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力:成事由力
9436900000018

第18章 艰辛努力的硕果(1)

而立之年始读书的张充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陶潜

张充(449—514年),字延符。南朝吴郡吴(今江苏苏州)人。南朝齐时任侍中,梁武帝时任尚书仆射,任职时间前后十年。年轻时,因家庭条件优越,养成一副纨绔子弟样;然而30岁以后,他痛改前非,发愤苦读,博览经史,最终成为《老子》、《周易》的专家。其为官期间,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情。

29岁之前,张充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放荡不羁、贪图享乐的人。对于张充的表现,人们背地里说:“纨绔子弟,不过如此”。

张充的父亲张绪是南朝萧齐时期的名臣,曾担任过中书令、国子祭酒、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等重要职务。他为人谦和,饱读诗书,很受人们的敬重。但是儿子张充却不争气,不但不愿意读书,更不讲究个人的品德修养,唯独喜好玩耍飞鹰走狗、打猎玩乐。人们都说“子不教,父之过”。张绪只顾在京城做官了,没有闲工夫管教自己的儿子。其实张绪在京城为官,的确很少回家,管教儿子更是有心无力。

有一次,张绪从京城回来,刚进县城西门,正巧碰上要出城打猎的张充。张绪看见这时儿子的打扮非常气恼,只见张充左臂套着皮套袖,肩膀上驾着只精神抖擞的猎鹰,右手牵着条瞪大了眼睛的猎狗。张充见父亲从船上下来,实在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过去。放下肩上的猎鹰,脱下皮套袖,把猎狗交给随从,对父亲行大礼。

张绪强压怒火,冷冷地说道:“你这一身担负两样劳役,真太辛苦你了!”听到父亲对自己的责备,张充的脸像变脸的戏法儿一样,红一阵,白一阵,心里不是滋味。

看见儿子表情上的变化,张绪以为,别看儿子年岁不小,但并非不可救药。于是,他狠狠地教训了儿子一顿,要他从此重新做人,改过自新,读书上进。

父亲对自己严厉的批评,使张充无地自容,羞愧万分,他跪在地上对父亲表示:“我听说一个人三十而立,今年我29岁,我明年一定会变个样子。”

父亲听了儿子那幼稚的回答,哭笑不得,以为他已是冥顽不灵,只求他别再惹是生非。他喜欢做什么就由他去吧,根本不再对他抱什么希望。

虽然张绪对儿子不抱希望,但张充却从此“修身改节”,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断然丢掉了鹰,弃了狗,扔掉了所有打猎的家伙,进了书斋,发奋读书,很快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尽管张充起步较晚,但由于有年龄、阅历以及家庭环境等优势,对钻研知识、认识问题有很好的帮助。也就是这些原因,加上他而立之年才“立志”,一些文人与士大夫觉得他的突变很新鲜,出于好奇,便经常同他一起辩论各种哲理问题。张充博闻强记,口齿伶俐,与文人士大夫辩论问题总能有很好的表现,很快他的名声大了。后来,人们都说,张充的辩才可同他的叔叔张稷媲美。

张稷是当时有名的才子。人们拿张充同张稷比较,可见张充的进步很大。

后来,张充担任了吏部尚书,负责选拔人才工作。再后来又担任国子监祭酒,专门负责政府教育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工作。由于他的政绩突出,因此也不断得到提拔和重用。

◎故事感悟

“少不持操,晚乃折节,在于典选,实号廉平。”张充三十而立,大器晚成,给年岁稍大且有志于成才的人树立了榜样。

◎史海撷英

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萧衍统治末年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南朝后期,门阀士族统治开始走向衰落。士族已经变为一个失掉统治能力的腐朽、寄生阶层,对于任何政治风浪的冲击,士族往往都缺乏起码的应变能力。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投降梁朝,驻守寿阳。不久起兵反叛,于太清三年(549年)攻破建康,梁武帝被困饿死。侯景进入建康后,悉驱城市文武,僳身而出,交兵杀之,死者3000人,又纵兵杀掠,交尸塞路。长期的腐朽寄生生活,造成了士族的极端脆弱和无能。他们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侯景又陆续派军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杀抢掠,直到简文帝大宝二年(552年),才被陈霸先、王僧辩所击败。

◎文苑拾萃

南朝诗歌的发展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文学,特别是诗歌,远比北方繁荣。南朝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反映的社会现实比较狭窄,然而在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则有重要的进展,为唐诗奠定了基础。

南朝诗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刘宋时期诗歌刚从东晋以来的玄言诗中解脱,“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第二阶段即南齐和梁代的诗歌,以谢灵运、沈约等号为“永明体”的作家为代表;第三阶段即梁代中叶到陈代,诗风和“永明体”又有所不同。这个时期出现了以萧纲(梁简文帝)、萧绎(梁元帝)为代表的“宫体诗”。

乞丐足趾夹笔书恭楷

◎一个人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能够自拔,才不算懦弱。——徐悲鸿

段成式(803—863年),字柯古。晚唐邹平人,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自幼即力学苦读,博学强记。其禅见洽闻,为时人所叹服,自言:“成立以君子耻一物不知”,故他的博闻在唐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成式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吉州、处州、江洲刺史,直至太长少卿。成式为官期间,增为故里修七孔拱桥,架通南北之路。乡人为记段氏功德,遂将相邻的段、加、马、乔四村改名为“段桥”,并刊石立碑。

你听说过失去双臂也能写字,而且写得一笔苍劲有力好字的古人吗?唐代宗大历年间,东都(洛阳)西南天津桥的一个乞丐,就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使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个乞丐还在孩提的时候,就被巨石压伤而截去了双臂,连穿衣吃饭都无法自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看到别人都能到私塾里读书,心里十分羡慕。有一次,他听人讲了一个古代书法家在折断右臂后,知难而进,刻苦练字的故事。于是也下定决心要学书法,自食其力。

