南北部),设奴儿干都司、哈密卫,通西域,浚漕河……为了办这些事情,耗费了大量资财,以致造成财政的困难。因此,人们往往把明成祖看作一个挥霍无度的皇帝。但是,明成祖这个人在封建国家统治方面确实是不惜钱财,而在个人生活上却是一位去奢崇俭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