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孝:孝敬父母
9436500000004

第4章 敬养父母是做儿女的天职(2)

父母双双过世之后,继母生的弟弟要求分家。薛包一再劝阻,仍是无效,便主动把好的房屋、田地、器物、能干的佣人都留给了弟弟,自己把老得不能干活或无家可归的佣人领去。他说:“这些老人和我同住多年了,你不能使用他们啊,跟我去吧。”田地,他拣荒芜贫瘠无法耕种的要;房屋,他拣破旧要倒塌的要。他说:“这是我年轻时所经营的,我很留恋这些土地和房屋啊。”器具物品,他捡破烂的要,他说:“这些器具物品是我平素吃穿用的东西,适合我的身体和口味啊!”

弟弟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久就把分得的家产全卖光了。薛包就经常周济他,不袖手旁观,也不埋怨挖苦。乡里人有的说:“你弟弟游手好闲,对你又不好,也不是一母所生,有钱也不能给他呀!”薛包笑着回答说:“兄弟团结友爱,也好让九泉之下的老人放心哪,这也是尽孝心呀。”

汉建光年间,薛包的孝行传到京城,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公车特召他当侍中官。

◎故事感悟

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的事情有五件: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喝酒,不管父母生活,二不孝;好钱财,偏爱妻室儿女,不管父母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因此受耻辱,四不孝;逞勇敢,好斗殴,危及父母,五不孝。”读完这个故事,用心体会下孟子所提倡的孝悌,让我们感悟到了薛包的行为已经完全彻底地尽到了孝道。一个人孝敬亲生父母似乎天经地义,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要对继父母完全尽孝道,对于一些人来说的确是不容易做到。因此说,薛包是美好道德风尚的典范!

◎史海撷英

夺宫之变

汉安帝本来立后宫庶妃李氏所生子刘保为太子,而皇后阎氏未生子。阎氏惧怕李氏依仗太子夺其地位,遂将李氏毒死,后诬告太子保谋反,使安帝废黜太子保,贬为济阴王。

安帝崩,而太子被废。阎后遂立章帝之孙、北乡侯刘懿为帝,而北乡侯在位半年,卒。刘懿卒后,阎氏秘不发丧,屯兵宫中自守。而宦官孙程等,联合宫中几大掌权宦官,秘密迎立废太子济阴王保为帝,是为顺帝。而阎后则被囚禁起来,不久死去。阎显、江京等被杀。史称此事为夺宫之变。

◎文苑拾萃

侍 中

侍中,官名。秦侍中为丞相之“史”(属员),以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名。汉为上起列侯、下至郎中的加官,加此官者可出入宫廷,担任皇帝侍从。侍中任务很杂,须分掌乘舆服物(包括“虎子”即溺器在内)。但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汉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始令侍中出居宫外。王莽执政时复入,东汉章帝时复出外。秦、汉侍中员额无定。魏、晋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魏国时已经成为加衔,司马懿、曹爽执政都加衔侍中。晋朝建立,侍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不仅开始成为三公、执政的加衔,而且直接参与朝政,晋怀帝就是侍中华混拥立的。

孔奋孝母周全周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孔奋(生卒年不详),字君鱼,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西安西北)人。少年时跟随刘歆学《春秋左氏传》。遭王莽之乱,与老母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乱。东汉建武五年(29年),任河西大将军窦融官署议曹掾,宁姑臧长。任职四年,虽在富庶地区为官,财产却无所增,为人们所敬仰。侍奉母亲极孝。他自己生活极俭,却寻求珍膳侍奉老母。后任武都太守,告病去官后,死于家中。所到之处,以廉洁著称。

孔奋,汉代扶风(陕西凤翔)人。他从小就懂得事理,听从父母的教导,帮父母干力所能及的活,从不惹父母生气,从不叫父母为自己操心。少年时他就以孝敬父母闻名州里。

父亲去世之后,他为了减轻母亲的思念、悲痛和孤独感,侍奉母亲更加周到。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更加谨慎,以免母亲为自己操心,或觉得生活不便。

每天早晨起床后,孔奋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母亲屋里去请安,问寒问暖,问睡问食。直到母亲说:“忙去吧!”他才肯离去。之后,他便和妻子一起安排好母亲一天的饮食。总不忘嘱咐妻子一定要把饭菜做好,香甜可口,好好让母亲吃得高兴。

