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后,李大亮调回京城,拜左卫大将军,掌管宫廷警卫。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治又以李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掌管东宫宿卫,同时又兼工部尚书。史称李大亮“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李大亮以正三品高位统领皇宫和东宫警卫,“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丝毫不敢怠慢、偷懒。太宗知道后,非常放心地说:“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太宗遇有出京巡幸,总是命李大亮率警卫居守。宰相房玄龄也非常敬重他,经常称李大亮有汉代王陵、周勃之节,可以当大任。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准备征高丽,车驾至洛阳,将京中军政事务委于宰相房玄龄,命李大亮“副之”。太宗尚未赴辽东,李大亮突然重病不起。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大亮。李大亮自知不久于人世,临终上表,请停辽东之征,并强调京师的重要,要太宗“深以关中为意”,表成言终而卒。“死之日。家无珠玉可以为晗,唯有米五石、布三十端”。
李大亮任县令至三品高位,表现出多方面的才能,然其“至性忠谨”,“终始若一”,无愧于太宗对他的八字评价:“立志方直,竭节至公!”
◎故事感悟
从李大亮的身上,我们读出了“竭节至公”的真正含义。他将毕生的精力贡献给国家的建设和关乎百姓的安危冷暖之中。可以说,有一颗“公”心的官员是帝王的好臣子,而有一颗“公”心的官员也是百姓的好父母官。
◎文苑拾萃
昭陵
昭陵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的九嵕山上,为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也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该陵园周长约60公里,占地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共有180多座陪葬墓。由于规模宏大,因而被誉为“天下名陵”,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从唐贞观十年(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于此,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时间长达107年之久。
历史学家认为,唐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后人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难得的文物宝库。
1961年,唐昭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唐昭陵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陆贽以天下为己任
◎欲安其家,先安其国。——武则天
陆贽(754—805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唐代的政治家、文学家。大历八年(773年)陆贽考取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陆贽被召充任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于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陆贽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
陆贽,唐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少年时陆贽就才智超群,志向非凡。陆贽18岁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济世治国的道路。
建中四年,朱洮发动叛乱。陆贽随皇帝出征,他日理万机,并上书皇帝,请皇帝下罪己诏书,以此激励将士,报国平叛。德宗皇帝虽不情愿,但仍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是“夫悍卒,无不挥涕感激”,奋勇杀敌。
这年冬天,一些大臣为讨好德宗,请德宗加尊号。陆贽则上书皇帝指出“现在是动乱之时,人情向背之秋,皇帝应注意收揽群心,检讨自己,不应只注重增加美名。与其增美称而失天下,不如废旧号而尊天戒”。他极力劝皇帝不要重名而失德于天下,放弃加号之举。
