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9444800000010

第10章 以能者为师(3)

李相站在南面,整了整衣冠,然后面朝北,向正襟危坐的小吏躬身下拜。小吏又要离座,李相连喊:“不许动!”小吏只好侧身而坐,接受他的大礼参拜。

行礼已毕,李相诚恳地说:“我身居高位,却常读错字,念之实在惭愧。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一字师’。我要是再读错字,请你一定要给我指出来,千万不要客气啊!”

小吏见李相身为大官,如此虚怀若谷,不耻下问,深为感动,他幼受名师指教,熟读《春秋》,就把自己的学识教给李相,使李相眼界大开,学识日进,处理政事比以前更加应付自如了。

◎故事感悟

做学问,不分大小,无论巨细,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并要正确认识自己。每个人都要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多动脑,多思考,还要多请教。一字之师难得,更显珍贵。

◎史海撷英

代宗平吐蕃

宝应元年(762年),唐代宗完全平定了延续七年零三个月的安史之乱,但是,经过这次战乱,唐朝元气大伤,东有藩镇割据,西有吐蕃侵扰,北有回纥以马匹高价交换的困难局面。代宗又迷信佛教,怂恿寺院占有许多良田美宅,国家财政经济每况愈下。

吐蕃乘虚深入内地,大举攻唐,占领了陕西凤翔县以西、分州以北的十余州;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又占领了奉天(今陕西乾县),兵临长安城下,吓得代宗逃到陕州避难。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纵兵焚掠,长安被洗劫一空。

关键时刻,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蕃,命令长孙全绪率200骑出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同时又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蕃兵惊恐,不战而走,全部撤离长安。陷落15天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文苑拾萃

《春秋》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以及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年),记载了242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因此《春秋》被后人看做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

诗仙拜师砍柴翁

◎能者为师,则可以成大才也。——格言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天刚蒙蒙亮,歙县县城就热闹起来了。当天是阴历八月十二,再过三天,就是中秋节。街市上,挑柴的、担菜的、轰猪的、赶羊的人来车往,熙熙攘攘。

在县城的西南边,有一条小河穿城而过。河上架着一座拱形石桥,桥边一幢酒楼居高临下,黄色的酒幌垂挂在飞檐上,随风舒卷。

楼内静悄悄的,酒客寥寥无几,在靠近窗口的一张桌前坐着一个人。他身穿锦红官服,面庞清瘦,剑眉下一双凤眼潇洒飘逸。酒、茶都摆在桌上,但一点没动。他迷惘地望着河面出神,显得心不在焉。

他就是被人称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

李白正在出神,突然一阵喧哗声把他惊醒,只听楼下先是一阵爽朗开怀的大笑,接着又有人高声吟诵:“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的心里咯噔一下。这淳朴而又动人的诗句,这超脱而淡泊的情怀,使李白那纷乱的心绪立刻安静下来。他心想:这穷乡僻壤,怎么会有这么脱俗的高士?如果与他结交,定会成为知己。

李白向伙计招招手,伙计以为要添酒,提着酒壶就过来了。伙计正要倒,李白说:“慢,你快告诉我,刚才在楼下吟诗的是谁?他住在什么地方?”

伙计说:“那个老头叫许宣平,听说原来是做官的,后来不知发什么疯,弃官不做,跑到这深山里打柴来了。每天天一亮,他就进城卖柴,卖柴得了钱就买酒,喝醉了酒便吟诗,走一路吟一路。至于他的家,谁也不知在哪儿。只是他总在山里打柴,想必也在山里吧。”

李白听到这里,心里便明白了,这许宣平一定也是个官场不如意,看破红尘的人。李白想到自己的不得志,想到满心的愁闷,恨不得立刻找到许宣平,向他讨教一番。李白结了酒账,走到楼下,只见老人已经走了。他追出门外,见到老人腰中掖着酒葫芦,肩上扛着竹扁担,走上了小桥。李白大声喊道:“许先生,请留步。”许宣平回头看了看,扭头疾步向前走去。李白边叫边急步追赶,老人飘忽若仙,不一会儿就无影无踪了。

