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问:不耻下问
9444800000009

第9章 以能者为师(2)

◎史海撷英

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合太学生抨击朝政。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文苑拾萃

十三经

“十三经”包括《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等十三部儒家经典。其内容博大,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观念中。

水饺师傅的启迪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西沤外集·冰言补》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自幼跟父亲王羲之学书法,七岁时他对父亲说:“我的字再写三年也就行了吧?”

王羲之对他说:“你能写完十八大缸的水,你的字才能站稳脚跟。”三年后,王献之的书艺有了进步,但他开始自满,王羲之心中十分担心。有一次,王献之和同学举行一场书法观摩会,请王羲之到会评判。会后,这批少年问王羲之:“先生年轻时曾拜何人为师?”

“我最初有两位老师,第一位是卫夫人,你们都知道。第二位老师是做饺子的女师傅。”王羲之说着向众人讲了一段故事。

十七岁时王羲之在卫夫人的指点下书艺大有长进,笔锋初露,震惊了方圆百里,许多人赶来请他题字、写对联。王羲之少年得志,有些飘飘然起来。

一天,他经过一家饺子铺,看见门楣上写着“鸭儿饺子铺”,门的两边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王羲之看到这十个大字写得毫无骨力,结构又差劲,心想:是谁写出这种字来献丑?他正想转过身去,但觉得腹中饥饿,又见铺内食客满座,就走了进去。

王羲之见矮墙边有一口大锅,锅内沸水翻滚。只见一只只饺子从墙上飞来,不偏不倚只只都落入锅的中央,十分准确。他看得惊呆了。

王羲之坐下招呼伙计,不久伙计端上一大盘水饺,只见个个水饺玲珑精巧,活像浮在水面的游鸭,再尝尝饺子,鲜美可口,不一会儿他便把一盘水饺吃下肚去。

付账后,王羲之问店主在哪里,伙计指了指矮墙那边。王羲之看见一位白发老太坐在一块大面板前独自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动作利索娴熟,不一会儿一批饺子包好。只见她一边与伙计讲话,一边随手把一只只饺子抛出墙外,连看都不看一眼。

王羲之惊叹不已,欠身问道:“敢问老妈妈,你学了几年才练成这手功夫啊?”

“熟则五十年,深练要一生。”白发老太回答说。

王羲之听了,心想,自己学写字不过十几年就自满起来,真不应该。他觉得脸上一阵发热。

“吃了贵店的饺子果然名不虚传,但门口的对联为什么不请人写得好一点?”

那老太一听,生气地说:“你这位相公有所不知,我何尝不想请名人写副对子,只是像王羲之那种人架子太大,学了不到我这功夫的一半时间就眼睛抬上脑门,哪里会瞧得起我这店铺?我看他的那点功夫还比不上我这扔饺子功夫的一半深呢!”说完她只顾做饺子,连看也不看王羲之一眼。

王羲之听了这番话,面红耳赤。

第二天他亲自把给饺子铺写好的一副对联送到白发老太手中。白发老太接过这副对子,见来人便是王羲之,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不知王相公到来,言语失敬了,还请王相公原谅!”

王羲之回答说:“师傅给学生讲的一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您老就是我的师父,请受学生一拜。”

此后,王羲之格外虚心刻苦练习,把水饺老太讲的话当作座右铭,终于成为一代“书圣”。

◎故事感悟

王羲之,堂堂书法家却能够从一个水饺师傅身上学到做学问的态度。由此可见,我们做学问也不能因为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滞不前。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

◎史海撷英

东晋北伐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历代帝王在位时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其中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主的北伐,在东晋时曾进行过多次,在其中也不乏名将的指挥。公元311年,大将祖逖出兵收复河北,后因受到朝廷的排斥忧郁而死,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在此之后,当权的士族多标榜北伐以增加门户威望,其中以桓温的三次北伐最为著名。桓温曾经收复洛阳,进入关中,进兵河北,但都未能够巩固北伐成果。公元383年,前秦南下,东晋面临空前威胁,在宰相谢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谢安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后,南方由于外乱威胁解除而爆发内战,孙恩、卢循起兵。桓玄在内战中获胜,一度篡晋。北府兵将领刘裕起兵镇压了农民军,并通过北伐树立威望,最终取代东晋。

◎文苑拾萃

王羲之墓

王羲之于东晋升平五年(361年)逝世,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据《剡录》载:“王右军墓,在县东孝嘉乡五十里。”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梁大同年间(535—546年),嗣孙建右军祠于墓前,并于观旁建书楼、墨池,唐裴通撰有《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其七世孙智永和尚嘱徒尚杲(吴兴永欣寺少门),专诚赴金庭祭扫,并撰有《瀑布山展墓记》,立碑墓前。明永乐年间,张推官树碑墓右。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晋王右军墓”石碑,今尚存。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冬,王氏嗣孙秀清于金庭观左建“晋王右军墓道”牌坊,现尚完好。

墓为1984年重修,向南,圆形,条石青砌,墓前铺青石平台,中立石碑,碑阳镌刻“晋王右军墓”,上覆以方形石亭,单檐歇山顶。此处有古柏蔽日、瀑布挂潭,青山环抱,碧溪宛转,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兰亭集序(节选)

王羲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方庆拜部下为师

◎师道立则善人多。——《海瑞集·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

王方庆(?—702年),名綝,以字显,唐朝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起家越王府参军。武后时(684—704年)封石泉县子,历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著王氏八体书范、王氏工书状。曾著《南宫故事》十二卷。

