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与东平之治
◎人情无端,利之所在,若鸟之追鸾。——魏·嵇康
李湘(生卒年不详),明朝时期人物。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间,山东南部贫瘠的荒野中,走来一支仪仗鲜明的队伍。这正是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前夕,这支队伍便是奉诏由南京北上的太子朱高炽与阁臣杨士奇等一行。
自从离开南京渡江,江北的惨景便使这些不大离开宫禁都城的人们感到震惊了。进入山东境后,景况更加不堪入目,到处都是饥寒中的难民。只见男女老弱,累累道旁,拾草实以食,而滕、邹二县灾情尤重。
太子朱高炽走进低矮破旧的民舍中,看到的是神色呆滞、面黄肌瘦、鹑衣百结不能遮体的乡下男女们。泥棚般的农舍中灶釜倾仆不治,显然已经断炊许久了。这还仅仅是入冬不久的十一月,漫长的严冬和春荒正威胁着人们。
朱高炽召见了山东布政使(省级最高行政长官)。
“为民牧而视民穷如此,亦动念否乎?”
“凡被灾之处皆已奏乞停今年秋税。”石执中认为已尽其职。
“民饿且死,尚及征税耶?”朱高炽对地方官员无动于衷的态度感到震怒,“汝往督郡县,速取勘饥民口数,近地约三日,远约五日,悉发官粟赈之,事不可缓。”
按照布政使石执中的说法,当时山东是遭受了灾荒。究竟是什么灾,他没有讲,但《明太宗实录》同月条记赈山东被水饥民,看来是遭受了水灾。不过,在这场灾害中,各州县的情况却并不相同。
朱高炽一行离开邹县北上到达东平时,见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这里百姓安居,田地齐整,人务其业,既看不到道旁的饥民,也看不到抛荒的田地。从行的杨士奇感到十分吃惊,不亚于他刚刚离开南京见到江北灾民时的那种心情。难道这里没有遭到水患吗?这个紧连梁山泊东平湖的低洼州县,比任何地方都易受水害。东平州之所以不见灾情,只因这里有一名为民安民的知州李湘。
李湘初由国子生授职都察院,以才升任东平知州。自从来到东平后,他便以东平为家,除去俸禄之外,一无所取,训诫吏民时,就像对待家人一样。
东平城东有一处大村坝,每逢大雨,山水泛滥,便成水患。李湘初到任上,便奏发丁夫,修堤治水,从根本防治了水患。也正因如此,这次水灾之中东平才免受其害。
山东是元末战乱最厉害的地方,破坏非常严重。洪武中虽经30年复业,刚刚稳定,又遭“靖难”之役,成为燕王朱棣与朝廷征战的主要战场。连年战争,加重了百姓负担,造成了田地荒芜。李湘尽力劝督百姓开垦,几年工夫,东平便道无饥民,野有桑禾,一片升平景象。待到东平原知州还任,李湘该解职改派时,东平百姓却说什么也不肯让他走了。他们特地入朝乞请,明成祖也特准其请,让李湘留了下来。
随同太子朱高炽北上曾亲见东平之治的杨士奇,对李湘的治政有直观了解,他支持李湘留任,并亲自写了一首《送李永怀归东平》诗相赠。
成祖迁都北京后,连年亲征漠北,山东又成为转运军饷的要冲之地,百姓徭负甚重,远途转输,多有破产人亡者。只有东平一州,调拨有度,人无失所。
对于李湘这样一个地方贤吏,老百姓自然拥戴乐归,但也有坏人忌恨陷害。不过这一来也就触怒了百姓,上千名乡民赶往济南,向巡按和布政使、按察使诉冤。近百名老人赶到京城为李知州辩白,直到案情查清,奸人伏法,李湘重归东平。
就这样,李湘在东平任上10余年。正统初年被尚书胡濙举为郡守中贤能有为者,改任为怀庆知府。那已是李湘晚年,他依依离别东平时,“东平民扶携老幼,泣送数十里”。
据说李湘到怀庆后,仍以爱民为本,裁制地方军卫欺民之为,保民以安。可惜他只在任三年便病故了。
◎故事感悟
李湘对待吏民就像对待家人一样。这样的官员肯定是爱民如子,一心为政。一心向善,使得他能够时时刻刻体察民情,从而避免了百姓遭受灾害。
◎史海撷英
献陵
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位于北京昌平区北部的天寿山西峰下。
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洪武十一年(1378年)七月初一日生于安徽凤阳,二十八年(1395年)闰九月二十一日被册立为燕王世子,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四日被立为皇太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日47岁的时候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洪熙。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十二日,朱高炽逝世于饮安殿,享年48岁。谥“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九月六日葬于献陵。
