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积:积善成德
9449600000005

第5章 赈灾济民(3)

入冬以后,用于赈灾的钱粮行将用尽,正在这时,有浙东纲运常平米四万斛,途经秀州城,洪皓听说后,立即派遣吏人封锁运河津栅,并向郡守建议截留纲运之米赈救灾民。郡守噤而不肯,并说:此纲米乃“御笔所起”,如擅行截留,必至“罪死不赦”。洪皓对郡守说:“民仰哺当至麦,今腊犹未尽,中道而止,则如勿救,宁以一身易十万人命。”甘愿一人独当截留纲米的罪责,遂以纲米赈济灾民。

不久之后,廉访使王孝竭到秀州察访,问郡守:“平江哀号诉饥者旁午,此独无有,何也?”郡守汇报了洪皓主持救灾的情况,王孝竭随即延请洪皓,同至废寺验视流民。王孝竭看了以后说:“吾尝行边,军政不过是也。违制抵罪,得为君脱之。”立即叫吏人草撰奏章,为洪皓开脱,并对洪皓施以厚赏。洪皓说:我能免罪就算万幸了,哪敢受赏。只是救灾之粮尚缺二万石,恳请廉访使代向朝廷请求。王孝竭遂以此意上奏,朝廷如其所请增拨米二万石。

至次麦收,流民始相携归乡,前后存活饥民达9.5万多人。洪皓也因此而深得民心,被当地人誉称为“洪佛子”。

其后,秀州军卒叛乱,纵掠郡中民户,无一幸免,唯独过洪皓家门,都说:“此洪佛子家也。”不敢犯。

◎故事感悟

洪皓甘冒法禁,打破常规以解民困,在历史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舍己救民的精神,也为后世救荒者所发扬。

◎史海撷英

顺昌之役

顺昌即今天的安徽阜阳。顺昌之战是南宋初年抗金过程中的重要战役之一,由著名抗金将领刘锜指挥,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城邑防御战争。

顺昌战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40年5月25日至6月1日,历时6天,经过三次战斗,击溃金军的前锋部队;第二阶段从6月7日至6月12日,历时6天,刘锜率全城军民与金兀术亲自率领的金军主力决战,取得了顺昌保卫战的最后胜利。

◎文苑拾萃

《松漠纪闻》

《松漠纪闻》是一部出使金国的见闻杂记,共三卷,由宋代的洪皓编撰。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金人迫使他入仕齐国刘豫,洪皓不从,因此被流放到了冷山。在金代,冷山属于上京会宁府,唐隶松漠都督府,洪皓便以此名书。

洪皓后来又迁徙到燕京(今北京),前后留金15年。归宋后,由于被秦桧陷害,又被贬官到英州(今广东英德),后来又到袁州(今江西宜春),行至南雄州(今广东南雄)时病死。

《松漠纪闻》一书为洪皓留金时所记的见闻杂事。归宋后,他曾焚毁书稿。被谴谪后,他又追忆成书。由于当时禁写私史,因此书稿也是秘不得传。绍兴末,其长子洪适校订为正、续两卷。乾道中,仲子洪遵又增补所遗十一事,合为三卷。

这部虽然是一部追记,但因作者久留金地,因此均为亲自见闻。书中有关金国的政治及女真风土民情等,都是研究金史的重要资料。

避好名之讥则不敢为善

◎身不善而怨他人,不亦远乎?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汉·韩婴

程思廉(生卒年不详),元朝,字介甫。原本洛阳人,北魏时作为豪族迁往云中郡(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在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安家落户。程思廉由于太宝刘秉忠举荐,给事裕宗,以谨慎诚实著称。

程思廉的伯父程震曾为金朝的偃师主簿、监察御史,死后葬在河南偃师市的缑氏镇程村。他的父亲程恒在元朝初期曾任缑氏酒务、沿边监榷规运使、解州盐使等官职。程思廉足智多谋,当时的太保刘秉忠非常赏识他,推荐他在太子府任职。由于办事干练,为人忠实可靠,程思廉又被任命为枢密院监印,后来又在河南行省官署里任都事。

