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达:通达明理
9438100000002

第2章 导言

“达”有通达、豁达、达观之意。在人的品质修养方面,心胸开阔、眼界高明、通达明理是很高的境界和要求。人有生老病死,事业有兴衰成败,亲友有悲欢离合,仕途有穷达顺逆。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面对多变的世事,人的心境不可能永远波澜不惊。通达明理的人不斤斤计较细枝末节,不苟且于淫威暴力,不孜求于蝇头小利。他们往往能从大处出发,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体会理解多数人的心理,因此往往能说出符合大众利益的道理,受到多数人的赞同。遇到危难、失败时,通达明理的人不会被困难、挫折吓倒,不会让消极情绪淹没心灵,反而豁达面对,并继续努力。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兴衰而始终昂首屹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那些为历史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通达明理的豪杰犹如一颗颗明珠,熠熠生辉。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除了因为他们杰出的才能、坚韧的毅力和对历史机遇的把握外,更因为他们对世事人情的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把握使他们在处理事务时能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运筹帷幄,采取最恰当的行事方式,还能团结大多数的人为共同的目标奋斗,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说是主张积极入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士人的梦想和目标,出仕是他们成就事业、博取功名的途径。但在礼崩乐坏、世道浊乱的时候,很多通达明理的士人“兼善天下”的宏图不能实现,他们便努力做到“独善其身”。他们绝意仕进、安贫乐道、诗文言志,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又一段“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佳话。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对生死的乐观、豁达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达德。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那些忧国忧民、以国家天下为己任的通达明理的仁人志士们,他们不畏惧死,也不畏惧生。拥有生命的时候,他们勤奋努力,不辍进取,力求不虚度一日、一时;面对必将到来的生命的终结,他们不忧、不惧,以达观之心坦然面对。对生死的达观态度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热爱生命,恰恰相反,他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真谛,因此当面对使生命更加宝贵的死亡时,他们更能正确面对。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我们若想在波澜壮阔的人类史诗中有所作为,就应该像无数通达明理的前贤一样,志存高远,通达乐观,以不懈努力成就事业;忘怀得失,淡泊名利,以高洁之举成就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