建中八年四月,陆贽被任命为中书侍郎,为国为民有了用武之地,他决心“以天下为己任,全心报国”。
他首先向朋党开刀。朋党是德宗继位以来一些弄权重臣网罗羽翼、结党营私形成的集团。他们排挤良臣,危害国家,是一股很强的恶势力。陆贽不畏权贵,先断了他的结党之路,取消了过去的选官办法,广求贤财,严格考试制度。之后,他又向当权者发起进攻。
户部侍郎裴延龄为人奸诈,天下人都恨他,但由于他是皇帝的宠臣,人们敢怒而不敢言。只有陆贽不仅当面指责他,而且多次上书皇帝弹劾裴延龄。
伴君如伴虎,由于陆贽多次犯颜直谏,触怒朋党,结果他受到诬陷,险些被杀,最后被贬到忠州当了个小官。但他仍矢志不移,为民做事。当时,忠州疾病流行。陆贽遍访民间,抄录药方,写成《陆氏集验方》,以此济世救民。
◎故事感悟
陆贽一生洁身自好,位高不受礼,官小不行贿;不唯上,不畏权,以天下为己任,一心为民精忠报国,终成一位千古流芳、万世敬仰的一代名臣。他的这种秉公办事的精神值得我们景仰。
◎史海撷英
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是一种官名。史料上有记载,“舍人”这一称谓始于先秦,本来为国君、太子亲近的属官。魏晋时期,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沿置。到了梁时,除去了通事二字外,称为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主要任起草诏令等工作,参与国家机密,权力也逐渐加重。到了隋唐时期,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隋炀帝时,曾改中书舍人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又称其为凤阁舍人,简称舍人。宋代初期也设立了这一官职,但实际上却不任职,另外置有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元代改制后,开始时舍人仍掌其事。辽代时,则属中书舍人院,起草有关的诏令等。明清时期,在内阁中的中书科也设有中书舍人,主要掌管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但权利已非前代可比。
钱镠公勤国事
◎天下为公会有期。——柳亚子
钱镠(852—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钱镠是五代时吴越国的创建者,于开平元年(907年)封为吴越王。
钱镠治理国事以“勤”著称。小时候,钱镠胸怀大志,十几岁就投戎从军了。在军中,他未睡过一宿安稳觉。为了不误事,他找来一块小圆木,一个大铃铛当枕头。困极了,就枕上小圆木或大铃铛打个盹。圆木一滚,或铃铛一响,就惊醒了。
参与国事后,他仍勤劳不辍。夜间,来人禀报公务,侍女震动几下窗棂纸,他就立刻起身。
钱镠常常告诫部下忠于职守,为了做到这点,他想出一个办法:向城墙外值班士兵弹射铜丸,以示警告。
一次,他便衣出行,傍晚时来到北门下,谎说有要事进城,守门兵士不肯放行,说:“即使我们吴越王来了,门也不打开!”他又去了几个城门,都是这样。第二天,他厚赏了守门兵士。
国事繁忙,恐有遗忘,钱镠便在自己的卧室设一个粉盘,将重大国事记在上面,坚持到老。
钱塘海潮常常袭击沿岸村庄,淹没田地,伤亡人畜。钱镠下令建筑了钱塘江海堤,又下令在太湖流域建起了堰闸,凡河、浦无一疏漏。为了保护堰堤,他还建立了水网圩区维修制度。从此,太湖流域水治年丰,旱涝保收。
吴越国小,常遭外侮。公元919年,将军何逢在无锡阵亡,钱镠亲临吊唁。他看见了将军的战马,眼泪扑簌簌地掉下来。他下令厚恤了将军亲属,亲自为将军守灵。
◎故事感悟
钱镠一生为公,勤于国事,注意国计民生,使吴越小国成为五代乱世中相对平稳的地区,并比较主动地融入宋统一中国的潮流中。钱镠公勤国事的精神值得称颂。
◎文苑拾萃
钱王陵
钱王陵坐落于今浙江临安市锦城太庙山上,海拔92米,距杭州市38公里。该墓背靠太庙山,左右列距青龙白虎两山,与功臣山遥遥相对。陵区内筑有牌坊、钱王祠、凌烟安国楼等景点。
张养浩为民忧劳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名言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二十三代孙。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他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他的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张养浩,元代官员,因勤政爱民备受百姓拥护。在一次任赈灾官员时,他曾四个月没有回过家,最后竟死于任所。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民不聊生,朝廷决定派勤于职守的张养浩前去赈灾。张养浩深知关中这次大旱为几十年所罕见,此次赈灾任务非常艰巨。他在临行前便将家中所有的财物散发给乡里贫苦人家,以表明自己此次完成任务的决心。然后便带着救灾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登车赴任,赶往灾区。沿途遇到灾民就发放粮食,死者则予以安葬。到任后他便四处了解受灾情况,发放救灾物资,慰问灾民,夜里就住在官署里,四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
