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敦:敦风化俗
9448200000006

第6章 破除迷信(4)

武则天仔细一想,觉得狄仁杰说得有理,便下令停建寺院。

狄仁杰不但反对建新庙宇,对那些藏污纳垢的寺庙也毫不留情。这些寺庙被人们称为淫祠。这一年,狄仁杰奉诏到江南担任巡抚使,一路上捣毁了1700座寺庙,只留下大禹庙、吴太伯庙、吴季札庙、伍子胥庙四座。

那时,江南各地大搞神灵崇拜,山神、河神、风神、雨神、花神、海神、果神等无奇不有,有些人也成了神。这造成严重的社会弊病。由于修建庙宇浪费资财,名目繁多的祭祀也给老百姓增加了极大的负担。更有甚者,很多寺庙对地方治安、社会秩序、民间风气产生了极大危害。

狄仁杰到江南后,见此情景,感到如不革除这些陋习,对民风、吏治极为不利,于是下令捣毁寺庙。

刚开始,进展还算顺利,但拆到项羽庙时,人们都不敢进去。狄仁杰问道:“为什么不敢进庙?”人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项羽庙拆不得,入内者必死!”狄仁杰勃然大怒,写了一篇檄文,亲到庙中宣读,“项羽听着——当年,你使江东八千子弟丧失性命。今天,你却在这里接受江东百姓之祭,空享庙食,浪费香火,真是岂有此理。你宜从速迁走,不可再为人患。檄到如律令。”

狄仁杰读罢檄文,下令拆庙。随着一声令下,顷刻间项羽庙便从地面消失了。从此,江南民风为之一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故事感悟

狄仁杰为人贤明,敢于用实际行动敦风化俗,凡事敢为天下先。他扫除了许多陋习,有利于民风、吏治的净化和百姓的安康。

◎史海撷英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到中国后,便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是在汉朝时期。在周朝时,佛教便已经陆陆续续地传过来了,但并非正式的。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印度佛教派别也传入了中国。

在唐代,中国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就是玄奘西游。他回国后,唐太宗非常重视,特意安排了数千人参加玄奘大师的佛经翻译工作。由于玄奘大师的积极弘扬,使印度后期佛教哲学和大、小乘佛教经典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文苑拾萃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唐)狄仁杰

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

羽仗遥临鸾鹤驾,帷宫直坐凤麟洲。

飞泉洒液恒疑雨,密树含凉镇似秋。

老臣预陪悬圃宴,余年方共赤松游。

姚崇破除封建迷信

◎一个符合人类进步的胜利是值得人民鼓掌的。——格言

姚崇(650—721),原名元崇,字元之。祖籍江苏吴兴,因先辈世代在陕州为官,遂定居陕州硖石(今属陕县硖石乡)。父姚懿,曾任硖石县令。

姚崇自幼受父影响,孜孜好学,胸怀大志。入朝论政时,对答如流,且下笔成章,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初拜侍郎(四品官),后连续升迁,成为武则天、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三朝宰相,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武则天时,因与一反叛突厥人同名,故而以字行(有的说是改名元之)。开元元年(713年),因避年号讳,又改名崇。多次出任地方长官,为唐朝前期名臣。开元九年(721年)卒。

姚崇虽不是一个学识渊博的理论家,却是一个勇往直前的敦风化俗的实干家。

唐朝时期佛教盛行,还有道教和其他宗教。上自皇帝、皇后,下至达官贵人、豪绅富户,无不打着宗教的幌子捞取好处,因此产生了许多社会流弊。对此,姚崇深感不安。

武则天当政时期,张易之要将京城颇具名望的十名佛教高僧调往定州(治所在今河北定县)的新建寺院。高僧们不愿意去,向朝廷苦苦哀求留在长安。

姚崇接受高僧的请求,同意他们不到定州去。张易之一再坚持要调他们去,姚崇始终不改变主意,结果得罪了张易之。不久,姚崇就被调出京城去做灵武道大总管了。

唐中宗在位时,公主、外戚等得到皇帝特批,可度百姓为僧为尼,有的人还私造寺庙。这样,一些富户强丁便纷纷出家,因为出家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

姚崇担任宰相后,决定改变这种状况。他说:“对于佛教的信仰,主要在于内心的虔诚,而不在于外表的形式。因此,过去一些信仰佛教的帝王权贵都没有好下场。只要慈悲为怀,做事有利于人民,使人民得到安乐,就符合佛教的宗旨了,何必妄度坏人为僧为尼,反而破坏了佛法呢?”