况太守施惠苏州府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蜀·诸葛亮
况钟(1388—1442年),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江西靖安(今江西省靖安县高湖镇崖口村)人,诗人。宣德五年出任苏州知府,他是明代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
说到断案如神、清正安民的好官,戏剧《十五贯》中的苏州知府况钟算是最突出的一个。《十五贯》是个文艺作品,写的是况钟于刑场上听到囚犯喊冤,毅然停刑,不顾自己的乌纱帽,重理案情,又微服私访,终于查明真凶,平反冤狱。不过,这一文艺作品却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依据,历史上确有苏州知府况钟其人,而且他也确实是一位才干出众、清廉爱民的好官。
况钟原为礼部一名吏员,因才被荐授仪制司主事,后升任郎中。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皇帝为了解决国家财政问题,检选朝臣中廉能者出任江南等地巡抚及重要府分知府。就这样,况钟又被推荐来到苏州府任上。
明代的苏州是个重要而又难治理的地方。这里素称富庶,明朝建国前为吴王张士诚所据,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对那里曾经支持张士诚的富户采取了抑制政策,并且迁徙了不少富户,所定的田赋也较别地为重。苏州因为富庶,文化也比较发达,地处南畿,地方上人识多见广,又颇通文墨,一些豪猾之徒舞文为奸,最号难治。
不过,况钟来治苏州,亦有一得力条件,那便是他的出身经历。吏员出身,使他对下层情况颇有所了解;以才擢任,使他具有极强的办事能力,而没有那种迂腐的书生气。
况钟初到任上时,为了弄清情况,有一段时间里,他故作庸懦,凡事都由吏员决定。这些吏员以为他真的可欺,一个个原形毕露,照旧为非作歹,况钟得以将他们了解得清清楚楚。大概过了一月有余,况钟感到时机已到,将僚属吏员们召集起来,严肃宣读起赴任时带来的皇帝敕书。当他读到“府有僚属不法听拿问”等句时,诸人一个个屏息低头,满堂上下,鸦雀无声。宣读罢敕书,况钟拿出两本文簿,传上地方里老,请他们将僚属善恶分记二簿之上,又对府吏们说道:“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当即下令处死几名平素恶迹昭著的吏员,又把僚佐中贪虐庸懦者训斥一顿。顿时全府上下震动,从此属吏人人自警,再也不敢公然违法。况钟于是罢苛烦,立法条,凡是不便于民者,一概革除,苏州之治为之改观。
况钟在苏州前后十二三年,所行之政,以安民为本。对于况钟在苏州的治绩,史书传述颇多,最突出者有三件。
一是奏免勾军。由于历史原因,苏州民户中充为军户者颇多。清军御史李立暴虐不仁,动辄以酷刑追补军户,将户额强加于平民。况钟对其所为十分不满,与之相抗,并奏报朝廷,免去160多户军籍,另有数以千计的民户免去后代承袭军籍之役。
二是减免重赋。况钟在江南巡抚周忱的支持下,经过仔细计算,奏请免去田赋70余万石,大大减轻了苏州重赋的压力。况钟当政期间,苏州府所设的济农仓储岁积数十万石,赈荒之外,还可代办民间杂办及拖欠的赋税。
三是抵制宦官扰民。苏州府是明朝皇宫采办织造及花木禽鸟等物品的去处,常年有宦官奉旨往来。这些宦官除去给宫中采办之外,还要中饱私囊,稍不如意,便要苛责捶打,甚至捆打官员。况钟知道这种情形后,决心抵制。他率众官属来到宦官所住的驿馆,入门拜见。那太监照旧不还礼,也不大理睬。况钟于是起身说道:“老太监固不喜拜,且长揖。”说罢坐下来谈话。况钟言辞俱厉,与太监寸语不让。谈罢,起身率属员们乘骑回府去了。太监吃了一惊,一打听,知道是况钟,立刻敛起威风,不敢再胡来了。
有个姓来的太监,寻事杖责吴县主簿,况钟闻讯赶来,抓住来太监的两手怒声斥道:“汝何得打吾主簿!县中不要办事,只干汝一头事乎?”来太监吓了一跳,不敢再横行,并且设酒谢罪,事情才算了结。从此再也没有宦官敢殴打官员了。
除去这些之外,况钟还在苏州大力提倡尊师重教。他自己虽然出身吏员,却从不排斥读书求仕的文儒,不少贫寒之士都得到他的提拔赡助。
况钟为政纤细周密。他除去常设善恶二簿对属吏以行惩戒,还设置了通关勘合簿,防止坏人出入。设置了纲运簿,防止运输途中有人作弊,还设置了馆夫簿,以防非理之求。史书中说他“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他在任期间,官员、太监,乃至卫所军士凌虐百姓的事都很少发生。官员们过苏州都格外小心,恐其所为不检,为况钟所察。
正统六年(1441年),况钟在苏州任满,应该升迁。可是苏州百姓实在不舍得让他走,前往巡按御史那里请求让况钟留任的百姓多至二万余人。朝廷为此特命进秩正三品,留任视事。
