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9444800000011

第11章 以能者为师(4)

萨都剌拜一字之师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钟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利希顿堡

萨都剌(约1305—约1355年)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其祖思兰不花、父阿鲁赤世以膂力起家,累有功勋。其祖萨拉希哈以功留镇云中、代州,遂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1327)进士,为京口录事。历燕南架阁、闽海廉访知事,官至淮西、江北道廉访司经历。著有《雁门集》三卷,集外集一卷和《天锡词》等。

元代蒙古族著名诗人萨都剌,诗作风格清婉,多写自然景物,间或写民间疾苦。

有一次,萨都剌写了一联诗:“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他吟哦再三,颇为自得。

有个老人看见这联诗后,连连摇头,不以为然。萨都剌一见此情,知道老人定有高见,便虚心向他讨教。

老人说:“这一联诗,写得的确不凡,摹景状物,别有意境。只是上半联已有一个‘闻’字,下半联又用一个‘听’字,字虽有异,却皆隐‘耳’意,恰犯诗家大忌。”

萨都剌豁然大悟,忙问:“依您之见,改什么字为好?”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唐人诗中不是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佳句吗?不妨把其中的‘看’字借来一用。”

萨都剌试着把“闻”雨改为“看”雨,仔细玩味,觉得果然更好。上半联的“看”字隐“眼”意,下半联的“听”字隐“耳”意,不仅更符合诗的“工对”,而且愈发显得情景交融,有声有色。萨都剌急忙上前施礼,称老人为“一字之师”。

◎故事感悟

“不耻下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品德。像萨都剌一样真正有才气的人,才更懂得谦虚,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同时也更佩服他这种认真钻研、以能者为师的精神。

◎史海撷英

元朝的建立

1206年(金泰和六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大蒙古国)建立。蒙古汗国在1259年蒙哥汗去世后分裂为大汗之国(后来的元朝)和四大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服从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宗主权,实际上各自为政。1271年(元朝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

◎文苑拾萃

百字令·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董沄拜“忘年师”

◎谦逊的品质,加上能力超群的导师的教诲,等于成功。——格言

王守仁(1472—1529年),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董沄是明代文学家,以擅长写诗闻名江湖。

嘉靖三年,64岁的董沄,到会稽山游历。这天早晨,他刚走到山腰,便见许多人急匆匆地往山上走。董沄很奇怪,问一个年轻人:“你们急匆匆的,是上哪儿去呀?”

“我们是到山上听阳明先生讲课。”年轻人说完,就急急地走了。王守仁是明代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也称阳明先生。他的哲学思想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这些董沄早有耳闻,不过他究竟主张什么,他的学说的内容,董沄并不知道。

董沄心想:“如今社会风气这么坏,人人追名逐利,一向清高的文人学士莫不如此,我倒要听听这王先生会讲出什么新词来。”

董沄沿着山道向上走,因为他年老体虚,走得慢,待他走到王守仁讲学的草堂时,人家都已经开始上课了。

草堂坐北朝南,四合的院落,正厅的门大敞着,屋子地上铺着竹席。几十个年轻学子席地而坐,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人坐在中间,滔滔不绝地讲着。

董沄不便进屋打扰,便在窗外的檐下不声不响地坐下,静静地听了起来。

王守仁口若悬河,上起远古,下及当今,旁征博引,在座的人听得鸦雀无声。王守仁认为,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人的心,心明便是天理。所以为学“唯求得其心”。就像种树一样,心是树根,学习就像培土、灌溉、锄草、扶植,学习的目的是对心施加影响,反求于心起作用。而对儿童的教育也是如此,有的人将孩子鞭打绳缚,就像拘禁囚犯一样,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伤害了孩子的内心。而王守仁主张应使孩子受到鼓舞,使他心中喜悦,自然而然地达到日长的目的。

董沄听得入了迷,不知不觉已经下了课,学生陆陆续续地走了,只有董沄还坐在那里回味着王守仁的话。

王守仁走了出来,看见一个白发老先生竟坐在檐下听自己讲课,非常不安。他赶忙把董沄请进屋里坐下,二人攀谈起来。董沄真诚地对王守仁说:“我看现在的学者或者散乱而无条理,或者过分修饰而如同偶人。而更有甚者是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在他们看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贪得无厌,整日争夺于名利之场。我真怀疑是否还有圣贤之学。今天听了您讲的道德修养的学说,就感到像大梦初醒一样。”

二人越谈越投机,不觉天已渐渐地暗了下来。董沄恋恋不舍地与王守仁告别,下了山。

回到家,董沄的心里总是想着会稽山上与王守仁恳谈的情景,对王守仁十分钦佩。他心想,虽然王守仁比自己年轻,可是无论道德还是学问的修养,都远远超过自己。如果不能到他的门下去学习,真是虚度此生了。于是董沄挑着一担谷子,作为给老师的晋见礼,到王守仁家去拜师。

王守仁哪肯答应。他当时仅53岁,比董沄小十多岁。他说:“天下哪有弟子比老师年岁还要大的?我实在不敢当呀!”

可是董沄也不肯罢休,他说:“当年孔子不惜拜几岁的儿童为师。在学问上无长幼之分,不管你肯不肯接受,我是一定要拜了。”说着,他当场就行了初拜尊长的大礼。

董沄的朋友们听到这件事,很不理解,都劝董沄说:“你已经老了,何必再自讨苦吃呢?”

董沄笑着回答说:“我拜阳明先生为师,才能真正地脱离苦海呀!”

