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诚辩闭门读书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抚州临川文港乡人。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自小聪明过人的晏殊,七岁就能出口成章,被人誉为“神童”。这个“神童”的名声不胫而走,传进了皇帝的耳朵。于是皇帝特召晏殊进京。皇帝为了亲眼看看“神童”的本领,就让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从此,晏殊一举成名。
后来,晏殊被皇帝破格任用为翰林。
一次,朝廷的大小官员都到京城的郊外去游玩,并举行了盛大的宴会,但人们在宴会上没见到晏殊。时间长了,众人发现,无论什么宴会,几乎都见不到晏殊的影子。他在做什么呢?原来晏殊都是在家里同兄弟们一起读书作文章。
这种情况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这天,皇帝把朝廷的许多官员召到了便殿,对满朝大臣说:“今天,朕要告诉你们一件事。”
众人屏气静听。
“朕要为太子选一位老师。”
众人头脑里飞快地转动着可能的人选,准备皇帝问到自己时奏对。
“你们看哪位卿家合适呢?”
大家不知道皇上想选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皇上心里是否有谱,大臣们谁也没说话。
“这个人,”皇帝扫视众人一遍,笑着说,“不必众卿家推举,朕已经选好了。”
是谁呢?大家都在猜。
“朕要选晏殊做太子的老师。”皇帝看着晏殊说。
晏殊忙跪倒谢恩。
皇帝对晏殊说:“朕知道,晏卿常常闭门读书,不参加各种宴会。这样忠厚谨慎、不喜游乐嬉戏的人放在太子身边非常合适。众卿家以为如何?”后边的话是对众人说的。
不少人心里想,晏殊得到圣上的赞誉,这下可是前途无量了。
“启奏陛下,”晏殊说话了,“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晏殊并非不愿游玩,也并非不愿参加宴会,只是因为我家贫穷,无力办到。臣如果有钱,也会像别人一样游玩,参加宴会的。”
“唔?”皇帝先是一怔,接着就笑了,“如此诚实不欺,诚属难能。这样的人放在太子身边,那就更合适了。”
◎故事感悟
出风头的机会推掉,皇上的夸奖不认,非得说出自己“不那么好”,做人诚实到如此程度,这的确不是寻常之举。晏殊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令人感慨!
◎史海撷英
宋朝的糊名与誉录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誉录制度的建立。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文苑拾萃
蝶恋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祝颢慎辨冤狱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
祝颢(1405—1483年),字维清,明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卒年七十九。
明朝天顺年间,祝颢曾在山西布政使司任参政。天顺六年五月五日,汾州发生“妖人”作乱事件。
祝颢正负责这一地区,听到消息后,立刻换军装前往事发地点。作乱者被擒住的有16人,但他们揭发了很多同伙,大多是平时与他们有仇隙的人。
其他官员认为所揭发的人都是逆党,应一起处以极刑。祝颢却不同意这样处理,他说:“既然这些人都是同案犯,作乱时为什么不同时举事,只有这16个人参与?再说,对胁从的人是不应该治罪的,何况这些受案犯株连的人。”于是奏明朝廷,使千余人得以活命。
还有一次,祝颢和监察御史一起处决崞县七名案犯,已经处斩了五名,下面就该另外两人了。临刑前,他们发出了嗟叹声,祝颢马上下令停刑,询问犯人。犯人说:“我们没有死罪,之所以招供是由于受不了酷刑。现在看您是个仁慈的长官,所以才敢哀求向您辩白我们的冤屈。”祝颢对同来的御史说:“我们差一点误杀这两个人。应该准许他们辩白,重新甄别。”御史不同意,坚持要处决这两个人。就在这时,祝颢突然病倒了,只好暂停行刑。
御史过来问候祝颢的病情。祝颢说:“我是心里有病。因为没有死罪的人要处死,这就成了我的心病。”御史终于明白过来,案子重新审理,两名犯人终于得以释放。
成化二年,年过70的祝颢请求辞官归乡,最后得到批准。家乡人问他做官几十年,有什么经验?祝颢说:“我的职责虽然是检查揭发别人的过错,但我主要是用法律原则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从来没有因部门间矛盾或个人仇隙污辱官员。居官近30年,从未有随便拷打犯人致死的情况,也不会因个人的喜怒,随便赏罚别人。我的做法就是这些。”听到祝颢的这番话,人们都很佩服,认为这是仁义长者的经验之谈。
◎故事感悟
祝颢为官慎辨冤狱,追求事实真相,按法律原则处理问题,做到了执政的公平、公正。我们当今的行政执法人员也应该像祝颢那样,培养这种可贵的作风。
◎史海撷英
郑和下西洋
