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颓败的国势下,挺身而出,为国事劳瘁死而后已的精英之中,孙承宗又可谓是名佼佼者了。然而在那时,谁又能有回天之力呢?何况孙承宗辛勤劳碌换来的却是夺官闲住。所幸的是历史最终还是给他安排了一次机会,让他将那满腔热血洒在了故土之上,给后人留下了悲壮的一页。
◎故事感悟
一生贡献于国家,为国为民操劳不已,鞠躬尽瘁。一心试图挽回国家颓败之势,回天乏力,最终以死殉国。孙承宗的心里装着黎民百姓的生死安危,骨子里流淌着救国于危亡之间的血液。他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人们继承和发扬这种天下为公的精神。
◎文苑拾萃
车营扣答合编
《车营扣答合编》又名《车阵扣答合编》或《车营百八扣答说合编》,是中国明代的一部关于火器和车、骑、步编组成营配合作战的兵书。该书由《车营百八扣》、《车营百八答》、《车营百八说》和《车营图制》汇编而成,为明末河北高阳人孙承宗以兵部尚书经略蓟辽、指挥抵抗后金战争期间所撰。由于当时的兵书都保密,所以这部著作当时并没有全部刊行。清同治七年(1868),这本著作才被汇刻成书,共四卷,7万余字。
该著作通过问、答、说的方式,对车营及车营作战中的108个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全书内容涉及车营编组方法、阵法布列、行军作战、后勤保障等等方面,重点论述车营的战法。该著作中阐述的作战原则、方法等,都是作者亲身作战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火器与车、步、骑、辎结合运用的作战特点,因而也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康熙帝夙夜勤政
◎为民造福。——格言
康熙(1654—1722年),名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第二代皇帝。顺治十八年(1661年)玄烨即位,时年8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辅政,年号康熙。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150多年的边界和平。雅克萨战役时,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地驱逐了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收复了雅克萨城和尼布楚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晚,一代英主康熙大帝在畅春园溘然长逝。
康熙是清代的著名皇帝,在中国历代有作为的帝王中也算得上是一位佼佼者。
康熙8岁登基,他自幼好学,善于钻研。他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勤政,有利于励精图治,一展宏图。他曾说:“儒学经典直接关系着致治之道。”因此,“听政之暇,即于宫中披阅典籍,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疲”。并以此来“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期见之施行”。康熙九年(1670年)十月,他下令举行“经筵大典”。即使在平定三藩叛乱的紧张时刻,仍然“每日进讲如常”。回到宫中,“不时温习,未有间断”,用于政事之中,“务期躬行实践”,“以资治道”。
康熙帝亲政后,看不惯原来的辅政大臣、专权跋扈的鳌拜,于是迅速将其捉拿治罪。随后,他又发布上谕,把自己励精图治的愿望告诉群臣:“朕夙夜图治,切念民生艰难,必加意抚绥,各俾安居乐业,乃成久安长治之道。”之后,他认真研究了国内情况,认为三藩及河务、漕运为必须解决的三件大事,并对此“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时时观看,以自警。几十年后,写在柱子上的三件大事仍然清晰可见,成为康熙帝励精图治的见证。
平定三藩之乱是康熙帝维护祖国统一的一大功绩。三个藩王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他们以效忠新主、镇压农民起义军及抗清力量居功自傲,占据南方数省。其中尤以吴三桂为突出,他久有异志,密谋反叛,分裂中国,欲与清廷分庭抗礼,称帝南方。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力排众议,下令撤除吴三桂等三个藩王,他说:“吴、尚等蓄彼凶谋已久,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养痈成患,何以善后?况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果然,撤藩令下,吴三桂举兵倡叛,一时间,举国动荡,形势危急。为了早日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苦思焦虑,夜以继日。当时,每日军报多达三四百件,他手批口谕,毫不怠懈,而且指示明确,切中要害。他对于各个战场的指挥,经常是先命前线将帅和督抚提出意见,再命议政王大臣或九卿会议奏明。至于一些至关重要的战役,他则明令前方主帅绘制敌我双方形势图呈进,反复研究,再定出作战方略。在前方将帅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康熙帝经过八年的苦战,终于取得了平叛胜利。
