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9444800000013

第13章 以能者为师(6)

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第一次上课,陶行知就让他先把书本摆到一边去,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老师教了十多年生物课,从来没有不带书本去上课的时候,他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傍晚,他看见陶先生与两个叫花子在亲热地交谈。陶先生和那两个人谈完话,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然后告诉姚文采:“这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老师,来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蛇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么样?”姚文采没说话。蛇花子开始为晓庄师生上生物课了,课堂就在山里。几天以后,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她们说:“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呀!”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姚老师终于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带领学生采集标本,把挖草药的老农请来教认草药,请种花木的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故事感悟

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老师。

他尊重在自己专业外的一切职业者,并学习他们的知识。我们也要有一颗爱学习的心,有一颗谦虚谨慎的心,更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史海撷英

陶行知创小先生制

在陶行知看来,儿童是中国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力量。他提出“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体现了这一认识。“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这一观点是为了解决普及教育中师资奇缺、经费匮乏、谋生与教育难以兼顾、女子教育困难等矛盾而提出的。

◎文苑拾萃

晓庄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南京,学校前身是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27年3月创办并任校长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同年10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学校董事长,并在校执教,且亲书“教学做合一”校训。著名乡村教育家赵叔愚任第一院(小学师范院)院长,著名教育家陈鹤琴任学校指导员及第二院(幼稚师范院)院长。

1951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校。1991年,为促进南京市教育事业的发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与南京教育学院合并。2000年3月,为进一步实施南京市“科教兴市”战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组合新建南京晓庄学院,实行省市共同建设、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设置以师范教育为主,承担南京市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任务,并适当发展非师范教育。实现了陶行知先生“回国三愿”中创办“晓庄学院”的意愿。

竺可桢向外孙女婿求教

◎教不时则伤世。——《史记》

竺可桢(1890—1974年),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十三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也是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竺可桢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直到晚年重病在身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1974年新年刚过,84岁的竺可桢躺在病床上,生命已经垂危。但他仍然不忘向别人求教,学习新知识,以便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1月23日这一天,是竺可桢逝世前的两个星期,照例有不少同事、亲戚、朋友和学生来探望他。由于前一天竺老咳嗽了一整天,身体非常虚弱,老伴便把所有来探望的人都挡在了卧室外边。

竺老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忽然听见外边有自己外孙女婿的说话声。他便迫不及待地喊叫,要让外孙女婿马上进来。

竺老的外孙女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竺老对自己缺乏“基本粒子”知识一直感到十分遗憾,因此,尽管重病在身,他还是多次向这位晚辈求教,请外孙女婿为自己“补课”。

今天,外孙女婿来了,竺老当然不能放弃这个求学的机会。

竺老看到破例允许进屋的外孙女婿,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强打精神,艰难地坐到书桌旁边。老伴看他身体太虚弱了,非常担心,就劝他今天不要学了。

竺老执意不肯,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了。”

外孙女婿被竺老执著求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俯下身子,开始耐心地给竺老“补课”。

由于疾病,竺老的听觉受到严重的损伤,有时戴着助听器也听不清,他只好让外孙女婿把要讲的话写在纸上。

就这样,外孙女婿给竺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基本粒子的研究近况,也介绍了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取得的新进展。

听了这堂“课”,竺老心里就像吃了舒心丸那样舒坦。他满意地笑了,憔悴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回到床上时他已经十分疲倦了,但是,他还紧紧握着外孙女婿的手,吃力地说:“谢谢你,这一课你讲得太好了,下次来还要再给我补课。”

◎故事感悟

竺可桢能够向外孙女婿学习,证实了他“弯下腰来,习惯地问”的不耻下问的精神。人必先承认自己的无知,经常归零,而后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奋力学习。竺可桢正是因为具有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所以才能取得那么多辉煌的成就。

◎史海撷英

文军长征

1936年4月,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十三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1937年,浙江大学为躲避战事、继续学业,举校西迁。竺可桢带领633人四度迁徙,途经浙、赣、湘、粤、桂、黔六省,行程2600多千米,历经三年,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遵义地处黔北山区,远离炮火和敌机的干扰。史称“文军长征”。

◎文苑拾萃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名师张大可拜师

◎不耻下问,才能精益求精。——格言

王子平(1881—1973年),回族,河北省沧县人,生于穷艺人之家。自幼苦练武功,除武术、摔跤、举重外,凡有益于拳术练功者,如杠子、皮条、扯旗、跳绳、踢毽子、游泳、骑射等,莫不研习,因此被誉为全面的武术家。1918—1921年间,他曾几次与外国大力士比武,都获胜利,名噪武术界。1928年,中央国术馆聘请他为少林门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先后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有《拳术二十法》、《却病延年二十势》等书问世。

从前,锦州有一位著名的拳师,叫张大可,武艺高强,远近闻名。他认为能人背后有能人,便到处寻师访友,先后得过三个师傅的指点,又苦练了几年,练成了“铜头、铁臂、蛤蟆气”等硬功夫,因此名气更大,从学弟子甚多。

一天,有个叫朱军的人来到锦州街头卖艺,他的拳术和刀枪等技艺无一不精。张大可见了,自愧不如,暗暗称奇,就把他让到家中,盛情相待,虚心请教武艺。

朱军见张大可一片真诚,就讲了一些武术器械练法,同时又告诉张大可自己是拜赤峰拳师张文玉为师学的武艺。

张大可听了朱军的话,认识到自己经师不到,学艺不高。于是,他把弟子们辞退,决心重新拜师。

他隐姓埋名,千里迢迢,到了赤峰,恳求老拳师张文玉收他为徒。老拳师心地善良,见他心诚,就答应了他。

张文玉以开茶馆为生,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武坛高手,老拳师练了一辈子长拳,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家中有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个个武艺超群。张大可到了这个武术世家,喜出望外,从此日夜苦练,一招一式,虚心向师傅求教,冬去春来,不知不觉过了三年。张大可在师傅耐心指教下,对“弹腿”、“查拳”和各种兵刃的技艺都进一步精通起来。老拳师看了,满心欢喜。

某日,忽然闯来一个醉汉,瞪着一双血红的眼睛,手中拿着一根木棒,骂骂咧咧地走进茶馆,见人就打,秩序大乱,眼看那大棒朝一个走动不便的老头身上砸去。情况紧急,张大可一步进前,右臂一招,只听“咔嚓”一声,那木棒被挡成两段,随后他又把醉汉扶了出去。

老拳师见张大可有铁臂功夫,心中一愣,说道:“莫非你就是锦州的张大可吗?”张大可也不由一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老拳师直截了当地说:“除了锦州的张大可有这样的功夫之外,别人谁敢用胳膊去挡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