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坚:坚韧顽强
9439900000020

第20章 闪闪的红星传万代(3)

◎史海撷英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他们14年的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他们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是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宁死不屈精神的集中体现。

◎文苑拾萃

露营之歌

李兆麟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浓荫蔽天,野雾弥漫,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兄弟们!镜泊瀑泉唤醒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片刻熄烽烟。荒田遍野,白露横天,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战士们, 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啊!重任在肩,突封锁,破重围,光至,黑暗一扫光。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入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琼岛上的“原始人”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独立师,集中了超过红军数10倍的兵力,重重包围了琼崖独立师的根据地——五指山东面的母瑞山,漫山遍野的敌军向山上进军,明媚的海南岛被战争拖进了火与血的狂涛里。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琼崖独立师师长王文宇带领主力突围了,留下师政委冯白驹率领中共琼崖特委机关和两个警卫排共100多人在母瑞山上坚持游击斗争。

几经血战,这100多人只剩下26人了,但他们仍在敌人疯狂的“搜剿”下坚持斗争。

虽然敌人的“搜剿”紧迫,但红军都有办法对付。可是,饥饿、疾病和自然灾害却严重威胁着这支刚强的队伍。粮食越来越少,开始他们每人每天能分到一个拳头大的饭团,后来饭团变成每人一椰壳稀饭,稀饭又变成锅巴煮的清汤。战士们端起清汤,能清楚地照见自己的影子,人人瘦成皮包骨头,面色灰暗。

大家行动起来找吃的,凡是能进嘴的,他们都要尝尝,苦的、酸的、涩的、麻的,能下肚的实在不多。敌人没搜山时,同志们就分散到山沟里去摸鱼虾,捞青苔和浮萍;爬到树上采野果、掏鸟窝、找鸟蛋、捉小鸟;采蘑菇、摘木耳、挖野笋等等。同志们说他们简直个个成了神农,把历史倒退了五千年,重新开始过原始人的生活了。

尝遍百草后,有的同志发现一种半尺多高、形状极像蚕豆的野菜,茎软叶嫩,比较好吃。同志们每天采它,顿顿吃它。

长期吃这些没有油没有盐的野菜怎么受得了?有的人拉肚子,有的人打摆子,大部分人患了夜盲症,几个女同志都得了妇女病。可恼的疾病比敌人还残酷凶恶。当时,冯政委算是唯一一个比较健康的人了,他整日带着病轻的同志给重病号找食物、觅草药。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阴雨。秋天来了,海南岛的台风既多且大,每当飓风刮来,漫山雨雾,山洪推走岩石,沟涧汇成激流。瀑布突然从头上来,砂石滚滚,根本就没有人避身的地方。同志们自己盖的茅草棚一下子就被冲得无影无踪,大家只好紧紧抱在一起,挺立在狂风暴雨里。风雨过后,他大家再用芭蕉叶搭棚子。

秋去冬来,敌人的“搜剿”却丝毫不见放松。同志们在饥寒交迫中坚持战斗,身上的衣服成了破布条条。大部分人的肩膀露在外面,有的光着屁股。个个身上冻得发青发紫,却根本什么办法都没有。只有像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先那样,摘树叶剥树皮,披在身上。男同志披的树皮像古代骑士的盔甲;女同志穿起名副其实的“百叶裙”,走动起来好像是一群穿山甲。

后来冯政委让大家笼起火来,把芭蕉叶子烤热了当被子盖。两片叶子就能盖严一个人,上下热乎乎,左右冷飕飕。偏偏在最冷的日子里,同志们保存的火柴用光了,火种也被雨淋熄了。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同志们就想起了老祖先——燧人氏钻木取火。天不绝人,总算从树木上钻出火来了。从此,保存火种也成了这支队伍的重要任务。有谁能想得到呢?在20世纪40年代,在开化最早的中国,在椰子肥豆蔻香的宝岛上,竟有26个红军官兵,为了坚持人民的革命斗争,过着人类最原始的艰苦生活。

