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诚,诚实无欺
9447500000010

第10章 诚实做人,诚实做事(2)

司马义得知这件事后,建议他马上去向先生说实话,但司马光却犹豫不决,说:“我只抄袭了一部分,先生是不会看出来的。告诉了先生,先生反而会觉得没有面子,连学生作文抄袭都没有看出来。再说,我以后不再抄袭就是了!”

然而,事与愿违,先生不是没有看出来,而是早就看出来了,并将此事告诉了司马光的父亲。父亲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要训斥司马光,但却被先生阻止了。原来,先生已经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有一天,父亲把司马光兄弟二人叫到书房,吩咐他们做一件最简单的家务活——剥一包花生米的内皮,看谁剥得最多,唯一的条件是要自己动脑筋,不能让他人帮忙。于是,兄弟两人各拿着一包花生米回到了自己房间去剥。

为获得父亲的赞扬,司马光拼命地剥。他采用了很多的办法:先用两只手狠劲地搓,但搓红了两个小手掌,内皮还是牢牢地包在花生米上;他又拼命地用手指甲抠,但指甲很快就抠得出血了。最后,他心一急,干脆用牙齿使劲地啃起来。

这时,丫鬟梅香走了过来,看见司马光焦急的样子,不禁“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她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让你一会儿就把花生米的皮都剥完。”说着,便要教他怎么做。

司马光想起了父亲定的规则,有些犹豫。但一想到剥得多就能得到父亲的赞扬,他还是决定让梅香帮忙。

一会儿,司马光就兴冲冲地来到父亲的书房,将一包圆润光洁的花生仁交给了父亲。奇怪的是,这次父亲并没有夸奖他。这时,司马义也来了,掏出了一小把坑坑洼洼、带着牙齿印的花生仁。

父亲让司马光告诉弟弟自己是怎么剥的,司马光得意地说:“用开水将花生米泡一下再剥,剥起来就很容易了。”父亲问他,这个办法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司马光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但脸色却非常难看。父亲非常失望地看着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就让他们走了。

司马光回到自己的房间后,内心感到十分:向父亲说实话吧,担心他会很失望;不说吧,又是在欺骗他。最终,诚实战胜了虚荣,司马光还是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父亲,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看着他,眼神中透出一丝喜悦,但却严厉地说:“诚信是做人之本,难以想象,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会成为一个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人!你小小年纪,就染上说谎的毛病,就好像幼小的树生了蛀虫,必须马上清除,否则,就不可能长成有用的栋梁之材!”司马光这才知道,原来剥花生米正是父亲在考验自己呢!

司马光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从此再不说谎了。长大成人后,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字,叫做“君实”,以此勉励自己永远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他还把这种美德传给了子孙,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故事感悟

诚实守信的品德要从小培养,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司马光的父亲说得好:“诚信是做人之本,不能设想,一个从小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投机取巧的人,长大了会成为一个廉洁奉公、正直无私的人!”每个家长都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从小就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品德。

◎史海撷英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在洛阳住了15年,不问政事。在这段岁月中,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耗时19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志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

为了这部书,司马光可谓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文苑拾萃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与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也就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资治通鉴》所记的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5卷、《秦纪》3卷、《汉纪》60卷、《魏纪》10卷、《晋纪》40卷、《宋纪》16卷、《齐纪》10卷、《梁纪》22卷、《陈纪》10卷、《隋纪》八卷、《唐纪》81卷、《后梁纪》6卷、《后唐纪》8卷、《后晋纪》6卷、《后汉纪》4卷、《后周纪》5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都是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张说不作伪证

◎不知味者,以芬香为臭;不知道者,以美言为乱耳。——(汉)桓宽

张说(667—730年),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武后策贤良方正,张说年才弱冠,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凤阁舍人。与张嘉贞有过权力争斗,最后扳倒张嘉贞,自任首席宰相。卒谥号文贞。与苏颋(封许国公)齐名,俱有文名,掌朝廷制诰著作,人称“燕许大手笔”。公元730年不幸病逝,寿63岁。