每天晚饭后,不论忙或闲,他都要到母亲房里去坐坐,谈谈家务,说说见闻,为母亲解闷,听母亲教导,了解母亲的起居和身体情况。

邻里们常在孔母面前夸孔奋孝顺,孔母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孔奋对母亲的孝心在当地影响很大,他在当地的名望也越来越高。

后来,孔奋当了地方郡丞。他廉洁奉公,崇尚节俭,在当地形成了风气。他当了官,身价高了,对母亲的孝敬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无微不至,细心周到。他每月领到的薪俸,首先给母亲买足食用的物品,保证母亲吃得可口,穿得舒适,余下的钱全家才能动用。因此,他和妻子、孩子经常吃粗食淡饭。

◎故事感悟

孔奋节衣缩食孝敬母亲,博得了乡里、亲友和同僚的普遍称赞。孝敬老人,让老人吃好穿暖,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愿望。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家人生活的物质条件又是有限的,像孔奋那样,从家人身上节俭下来钱去孝敬母亲,确实是很难得的啊!

◎史海撷英

孔奋一家

孔奋在任府丞时已深受官民敬重,他担任太守后,全郡的人都以他为榜样,修行操守。孔奋施政清明有决断,甄别和表扬善行,痛疾错误行为。见到人有美德,爱之如同亲人;对不良行为,则疾恶如仇,郡中的人都称他清廉公平。他的弟弟孔奇,曾在洛阳求学。孔奋认为孔奇熟悉经典,应当为官,他自己则称病辞官,居于家乡,在家中去世。孔奇博通经典,著有《春秋左氏删》。孔奋晚年有儿子名孔嘉,官至城门校尉,著有《左氏说》。

◎文苑拾萃

郡 丞

官名。郡守的佐官。秦置。汉朝制度,郡守下设丞及长史。都丞为太守的佐官,秩六百石(太守秩二千石)。都尉下亦设丞,历代设置。东晋成帝咸康七年(341年),省诸郡丞,唯京畿的丹阳丞不省。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复置。北朝各郡也都设丞。隋文帝废郡级行政区划,郡丞随之而废。炀帝改州为郡,置赞治,实即郡丞,后又复原名。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郡守为“州刺史”,下设“别驾”、“长史”等官,不设“丞”。宋亦不设丞,明清相沿。清代仅在顺天府尹之下设“丞”一人,为正四品,掌管学校政令,乡试时充提调官。清代文人往往以“丞”为“同知”的代称(即比附汉代郡丞的官名)。

盛彦吐哺待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孝经》

盛彦(?—约285年)字翁子,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少有异才。年八岁,诣吴太尉戴昌,昌赠诗以观之,彦于坐答之。辞甚康慨。母王氏因疾失明,彦每言及,未尝不流涕。于是不应辟召,躬自侍养,母食必自哺之。彦仕吴,至中书侍郎,吴平,陆云荐之于刺史周浚,本邑大中正刘颂又举彦为小中正。太康中卒,有集五卷。

盛彦,字翁子,西晋广陵人。盛彦少年时便很有才能。当时有一位叫戴昌的太尉曾以赠诗形式考查他,盛彦面对满座官僚文士,慷慨作答,没有一点理解错误的地方,受到文士们的赏识。

盛彦的母亲王氏非常勤劳节俭,不仅亲自操持家务,还时时督促盛彦读书识字,教他以礼待人……后来,由于过度操劳,母亲得了一场大病,眼睛也瞎了。家里虽然雇了一个女仆,但是许多事都落在了盛彦身上。他一边帮母亲安排日常生活,一边拼命读书,他的才干也越来越受人重视了。成年以后,官府鉴于他极有才名,多次征召他去做官,每次盛彦都是以母亲病势沉重而推辞了。

每当谈到母亲双目失明,日常生活很难自理,重病缠身的情形时,盛彦就止不住悲伤,痛哭失声。

盛彦每天每顿饭都要亲手喂母亲吃饭,凉、热、咸、淡都是他先尝一尝,有时,饭菜如果稍微硬一点儿,盛彦就自己先嚼一遍然后喂母亲。这样坚持了好多年,他母亲的病多少有一点好转。

