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9444800000008

第8章 以能者为师(1)

秦昭王诚请范雎赐教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范雎(?—前255年),也叫范且(这是汉代石刻中的错误),《史记》中是“雎”字,有书为“睢”字,评书家多读此音,字叔。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战国时期魏国有个人叫范雎,他辅佐秦昭王,上继孝公、商鞅变法图强之志,下开秦始皇、李斯统一之大业,是一位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极有建树的谋略家,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不仅是秦国历史上的贤相,也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政治家。

范雎少年时就怀有雄心大志,但是苦于家贫,只好投到魏国大夫须贾门下,希望有朝一日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志。

但是须贾嫉贤妒能,他认为范雎的辩才之能抢了自己的风光,便设计暗害他。在吏卒的帮助下,范雎才抽身逃走。后来靠着魏国人郑安平的帮助,他藏在民间,化名为张禄。

公元前271年,秦昭王派使臣王稽入魏。这时的秦国,由于变法奠定了富国强兵的坚实基础,又经惠文王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势更加强盛。秦国有个传统政策,荐贤者与之同赏,举不肖者与之同罪连坐。因此,秦国的有识之士时常注意访求人才。

郑安平听说秦国的使臣到来,便冒充贱役去服侍王稽,想从中为范雎通融。通过郑安平的引见,再加上和范雎的长谈,王稽发现范雎是个少有的贤士,便把使命交接完毕后,带着范雎前往秦国。

范雎进入秦国,住在下等客舍,过着粗食淡饭的生活,待命一年多,仍未得到任用。他对秦国大政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上书秦昭王。秦昭王见书大喜,重谢王稽荐贤之功,传命用专车召见范雎。

范雎进入秦宫,早已成竹在胸,他径直向禁地闯去。秦昭王走来,他故意不趋不避。宦官见这情况,大声斥责他:“大王已到,为何还不回避?”

范雎反唇相讥,说道:“秦国何时有王,独有太后和穰侯!”这话分明是刺激昭王。昭王听出话中有话,又恰恰点到心中隐痛,赶忙把他引入密室,单独倾谈。

秦昭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以何教诲寡人?”范雎一再“唯唯”连声,避而不答。最后,秦昭王深施大礼,苦苦乞求说:“先生难道永远不愿意赐教吗?”

范雎见秦王心诚,这才婉言作答:“臣非敢如此。未见大王之心,所以大王三问而不敢作答。臣不是怕死不敢进言,臣怕天下人见臣忠而身死,从此缄口不语,裹足不前,不肯向着秦国。”

最后,范雎才点出秦国的政治弊端。

秦昭王听后,推心置腹地说:“秦国地处僻远,寡人糊涂。如今能得到先生您这样的贤才,真是三生有幸。从此以后,事无论大小,上至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好好教寡人如何处理,不要有什么疑虑。”

秦昭王从此重用范雎,使得后来秦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比以前更加强大和富有生气。

◎故事感悟

为君王者,竟能屈尊向臣下求教,可见秦昭王实属为国为民,并怀着“能者为师”的态度去对待周围一切。这样,他也在能人的指点下把国家治理得更好。能者,皆为师,这样才能学得更多,走得更远。

◎史海撷英

商鞅变法

春秋时期,秦国的孝公即位,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工、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文苑拾萃

“远交近攻”政策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公元前270年,秦昭王准备兴兵伐齐。范雎此时向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阻止秦国攻齐。他说,齐国势力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部队要经过韩、魏两国。军队派少了,难以取胜;多派军队,打胜了也无法占有齐国土地。不如先攻打邻国韩、魏,逐步推进。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请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其后四十余年,秦始皇继续坚持“远交近攻”之策,远交齐、楚,首先攻下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随后攻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而后,秦始皇征战十年,终于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张仲景千里寻医

◎欲知则问,欲能则学。——《尸子·卷上·处道》

张仲景(约150—约219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有一年春天,张仲景的弟弟要出远门做生意。为了预防不测,他对哥哥说:“你先给我看看近期内能不能生病。如果有大毛病,我就不去了。”张仲景给弟弟把把脉,看看舌苔,说:“现在没什么病,就怕明年,背上要生疮,叫瘩背疮。”弟弟接着说:“背上生疮。很重吧?那我只好不去了。”哥哥说:“不用犯愁,我给你开个药方带上,背上一疼,马上抓药吃,然后它就会移到屁股上去,没有什么大的妨碍,以后,谁能认出它来,你便可让他医治。”

带着哥哥的药方和嘱咐,弟弟到湖北做生意去了。转眼一年过去,果然不出哥哥所料,他觉得背上疼痛难忍,急忙照哥哥开的药方抓了药用水煎一煎服下去了。没过几天,屁股上便拱出了疮包,背上不再疼痛,红肿也消失了。他照哥哥的话又找人医治,没一个人能看出是瘩背疮。

有一天,弟弟来到襄阳城,一抬头看见一家药店,便进去瞧瞧。店堂里有一个老者正眯缝着眼睛坐在那儿,他就是坐堂先生,人送外号“王神仙”。弟弟就请他给看看,看罢,老者哈哈大笑说:“这本是瘩背疮,怎么会跑到屁股上了?怪哉,怪哉!”弟弟说:“这是我哥哥移的。”“他既然能移位,说明他能治好这病,为何不让他治?”“他在家乡河南,所以不可能让他治呀。”听了此话,王神仙说:“那你先吃我几服药,再贴几帖膏药吧!”

