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注重实践,不尚空谈,治学态度严谨刻苦,严核考证,实事求是。他认为明朝的灭亡和明人的学风有一定的关系,明人专事口耳记诵之学,学无根柢,喜欢空谈。他指出,学问是用来经世的,不是用来炫耀的,他和他的弟子们形成了一个以经世思想为指导以研究史学为特点的浙东学派。他的《明儒学案》总结了明代近三百年的思想发展,包括了明代各派哲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主张,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他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于今仍有教育意义。
◎故事感悟
黄宗羲以一个政治家的目光,深刻分析了他所处的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进步的主张。他注重实践,不尚空谈,治学严谨,考证严格,实事求是,他的学风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胡蓝党狱
胡蓝党狱是明朝的一个政治案件。起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终于二十五年。朱元璋的统治初步巩固后,他对王朝内部权势烜赫的王侯将相愈来愈猜疑,加上有些功臣的骄纵违法,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显得更突出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权植党”的罪名杀了左丞相胡惟庸,同时被杀的有陈宁、涂节等人。10年后,洪武二十三年又兴大狱,李善长、陆仲享等都以与胡惟庸交通谋反罪被杀,“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洪武二十六年,又兴蓝玉案。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凉国公蓝玉谋反,于是又牵连一大批武将及朝廷官员,“族诛者万五千余”。胡惟庸与蓝玉两案,史称“胡蓝党狱”。
◎文苑拾萃
《明夷待访录》
明末清初,有位伟大的思想家说: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因此他主张“无君”。这就是我国近代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一百年光景,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治,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
《明夷待访录》计有论文21篇。《原君》批判现实社会之为君者“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实乃“为天下之大害”。《原臣》指出,臣之责任,乃“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原法》批评封建国家之法,乃“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学校》主张扩大学校的社会功能,使之有议政参政的作用,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黄宗羲所设想的未来学校,是相似于近代社会舆论中心和议会的机构。
黄宗羲虽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但主张君主开明立宪制,加强平等因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有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而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出来的,因而更加可贵。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受到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重视和赞许。
顾炎武著书立说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顾炎武(1613—1682年),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来致力于学术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等。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幼年时就博览群书,特别喜爱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他关心国家大事,总爱探讨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认为读书必须联系实际,反对空发议论。
对于明朝的腐败,顾炎武深恶痛绝,少年时就参加了“复社”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军入关后,他参加了嘉定、昆山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清军攻陷昆山,他的生母及两个弟弟均遭难。抚养他的养母誓死不降清朝,绝食自杀,临终前嘱咐顾炎武说:“我虽是个女子,然以身殉国是理所当然的事,希望你不要做清朝臣子,我死后就可以闭上眼睛了。”顾炎武把养母的话牢记心头,永志不忘。抗清斗争失败后,他隐居不出,以明朝遗民自守,誓死不做清朝的官员。清廷几次征召聘请他前去做官,均被他拒绝。
顾炎武看到清朝的统治日益稳固,匡复明朝势不可行,就把满腔的义愤和深邃的思索凝注于笔端,去探索国计民生的要道,去探索胜败存亡的原因。从45岁时起,他用了20年的时间,遍游了华北各地,十次拜谒明陵(明朝皇帝的陵墓),考察了各地的风俗人情,并在雁北开荒。这些实践丰富了他的生活,也加深了他的认识。他认为明王朝的灭亡固然由于政治的腐败,但边地守将平庸,良将难用,以致边防失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于是他立意写一部关于山川要道边防战争的书。他跋山涉水,考察地形、地貌,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他边考察,边读书,边写作,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写成了论述山川要道边防战争的专著《肇域志》。这也是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
想到国破家亡、夷人入主中原的残酷现实,明王朝君主专制政治的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大问题,顾炎武的目光从民族问题、政权问题上引向对整个社会问题的关注。他认为君主一人独治,天下唯命是从,以致至奸佞当道,有识之士屈陈下僚,天下怎能不亡呢?于是,他反对君主专制的“独治”,主张更多地吸收知识分子的“众治”。他说:“君主临御天下,不能靠自己一人独治,如果一人独治,刑罚之事就多了;如果众治,刑罚之事就会得到妥善的处理。”他反对君主分封子弟为侯而治理国家的办法,主张郡县制。他说:“分封诸侯王治理国家的失误,是王国的权力太专;设置郡县治理国家的失误,是君主的权力太专。”在他看来,只要限制君主权利,加强地方官吏职权,以增加地方官守土的责任,则国家就可以富强,国家的百姓就可以免于贫困,各行各业就兴旺发达,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顾炎武还认为,治乱的关键在于人心风俗,因此主张正风俗以正天下。他认为明王朝灭亡与风俗日下、教化纪纲堕废也有关系。他说:“我看世风的趋向,才知道治乱的关键在于人心风俗,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是教化纪纲不可缺少的。长期养成的良好风尚,也会在一朝一夕败坏无余。”他认为士人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即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认为,贫富不均也是社会不安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说:“百姓之所以不安分、不安心,是因为有贫有富;贫困的人不能保障自己的生存,而富有者又常担心有人向他求助而十分吝啬,于是贫富之间一定会争夺财富。”