没有双臂,要学写字,所遇到的困难是不堪设想的。他开始时试着用嘴巴咬住笔杆比划,但他还是没有办法将字写成。后来他又改用先咬着笔杆的上端,然后用右脚趾夹着笔身的方法学写。脚趾不像手指那样灵巧,夹笔时间一长,就会感到酸痛麻木,一酸痛就掉笔。因此他写半天字,就要拾笔数十次,弄得一身墨,满嘴黑。有人劝他不要自讨苦吃了,但他面对着困难还是坚持苦练。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无数次的失败使他摸索到了通向成功的道路。

数年后,他用脚趾夹笔写字的速度和水平竟然赶上了一般的书家。于是他就在街头设摊卖字度日。他写字的时候,喜欢将笔向上抛起一尺多高,然后用脚趾准确地接住,从不失误。当过路的人看到他当众在宣纸上表演一行行工整规矩的楷书时,都为他那苦学苦练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那一身绝技所赞叹!有个叫段成式的学者,在东都天津桥畔目睹了这个乞丐的足书后,就欣喜地把他的事迹写进了自己的《酉阳杂俎》一书之中。

◎故事感悟

乞丐失去双臂却不为困难所败,仍能用脚练字。乞丐这种刻苦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当代社会也有很多残疾人的英勇事迹值得我们赞扬、学习。故人尚且如此,后人更应该有这种坚韧不拔的毅力。

◎史海撷英

唐末政治环境

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国力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

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又任用杨炎为宰相,于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季依土地征税。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了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五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条件是取消王号,朝廷承认他们在当地的统治权。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恶化。

◎文苑拾萃

三十六体

李商隐、段成式、温庭筠的诗歌由于风格相近,且都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三十六体”的说法最早见于《新唐书·文艺下·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繁缛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而在《旧唐书·文苑下·李商隐传》中,却只有“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的说法,没有视其为一个文体流派。从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开始,后世多将“三十六体”视为一个确定的概念。

对于“三十六体”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指一种诗歌的风格流派,有人认为是指骈体文的风格流派,也有人认为这种风格既包括诗歌也包括骈体文。陈冠明分析了历史上对此的各种观点,认为“三十六体”是宋祁总结和认定的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三人的骈体文流派。

不懂外文的翻译家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

林纾(1852—1924年)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翻译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官教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于时。

林纾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林国铨早先随盐官办盐务,当时家庭生活还比较宽裕。但到林纾五岁的时候,他父亲租了两条旧船运盐,企图靠贩盐发财。事与愿违,不但没发财,船却触礁沉没了。血本无归不算,还得将家里的财产拿出去赔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林纾家陷入困境,没饭吃成了林家常见的事情。林国铨远去台湾,另谋生计,想重新发财,以重整家业,希望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林纾的外婆十分疼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外孙,见他成天因饥饿而泣哭,就让林纾到她家吃饭。其实,林纾外婆家也不富裕。新鲜的荔枝下来,外婆没钱买,就用自己身上的褂子给外孙换荔枝。外婆看着外孙香甜地吃着荔枝,对他说:“孺子即获尝荔,当知他人啖荔,其甘亦止是,无足羡也。孺子不患无美食,而患无大志。”外婆告诉林纾这样的道理:别人吃着甘甜的食物,并不足以羡慕。为人,不怕贫穷,就怕没有远大的志向。

林纾从8岁开始读书,虽然家贫,但他牢记外祖母的教诲,勤奋学习。家里没钱买书,他就把母亲给他买食物的零钱积攒起来,到城里买了一部残破的《汉书》,不几天又买了一部《小仓山房尺牍》,认真地阅读起来。他在叔父的书箱子里翻到《毛诗》、《尚书》、《左传》、《史记》,更是像得了宝贝一样爱不释手,日夜诵读。舅舅见他这样好学,特地送他一部《康熙字典》。他在墙壁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他小小年纪,发了毒誓,可见他对读书认识深刻。

林纾11岁的时候,私塾老师告诉他,欧阳修的古文和杜甫的诗歌都应该熟稔,这样可以长知识,胸襟也能够开阔。听了老师的告诫,林纾读书越发入迷。他用零花钱购买残破古书来读,古书积攒逐渐多了起来。他发现许多古籍存在讹传或错误,就动笔校阅。林纾结识了藏书丰富的李宗言弟兄两个之后,把他家的三四万卷藏书读了个遍。

林纾博览群书,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又练出了一手好文笔,这为他日后从事外国小说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97年,林纾的朋友王寿昌从法国留学回来,请他翻译法国作家小仲马的长篇小说《茶花女遗事》。林纾虽然不懂外文,但由王寿昌口授,林纾用浅显古雅的文言文笔录,较好地完成了翻译工作。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笔触凄婉缠绵,很具感染力。小说出版以后,立刻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很快就风行海内。著名翻译家严复对林纾翻译的评价是:“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魂。”

后来,受严复、梁启超等人提倡用小说来推动社会改良、政治演进和道德教育的思想影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林纾面对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社会现实,他用66天翻译了《黑奴吁天录》(原名《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此唤醒国人。

从此,林纾小说翻译一发不可收,每年都有翻译作品问世,有时一年竟出版了16部小说。他的翻译作品,不仅文笔典雅优美,而且速度极快。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劳动,他先后将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西班牙、挪威、瑞士、希腊和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几十位作家的作品翻译成中文,共计183种。

林纾是我国翻译小说的奠基人。他的翻译作品不仅在清末民初的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孕育和萌芽也起了重要作用。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作家早年都爱读林纾的翻译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