盛彦的母亲病了很长时间,女仆当然会受累,于是暗暗产生了怨恨的心情。有一回,盛彦外出办事,上午没回来,那个女仆就生了坏心,到屋子后面的菜地里捉了一些金龟子(吃植物根茎的小虫)的幼虫,放在瓦片上烤熟了给盛彦的母亲吃,还撒谎说是好东西。母亲吃了一些,觉得很好,于是就以为这确实是难得的好东西,顺手捏了一点偷偷留起来。后来,盛彦回家了,他母亲把烧熟的金龟子给他看。盛彦一看,立刻跪在母亲面前,哭着向母亲赔罪,深责自己照顾不周全,叫母亲遭罪了。他母亲却安慰他:“这东西吃了也没什么事。我倒觉得眼前好像有点亮堂了。”盛彦一听,异常惊喜,打来一盆清水,给母亲轻轻擦拭,没一会儿,母亲的双目就能清楚地看见东西了。盛彦这时候以为当初错怪了女仆,竟然向女仆跪谢,女仆却羞愧得一声不吭地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由于盛彦孝顺母亲,善待仆人,家里越来越和睦了。后来,盛彦被本邑大中正刘颂举荐为小中正。

◎故事感悟

“久病床前无孝子”,在我们读了盛彦照顾病重的母亲数十年如一日的动人故事后,这个乡间俚语也就成了悖论。当我们正因为这句话而为自己不尽孝来开脱的时候,就回想下盛彦是怎样在病床前尽孝的,从而反省自己的不足。

◎史海撷英

司马氏

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总共八人,时人称“八达”。其中司马懿最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之后司马懿被曹爽架空。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战争(史称寿春三叛),皆被平定。

◎文苑拾萃

中 正

官名。秦末陈胜自立为楚王时置,掌纠察群臣的过失。《史记·陈涉世家》:“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三国魏立中正以藻别人物,晋南北朝仍之,唐废。《晋书·刘毅传》:“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宋王谠《唐语林·文学》:“近代有中正。中正,乡曲之表也。藻别人物,知其乡中贤愚出处。”

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代汉自立前,尚书陈群立九品官人之法,于州郡各置中正,任识别人才之责。魏曹芳时,司马懿执政,于州置大中正,于是又有大中正、小中正之别。州的大中正,亦称州都,吴有大公平,即魏之大中正。晋、南北朝均有中正,隋尚有州都。唐无。

王僧孺抄书养母

◎人生一子,而父母常得其乐而不饥寒者,是贤孝之子。——《太平经·核文寿长诀》

王僧孺(465—522年)南朝梁官吏、学者。以字行。东海郯人。少好学,六岁能文。曾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遍览群书,学识渊博,兼擅书法。与沈约、任昉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有文集三十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左丞集》。

王僧孺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年幼时,他家里十分贫穷,父亲无钱供他念书,他只好自学。

在王僧孺3岁那年的一天,地方上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见他勤奋好学,知道尊长敬老,就主动问他说:“王僧孺,你想不想学《孝经》。如果想学,我可以教给你。”王僧孺睁大双眼好奇地发问道:“《孝经》是讲什么的书啊?”那位有学问的人向他解释说:“《孝经》是专门讲孝敬长辈的书,是教人有礼貌、懂道德、尊老敬长的。”

王僧孺高兴地点点头,说:“那从现在开始,您就教我吧!”

这个有学问的人很喜欢王僧孺,高兴地说:“只要你肯学,我一定好好教你。”

从此,王僧孺每天都学《孝经》。他早起晚睡,虚心求教,百学不厌。王僧孺十分聪明,记忆力又很强,《孝经》中很多章节他都能流利地背诵下来。一天,王僧孺正在门口背书,邻居中的一位老者见他背得十分认真,便问道:“你背的这一段讲的是什么意思啊?”

王僧孺寻思了片刻,便讲了起来。但讲来讲去自己也觉得没讲出个究竟来,就不好意思地朝老者笑了笑。那位老者十分友善地告诉他说:“你呀,能背下来不算真正学会。要真正理会其中的道理,又能按理解了的道理自觉地去做,才算真正的学到手了。”

王僧孺觉得老人说得很有道理,自己很受启发,便向老人鞠躬致谢,说:“我一定按您的指点去做。”

从此,他边学边问,边背边想,逐渐地理解了《孝经》的大意。应该怎样孝敬长辈,在自己头脑中也有了具体深刻的印象。

一天,父亲的友人送来了一筐李子,看见了王僧孺,就放下筐,把他叫到跟前,说:“僧儒,这李子是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极了,先拿几个去尝尝。”说着他就抓了一把,递给王僧孺。王僧孺说啥也不肯要。客人想,是不是嫌少了,就又抓了一把。没等递过来,王僧孺就解释道:“谢谢您啦,我不是嫌少。《孝经》里说过,要孝敬长辈,好吃的东西应让父母先尝、先吃。”

“好孩子,真懂事,长大了一定有出息!”友人对王僧孺倍加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