顾炎武有如此考虑,也是明王朝灭亡事实的启示,因为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向地主阶级发起了猛烈进攻,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同情农民,攻击城市和货币,提出一个反对征银,最好征收谷物的办法,发展农业生产是他经济主张的要点。顾炎武对治乱兴衰的思索中固然有许多固执和偏见,但更多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探求。
顾炎武在探索治乱兴衰原因的同时,也对士人的学风和治学思想加以深入思考。他主张“经世致用”,“明道求世”,反对士大夫空疏不学、空谈心性、昏庸无耻的学风。他认为明末理学的弊端是“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论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周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认为著书立说应该有益于世,凡是和六经之指无关,于当世之务无益的文章和事,都不要去做。这种治学思想决定了他治学方法是:读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务求不失原意;研究问题时注重考证,列本证、旁证,不以孤证为凭。这是实事求是的学风。
顾炎武自幼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作读书笔记,分类抄录,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重复的删掉。这样日积月累,他最终编成了一部涉及政治、经济、史地、文艺等,内容极其广泛的《日知录》。这是一部被社会公认的极有学术价值的著作。
◎故事感悟
顾炎武一生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和追求,虽隐居独守而宏志未泯,笔端触及悠远,眼界却立于现实。他抨击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那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求索攻坚,报效国家。
◎史海撷英
仁宣之治
仁宣之治是指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宣宗时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仁宗、宣宗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仁宗、宣宗在位期间成为明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比之于西汉“文景之治”。
◎文苑拾萃
《日知录》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的代表作品之一,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日知录》书名取之于《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0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两条),其内容大体划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
攻坚不止的铁人罗健夫
◎奋斗是万物之父。——陶行知
罗健夫(1935—1982年),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共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参军,在部队学完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全部课程。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
1982年,优秀共产党员、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程师罗健夫,这个被同志们称为“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在科学的道路上为祖国和人民耗尽最后一丝热量,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1935年,罗健夫出生在湖南湘乡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他从小就是个胸怀大志的孩子,崇敬那些知识渊博、求索攻坚的学者。因此,他在西北大学物理系读书时,同学们都夸他是“全年级最用功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他更是刻苦钻研,不怕艰难困苦,敢于攻克科学堡垒,在电子技术方面为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9年,罗健夫接受了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研制图形发生器,并担任这个课题组的组长。这种仪器是国际电子技术方面的尖端产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可是在我们国家还是个空白。当时,横在罗健夫面前的困难是很大的。国内一无样机,二无图纸,三无资料,国外又“禁运”。罗健夫过去是学核物理的,搞电子设备并不在行,加之在动乱的年代里,搞科研经常受干扰。可是这一切都没有挡住他们,罗健夫和他的同事们就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开始了艰难的攻坚。
他一个人承担了两个人的工作,既承担图形发生器电子电路的设计,又顶替别人搞计算机。除此之外,作为课题组组长他还要懂一些机械制造、半导体应用等专业知识。
这一切,沉重地压在罗健夫的肩上,但为了尽快缩短我国在这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罗健夫忘我地拼搏着。
深夜的灯光下,仍闪现着他的身影;天微明,他又急忙起床,一头扎入工作室,刻苦攻关。一连几年,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勤奋读书、翻阅资料、思考设计、攻读第二外语上。
凭着这种超人的毅力与忘我的精神,罗健夫带领全组同志终于在1972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电子工业的一项空白。三年后,他生前所在研究小组又研制成功I型图形发生器,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故事感悟
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时间内,罗健夫实现了为祖国、为人民攻关不止、奋斗终生的誓言。
◎史海撷英
劳动模范罗健夫
罗健夫平日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从不表现自己,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升干部的机会,颁发奖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中国式保尔”。1982年全国不少报刊连续报道其生平事迹。1983年,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文苑拾萃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十年来的建设成就。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堂为建国十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仅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