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博:所知应博
9445500000016

第16章 博古通今(1)

历史地理学家班固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中国谚语

班固(32—92年),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

班固是扶风安陵人,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史学家。

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是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开始的。班固所生活的时代,是汉朝已经建立了200多年之际,汉王朝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强盛,国富民强,经济发达,版图辽阔,陆海交通发达。地理知识的积累已经远非《山海经》和《禹贡》时代可比了,社会生活和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显得空前迫切。此时,地理撰述不再近则凭证实、远则凭传闻,而是需要国家掌握的各地方当局的直接见闻,乃至相当准确的测绘和统计了。

然而,记录大量实际地理资料的地理著作的出现虽然是那个时代的迫切要求,但在正史中专列的《地理志》却是班固对后世的重大贡献。班固在正史中专列《地理志》的做法,被后世大部分正史及大量的地方志所遵奉。

班固所列的《汉书·地理志》的结构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卷首(从“昔在黄帝”至“下及战国、秦、汉焉”)全录《禹贡》和《周礼·职方》这两篇,并依汉代语言的习惯,作了文字上的修改;卷末(从“凡民函五常之性”至卷终)辑录了以《史记·货殖列传》为基础的刘向《域分》和朱赣《风俗》;正文(从“京兆尹”至“汉极盛矣”)则主要写西汉政区,以郡为纲,以县为目,详述西汉地理概况。

这部分内容是以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全国疆域、行政区划为基础,叙述了汉王朝的103个郡国及所辖1578县(县1356个,相当县的道29个,侯国193个)的建置沿革、户口统计、山川泽薮、水利设施、古迹名胜、要邑关隘、物产、工矿、垦地等内容,篇幅占了《汉书·地理志》的三分之二之多。

班固所列的《汉书·地理志》正文这种以疆域政区为框架,将西汉一代的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都分系于相关的政区之下,从政区角度来了解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编写体例,可以称之为政区地理志。这种体例创自班固,也表现了他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新地理观。

班固以前的地理著作,如《山海经》、《职方》等,通常都是以山川为主体的,然后将地理现象分别列于作者所拟定的地理区域中,而不注重疆域政区的现实情况。在《禹贡》之中,虽然已经有了地域观念,以山川的自然界线来划分九州,分州叙述各地的地理,但“九州”仅是个理想的制度,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过。所以,《禹贡》还不是真正以疆域、政区为主体、为纲领的地理著作。而班固之所以形成了以人文地理为中心的新地理观,除了他本人的原因之外,还源于他所生活在东汉这个具体的历史时代。

我国的行政区划起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尚未有统一四海的封建国家出现。随后的秦代虽然一统天下,但历时很短。自汉朝建立后,发展到班固所生活的东汉时代,已经有了200多年长期稳定的历史,在疆域广袤的封建大帝国内,建置并完善了一套郡(王国)、县(邑、道、侯国)二级行政区划。长期实施的社会制度,也促成了新地理观念的产生。

班固的这种新地理观,随着大一统观念的加强,随着重人文、轻自然、强调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巩固,而一起被长期继承下去。不仅正史地理志都以《汉书·地理志》为蓝本,而且自唐《元和郡县志》以下的历代全国地理总志等,也无不仿效班固所创立的这一体例。

班固的地理观及其《汉书·地理志》模式,对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为我国保留了一大批极有价值的人文地理资料;另一方面,它也妨碍了自然地理观念的发展。直到明末《徐霞客游记》问世之前,我国始终都缺乏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和研究的专著,最多也只有记录自然地理现象分布和简单描述的作品,往往还是像《水经注》那样,以人文地理资料的记录为主。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班固的地理观及其《汉书·地理志》模式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汉书》虽然是西汉一朝的断代史,但《汉书·地理志》记述的内容超出西汉一朝。它是一部西汉的地理著作,又涉及各郡国的古代历史、政区沿革等。

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注重地理沿革的做法被以后的正史地理志、全国地理总志和大量的地方志所沿用,使后世的沿革地理著作成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部分。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西汉的断代史,其中记载了当时大量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资料,尤其集中在其中的《地理志》以及《沟洫志》和《西域列传》等篇目中。

例如,仅《汉书·地理志》的正文中,就记载川渠480个、泽薮59个,描述了全国300多条水道的源头、流向、归宿和长度等,是《水经注》出现以前内容最为丰富的水文地理著作。

另外,正文中还记载有153个重要山岳和139处工矿物产位置分布情况,有屯田的记录,有水利渠道的建设,有各郡国及首都长安、少数重要郡国治所及县的户数和人口数统计资料113个,是我国最早的人口分布记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善的人口统计资料。

书中还有陵邑、祖宗庙、神祠的分布;有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国、古城及其他古迹记录;有重要的关、塞、亭、障的分布以及通塞外道路的内容等。

总之,《汉书》中所记载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军事交通地理等内容,为今天研究汉代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班固的《汉书》在《地理志》、《西域列传》等篇中,还记载了大量的边疆地理资料。西汉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幅员辽阔,交通、文化、经济发达。经过汉武帝时张骞的几次出使西域和汉军的几次出征,又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张骞等人的“通西南夷”,汉朝时我国人民对当时的西南地区也有了一定了解。