除夕这一天,雨雪交加。董沄想,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除夕之夜,老师一人在家,一定非常的孤独。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劝说,打起铺盖离开家,冒着风雪,到了王守仁那里,与老师一起在书舍守岁。

就这样,董沄敬师爱师,直至77岁去世。

◎故事感悟

董沄不以年长自恃,七十拜师,谦恭求学,不耻下问,为后人树立了楷模。

◎史海撷英

壬寅宫变

明朝嘉靖年间的“壬寅宫变”,是历史上一起罕见的宫女起义。当时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为求长生不老药,命方士炼丹。当时皇帝迷信,认为未有经历人事的宫女的月经可保长生大老,因此大量征召十三四岁宫女,并命方士利用她们的处女月信来制丹药。

另外,为保持宫女的洁净,宫女们不得进食,而只能吃桑、饮露水。所以,被征召的宫女都不堪苦痛。结果,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起义希望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麻绳勒毙他。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麻绳打成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未毙命。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将此事报告给周皇后。周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的端妃也一并斩首。

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以后世史学家称之为“壬寅宫变”。

◎文苑拾萃

记功碑

王守仁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

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

叶桂埋名学医

◎我们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否则的话,社会上应到处是空有其表、没有真学的人了。——格言

叶桂(生卒年不详),清朝人,字天池,苏州吴县人,为人勇于追求真理。善刻印。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清代医学家叶桂的父亲曾是一位名医。叶桂跟父亲学医,年龄不大便能开方把脉。刚刚十四岁那年,父亲病逝,他便接过父亲的班,继续行医,居然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颇负盛名。这可气坏了另一位年轻的医生,他叫薛雪。他对叶桂不服气,就给自己的书房起了个名,叫“扫叶庄”。

叶桂得知,也十分生气,便以牙还牙,也把书房改了名,叫“踏雪斋”。

没过多久,叶桂的母亲忽然得了病,而且病势很重。叶桂给母亲开了药方,可是吃了总不见好转。这事传到薛雪那里,他对徒弟们说:“自古都是医别人容易,医自己难。叶桂爱母心切,舍不得下猛药。其实,这种病非‘白虎汤’不可!”不料这番话传出去了。

叶桂得知薛雪的看法,恍然大悟,照方用药果然治好了母亲的病。他亲自前往拜见薛雪,说平日不敬先生,特来请求先生恕罪。

叶桂十八岁那年,有位举子从江西来到苏州。他患病多年,日渐严重,便请叶桂看病开药。叶桂见他面黄肌瘦,不停地咳嗽,经过望、闻、问、切之后,就说:“不用吃药了,赶快回家,越快越好。如果路上一有耽搁,就恐难与家人见面了。”

举子听了叶桂的诊断,半信半疑,叶桂猜出了他的想法,便说:“保证没错,快动身吧。如果我诊断错了,宁愿叫你砸了门外的招牌!”

听了叶桂的忠告,那举子急急乘船返乡,希望有生之日能与家人见上一面。后来他转念一想,反正病也好不了啦,不如沿途散散心,看看风景名胜古迹,也不算枉活一世。到了镇江,他听说金山寺很好玩,便离船上岸,登山游览。

举子尽兴玩了一天,当天晚上住在金山寺。吃晚饭时,老僧拿出化缘账本,对他说:“请为佛事捐点钱吧!”举子想也没想,便将随身所带的银两都捐了。老僧连说了几声“善哉”,又见那客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便问:“怎么,施主身体不适?”

“岂止是不适?我活不了几天啦!”举子便把叶桂的话重复了一遍。

老僧为他把脉,详细地询问了发病的经过,点点头说:“叶桂真是名不虚传,你的病确属绝症啊!”举子听了心更凉了。

老僧又说:“我问你,回江西走旱路还是走水路?”

“我有船,走水路。”

“那太好了,如今正值秋高气爽,正好新梨上市,你装上一船生梨。你整天吃在梨上,睡在梨上,不管是渴是饿都吃梨。等到了江西,梨吃没了,再去抓药试试吧……”说罢,老僧开了一副药方。

一年过去以后,江西举子又来苏州拜见叶桂,他说:“我没死,砸你的招牌来了。”

叶桂顿时吃了一惊,忙问经何人所治。真是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啊。叶桂当即取下医牌,前往镇江拜师。

叶桂到了金山寺,怕老僧不予收留,便隐姓埋名,谎称自己是个流浪汉,愿意伺候老僧,讨一口饭吃。老僧见他人很聪明,喜欢学医,便收他为徒。叶桂每日里给病人按方抓药,端屎端尿,十分勤快。有时师傅出诊,他就身背药箱,紧跟其后。

三年以后的一天,寺院里来了个急重病人。当时师傅不在,叶桂就给他诊治。病治好了,师傅归来,看过药方,仰头大笑起来。

叶桂说:“药方有不妥之处吗?”

老僧说:“好你个叶桂,竟骗了我。除了苏州的叶桂,哪个敢开有毒的砒霜?”

叶桂俯身跪倒,说:“徒儿为了学到真传不得不这样做啊!”然后他便讲述了前后经过。

老僧见叶桂身为名医,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十分感动,便将自己的全部医术都传给了他。

叶桂谦虚好学,终于集众家之长,自成一家。他著的《温热论》一书,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故事感悟

叶桂不以“同行为冤家”的思想看待老僧,却为了学习医术隐姓埋名,甘愿去当没有名气的老僧的徒弟。这种躬身求教、勤学好问的精神实在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史海撷英

清朝医学的发展

清朝时期的医学发展,呈现出一种比较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医学传统的理论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历史检验和积淀,至此已臻于完善和成熟,无论是总体的理论阐述,抑或临床各分科的实际诊治方法,都已有了完备的体系,而且疗效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卓著的,与世界各国医药状况相比还略胜一筹。尤其是温病学派形成,在治疗传染性热病方面,对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方法的大力推行,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次如解剖学的革新趋向,也说明了中医学在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