当时,元朝的军队正在进攻湖北襄樊,程思廉负责转运粮饷,并筑城堡,设仓库储藏军粮。由于军粮转来太多,一时难以入库,只能暂时露天堆放。一天夜里,天下大雨,军粮被淋,而程思廉却安卧不起。上司追问起来,程思廉说:“这里离敌营很近,如果半夜骚动,敌人就有可能趁机进攻。虽然军粮淋湿,漂走一些,但只不过失去军中一天用的粮食罢了,有什么要紧的呢?”听到这番议论的人,没有不对程思廉心悦诚服的。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程思廉被任为监察御史,但不久后因弹劾权臣阿合马而被下狱。出狱后,他迁任河北、河南道按察副使。有一次,程思廉在出巡时路经彰德(今安阳市),听说河北、河南正在闹饥荒,而官府还在催赋征税。程思廉要求停止,主管官员却说改变法度应请示朝廷。程思廉说:如果等请示朝廷后再停征,老百姓早就不堪活命了。因此,毅然下令停征。事后奏明皇上,果然得到了批准。

至元二十年(1283年),河北又闹灾荒,数万灾民都逃到河南求生路,朝廷调集官军,阻止灾民渡河。程思廉体恤民困,坚决反对,认为“老百姓急于渡河求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天下一家,河北、河南都是我们的黎民”,随即下令允许灾民随意渡河,并对大家说:“即使朝廷治我死罪,我也不会遗憾。”事后上奏,也获得了朝廷的批准。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程思廉任云南行省御史台御史中丞。刚刚到任,当地各民族的酋长都来祝贺。虽然这些人言辞谦逊,但态度却很傲慢。程思廉宣告了皇帝关怀边远各族人民的心意,并晓以大义,说明利害,恩威并施,酋长们无不慑服。云南原来也有学校,但礼教却很不普及,后来经程思廉的大力提倡,从学问礼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元成宗即位后,程思廉被调任河东山西廉访使。当时,太原每年都要为皇族饲养骆驼、军马等1.4万余匹,人民的负担很重。经程思廉请示朝廷,减为千匹。以前,平阴等郡每年都要将粮赋运到北方,路途遥远,运输困难,民不堪命。程思廉又请示朝廷,就近建库入仓,减轻了人民的往返路途之苦,百姓们对此都感激万分。

程思廉多次在御史台任职,上书言事符合实际,无不切中要害。如请求早立太子、招揽良才、辨车服、议封谥、养军力、定律令等,这些都是元朝刚刚建立时应办的急务。程思廉与人交往也是有始有终。同僚之间有疾有丧,他都扶危济贫,慰问遗属,即使往返数百里,也不辞辛劳。他还经常推荐人才,有人说他“好名”,他说:“若为避‘好名’的讥讽,人们就都不敢做好事了。”

◎故事感悟

程思廉思大义、明大体,永远将百姓或官兵的生存安危摆在第一位,这种重人轻物的做法显得十分人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把百姓存亡放在第一位,才能让社会和谐安稳。

◎史海撷英

北魏前期的政治

天赐六年(40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死,其子拓跋嗣(明元帝)继位。泰常八年(423年),明元帝死,其子拓跋焘(即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并先后灭掉了夏和北燕,于延和元年(439年)灭北凉,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结束了北方十六国100多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朝的统治从此开始。

太平真君十年(449年),太武帝又亲率大军击败北方的柔然,使其北徙,消除了长期以来对北魏的严重威胁。接着,又挥师南下,兵锋直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此时,北魏的疆域已经北至大漠,西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辽河,南至江淮,十分广阔。

北魏建国后,生产力也逐步得到发展。但在统治方式上,北魏前期仍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残余,尤其是在统一北方前,继续将战争中掳掠的人口设为奴婢,并将这些奴婢赏赐给诸王贵族和有战功的人,让他们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

太武帝统治时期,大将公孙轨到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去时单马执鞭,回来则从车百辆。拓跋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在战争中,被驱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在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驱逼。十二年,太武帝围攻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时,写信给刘宋守将臧质说,攻城的都不是我鲜卑人,你杀了他们,免得他们将来造反。