但是艰苦的日子并没有把他们吓倒。越艰苦,同志们团结得越亲密。他们什么也不怕,想方设法把生活安排得有意思。每天上午是学习,由冯政委负责给大家系统地讲中国革命问题;下午有时采野菜,有时讲故事,由符明经同志负责。黄昏以后,是大家的文娱活动时间,环境允许时,大家吹笛击碗,载歌载舞,一直乐到深夜。

这支队伍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母瑞山坚持斗争了一年之久,才冲破敌人的包围圈,转移到琼山地区。

◎故事感悟

有希望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在100多人的红军队伍只剩下26人的时候,还继续坚持斗争,在饥寒交迫中坚持了一年之久。他们坚韧顽强的斗志,勇战困难的精神是后人在理想奋斗中的精神财富。

◎史海撷英

冯白驹组织抗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长期坚持海南武装斗争的冯白驹同志对他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进行了精心的培训,使这支武装的军政素质和作战能力不断提高,成为海南人民抗战最前线的一面红旗。

1939年日军侵入海南岛,冯白驹在琼山县潭口指挥了抗日游击队阻击日军的战斗,打响了琼崖抗战的第一枪。不久部队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冯白驹任总队长。他率领部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战争,取得了琼山罗刘桥、罗板铺伏击战,海口长林桥袭击战,那大围攻击战等战斗的胜利。先后开辟了琼文、美合、白沙等根据地,还挫败了日军和伪军的多次“扫荡”。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皮旅”中原突围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刘过

皮定均(1914—1976年),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军事家。1928年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英山县童子团团长。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率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突围中原,创下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四军军长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福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兰州、福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1946年6月24日下午3点多钟,一项特别使命落到了“皮旅”——皮定均率领的中原军区一旅指战员的肩头。据可靠情报,国民党40余万大军将从6月26日起“围歼”中原部队。为了粉碎敌人的突袭,上级决定“皮旅”留在原地抗击敌人的“总攻击”,掩护中原军区6万多主力部队在敌人动手之前悄悄跳出敌人重围。这招奇妙的险棋在“皮旅”的巧妙佯动下得以圆满实施。“皮旅”创造性地完成了使命,可是自身的处境也更加险恶了。敌人误把“皮旅”当主力,像数十万条疯狗一样猛扑上来,部队经过连续几昼夜的血战,疲累程度可以想见。

如何让全旅保存下来,也胜利突出重围?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在旅党委会上重申了“能苦必胜”的口号,号召全旅同志继续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出敌不意向东突围,以便把敌人重兵更多地向东引,进一步减轻西主力的压力。这样做风险之大,“皮旅”的指战员心里都很清楚。但他们为了顾全大局,不管作出多大牺牲也在所不惜。

为了迷惑敌人,“皮旅”突围时又绕了很大的圈子,撤到刘家冲的密林里。这里紧靠两条公路的交叉口,恰巧是在敌人几路大军的眼皮子底下,敌人蛮以为这里不会隐藏共军的大部队。为了不暴露目标,全旅露宿在丛林里,不起火做饭,不抽烟,只吃些生米充饥,头上淋雨,脚下水浸,个个被雨泡得像个落汤鸡,许多同志冻得面色发白。但是,同志们全都咬着牙关忍受着,始终保持着肃静。后来,“皮旅”利用敌人行军纵队的间隙,神速地进入敌人后方,跳到了小界岭南面,突破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飞兵东进。

通过连续四昼夜的山地急行军,“皮旅”突然进占了高达1800百米的大牛山。同志们实在是疲劳已极,正想择地稍作休息,不料碰上了敌人的伏兵。皮旅长当机立断,命令曾被豫西人民称作“老虎团”的一团冲上山去消灭敌人的伏兵。刚刚经过长途行军,没有吃饭、没有休息的一团官兵,累得走路都摇晃了,可是一听说有战斗任务,个个精神陡增,什么疲劳、饥饿、病痛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唯一的念头是全歼敌人!