没有追上许宣平,李白非常遗憾。

李白垂头丧气地回到酒楼。伙计见了,就给他出主意说:“这老头每天都来卖柴,您何不到柴行门口等他。”李白觉得这倒是个好办法,也就心平气顺了。

第二天一早,李白来到柴行门口等候许宣平,没想到许宣平没来。第二天又等,许宣平还是没来。一连四天,李白天天空等。李白求师心切,决定进山寻找。

李白背着干粮,翻山越岭,一连走了一个月,也没见到许宣平的踪影。他真有些泄气了,但想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咬咬牙,继续前进。

这一天,他走到了紫阳山下,见山前立一大石,石上龙飞凤舞地刻着: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

樵夫歌垄上,谷乌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却忘甲子年。

李白连声叫道:“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呀!”李白写诗三十年,还是头一次读到这样恬淡自然、充满野趣的诗。他料定这诗是许宣平写的,更加坚定了寻找许宣平,拜许宣平为师的决心。

李白又向前走,见到崖前平地上有一堆稻谷,心想,这肯定是许宣平的。他就坐在崖下等候,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突然一阵击水声将他惊醒。他顺着水声望去,只见夜幕中,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正立在船头。李白大声叫道:“喂,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先生家住何处?”

来人正是许宣平。那天在镇上卖柴,他见身穿官服的李白追赶自己,以为又是朝廷找他去做官,便再也不去镇上卖柴了,没想到,这人又追到了这儿,他便反问道:“你是何人?找许宣平有何事?”

李白回答说:“我是李白,找许先生是为了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诗艺呀!”

许宣平一听大吃一惊,没想到这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人竟是天下闻名的诗仙李白。可他表面还是不动声色,说道:“你太客气了,如果说你是诗海,我仅是一滴水,海怎能求教于水滴呢?不敢当呀!”说完他撑船便走。

李白急忙抢步上前,说道:“老人家,学生为寻找您,已经在这深山野岭中转了一个月,难道您就用这一句话把我打发了不成?”

李白的真诚话语打动了许宣平的心,他请李白上船,向河心划去。

月色之下,波光荡漾,船行悠悠。许宣平问李白:“你身穿官服,怎么不在朝廷理事,却四处云游?”一句话点到了李白的伤心事,他便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许宣平。

原来,天宝元年,李白由贺知章推荐,靠一首《乌夜啼》被唐玄宗赏识,下诏宣他进京。李白满怀抱负,以为此番定能做成大事业。哪知到了长安以后,唐玄宗并没有让他做理事的官,只是任命他当翰林供奉,专门为皇帝作应制诗。李白虽然失望,但想到有俸禄,可以买酒喝,也就勉强留下了。但他为人不拘小节,又得罪了杨国忠和高力士这两个炙手可热的人物。高力士和杨国忠都是心胸狭窄的势利小人,对李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只要有机会,就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说李白的坏话,使得李白渐渐被玄宗疏远,最后被打发出长安。

通过这事,李白知道了所谓御前供奉不过同梨园子弟一样,是供帝王权贵消烦解闷的仆人,自己很信赖的玄宗也黑白不分,便心灰意冷,到各地漫游,寄情于山水之中。

许宣平听了李白的讲述,恳切地说:“‘亡羊补牢,犹未晚也’。且不说你对朝廷的希望是不是幻想,你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到了宫里还不是受制于人,成了网中之雀、笼中之虎吗?古人说,诗言志,在宫廷中去应制作些风花雪月、歌功颂德的诗还能言什么志?不言志又能写出什么好诗?与其如此,还不如像老夫一样返璞归真,避开尘俗之扰,倒图得内心的清净,写出别有一番情趣的诗。”说着他解下腰中的酒葫芦,递给李白。李白二话没说接过来一饮而尽,说道:“谢老师的指点,学生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从此,在这紫阳山中,李白与许宣平形影不离,常见他们二人同斟共饮,畅谈人生,切磋诗艺。