在赈灾期间,他不仅做事勤奋,而且能够根据当时的灾区情况制定出具体办法,以解决灾民的实际困难。当时由于受灾严重,粮食短缺,米价昂贵,一斗米价格高至十三缗钱。一些米商和官府中的不法官吏又借机从中勒索。那时使用的纸钞,字迹稍有模糊,米商便拒收,灾民到官府的钱库去换新钱,不法官吏却说十文钱只能换五文,而且还要等上许多天,饥民叫苦不迭。张养浩针对这种现象,下令从官库中还没有被销毁、仍可辨认的旧钞中捡出一千零八十五万五千余缗,在背面盖上印记,注上“十贯”、“五贯”等字样,发散给饥民。同时责令米商:对持有此券者,一律售给,然后到官府统一包换。这样一来,不法官吏就无法再趁机勒索百姓了。
张养浩以年过六旬之身,终日为赈灾工作四处奔波,终因操劳过度而积劳成疾,死于任所。关中百姓听说张养浩去世,都悲痛落泪,如丧父母。
◎故事感悟
张养浩心系于民,将百姓疾苦铭记于心。虽然张养浩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吏,但其勤政忘身、为民忧劳、死而后已的精神却很值得后人效法。
◎文苑拾萃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孙承宗以身殉国
◎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谚语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明末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民族英雄;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
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清军逼近广宁(今辽宁北镇),明巡抚王化贞弃城而走,结果熊廷弼欲救不及,退入山海关,最终二人均被下狱处死。
代替熊廷弼经略辽东的是兵部尚书王在晋。他见辽东大势已去,没有了兴复的志向,于是打算放弃关外,据守山海关。朝廷得知情况,一时拿不定主意。正在此时,内阁大学士孙承宗挺身而出,自请亲往决策。他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来到山海关,经过详细调查与周密考虑,认为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地可守。他推心置腹地与王在晋说了七昼夜,而王在晋始终不敢出守关外。孙承宗无可奈何,还朝后奏免王在晋,自请赴辽东督师,从此开始了他辛劳而艰难的督师生涯。
孙承宗风尘仆仆地来到辽东,尚未停歇,便大阅关上将士,淘汰逃将数百人,遣还河南等地疲兵万余,以所救关外难民代之。随后又出关巡视宁远等地,并兴工建宁远城。不久,宁远城工竣,关外守具毕备,孙承宗图谋大举。无奈当时朝中无人,朝臣只求无事,不思进取,孙承宗难展其志,反遭弹劾,只得自请离官还乡。
这是孙承宗第一次督师辽东。从他自请督师,到自请离官,前后共四年时间。
孙承宗励精求治,经营辽东,排斥逃臣,反对退缩,其间得罪了一些意见相左、庸碌无为之人,自天启五年(1625年)离职后,多年不被朝廷起用。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关,攻取遵化,威胁北京,孙承宗才得到重新起用。他被崇祯皇帝召入宫中问策,待到谈毕出宫时,已是深夜。孙承宗顾不上休息,立即周阅都城,检查守备情况,直到天色微明,又出阅外城。这时的孙承宗已是67岁的老人。
次日夜半,孙承宗突然得到让他出守通州(今北京通县)的圣旨。他深知军情之急迫,当即带27骑出东便门,火速赶往通州。
这次北京之围便发生了崇祯皇帝中计,误杀袁崇焕的悲剧。袁崇焕被杀后,辽东更加混乱,至孙承宗移镇山海关后,才安稳下来军心。
孙承宗出镇后,关内外渐次稳定。他本欲以年高告退,崇祯皇帝未允,于是放下个人所请,外经画边略,内与修《神宗实录》。到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孙承宗又不顾严寒,出关东巡,抵达松山、锦州等地;回关内后,又复西巡。但是,就在这一年十月,清军再陷大凌河(今辽宁锦县)等地,孙承宗承担责任,被夺官闲住,回到了家乡高阳。从此他离开了边关重镇,长达7年未得到召用。但孙承宗的心中却从未放下过边关大事,他被夺职后还上书皇帝,列边计十六事,可惜都未能得到采纳。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再次破关而入,十月九日包围了高阳。居乡闲住的孙承宗,以76岁高龄,再次得到了保卫家乡的机会。他率领家人子弟,登城拒守。清军久攻不克,决定回师。清军在城外绕城呐喊,守城军民也鼓噪相应。清军由此探知城内虚实,说该城容易攻下,于是再度围城。次日城破,孙承宗被俘,他朝着北京方向叩头,然后自缢而死。随同孙承宗一起战死的有他的五个儿子、一个侄子、五个孙子和六个侄孙,可谓是阖门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