况钟也留恋苏州百姓,他不仅留下来,而且直到病死于苏州任上。
◎故事感悟
况钟治苏,名闻朝野。当时的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曾经赠诗道:“十年不愧赵清献,七县重迎张益州。”将况钟比之于古今难得的名吏。确实,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文苑拾萃
《十五贯》
《十五贯》是昆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原为清代的朱素臣所著。
故事的大概内容是: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做生意,他对女儿戌娟开玩笑说,这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了老板尤葫芦,过后反诬告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发现产生怀疑。而熊身上正巧带钱十五贯,于是两人被扭送县衙见官。知县听信诬告,定戍娟勾搭奸夫、盗钱杀父之罪,判苏、熊二人死刑。
监斩官况钟觉得内中有冤,力争缓斩。他详细调查,发现娄阿鼠破绽,继而又乔装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将娄带回县衙,升堂问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杀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
这是一部以情节取胜的戏曲故事片,曲折复杂,扣人心弦,以鲜明的倾向性批判了贪愚的昏官,而对重事实、有智谋、能扶正除邪的清官况钟则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清初的轻徭薄赋
◎义动君子,利动贪人。——南朝·宋·范晔
顺治(1638—1661年),爱新觉罗·福临,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1643—1661年在位,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世祖。
清初由于长期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耕地大量荒芜,农民死亡逃徙,全国各地呈现一片荒凉萧条的景象。据当时的记载,直隶南部“一望极目,田地荒凉;四顾郊原,社社烟冷”。山东“土地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河南“满目榛荒,人丁稀少,几二十年矣”,湖南、两广等地“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四川也是“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极端困苦,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这种经济状况严峻地摆在清统治者的面前。要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缓和阶级矛盾,安定人民的生活,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竭泽而渔,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不仅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因为广大农民已在死亡线上挣扎,根本不可能取得明末统治者那样大的剥削量。清统治者从明朝的灭亡中看到,苛重的剥削是造成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盗贼随在生发,屡图剪扑,卒不得其要领。所以致此者,良由赋役重烦”,认识到“收拾民心,莫过于轻徭薄赋”,“行蠲免,薄赋敛,则力农者少钱粮之苦,而从逆之心自消”。因此,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这对当时的清统治者来说,是巩固政权的唯一途径。康熙皇帝曾就“轻徭薄赋”政策讲过这样一句话:“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朝廷恩泽不施及于百姓,将安施乎?”这句话可以反映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在严峻形势面前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