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治国
◎荐贤举善是吾心,安邦治国访知音。——无名氏
周公旦(生卒年不详),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西周政治家。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为文。又称为周文公。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之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他后建成周洛邑,称为“东都”。
周公旦摄政的第七年的一天晚上,年老的周公坐在家里,凝视着窗外的月色,心潮澎湃。他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虽有一些遗憾,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应该办的事差不多都办了。成王已20岁了,自己也该还政了,何况这段时间谣言四起,都说自己要正式即天子位。想到这里,这天上午发生的一桩怪事又浮现在眼前。上午,几位大臣突然来到他的府第,毕恭毕敬地说:“得知冢宰大人要正式即天子位,我们特来祝贺!”并异口同声地说道:“冢宰大人德高望重,内外咸服,只盼早日登位,以承民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应该有所行动了。
第二天一早,周公照例来到王宫,陪着成王接受文武大臣的朝拜。周公对群臣扫视了一眼,他那洪亮的声音一下子打破了王宫的沉静:“我心爱的国王和大臣们!我们的国王已经长大,上天赐给了他足够的才智。因此,我宣布,从今天起,他就要亲理朝政,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了。从今以后,有对天子不尊者,要严加惩处!”
停顿了一会儿,周公望了望感到意外的成王和众大臣,并阻止了他们想要劝说自己的举动,继续说道:“明天举行天子亲政之礼,然后以天子的名义下发诏书,让各国诸侯和邻邦的使者届时会聚东都,举行成周大会。这样做,一是庆祝我们周人的胜利,二是庆祝东都的落成,三是显示我们周国的国威,四是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年轻有为的天子已亲理朝政了!成周大会后,天子重回镐京,执掌国政,由召公辅佐,而我就留在东都。”成王与群臣听了无比激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是周公不畏艰辛,不计个人名利,挺身而出,担当摄政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正轨的时候,他不恋权位,毅然还政。还政之时,他主动提出留在东都,不遗余力地挑起治国安邦的重担,他的精神多么可敬可佩啊!
成周大会后,周公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的治国本事全部传给成王。就在成王离开东都的前一天晚上,周公来到寝宫,握着成王的手告诫成王:“你如今已是真正的天子了,千万不要贪图安逸和享受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种田人的苦痛。殷王中宗总是小心翼翼地治理民事,丝毫不敢懈怠,所以在位75年;殷王高宗年轻时在外服役,和平民一起劳动,所以他就了解人们的疾苦。他即位后,勤勤恳恳,执政59年,平民和大臣对他都没有怨言;殷王祖甲即位前,觉得代兄为王不合礼仪,便逃到民间,做了一介平民,后来被大臣们请回做了天子,经常施惠于平民百姓,执政达33年。可是祖甲以后的殷王却只顾饮酒作乐,整日陶醉在歌舞之中,故没有一个长寿的,执政也都只有几年而已。”
周公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就我们的周国而论,太王、王季无不谦虚谨慎。特别是你的祖父文王,他像平民一样,整修过道路,耕种过田地。他心地仁慈,待人谦和,理政不辞辛苦,贡赋不敢挥霍,所以执政达50年。中宗、高宗、祖甲,还有我们的文王是四位圣明的君主,他们总愿意听到批评自己的话,并改正自己的过失。你一定要以他们为榜样,谨慎小心,生活俭朴,切不要像纣王那样把荒淫奢侈当作美德;你要胸怀开阔,不要乱罚无罪之人,更不要滥杀无辜。这点非常重要,你一定要牢牢记住啊!”成王聚精会神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周公见天色已晚,明天成王还要回镐京,就刹住话题,请成王休息。回到家里,周公思绪万千,觉得言犹未尽,立即作了一篇《立政》。文章里,他嘱咐成王要任人唯贤。一旦选用,就要放心使用。他关心国家大事之情溢满字里行间。
还政后,周公全心治理东都,由于操劳过度,不幸三年后患了重病。他虽然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但仍操心国家大事,以自己今后不能继续为天子做事为憾。他交代后事时说:“我死之后,你们就把我葬在成周,以表示我虽死也不忘王命。”言罢,告别了人世。
成王得知消息后,不禁流下了眼泪。他对大臣们说:“周公是文王的儿子,又继承了武王的未竟之业,披肝沥胆,镇妖除恶,是当之无愧的一代君主,我哪能把他当臣子看待呢?他一生光明正大,受冤而忧国,堪称至臻至美的亘古伟人,理应与先王一起享受祭典!”他对周公的一生功绩做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并将周公厚葬于毕(今陕西咸阳北),与文王、武王葬在一起。不仅如此,成王又命周公长子伯禽统治的鲁国有权在郊外举行祀天的典礼和立庙祭祀文王。按照周代礼制,只有天子才具有这种资格和权利。
◎故事感悟
综观周公的一生不难发现,德高学深的周公为了周朝巩固,确实是耗尽了心血,为建立和巩固周朝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是成王时期的第一大功臣和周朝全盛时期的顶梁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统一立下了功勋。他为国忘身、严于律己的品德也一直被后人称颂,被誉为“古代中国最大的道德家”,从而成为历代治世者学习和效法的榜样。
◎史海撷英
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旦认为,仅仅依靠武力、险关是不能够很好地治理国家的。为了治理天下,周公旦除了推行分封制、营建东都之外,更重要的是制礼作乐,推出了一套适合治理天下的礼法制度。这个礼法制度,其效力就相当于现在通行的法律那样,是带有强制性的。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尚书》的《康诰》《酒诰》《梓材》这些篇章立求知一二。
◎文苑拾萃
诗·豳风·鸱鸮
(西周)周公旦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刘邦徙陵
◎安邦治国平天下,自有周公孔圣人。——冰心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层,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秦亡后被封为汉王。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封建国家直辖的地区大大拓展。为了有效地治理这个版图空前的大帝国,秦始皇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能否贯彻实施,除了依靠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外,还取决于对地方分离势力的制约。通观秦和西汉(元帝前),统治者经常采取的一个对策,就是徙豪杰名家充实关中。