没过多久,弟弟的病治好了。他非常高兴,便提笔疾书,给哥哥写了一封信,信中尽述治病经过。张仲景接到弟弟的信十分惊诧,他想:果然天外有天,这王神仙一定有回春妙手、手到病除的本领。我一定要去向他学习高超的医道,哪怕路途遥远,坎坎坷坷。

主意打定,他便向襄阳出发了。一天,张仲景来到了襄阳同济堂门口,他对伙计说是找药店坐堂先生加老板王神仙。那王神仙听说有人找他,便出来问道:“找我何事?”张仲景想了想说:“我是从河南来的,生活无依无靠,请先生容我在这儿帮个忙混口饭吃。”王神仙见他面目倒还清秀惹人怜爱,便说:“我这里人手也不怎么足,不过尽是些苦活,晒药制药什么的,你能干吗?”张仲景说:“能干,能干。”于是王神仙便收留了他。

打那以后,张仲景早起晚睡,十分勤快,脑袋也灵敏,许多草药名称听过一遍全能记住,一般药性病理一听就懂,所以王神仙十分器重他。王神仙见他如此灵性,就让他给自己当助手,看病抄方,配合默契。

有一回,一位老大爷牵着毛驴来接王神仙给儿子看病,说是得了急症。王神仙一听马上随老头去了。没有多久,那老头又回来了,带着王神仙的药方抓药。张仲景看看方子,又问了问病人的情况,马上明白病人是生了虫子。不过,他发现那味能毒死虫子的藤黄开得太少,药量小,不但不会毒死虫子反而会折腾病人,还有肠穿孔的危险。

怎么办呢?张仲景想了一会儿果断地加大剂量,然后随老头一起到了患者家,对王神仙谈了自己的见解。王神仙连说:“对,对!不过,你到底是何处高人,有如此见识?”张仲景便对王神仙说了实话。从此,他的医术越发高超,人也越发出名了。

◎故事感悟

张仲景为向比自己能力更高的人求教,不远千里,又隐姓埋名,认真学习,这种谦虚求学的精神让我们感慨而钦佩。同时我们也该将这种精神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文苑拾萃

《伤寒杂病论》

在《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中,张仲景比较系统地写出了中医的学术理论,而且开列了当时认为最有疗效的代表性药方113个。他还首次提出人工呼吸的抢救方法,这在当时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被称为中国一绝。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郑玄千里拜师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熹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郑玄自幼勤奋好学,熟读经史。12岁时,他随母还家,正赶上腊会,有十多人在那里欢聚,这些人都穿着华丽的服装,高谈阔论。郑玄对此毫无兴趣,离他们很远,其母催促多次,让他参与。他说:“此非我志,不在所愿。”说完他就离开人群到别处读书去了。

郑玄曾在乡里任啬夫之职,主管乡间民事诉讼和收取赋税。每逢休息时他都前往学府,向老师请教各种经学问题。后来,他不愿意担任官吏,而立志读书。他父亲非常愤怒,但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郑玄最后辞职进入太学学习,白天在学校学习,晚间经常读到深夜。

郑玄立志求学,多方拜师,不耻下问,研究义理,力求深透。开始他拜京兆第五元先为师,研读《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及《九章算术》。掌握这些经典内容后,他又拜东郡张恭祖为师,学习《周官》、《礼记》、《左传》、《韩诗》、《古文尚书》等。郑玄读书非常精细,认真圈点评注,每有所得,就在书上写眉批,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见解独到。他治学严谨,从不妄加揣测和品评,不懂就问,到处寻师。东汉有名的学者他几乎问遍,仍不满足,还要精益求精。

马融精通经史,学识渊博,名重一时。郑玄千里迢迢西入关中,经卢植介绍拜马融为师。马融有学生四百多人,能进入课堂听讲的仅五十余人,多是学识水平较高者。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马融派学业成就优异的学生去教郑玄,郑玄不因为没有亲自聆听马融教诲而失望,夜以继日发愤读书,孜孜不倦,学识大有长进。

有一天,马融召集许多弟子考论图纬,遇到许多问题不能解答。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他在楼上召见郑玄。郑玄才思敏捷,回答准确,计算迅速,马融和他的学生很是惊奇,赞叹不止。郑玄借此机会,把几年来在经学上遇到的疑难问题全部提出来,马融一一作以解答。郑玄顿开茅塞,心里非常高兴。对答完毕,郑玄就向老师马融告别准备返回山东。马融依依不舍,长叹一声对他的学生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郑玄在外地学习十多年,目睹了东汉黑暗的社会现实。他厌恶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的势利小人,却甘愿当一个正直的学者,毅然回乡务农,自食其力。虽家境贫寒,他仍办学教书,跟随他学习的有近千人。当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六经。给六经作注释的人很多,各持己见,洋洋几十万言,往往言不及义,阅读起来不得要领,无所遵循。郑玄综合诸家所见,“刊改漏失”,删繁就简,使“学者略知所归”,减少学习难度,深受学生欢迎。

何进、董卓、袁绍多次征召,郑玄拒绝赴任,他安贫乐道,一心教书,培育人才,郗虑、王基、崔琰这些名倾一时的汉魏贤臣都出自他的门下。郑玄“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潜心钻研,以“述先圣之元意”、“整百家之不齐”为己任,著书立说,自成一家。

郑玄一生著述甚丰,所注释的书有《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等,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稀袷义》、《六艺论》、《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等,共一百多万字。郑玄在经学界是很有权威的,他兼修今古文,融汇古今学说,见解超常,注释详实,“义据通深”。唐初作《五经正义》多采用郑玄注释,足见其影响之深。总之,郑玄为我国文字学、训诂学及史学做出了很大贡献。

◎故事感悟

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郑玄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得益于他向多个能人请教,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我们想要有所进步应该向他人学习,发现他人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