王方庆曾任唐朝洛阳留守。他自幼攻读经史,功底颇深。当了镇守使后,他更觉得自己学问不够用,有“书到用时方恨少”之感,所以仍手不释卷地学习,夜以继日。他自幼年就非常喜欢“三礼”这部典籍,不过这部书古奥艰深,有的地方看不懂,他便虚心向周围的人请教。

这部古籍读的人很少,有人对他说:“徐坚西钻研过这部书,并且造诣很深。”他听了非常高兴,就去找徐坚西,请他给讲解。

徐坚西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学者,文章写得非常流畅,他起草的奏章交到朝廷,当时的唐高宗李治非常欣赏。高宗曾向王方庆查问过,起草人是谁。

这次王方庆来向他请教,徐坚西感到很意外。因为王方庆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又是有名的学者。他想:是不是来探一下自己的功底?或者是要裁撤我,故意找岔子刁难?徐坚西有些心神不定。

王方庆看出他的心思,直陈来意,说:“求学问,不在职位高低,我们应像圣人孔子那样,以能者为师,学无常师嘛!你的学问比我高,我就应该向你来请教。我的职位高,在工作上你要服从我;在学问上你比我高,我当然要服从你啦!”

这使徐坚西解除了顾虑。这样,王方庆像小学生一样天天亲自到徐坚西那里去请教。徐坚西也诚心诚意地接待他,给他认真讲解,为他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有时他二人在一起互相切磋,各抒己见,王方庆终于把这本古奥艰深的“三礼”弄通了。王方庆虚心向部下求教的故事,后来也传为佳话。

◎故事感悟

为了求学,王方庆不顾封建等级观念,向自己的下级虚心求教。验证了“学无常师”的道理,也让我们明白了: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凡有学问、有长处的人都是老师。

◎史海撷英

韦氏当权

神龙元年(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李旦被立为相王。中宗却一直受到韦皇后、女儿安乐公主和武后的旧有党羽武三思等人的影响,张柬之和敬珲等人全部被流放或诛杀。韦皇后有意成为第二个武后,安乐公主则曾要求被立为皇太女。在景龙四年(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文苑拾萃

三 礼

人们说的“三礼”,就是《周礼》、《仪礼》、《礼记》。

《周礼》,原称《周官》,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作,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周”字或以为指“西周”,或以为指“周天之官”。《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六官象征天地四方六合,体现了“以人法天”的思想。汉时冬官篇已亡,汉儒取《考工记》补之。《周礼》内容极为丰富,主要讲述各种名物、典章、制度。

《仪礼》简称《礼》,亦称《礼经》或《士礼》,晋代始称《仪礼》。旧说《仪礼》为周公制作或孔子订定,近人认为是春秋战国时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成书应在战国初期至中叶。先秦、西汉所谓“五经”之《礼》皆指《仪礼》。《仪礼》分《士冠礼》、《士昏礼》等17篇,详尽地叙述了上古贵族生活各种主要礼节仪式。

《礼记》,一般指西汉戴圣所编的《小戴礼记》。《礼记》是秦汉以前儒家各种礼仪著作选集,大多为孔子70弟子后学所记,有《曲礼》、《檀弓》、《王制》、《礼运》等四十九篇,其中《中庸》、《大学》两篇后被朱熹列入“四书”。《礼记》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亦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但也有个别篇章为秦汉儒生所撰。唐以后,《礼记》地位愈隆,逐渐超越《周礼》和《仪礼》。此外尚有戴圣之叔戴德所编的《大戴礼记》。

李相的一字师

◎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唐代宗(726—779年),名李豫,初名李俶。唐肃宗李亨长子,肃宗被李辅国惊死后继位。在位十八年(762—779年),终年53岁,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30里的檀山)。

唐代大居守李相喜欢读《春秋》这本书。所谓“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更使他认识到褒贬人物的重要,对于书中历史人物的事迹特别注意细读。无论公务怎样繁忙,他每天都必须读一卷,终年不懈。

《春秋》中有个人物是鲁国大夫叔孙婼。“婼”音“绰”,他却误读为“若”。有个小吏站在他旁边侍读,每当他把“婼”读错时,小吏就面现不怿之色。时间一久,李相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很是奇怪,便问小吏道:“你常读《春秋》吗?”

小吏恭敬地回答:“是的。”

李相正色问道:“为什么每当我读到叔孙婼时,你就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

小吏见到官长严肃的样子,以为是责怪自己,连忙躬身下拜,恭谨地答道:“小人过去曾蒙老师教授《春秋》,今日听相公把‘婼’读成‘若’,方才明白过去照老师所说把‘婼’读成‘绰’是大错了。”

李相见小吏说是老师读错,不由暗自生疑,便说:“恐怕不是你照老师说的读错吧?我从未拜过老师,这个‘婼’字是照本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的释文注音而读的,一定是我读错了,不会是你读错。”说完,他就从书架上取出《经典释文》,翻出文中“婼”字的注音,指给小吏看。

小吏一看,才明白李相把注音的字形看错,因而读错,就委婉地说明正确的读法应是“绰”而不是“若”。

李相听了,顿时脸色发红,觉得自己身为大官,日读《春秋》,竟然多次读错字而不自知,实在太惭愧了,便走下座来,把自己的金缕红木太师椅放在北墙边,请小吏上坐。

小吏哪敢就座,连连推让:“这是相公的金座,小人岂敢越礼僭坐!”

李相用双手把小吏按坐椅上,严肃地说:“不许动!你要乱动我就要生气了!”

小吏见李相一脸正色,不敢拂逆,坐也不好,站也不是,脸上红一块白一块的,局促不安,十分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