但是,康熙也清醒地知道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为此,他提出战后的当务之急是恤兵养民,使兵民得以休息,永消来日之隐患。君臣之间,“益加修省”,而澄清吏治,“务以廉洁为本”,“用致太平”。因此,三藩之乱带来的社会创伤很快得以医治。在此之后,康熙帝六下江南,着重解决治河及漕运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后又通过调整统治政策,缓和阶级矛盾,整顿吏治,发展生产,从而实现其“孜孜求治”的目标。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在即。康熙帝运筹帏幄,不失时机地向固守在台湾的郑氏集团颁布了一道谕旨。他在谕旨中指出:包括台湾在内,“无不欲其成登衽枣,共享升平”。但是,自清朝建立以来,由于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以致沿海地方,里闬不宁,时遭兵燹之厄”。这种状况应尽早结束,台湾应回到清朝管辖之中。形势已很明显,澎湖一战后,郑氏余众败回台湾,非常孤立。此时此刻,郑克塽等要认清局势,早作决断,“审图顺逆,善计保全”。如果郑氏能够真心归诚,他将不咎既往,还要“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他郑重地告诉对方,“煌煌谕旨,炳如日月”,表明说到做到。这道谕旨突出体现了康熙帝夙夜勤政的作风。
此后,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如抗击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噶尔丹之乱、六次南巡治河等,康熙帝或亲自东巡,多方部署;或明确谕令,坚持原则;或三临前线,身先士卒;或亲至河道,指授方略。“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康熙帝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坚持“一事不谨,则贻四海之忧;一时不谨,则贻千百世患!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故腾每事必加详慎”。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出巡,规定:一应本章俱三日递到一奏。十月的一天,康熙帝等到了二鼓,还不见本章送到,问之数次,因未经递到,他强调指出:“奏章关系国政,最为紧要!朕凡在巡幸之处,奏到随听览,未尝一有稽留。前此递本官员因其迟误,朕已经重处。此番本章何又至今未到?今日奏章不拘时刻到来,尔等即便呈进,朕宵兴省览。”是夜四鼓,本章才递到呈进,康熙帝立即披衣而起,一一详审,通宵达旦。次日黎明,将折本全部处理完毕。
夜分而起,未明求衣;彻曙听政,日晡而食。数十年间,极少间断。这是康熙帝勤于政事的突出表现。康熙帝于每日清晨至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与大学士等集议处理,这就是御门听政之制。而康熙帝对自己的要求则是务在精勤,有始有终。在他执政的前几十年间,“夙兴夜寐,有奏即答,或有紧要事,辄秉烛裁决”。即使到了晚年,右手因病不能写字,仍用左手执笔批旨,而决不假手他人。他在临终前留下的遗诏中说:“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这并非过誉之词。
康熙帝勤于政务,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后来的雍正帝、乾隆帝等树立了勤政的榜样。
◎故事感悟
康熙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奋斗着。社稷安危牵动着他的心,百姓冷暖牵动着他的心。身为一国之主,他用行动践行了一位明君应有的品行与修为。
◎史海撷英
移天缩地,兴修园林
康熙时期,康熙帝曾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木兰围场等建筑。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帝又继续兴修三山五园(即香山、玉泉山、万寿山和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这样一来,清代就将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清朝修建的园林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自然遗产。
