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大儒王国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跻第三境者。——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年),近代学者、词人。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亦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屡应乡试,未中,乃放弃举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去上海,在改良派报纸《时务报》任书记、校对,接受新学和西学的影响。同年六月,又以业余时间入罗振玉主办的上海东文学社,从日本人学外文及理化等知识;并自此与罗振玉结成终生依托的关系。其生平著作甚多,身后遗著收为全集者有《王忠悫公遗书》、《王静安先生遗书》、《王观堂先生全集》等数种。《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王国维赴日本东京物理学校学习。次年夏,王国维因病辍学回国。“自是以后,遂为独学之时代”(《三十自序》),开始研究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哲学著作。
光绪二十九年起,王国维先后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在这些地方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并致力于文学研究。三十二年(1906年)入京,专门研究宋词元曲。次年起,历任学部总务司行走、学部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等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国维于当年的12月携眷随罗振玉逃往日本京都,在日本集中精力研究甲骨文、金文和汉简等。
1916年,应犹太富商哈同之聘,王国维回国,到上海编辑《学术丛编》杂志,并继续甲骨文的研究。1918年,兼任哈同办的仓圣明智大学教授。
1922年,王国维受聘任北京大学通讯导师。次年,由蒙古贵族升允举荐,应召为清故宫南书房行走,食五品俸。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王国维视此为奇耻大辱,与罗振玉相约一同投御河自杀。最终因家人严密监视而未遂。
次年,王国维任清华大学文学研究院教授,在这里讲授经史、小学等科,并从事西北史地及蒙古史料的研究整理工作。
1927年6月,在北伐战争向北推进过程中,王国维写就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随后投于北京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
在历史急剧变动的年代,王国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人物。他的政治立场,由前期的比较同情资产阶级改良派,日渐堕落为顽固不化的封建主义保皇派。而在学术上,他却在哲学、教育、文学、史学、文字学和考古学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我国近代罕见的杰出学者。而且,他也是近代学术界最早把乾隆、嘉庆以来朴学大师们的治学传统和资产阶级近代治学方法融会贯通,并从事创造性研究工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王国维将自己毕生的主要精力都用于史学研究方面,因而史学成就也最高。他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崛起前的资产阶级史学主要代表人物,所著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殷周制度论》等著作,利用甲骨文的资料进行探求、论证历史的本来面貌,创获极大,突破了传统的封建史学,从而被认为是“新史学的开山”。
在文学领域里,他也较早地吸收了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在文学的界说、文学的特质、作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新开拓、新贡献,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发生过重要的启蒙作用。
在文学方面,王国维的重要著作有《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文学小言》、《屈子文学之精神》、《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以及《观堂长短句》等。其中,《人间词话》最初发表于1908年,后人又辑有《人间词话删稿》、《人间词话附录》等。这也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影响很大。它融中国古典文论和西方哲学、美学于一体,而以发挥前者为主,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一套文艺理论体系。这些著作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却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突破了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可谓独树一帜。
在《人间词话》当中,王国维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从而成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词话》的第一条中便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全书中提到“境界”的有十余处之多,作者王国维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有境界的作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即形象鲜明,富有极强的感染力量。
围绕“境界”这一中心,《词话》又进一步提出和论述了写境与造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景语与情语、隔与不隔、对宇宙人生的“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等内容,广泛地接触到了写实与理想化的关系、创作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表现上的白描与“务文字之巧”的关系、作家观察事物与表现事物的关系等等文艺创作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包括了作家修养、创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有着精辟的见解。
◎故事感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王国维在治学上的最高境界。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若要达到第三境界,就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境界也是达到所知应博的必备条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史海撷英
王国维传(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三)
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州诸生。少以文名。年弱冠,适时论谋变法自强,即习东文,兼欧洲英、德各国文,并至日本求学。通农学及哲学、心理、论理等学。调学部,充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修。
辛亥后,携家东渡,乃专研国学。谓:“尼山之学在信古,今人则信今而疑古,变本加厉,横流不返。”遂专以反经信古为己任。著述甚多,撷其精粹为观堂集林二十卷。返国十年,以教授自给。
壬戌冬,前陕甘总督升允荐入南书房,食五品俸,屡言事,皆褒许。
甲子冬,遇变,国维誓死殉。驾移天津,丁卯春夏间,时局益危,国维悲愤不自制,于五月初三日,自沉于颐和园之昆明湖。家人于衣带中得遗墨,自明死志,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云云。谥忠悫。海内外人士,知与不知,莫不重之。
◎文苑拾萃
王国维故居
王国维故居位于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西门直街周家兜。南隔城墙与钱塘江相望,北临市河,现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86年,王国维的父亲王乃誉在此建造了这座“娱庐”,全家都搬来这里居住。王国维在海宁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
整座故居坐北朝南,木结构庭院式建筑,共两进,前为平屋三楹,大门内外分别悬有顾廷龙、朱穆之所题的“王国维故居”的匾额;门厅的中央置有王国维先生半身铜像。大厅内陈列着王氏一生十二幅画像及其他资料。
在门厅之后的寝楼里,也为三楹,楼中为厅,有“苍松万年春”图。寝楼上为王国维的学术成就,对王国维评论及书籍、文献、手迹、拓片、照片等展览;中厅悬有沙孟海先生题“广业甄球”匾额,以对王国维博学多才的敬仰。楼后为花园,园内植有花草树木,设有假山古井。
著名作家钱钟书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钱钟书(1910—1998年),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钱钟书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20年,钱钟书入无锡东林小学读书。1923年,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在报考时,虽然数学成绩不及格,但因中英文成绩特优,被破格录取。后因出众的才华而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他们看做是一个特殊的学生。
1935年,钱钟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两年后的1937年,钱钟书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同年,又入法国巴黎大学进修。
1944—1946年,钱钟书写成了自己的著名代表作《围城》。1949年,开始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于是,钱钟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实际做《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定稿工作。
1955—1957年,在郑振铎、何其芳、王伯祥等人的支持下,钱钟书穷两年之力完成了《宋诗选注》,选注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1958年,《宋诗选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75年,钱钟书的《管锥编》初稿完成,此后又陆续修改。1982年,《管锥编增订》出版。从这年起,钱钟书开始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了《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的36位名人之一,但他却谢绝了拍摄。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钟书在文学成就方面,文风恣意幽默,充满了智慧与哲理,以及对世俗的笑骂与揶揄。他以一册仅仅十篇的散文集,就位列现代散文大家。而其为数不多的几篇短篇小说,更是风格迥异,寓意深刻,令人惊叹叫绝。
在钱钟书去世之后,一个热爱他的读者曾在报纸上撰文纪念,标题是《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这句话,可以代表所有对钱钟书有一点点或更多了解的人们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