地方豪强是封建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对农民来说,他们是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可是,他们往往不直接执掌国家权力,而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封建宗法纽带牢牢地控制农民,横行乡里,甚至干预和操纵地方政治。所以,他们的恶性膨胀常常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产生一种负效应。为了消除这种负效应,封建国家就有必要采取一种强有力的、长期的措施。
秦始皇在做皇帝的当年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就“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一措施很可能在兼并六国的战争中就已陆续实行,只不过是统一天下后更采取了大规模、果断的行动罢了。其实迁往咸阳的豪富还是些幸运儿,许多六国豪富被迁往荒僻的巴蜀,他们被称为“迁虏”,不但被迫背井离乡,而且被没收了几乎全部财产,处境是十分悲惨的。
刘邦做了皇帝、建立汉王朝后,如法炮制。这个主意是地位低微的戍卒娄敬提出来的。就在刘邦称帝的当年——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娄敬求见汉高祖,并建议他将首都定在长安,而不是像当时朝廷许多高级官员所希望的那样定在洛阳。他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关中得形势之利,定都关中,可以控制动荡不定的关东地区。刘邦随即采纳了他的建议。
娄敬受到皇帝的赏识,被赐姓为刘。不久,这位刘敬出使匈奴归来,又向刘邦提出了迁徙豪杰名家以实关中的建议。他说:匈奴河南地的白羊王和楼烦王就驻扎在离长安700里的地方,轻骑一天一夜就可以到达。关中新遭战乱,人口稀少,土地抛荒,可以徙民充实。诸侯起兵反秦时,都是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屈、景氏挑头干的,今陛下定都关中,但关中人口稀少,北边靠近匈奴,关东则有六国强宗豪杰,一旦发生变乱,陛下就无法高枕而卧。希望陛下将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裔及豪杰名家迁徙到关中居住。如天下太平,可防备匈奴的侵扰;诸侯有变,亦足以率师东伐。这是一种强本弱末的策略。汉高祖觉得有理,就立即采纳了这一办法。
出于同样的动机,汉高祖还将功臣的家族也统统迁到长安,其中有相当部分就安置在汉高祖陵墓长陵的所在县邑。为了安抚迁徙对象的抵触和不满情绪,政府还“与利田宅”,在物质上给予优厚的待遇。后世沿袭,就成了一种固定的“迁陵”传统。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说的: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2000石、高訾富人及豪杰兼并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
◎故事感悟
徙陵政策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既在政治上达到了强干弱枝的目的,又缓解了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陵邑所在五方杂厝,风俗不纯,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然而到后来,徙陵却成为扰民和达官贵人借以谋利的手段,这与徙陵的初衷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了。
◎史海撷英
刘邦放役徒
刘邦长大后,做了泗水的亭长,叶居士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他和县里的官吏们都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不久,刘邦便以亭长的身份为沛郡押送役徒去骊山,役徒们有很多在半路就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后,役徒也就都逃光了。所以在走到芒砀山时,他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
役徒中有十多个壮士都愿意跟随刘邦一块走。刘邦乘着酒意,便连夜带着他们从大泽里逃亡了。
◎文苑拾萃
咏汉高祖
(唐)王珪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
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
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
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汉武帝重内轻外
◎国者,必以奉法为重。——《列子·说符》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字通。汉族。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其母王娡,在刘彻被立太子的同时被立为皇后。刘彻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公元前141—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祚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往往通过直接控制军队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陵的兵马俑群像,就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生前率领千军万马“横扫六合”的雄武气概,而汉武帝改革和健全军制以收重内轻外之效,更是中国军制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西汉时,兵役制和徭役制是结合在一起的。当时的制度规定,每个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傅籍,在汉初是15岁,景帝时是20岁,武帝和昭帝后是23岁,由此到56岁,要服两年兵役,称为正卒。正卒一年在本郡为材官(步兵)、楼船(水军)或骑士;另一年到京师服役,称为卫士。此外,还要在边郡屯戍一年,称为戍卒。
从军制和兵力部署来说,在地方服役的正卒由郡尉或王国中尉主管,并进行日常军事训练。每年秋季,由郡太守举行检阅,称作都试。皇帝征发郡国兵时,用铜虎符为验,无符不得发兵。汉代京师长安驻有南北二军。北军守卫京师,服役士兵多数从三辅(京兆、冯翊、扶风)选调,由中尉率领,南军保卫皇宫,卫士多由三辅以外各郡国选调。南北二军的兵力规模不大,西汉初年南军卫士为两万人,武帝即位减为万人。南北军统领职不常置。
自汉高祖下诏“兵罢归家”,特别是剪除异姓诸侯王之后,军力分散于全国各地,都城无重兵。这样的军制和部署是与当时“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社会氛围相适应的。武帝即位后,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内兴功作,外事四夷”,上述情况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必须扩充中央的兵力,并建立由中央直接控制和调遣的“长从”军队。这种重内轻外的安排,其目的是为了强干弱枝,加强封建国家的镇压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