承德的避暑山庄是一座比北京颐和园大一倍的皇家园林,但它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休息场所,而是与木兰围场一样,是康熙政治大棋盘上的一颗重要棋子。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风格修建的宫殿庙宇,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蒙藏等各上层人物在进入山庄后,能获得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
六世班禅为乾隆祝寿时,就曾住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他派遣驻藏大臣、明确灵童转世和金瓶掣签制度都在这里。蒙古王爷们朝见皇帝住在避暑山庄,皇帝接见外国使臣也是在这里,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存放在这里,嘉庆和咸丰两位皇帝先后死在这里。总而言之,避暑山庄见证了清王朝几百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陶元淳理政不遗余力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名言
陶元淳(1648—1698),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康熙三十三年,陶元淳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在任期间,他厘定赋税徭役,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与百姓亲如一家。陶元淳生活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六月,广东昌化县(今属海南省)的穷苦百姓迎来了一位新上任的知县。时隔四年,当这位父母官以操劳过度卒于任上之后,人们又含着热泪,以依依不舍的目光送走了他的灵柩。从此之后,该知县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昌化县。他就是清代著名的清官——陶元淳。
陶元淳上任伊始,就深入民间,了解情况。他“时步行村落间,问民疾苦,煦妪如家人”。在调查的基础上,他针对昌化县的问题逐一予以解决。昌化县原来额定上交租税之田有四百余顷,后频遭水患,“半沦于海”,原额中已有三分之一成为无法落实的“浮粮”,百姓为之困扰。陶元淳具文上官,请免“浮粮”,由于上官置之不理,他便撰《浮粮考》一文,俱陈事之始末,屡次为民力争。然而又是石沉大海,久久不见答复。陶元淳感慨万分,他知道,只有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轻百姓的负担。于是,他开始“定赋役,均粮以亩,均役以粮”,同时,“罢徭差,革杂征,自坊里供帐始”。
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陶元淳还积极发展生产。鉴于昌化“海滨土瘠,禾稼鲜登,乃度隙地立墟市,大招流亡,劝开垦,予以牛种”,并规定新垦荒地不起征。于是,“民始相率以力耕为业”。
昌化县隶属琼州府,有黎人居住。以往的地方官以管理黎人为由,选当地“黎头”为“土舍”,协助征粮理讼。这一制度,弊端丛生:“下之为土舍者,将凭官府之势以纵谿壑之欲;而上之为官府者,又将役土舍之力以规物产之利也。上下交徇其欲”。陶元淳针对这种情况,“力行清理”,他下令坚决裁去土舍一职,并赴黎人居住的山寨,张贴榜文,使“有冤者得诣县陈诉”。随后,“一权量,定法度”,从而解决了土舍之患,终使“黎民乐业”。
自到昌化之日起,陶元淳就为发展昌化而勤奋工作,从不稍怠。凡属他权限范围内的事,他立即组织去做;凡需报上官解决的,他便积极呈文上官。他经常是白天处理政务,晚间亦伏案不息。仅在任四年,他就写了《浮粮考》、《论昌化海防》、《筹昌化营汛兵制议》、《上萧巡抚请抵粮支谷议》、《议昌化县徙居所城状》等有关地方行政事务的文章,而且被后人收入《皇朝经世文编》,可见文章之重要。
陶元淳到任不几年,终于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使昌化的面貌得以改变。原来,昌化县一派萧条景象,域外“村烟少”,城内居民“仅七十余家”。后来,生产发展了,人口增加了,“民始知有伏腊宴会之乐,于是闻风归附踵相错,城内外屋宇皆新”。
就在昌化县逐渐变化的同时,陶元淳却因为过度劳累而身体日衰。他原来身体很好,“素强无疾”,可到官后自奉节俭,“节衣缩食,署中尝至绝粮”,平日吃的就只是一束韭菜;就在陶元淳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昌化县发生了旱灾,他积极组织抗旱,连日不得安枕,缺少足够的睡眠;为了尊重地方习俗,他亲自登上县东北的竣灵山,祈祷上天降雨,“雨立降”,他却受寒腹泄,疾病逐渐加剧,不久,陶元淳“竟以勤绩卒于官”。
陶元淳虽然官位不高,当官时间也不长,但他不遗余力、鞠躬尽瘁的精神却使他活在百姓心中,虽死犹生。在他的灵柩运回家乡,途经琼州海峡渡口时,遇到琼州府赴省城参加乡试的百余名生员,他们得知是陶公的灵柩,争相护行,百姓亦主动让灵柩先渡,无一人相争。昌化县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父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