◎故事感悟

诗仙李白为了追寻“老师”许宣平,可谓历尽艰难。许宣平的一句话也点醒了处于人生迷茫中的李白。所谓“旁观者清”,当我们处于迷茫的时候,处在人生的转折关头,不妨多听听亲朋好友的意见,也许能够使自己走向另一个天地。

◎史海撷英

李白探幽燕

李白离开长安之后,在吴越地区漫游了几年,漂泊不定。这时国家混乱,情况一年比一年差。在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思想引导下,他决定去幽燕(今北京一带),以探虚实。到了幽燕之后,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厉兵秣马,形势已是危急,自己却无能为力。

安史之乱前两三年,李白漫游于宣城、当涂、南陵、秋浦一带,仍然衣食依人,经常写诗投赠地方官,以求帮助。后李白因夫人许氏病故,又娶宗氏。对于国家安危李白颇多关切,虽然仍事漫游,已与过去有所不同。

◎文苑拾萃

李白与竹溪六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白移家东鲁,与山东名士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在徂徕山竹溪隐居,世人皆称他们为“竹溪六逸”。他们在此纵酒酣歌,啸傲泉石,举杯邀月,诗思骀荡。后来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诗中曾有“昨宵梦里还,云弄竹溪月”之句,便是对这段隐居生活的深情回忆。

世人仰慕他们,总是觉得有些狂妄而不可狎近。他们有着隐士与逸民的心理特征,性之所至,高风绝尘。他们寄情于山水林泉,桀骜不驯,放旷不羁,柴门蓬户,兰蕙参差,妙辩玄宗,尤精庄老,那是一种悠然自在的文化态度,更是一种理想而浪漫的生存方式。

吕祖谦以优者为师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吕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婺州(金华)人。是南宋时期中原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其伯父为吕本(1084—1145年)为“东莱先生”,吕祖谦则称为“小东莱先生”。

吕祖谦的祖父吕好问曾做过尚书右丞,这使吕祖谦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吕祖谦利用家中藏书颇多的优越条件,熟读历代经典著作。

但他很不满足,觉得世界上最深奥的事莫过于学问了。他决心以优者为师,不管走到哪里,听说谁的文章好,一定要见上一面,攀谈攀谈,把人家的优点学过来,补自己的短处。如当时出名的理学家朱熹,二程理学的四传弟子,是吕祖谦的好朋友,吕祖谦十分注重向朱熹学习请教。

由于吕祖谦博采众长,以优者为师,学业成绩突出,考中了进士,以后又考上了博学宏词科,升任博士谦国史院编修。当时对在任官吏每年都进行考核,一些心中没底的人考前四处寻风摸底。唯有吕祖谦,不动声色,胸有成竹。结果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

吕祖谦虽身居要职,文章优秀,但他仍坚持以优者为师,经常与人切磋砥砺,如发现陆九渊这个后起之秀,便千方百计找他的文章来拜读。陆九渊的文章果然名不虚传,有独到之处,于是吕祖谦就和他做了忘年交,经常在一起交谈,只恨相见甚晚。

吕祖谦认为陆九渊大有可为。果然在科举考试中,陆九渊的文章最好,主考官互相传阅,都赞不绝口。吕祖谦看完后,指出此文乃陆九渊所做,众人以为他太武断了。吕祖谦指出:应拆封检验。一验证,果然是陆九渊的文章,大家赞叹吕祖谦好眼力。吕祖谦说:“他的文章我仔细琢磨过,了解他的风格、特色,怎能看不准呢?”

◎故事感悟

吕祖谦以优者为师,这充分证明:求学问,一定要博采众长,才能有所突破。人有不足才要学习,所谓不耻下问——下者为徒,优者为师。我们要以优者为师,能者为师,高者为师,互为师徒,取长补短。

◎史海撷英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争执。实质上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文苑拾萃

《东莱博议》

又称《左氏博议》,虽是“为诸生课试之作”,却多有吕祖谦的真知灼见。全书共4卷,选《左传》文66篇,分析透彻,议论明达,不少地方阐发了他卓越的史学思想。如在《曹刿谏观社》一文,吕祖谦便盛赞了史官的直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