唐玄宗接受姚崇的意见,下令有关部门暗中进行调查,勒令1.2万多名不守规矩的僧尼还俗。

对于宗教的流弊,姚崇始终都持反对态度。他坚持说:“佛即是觉,信仰在乎内心,只要行善不作恶就行了。”他无情地揭露了那种将佛教僧侣的宣传当做事实的无知行径,坚决反对抄经造像、倾家舍身等愚昧风俗。他嘲讽那些所谓的通才达识之士也难免于流俗,成了宗教的俘虏。他让子侄们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唐中宗复位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搞得混乱不堪。唐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唐睿宗复位。又过了两年,唐睿宗把皇位传给李隆基,李隆基就是唐玄宗。

20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时,一心想恢复祖宗的事业。他任用姚崇为相,整顿朝政,把唐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扭转了过来。唐王朝重新出现了兴盛景象。

正在唐玄宗励精图治时,河南一带发生了一场特大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是成群的飞蝗,黑压压的一片,遮云蔽日。蝗群飞到哪里,哪里的庄稼就被吃得精光。

那时,人们认为蝗灾是上天降下的灾难。百姓受迷信思想束缚,不敢捕杀蝗虫,只知在田旁设祭膜拜,焚香求神,眼看庄稼被蝗虫糟蹋,却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灾情越来越重,受灾面积越来越大,地方官吏不得不向朝廷告急。

姚崇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只不过是一种害虫,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灾是可以扑灭的。

唐玄宗也深以为然,立刻准奏。于是,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燃起火堆,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边埋。

这道命令一传下去,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倪若水拒不执行。他也写了一道奏章,说蝗虫是天灾,人力是没法抗拒的,要消除蝗灾,只有积德才行。

姚崇看到倪若水的奏章,勃然大怒,专门写了一封信责备倪若水,并且严厉地警告他说:“如果眼看蝗灾流行,不采取救灾灭蝗措施,将来造成饥荒,唯你是问!”

倪若水读罢此信,不敢怠慢,连忙发动各地官民,用姚崇公布的办法灭蝗,果然有效。光汴州一地就扑灭蝗虫14万担,灾情得到了缓解。

倪若水在事实面前服输了,可是在朝廷里还有一批官员说:“姚相灭蝗的办法过去从来没人用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惹出什么乱子来。”

唐玄宗听到反对的人多,又有点动摇。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就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蝗灾肆虐的年份,都因为没有努力灭蝗才造成严重灾荒。现在河南、河北积粮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颗粒无收,百姓没粮吃,国家就危险了。”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要威胁国家安全,也害怕起来,说:“依你意见,该怎么办才好?”

姚崇说:“大臣们说我的办法不好,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先不要管,由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受革职处分。”

唐玄宗这才点头同意了。

姚崇出宫的时候,有个宦官悄悄拉住他的衣袖,说:“杀虫太多,总是伤和气的,希望相爷好好考虑一下。”

姚崇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请你不必再说。如果不杀蝗虫,河南百姓将统统饿死,这难道不伤和气吗?”

太监听了这话,哑口无言了。但当时朝廷内外,仍有说蝗虫不能捕杀的人,唐玄宗说:“我同宰相讨论过,已定下捕蝗之事。谁再反对,即行处死。”于是派遣御史分道督促,指挥百姓焚埋蝗虫。结果颇见成效,当年农业也获得了较好的收成。

由于姚崇不顾许多人反对,敢于敦风化俗,破旧立新,坚决灭蝗,拯救了无数百姓。

开元五年(717年)正月,唐玄宗决定移驾到东都洛阳去。这是因为关中收成不好,粮运压力较大。皇帝到了东都,就可以减轻这方面的负担。正在这时,太庙的房屋倒塌了。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唐玄宗召见宰相宋璟、苏颋,问他们:“爱卿可知这是什么缘故?”

他们解释说:“太上皇驾崩还不到一年,三年之丧未满,陛下不应该行幸;大凡灾异的发生,皆为上天之警,陛下应当遵守礼制,不要去东都了!”

唐玄宗听了,犹豫不决,又把告退的姚崇找来,问道:“朕刚要从京城出发时,太庙无故崩塌了。这是不是神灵告诫我不要去东都呢?”