明永乐三年(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2.74万名士兵和船员组成的远航船队,访问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明宣德八年(1433年),他一共远航了七次。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并有可能到过今天的澳大利亚。
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西洋,万国朝贡,盛世追及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件世界性的盛举。
袁枚善断案
◎真相和事实,都是只有一个。——格言
袁枚(1716—1797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24岁中进士。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33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乾隆四年,他中了进士,后来先后做了江苏溧水、沭阳、江浦、江宁县的知县。
在任县官时,袁枚善于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审案断案。像一些小的纠纷,他让争讼双方各自谈事情的经过,然后根据情况立即做出判定,从不拖延推诿;对于地方上的那些不法之徒,他通过设置耳目探访,叫来乡保了解情况等方式,搜集这些人的姓名及罪状,登记造册,然后再把他们一一传唤上堂,拿出登记簿,一条一条地与他们对质,使他们无法隐瞒罪行。同时把这些人的名字都张榜公布,并答应只要他们三年之内不再作恶,以前的旧恶就可一笔勾销,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袁枚的感召和威慑之下,一些不法之徒也就弃恶从善了。
在袁枚做江宁知县时,他还遇见了这样一件事:江宁临近长江,江边停靠有战舰。一天,船上有一个老兵正在舵楼旁大便,这时,有一只小船扬帆驶来,由于风急浪大,不慎撞到战舰上,老兵猝不及防,坠江而死。舰上的其他水兵见到这种情形,就把这只小船扣住,将驾船之人一顿痛打,几乎就要给打死了,并且报告了官府。袁枚得到消息以后,带人前往查验,质问驾船之人说:“你挂帆行船,怎么能突然撞到别的船呢?”驾船人一再地说由于风疾浪大,单凭人力实在难以完全操纵航船,所以出现了撞船之事。袁枚却说:“你的话我不太相信,你现在仍然驾船扬帆航行,让我看看是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驾船人顺从地解缆扬帆,乘风而去,不一会儿船就看不见影了。其实,袁枚早就告诉他的手下人,让他悄悄地告诉船夫直接驾船而去,不要再回来了。那些甲板上的水兵看到船已没影了,才恍然大悟,冲着袁枚大声叫了起来,袁枚解释说:“老兵之死,并不是船夫要有意害他,实在是误杀。这种情况是不能按照大清的法律制裁的。这个老兵的丧葬费从我的俸银中扣除就可以了。”
◎故事感悟
袁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按事实处理问题,同时对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思考和分析,权衡利弊,要根据事实妥善解决矛盾。凡事从大处着眼,不能感情用事而作出错误的抉择。
◎史海撷英
袁枚倡导“性灵说”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他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
他还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文苑拾萃
陇上作
袁 枚
忆昔童孙小,曾蒙大母怜。胜衣先取抱,弱冠尚同眠。
髻影红灯下,书声白发前。倚娇频索果,逃学免施鞭。
敬奉先生馔,亲装稚子绵。掌珠真护惜,轩鹤望腾骞。
行药常扶背,看花屡抚肩。亲邻惊宠极,姊妹妒恩偏。
玉陛胪传夕,秋风榜发天。望儿终有日,道我见无年。
渺渺言犹在,悠悠岁几迁。果然宫锦服,来拜墓门烟。
反哺心虽急,舍饴梦已捐。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
宿草翻残照,秋山泣杜鹃。今宵华表月,莫向陇头圆。
回忆录不能夸张
◎尊重历史的人必被历史所尊重。——格言
聂荣臻(1899—1992年),字福骈,四川江津(现重庆市江津区)人。著名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为我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日后国防军事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上中下三册、长达数10万字的《聂荣臻回忆录》,在1984年国庆节前夕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