他们冲进密林,飞上山岗,一霎间,枪炮声、喊杀声如巨雷滚动在山谷里。前后不到两个钟头,就把当面之敌收拾了,控制了山上的制高点。全旅同志沿着这条撕开的血路抢越大牛山。

正在这时,天气骤变,闷雷在头顶滚动,狂风卷来了倾盆大雨,打得人睁不开眼。山上没有路,只有嶙峋怪石和绊脚的蓬草,脚下是万丈深渊,只要一不小心,就将粉身碎骨。然而,久经锻炼的“皮旅”官兵毫无惧色,不慌不忙地翻过了大牛山。

翻过大牛山后,“皮旅”突围的困难仍然有增无减。部队疲劳不用说,粮食也已吃完,山地行军,携带的草鞋早已磨烂了。而且又是梅雨季节,长途跋涉,这些草鞋怎经得住水泡石磨啊!许多同志的脚板血泡累累,腿肿脚烂;加上孤军挺进,敌情、地形、道路都不熟悉,困难确实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皮旅”挺进的步伐。

7月16日晚,“皮旅”进至离合肥只有10多公里的一片坟地里,为了让侦察队探明敌情,部队原地休息。虽然是夜晚,又是在田野里,暑热却没有消散,空气像是凝固了似的,身旁瓜地里的西瓜长得非常大,滚圆圆的遍地都是,随时可摘。但是,没有一个人动群众一个西瓜,他们宁愿喝田沟里的脏水解渴。他们的行动使当地的老乡一看就知道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来了,当地地下党的同志主动来跟“皮旅”接上了头。

当“皮旅”突破最后一关——从三界附近冲过津浦铁路时,全旅同志的军帽大多破烂不堪,露出蓬草似的长发,他们把树叶顶在头上,遮遮强烈的阳光。他们身上的衣服不只是衣衫褴褛,简直是衣不蔽体了:有的没有袖子,有的缺了下摆,有的把长裤撕成了短裤,有的把破衣片一层又一层地裹在脚上,一双脚就像是两只巨大的布锤子,上面凝满了血渍和污泥。他们人人眼窝深陷,眼珠布满了血丝,面孔又瘦又黑,许多人走着走着就闭着眼睛睡起来,一个不留神就掉进水田里……

他们就是这样连续奔袭24天,不仅粉碎了国民党1000多里的围追堵截,还调动了几十万敌人跟着向东瞎转,出色地掩护了主力向西突围成功,而且有效地保存了自己,胜利地到达了华中军区。

◎故事感悟

皮定均同志为我军高级指挥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他率领一支部队转战南北,立下了赫赫战功。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吧!

◎史海撷英

中原突围

中原解放区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在鄂、豫、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本投降前,已有武装部队6万余人,根据地扩展到60余县。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抢夺胜利果实和部署内战兵力,调集20多个师将中原解放军团团包围,并将中原军区包围在方圆不足百里的狭长地带。中原军区遵照中央军委指示,为了保存力量,争取主动,除以一部分武装坚持游击战争,牵制敌人外,其余主力均向东突围。1946年7月下旬,终于突围成功,胜地地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

◎文苑拾萃

声东击西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乡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奠能识也。”大意是:用兵的法则,对敌人先做出软弱的姿态,然后以坚强的力量去迎击它;对敌人先做出弱小的姿态,然后以强大的力量去打击它;将要扩张,先装作收缩;将要向西,先装作向东。总之,先要故意采取与自己意图相反的行动去欺骗敌人,而后才按照真实的意图来行动;先要隐匿自己的意图,使敌人摸不清情况,然后才以果敢明确的行动去打击敌人。这样的方法好像鬼一般的无影无形,水一样的无痕无迹。所以我所指的方向并非自己所要行动的方向,我所表现的形象并非自己真实的意图。这样,自己的一举一动敌人就无法测知了。

又见于唐代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意思是说:作战时表面宣扬攻击这边,实际上则攻击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