唐代武则天时期,宰相狄仁杰死了以后,魏元忠当了宰相。那时候,武则天宠幸两个官员,分别叫张昌宗和张易之。这两个人权势大得不得了,满朝文武官员见到“二张”,都让他们三分。可是,宰相魏元忠就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魏元忠是个有名的硬汉,在周兴、来俊臣得势的时候,他曾三次被诬陷遭到流放,有一次还差点被处死,但是,他始终都没有屈服过。后来,魏元忠在担任洛州刺史时,张易之的仆人在洛阳大街上仗势闹事,欺压百姓。洛阳官员了解到闹事的是张府里的人,不敢奈何他。然而,这件事传到魏元忠那里后,魏元忠就把那个仆人抓了起来,一顿板子打死了。

魏元忠做了宰相以后,武则天就想把张易之的弟弟张昌期任命为长史。一些大臣为了迎合武则天,都极力称赞张昌期能干。而魏元忠却说张昌期年轻不懂事,做不了这样的大事,这件事就只好搁了下来。为了这些事,张昌宗、张易之两人恨死了魏元忠,千方百计想把魏元忠除掉。他们在武则天面前诬告魏元忠,说魏元忠在背后议论:太后老了,不如跟太子靠得住。

武则天一听就火了,把魏元忠打进了监牢,准备亲自审讯,并且要张昌宗他们两人当面揭发。

张昌宗恐怕辩不过魏元忠,就偷偷地去找魏元忠部下官员张说,要张说作伪证,并且说,只要张说答应,将来就提拔他。

第二天,武则天上朝,召集太子和宰相,让张昌宗和魏元忠当面对质。魏元忠说什么也不承认有这回事。两人争论了半天,没有结果,张昌宗就说:“张说亲耳听到魏元忠说过这些话,可以找他来作证。”

武则天立刻传令张说进宫,跟张说一起的官员听说要他上朝作证,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一位叫宋璟的官员对张说说:“一个人的名誉是最可贵的,你可千万不要为了保全自己去附和奸臣,陷害好人啊!为这个得罪了朝廷,被流放出去,脸上也不光彩。”

史官刘知几也在旁边提醒张说说:“不要玷污你的历史,连累后代子孙啊!”

张说明知魏元忠冤枉,但是又害怕“二张”的权势,思想斗争得挺厉害,头上直冒汗,听了宋璟他们的一番话,才觉得胆子壮了些。

张说进了朝堂,武则天问他说:“你听到魏元忠诽谤朝廷的话了吗?”

魏元忠一见张说进来,就高声叫起来说:“张说,你想跟张昌宗一起诬陷人吗?”

张说回过头来哼了一声说:“魏公枉做宰相,竟说出这种不懂道理的话来。”

张昌宗一看张说的话不对头,就在旁边催促他,说:“你别去管他,快来作证。”

张说向武则天说:“陛下请看,在陛下面前,他还这样胁迫我,可以想象他在宫外是怎样作威作福了。现在我不能不实说,我确实没听魏元忠说过反对陛下的话,只是张昌宗逼我作伪证罢了。”

张昌宗一见张说变了卦,气急败坏地叫了起来:“张说这小子是魏元忠的同谋犯。”

武则天是个聪明人,听了张说的答话,知道魏元忠的确冤枉,但是她又不愿让张昌宗他们下不了台阶,就骂张说说:“你真是反复无常的小人。”说着,就命令侍从把张说抓起来。以后,武则天又派人审讯张说。张说横下一条心,咬定他没有听到魏元忠说过谋反的话。

武则天没有抓到魏元忠谋反的证据,但还是撤了魏元忠的宰相职务,又把张说判了流放罪。

705年,武则天病重,她的侄儿武三思和张昌宗、张易之勾结起来,把持政权。宰相张柬之和一些官员趁武则天病重,夺取了禁卫军军权,把“二张”逮捕起来杀了,迎接唐中宗复位。不久,那个显赫一时的女皇帝武则天就病死了。

