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求:求索攻坚
9435000000014

第14章 勇于探索(6)

《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但是,由于该书版本很多,内容不尽一致。1921年,吴兴刘承干所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内篇增一卷,又增《补遗》8篇。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据刘刻本排印又附增《补遗续》5篇。另外,旧本《文史通义》卷前刊有章学诚次子华绂写的序文一篇,刘刻本未载,新中国成立后排印本补入。

魏源与《海国图志》

◎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魏源集·海国图志叙》

魏源(1794—1857年),名远达,字默深。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官至知州。学识渊博,著述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

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一位先驱者,他积极收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编撰《海国图志》,探讨清王朝衰弱和西方国家强盛的原因,提出强国御侮的办法,是一位成绩卓著的爱国思想家。

魏源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一个官宦之家。1822年中举,在诸子百家、史地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1826年,他受江苏布政使之聘,协助编辑《皇朝经世文编》,并参与筹议江西省的漕粮、水利等问题,后来又以内阁中书舍人候补,有机会广泛阅读各种典籍文献。林则徐与他交往甚深,非常器重他,推荐他为两江总督裕谦的幕僚。

1841年8月的一天黄昏,魏源在镇江码头又与好友林则徐重逢了。原来林则徐因鸦片战争遭贬革职,在被发配到新疆的途中,暂时在镇江停留,要与老友一叙。在魏源的住处,两位好友畅谈国事,互相勉励,抒发对民族忧患的悲愤之情。林则徐说:“这次我在广东抗英,深感洋人得势的重要条件是船坚炮利。要反侵略,必须了解敌情,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接着林则徐打开一个布包,捧出一大捆书报,交给魏源,语重心长地嘱咐道:“这是我在广东时派人从海外书报上译辑的全部材料。如今我将远去,不知何日才能返回,这些东西就交给你吧!望你能编写一种介绍海外各国情况的书,以使国人广开眼界,悟其御侮之道。”在这材料中有《华事夷言》、《四洲志》、《各国律例》等,对于了解西方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史地,都很有参考价值。

魏源不忘林则徐的重托,并在林则徐的启发下认真思索起来。在林则徐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他还广泛地收集更多更新的资料。1840年7月,定海第一次被英军占领,侵略军为了进攻内地,派出人员刺探军情,绘制地图。一天,一名英国官员安突德正偷偷地在定海附近测绘地图,被当地老百姓抓获,扭送到宁波知府衙门。一个在知府衙门的友人把这消息告诉了魏源。魏源立刻赶到宁波,亲自审讯安突德。安突德详细地交代了英国的对华意图和兵力部署、武器性能,还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情况作了交代。审讯的结果,使魏源得到了大量资料。他以此为基础,旁征博引其他见闻,编写成《英吉利小记》,并把它作为《海国图志》的一部分。

魏源从收集的资料中,看到了西方的先进技术。结合鸦片战争失败的现实,他认识到,西方的枪炮比中国高明,这在中英战事中已被证实。而朝廷的达官贵人饱食终日,夜郎自大,嘲讽西方技术是“奇技淫巧”、“形器之末”,这是多么可笑!在他看来,不学习先进的东西,就永远落后、挨打。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中国才能走向富强。为了让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魏源勤奋地伏案写作。

1843年初的一天,魏源写完了最后一页。共50卷的《海国图志》凝结着魏源的心血,作为当时东方各国人民了解和抵抗西方的第一流的宝贵典籍,就这样诞生了。

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完整地提出了“以夷攻夷”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两大反侵略的鲜明纲领。“以夷制夷”就是利用西方各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制约;“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反抗西方各国的侵略。他还针对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提出改革内政的主张,为抵抗侵略、拯救祖国的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1844年,美国、法国效法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其他各国也纷纷接踵而至,获得了与英、美、法同等的权利。目睹西方各国加速瓜分中国,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日益强烈,深感《海国图志》50卷本的不足。于是,他广泛收集材料,进行了增补。增补的内容大多是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介绍,如火轮船、地雷、水雷、望远镜等器械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并附有更多的插图,以便了解、制造和使用。1852年,魏源将《海国图志》增补成100卷。百卷本《海国图志》大量地介绍了美国、瑞士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政体,并给予高度赞扬。他已认识到,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比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进步。

《海国图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最早的进步思想家找到了救国的新方向。《海国图志》不胫而走,受到进步人士的好评,对我国近代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产生了很大作用。

后来《海国图志》传入日本,也被介绍到西方。日本思想家纷纷争读,并把它奉为“海防宝鉴”,在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故事感悟

魏源积极探索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道路,并完成了鸿篇巨制《海国图志》,从而成了最早睁眼看世界、最早寻求中国富强和抵御列强方策的先驱之一,警醒了一代中国人。他对中华民族之崛起所做的贡献不可估量。

◎史海撷英

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是指清中叶后,同治在位期间(1862—1874年)为维护清朝统治的一个惯性恢复阶段。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合作,及太平天国崩溃(1864年),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平静时期,下接洋务运动。亦有人把清时咸丰至同治时期定为咸同中兴,作为一个惯性恢复的阶段,但现时普遍都认为恢复时期主要在同治统治年间。

◎文苑拾萃

《瀛寰志略》

《瀛寰志略》作者徐继畲,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初刻于福建抚署。1848年秋《瀛寰志略》刊行。