此外,西汉时对东南沿海、南海及印度洋的地理也有一定认识。这些在《汉书》中有丰富的记载。

班固是我国东汉著名的学者,《汉书》中有关地理方面的记述都是他根据档册进行抄录、编纂而成的。尤其是《地理志》,更是博采了西汉以前的地理著作汇为一篇。

班固著书的宗旨是“追述功德”,表彰汉朝使之“扬名于后世”,同时为当时行政管理服务。因此,地理的内容以政区沿革地理为框架,自然地理内容排在其次。这样以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致,也使《汉书·地理志》的模式容易被后世的正史地理志、全国总志、地方志仿效,从而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班固所开创的《汉书·地理志》模式,对后世沿革地理的蓬勃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也阻碍了自然地理的进步;它记录了大量的人文和自然地理资料,但也阻碍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自然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从《汉书·地理志》的内容来说,它是从事中国疆域政区沿革研究的基础,是研究我国疆域地理必读的书,是研究汉代地理必读的书。

总之,班固在沿革地理学的开创和地理资料的保存方面,都是卓有成就的。班固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颇有影响的历史地理学家。

◎故事感悟

班固开创《汉书·地理志》模式,影响了后来几代人编撰的地理书籍,这与他博学多才、知识渊博是分不开的。但是若没有其自身后天的勤奋苦学是断然不会有此成就的,历史上大多数有建树的人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史海撷英

班固入狱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奉旨远征匈奴,班固被任为中护军随行,参预谋议。

不久后,窦宪大败北单于,登上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的杭爱山),然后命班固撰写了著名的燕然山铭文,刻石记功而还。

班固与窦宪本有世交之谊,入窦宪幕府后,主要管理主持笔墨之事,关系更为亲密。然而永元四年,窦宪在政争中失败自杀,洛阳令因对班固积有宿怨,便借机罗织罪名,将班固逮捕入狱。同年,班固死于狱中。

◎文苑拾萃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所编撰,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的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后人将其划分为120卷,全书共80万字。

李铉遍求名师,博学多才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李铉(生卒年不详),字宝鼎,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李铉从小便聪明好学,九岁那年入学,老师让他抄写和学习《急就篇》,《急就篇》是西汉人史游所作,为古代蒙童识字课本。他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全部掌握了。

李铉是北齐时的一个著名学者,他的成就与他在青年时遍求名师,学得比较广泛的知识是分不开的。

李铉的家境非常贫苦,因此他只能春夏务农,冬闲时才入学读书。几年以后,李铉的学问渐长,乡间的小学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于是16岁那年,他便离开家乡去外地遍访名师。

李铉先到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南)去拜李周仁为师,学习《毛诗》和《尚书》;接着,他又去章武(今河北大城)拜刘子猛为师,学习《礼记》;然后又去常山(今河北石家庄市东)拜房虯为师,学习《周官》、《仪礼》;最后又到渔阳(今北京怀柔东)去拜于灵馥为师,学习《左氏春秋》。

在两年中,李铉共拜了四位老师,几乎把当时幽冀一带的名师能寻访到的都拜遍了。这时,他感到在幽冀一带已经无师可拜了,便与乡邻杨元懿、宗惠振二人结伙,远去大儒徐遵明门下受业。

徐遵明,字子判,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是北魏末年著名的儒学大师。当时在北方,“凡是经学诸生,多出自魏末大儒徐遵明门下”,门徒众多,影响很大。李铉到了徐遵明门下,整整学习了五年,考试时“常称高第”,是徐门中的高才生。

至此,北朝著名的儒师,主要的都被李铉拜到了,他的学识也因之而成熟了。于是,从23岁起,李铉便闭门著述,研究诸家是非得失,先后撰写了《孝经》、《论语》、《毛诗》、《三礼》的义疏,以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等书,共30卷。

为了撰写这些书,李铉曾有三年没有用枕头睡过觉,每到困倦时,都只是打个盹而已。他就是这样“用心精苦”的。写完这些书之后,他27岁,便回到故乡收徒讲学,前来求学的人很多,经常有学生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已有了较大的名气和影响了。

不过,李铉对知识的渴求总是没有止境的。他感到“乡里寡文籍”,可供参考的书籍太少,便“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不久,李铉便被推举到京城当了太学博士。

北魏在被分裂为东、西魏以后,李铉属东魏治下。他因“硕学”而得到了权臣高欢之子高澄的赏识,被提拔到东馆教授高氏诸子。在教学之余,李铉还研究古文字学。他“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感孔子‘必也正名’之言,乃喟然有刊正之意”。于是在讲授之暇,李铉还研究了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秦朝李斯的《仓颉篇》,以及解释词语名物术语的《尔雅》等书,“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写成《字辨》一书。

由于对礼制深有研究,因此在天保(551—559年)年间,李铉受命与大史学家魏收等人一起“参议礼律”。

此外,李铉还对天文历法等有所研究。当时,朝廷命宋景业、綦毋怀文等人草定新历,李铉便被受命“参考得失”。可见他的学问是相当广博的。后来,文宣帝高洋又命李铉给太子高殷讲授经书,“甚见优礼”。几年后,李铉便因病而卒。

◎故事感悟

李铉成为著名的儒学大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这与他从小勤奋好学,遍访名师是分不开的,他所拜的老师,各有自己的专长,他广泛吸收了各位老师的专长,因而能够比较各家的长短得失,从而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为他后来写成《字辨》一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苑拾萃

《北齐书》

《北齐书》,由唐代的李百药所撰。《北齐书》成书时,原名为《齐书》,后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写的《齐书》,才改称为《北齐书》,而后者则被称为《南齐书》。

该书虽然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却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80年的历史,集中地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到南宋时期,50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16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了;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北齐书》共有50卷,其中有本纪8卷和列传42卷。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60多年时间。

《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曾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