姚崇想了想,说:“太庙本是前秦苻坚所造,隋文帝创建新都时,将北周宇文氏殿移到这里,建造此庙。我朝因陋就简,仍使用隋朝的旧殿。房梁积年累月,早已朽蠹难支,因而倒塌。高山如有朽土,尚不免于崩塌。年久朽木当然要摧折了。这次太庙倒塌恰好与陛下行期偶合,并不是因为陛下要出行,太庙才倒塌。陛下以四海为家,东西两京相距不远,关中收成不好,增加了粮运压力,人民劳苦,所以陛下才准备东行,这是出于对人民的爱护,并非无事漫游。何况,东都各部已做好迎驾准备,陛下不去将失信于天下。以臣之见,为今之计,陛下可将神主移到太极殿,立即重新建造太庙,东行计划不变。”唐玄宗听了,心中大喜,说道:“卿言正合朕意。”

开元九年(721年),姚崇以72岁高龄辞世。

当时,国家经济状况比较好,社会上特别是官吏中厚葬成风。姚崇对此极为反感,他列举古代圣贤薄葬的故事教育他人,批评厚葬之风。

临终前,他立下遗嘱,告诫子侄们说:“我从宰相的高位退下来,优游于田园之间,感到十分满足。人总是要死的,死是自然规律。我死之后,一定要薄葬。厚葬非但无益,甚至会招致祸患。死者无知,自同粪土,何须厚葬,白白地给家业造成损害?只给我穿平常的衣服,不要抄经画像。”

◎故事感悟

姚崇并不认为蝗灾是上天降下的灾难,他破除迷信,采取有力措施扑杀蝗虫,取得了成功。他敦风化俗,拯救了百姓,保住了江山社稷,为古今的为官执政者作出了榜样。

◎史海撷英

天宝之乱

唐玄宗在位后期,政治混乱,封建统治日渐腐朽,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朝廷更是奸臣当道,上层的内部矛盾斗争非常激烈。李林甫死后,尸骨还未寒,杨国忠就诬告他与人谋反,借此清洗了其党羽。

杨国忠与安禄山也势若水火,他奏请哥舒翰为两河节度使,与安禄山互相抗衡。这时,均田制己被破坏,官僚、商人、大地主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开元之季,天宝之末,法令弛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帝)之间”。为了防御外敌,唐朝廷曾在沿边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至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拥有57万多军队,而分布在军镇的就多达49万,从而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军事格局。再加上玄宗贪求边功,有“吞四夷之志”,穷兵黩武,因而民族矛盾也有所激化。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文苑拾萃

秋夜望月

(唐)姚 崇

明月有余鉴,羁人殊未安。

桂含秋树晚,波入夜池寒。

灼灼云枝净,光光草露团。

所思迷所在,长望独长叹。

左震斩女巫

◎真正的科学就能够提高人民的自觉,非科学的东西就会加深人民的迷惘。——徐特立

唐肃宗(711—762)李亨,原名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九代皇帝。马嵬驿兵变后玄宗西逃,他继位,初名嗣升,后多次改名,天宝三年(744)取名亨,后再未改动。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在位五年(756—762年),在宫廷政变中郁郁而终,终年50岁,葬于建陵(今陕西省醴泉县东北的武将山)。其执政期间李唐中央政权逐渐瓦解,是唐朝走向没落的开始时期。

王玙崇信鬼神,因此在唐玄宗时就很受宠,被擢为太常博士、侍御史,担任祠祭使。

唐玄宗的儿子唐肃宗即位后,王玙更受宠了,竟因崇信鬼神而做了宰相。

有一年,唐肃宗身体不适,求神问卜后,说是山川在作祟。于是,王玙便派遣女巫到全国各地去祭祀山川,为唐肃宗祈福。

有一个年轻的女巫长得极美,她穿着华丽的服装,带着十几个无赖少年,乘着驿车出发了。朝廷派太监担任使者,称为中使,跟着女巫,负责监督。不料,中使和女巫狼狈为奸,一路上到处敲诈勒索财物,并把搜刮来的财物装在车上随行。这个女巫和十几个无赖少年一道,在州里县里横行霸道。

有一天,女巫一行到了黄州,住在驿站里。

当时,左震担任黄州刺史。他为国为民,赤胆忠心,一向反对迷信,痛恨女巫的行径。

左震听说女巫已到,便率卫士来到驿站。只见驿站的大门紧闭着,怎么也叫不开。左震命卫士砸开门冲进去,拖出女巫,将她斩于台阶之下。那些随行的无赖少年也都被左震下令处死了。

左震没收了女巫勒索的钱物,竟值数十万两白银。他将全部赃物列出详细的清单向唐肃宗报告说:“臣已杀掉女巫,请皇上准许我把没收的财物代替穷苦百姓交纳租税。那些中使仍交由皇上处置。我愿意接受朝廷的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