《瀛寰志略》是近代中国人系统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名著,被视为《海国图志》的姊妹篇,是亚洲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地理之著述,也是近代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的启蒙读物。以战国思想家邹衍所论中国之外有大九州,有大瀛海环之,故名《瀛寰志略》。书中全面而扼要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沿革、政情民俗、经济状况。《瀛寰志略》共10卷,总分图44幅。

书中先为总说,后为分叙,图文并茂,用词雅正,互为印证,于各洲诸邦之疆域、种族、人口、沿革、建置、物产、生活、风俗、宗教、盛衰,以及列国比较,皆言之颇详,亦间有议论。《志略》共10卷,3卷志亚细亚,4卷志欧罗巴,1卷志阿非利加,2卷志亚墨利加,共介绍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尤为详细,对中国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都有所记述。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詹天佑(1861—1919年),字眷诚,号达朝,广东南海人,居住在湖南省,原籍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他是中国首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北京—张家口)等铁路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詹天佑出生于广东南海县,7岁时入乡村私塾就读,但对“四书”、“五经”、八股文都没有兴趣,却对当时很少见的机器十分好奇,常常用泥土捏成各种机器模型玩耍。1871年,詹天佑被录取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美学生。

1881年,詹天佑作完题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毕业论文,获得学士学位。然而就在这一年,清政府迫于国内顽固派的反对,中止了派遣留学生的计划,决定把官费留美学生全部撤回。同年秋,包括詹天佑在内的105名留学生返回祖国。

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很闭塞,清政府对留学人员另眼相看,不予重用。詹天佑回国后无法施展所学之长,被派到福州船政局船政学堂学习驾驶。直到1888年,经留美学友邝孙谋的推荐,詹天佑才被中国铁路公司聘为帮工程师,作为外籍工程师的助手,开始了他为祖国修筑铁路的生涯。这时他已经28岁了。

詹天佑到职后主持的第一项工程是铺设塘沽到天津的铁轨工程。19世纪90年代初,詹天佑又参加了京沈线的修建工程,开始显露出他的才华。

京张铁路的建成是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詹天佑一生中的最大贡献。1905年,清政府从自身的政治统治和经济需要出发,决定修筑京张铁路,并同意全由中国人自己修筑。众望所归的詹天佑被任命为京张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负责整个工程的实施。消息传出后,国内外舆论大哗。一些外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够自己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说什么“能够修建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国内也有人嘲笑詹天佑“胆大妄为”、“不自量力”。面对这些压力,詹天佑不为所动,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修造京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不仅已经出世,且现在存于世也”,并且坚定地表示,中国人不仅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建成京张铁路,而且还要做到“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

京张铁路虽然只有200多公里,但却穿越燕山山脉,沿途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施工艰难为他处所罕见,是名副其实的攻坚工程。詹天佑满怀为国争光的激情,不辞劳苦地带领其他工程人员跋山涉水,往返数次,勘测了三条路线,最后确定了经过南口、居庸关、八达岭的现行路线。这条路线不仅比英国人金达所测定的距离大为缩短,而且隧道工程也减少了2000多米。

在施工过程中,詹天佑以非凡的毅力和决心全力以赴地进行工作。他把总工程师办事处搬到工地,日夜战斗在施工第一线。他不顾塞外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灰沙,奔波于崇山峻岭之间,亲自指导施工,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修筑南口至八达岭的线路时,詹天佑为了减少长度和弯道,采用了33‰的爬高坡度,设计了两辆机车推挽列车的配套方案,保证了行车的安全与速度。他创造性地运用“折反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路段,设计了“人字形”(或称“之字形”)展线方案,使关沟的展线坡度降低到33‰以下,八达岭隧道长度减少了一半。

开凿八达岭隧道,最初只从两头开凿,每日仅能掘进二尺多,效率甚低。詹天佑见费时太久,便采用直井凿开法,使原来的两个工作面变成六个工作面,加快了工程进度。

在詹天佑和广大员工的努力下,1909年7月4日,路轨接至张家口。这条铁路自1905年9月动工,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大功告成,比原来计划提前了两年,经费节省了35万两白银。

◎故事感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用不长的时间,建成难度大、成本低的京张铁路,的确是一个奇迹。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提高了国人自办铁路的信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事实证明,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京张铁路的建成使詹天佑誉满中外,从此他的名字就与中国铁路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史海撷英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签订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公历又有“九七国耻”一说。

◎文苑拾萃

詹天佑铜像

詹天佑铜像位于延庆县京张铁路的青龙桥车站。詹天佑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二十六日生于广东省南海县,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考取公费赴美留学。清光绪七年(1881年)六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同年八月回国。曾先后任福州船政学堂和广州水陆师学堂教员。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詹天佑任天津铁路公司工程师。1905—1909年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为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专家。1919年4月24日在汉口仁济医院病逝,享年59岁。同年在青龙桥车站竖立一座詹天佑全身站立铜像。

詹天佑墓原在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庄,1982年5月20日迁至青龙桥车站。墓室是由半浮雕的九块花岗岩石块与一个洁白的汉白玉石半圆冢所组成。冢下为墓穴,其内摆放着詹天佑先生及夫人谭菊珍的骨灰盒。墓碑是用花岗石镶边黑色大理石,其上刻写着500余字的“詹天佑先生生平”,并建詹天佑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