◎故事感悟

在太平年代,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是一个智者,受人尊敬;但在特定的环境里,坚持真理,坚持说真话可能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可能还会赔上性命。而在这种时候,这真话才更显得更可贵,这种精神才更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怛罗斯之战

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是唐朝的势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新兴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

怛罗斯之战在当时是一场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方帝国间的碰撞,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怛罗斯的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但应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曾称江布尔城)的附近地区。战役的发生时间在公元751年7月至8月(唐玄宗天宝十年)。最终,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获得胜利。

◎文苑拾萃

岳州山城

(唐)张 说

山城丰日暇,闭户见天心。

东旷迎朝色,西楼引夕阴。

书观千载近,学静二毛深。

忽有南风至,吹君堂上琴。

朱晖诚信不负友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琵琶记》

朱晖(生卒年不详),字文季,东汉南阳宛人(今河南南阳)。家世衣冠。晖早孤,有气决。

东汉的时候,河南南阳有两个人,一个叫朱晖,一个叫张椹。两个人原来并不认识,后来读太学期间,两人做了同学,结识后甚为投缘,才慢慢熟悉起来。朱晖不但知识渊博,且为人正直。当时的张椹已是朝廷重臣,很欣赏朱晖的学识与为人,再加上是同乡关系,就有意提拔朱晖,可朱晖却婉言谢绝了。这样一来,张椹更觉得朱晖是个可以信赖的人。

太学学业结束,两人在分手之时,张椹推心置腹地与朱晖说:“你是一个非常自持的人,倘若哪日我身体不好,乘鹤仙去,愿把自己的身家与妻儿都托付于你!”

朱晖忙道:“岂敢岂敢。”但内心却非常感激,毕竟有人把自己当做生死之交,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当时,他们的身体都很好,朱晖也没有把张椹的话当回事,但并没有作出任何承诺。

之后,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便失去了联络。没过多久,张椹便去世了。张椹为人为官都清正廉洁,家中积蓄少,因此死后妻儿的生活都非常拮据困难。然而,正当他们为生活困窘发愁之时,朱晖却闻讯赶来,向张椹的妻儿伸出了援助之手。以后,他就不断地给张椹的家里资助,年复一年地去关心他们。

朱晖的儿子非常不理解,就问朱晖:“您过去和张椹并无深交,为何对他的家人如此厚待与关心呢?”

朱晖感慨道:“我和张椹只是彼此倚重、生死相托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儿子更感到纳闷了:“既然你们是好朋友,怎么不曾来往?”

朱晖道:“我与张椹虽然来往不密,但是张椹在生前曾有知己相托之言。他所以托付给我,是因为他信得过我,我又怎能辜负这份信任呢?何况当时我嘴上虽然未置可否,但心中却已答应了。那时张椹身居高位,自然不需要我的帮助。而如今他不在了,他的家人生活窘困,我又怎能袖手旁观呢?”

在自己的家乡,朱晖也是个扶贫济困非常有爱心的人。南阳太守很仰慕朱晖的为人,为了褒扬朱晖,便想请朱晖的儿子去做官。可是,朱晖却想把这个当官的位置让给张椹的儿子,于是就找到南阳太守,说:“谢谢你的好意,犬子才疏学浅,不适合为官。我倒想向你推荐一人,是我故人张椹的儿子,他学习刻苦,非常守礼仪,是个可造之才。我愿意把故友的儿子推荐给你,让他去当官,为民众服务。”

后来,张椹的儿子果然没有辜负朱晖对他的信任,为官后廉洁奉公,勤奋踏实,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朱晖后来官至尚书令,但却从来不炫耀自己,他还背地里经常告诫儿子说:“你不一定要学我如何做官,但务必要学我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