北魏为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卢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军镇,严厉统治。因此,北魏前期的统治也引起了各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发生在太平真君六年九月杂居在今陕西、山西等地的汉、氐、羌、屠等各族人民,在卢水胡人盖吴领导下,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爆发的起义。起义军很快发展到10多万人。一年后,起义军虽然被太武帝亲自率军镇压而失败,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依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文苑拾萃

北魏时期的文化成就

北魏时期,科学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农书,其中包括农艺、园艺、林木、畜牧、养鱼和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在文学方面,北朝时期的民歌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征。《敕勒歌》、《折杨柳歌》、《木兰诗》等,就是当时民歌的代表。另外,《洛阳伽蓝记》既是一部地理名著,又是一部文学作品。从文学角度看,《水经注》也不愧为一部文字优美的游记。

北魏的雕塑艺术集中体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它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尤其是古印度艺术的影响。在这些石窟寺中,有古代艺术工匠所塑造出来的数以万计的佛像,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至今仍属于驰名中外的艺术宝库。

文会上疏,原杰殉职

◎福者祸之先也,利者害之始也。——宋·崔敦礼

周洪谟(1421—1492年),字尧弼。四川长宁县人。明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及第,殿试榜眼,并授翰林院编修一职,后修《环宇通志》。景泰元年,周洪谟上疏劝皇帝亲临经筵(经筵是指中国古代皇帝研读经史而举行的御前讲席),勤于听政,因陈时务12事,不久升为侍读。周洪谟修过《英宗实录》、《宪宗实录》。明宪宗继位以后,周洪谟在皇帝面前直言时务,并提出“君主保国之道有三:曰力圣学,曰修内治,曰攘外侮”。皇帝为之赞赏,并采纳其谏言。

北省西部的大巴山区地处湖广(今湖南、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之处,自古号称难治。早在元朝时,这里便有流民造反,终元之世,竟不能制。明初,太祖朱元璋命大将邓愈率军征剿后,空其地,禁止流民进入,这里成为一片弃置的荒山。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破产失业的农民纷纷流亡,逐渐集中到了这块未开垦的富庶之地。自正统以后,由于连年灾荒,流民更多进入这一带,地方上无力阻止。来到这一带的流民随地耕垦,自种自收,没有官府约束,自然形成了一些村寨。

对于这种情况,一些有远见的官员已预感到其中的问题。景泰年间的兵部尚书孙原贞就曾说过:“臣昔官河南,稽诸逃民籍凡二十余万户,悉转徙南阳、唐、邓、襄、樊间。群聚谋生,安保其不为盗?宜及今年丰,遣近臣循行,督有司籍为编户,给田业,课农桑,立社学、乡约、义仓,使敦本务业。生计既定,徐议赋役,庶无他日患。”可惜,这些建议没有引起朝廷足够的重视。河南、陕西、湖广的流民不断向这里聚集,终于引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

有位奉使河南的锦衣卫千户杨英,亲见了这种情况,知日久流民必反,上书言事,可是事到三省长官那里,都推说这里非己所管之境,互相推诿,因循不治。直到成化元年(1465年),刘通在房县立旗称王,建国号为汉,建元德胜时,朝廷才不得不着手解决这里的问题。

历来的封建统治者对付农民起义首先便是武装镇压。这一年的五月,以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兵部尚书白圭提督军务,太监唐慎、林贵监军,合湖广总兵李震,由副都御史王恕会三师并进,可谓是花了大力量,用了一年多时间,到成化二年(1466年)十一月,将这场起义镇压了下去。

可是,这次起义虽然平息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到了成化六年(1470年),河南诸省大旱,饥民90余万人,又流入荆、襄一带山中,于是一场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又爆发了。明政府对起义采取了残酷镇压手段。负责军务的都御史项忠是个手段毒辣的官吏,他在镇压起义后采取严治。据史书记,遣还乡者40万人,俘斩2000人,边戍者万余人。当时他下令逐流民,令有司一切驱逼,“不前,即杀之”。大批无辜农民惨遭杀害。“时流民有自洪武以来家业延子孙,未尝为恶者。兵入,尽草薙之,死者枕藉山谷。其戍湖、贵者,又多道死,弃尸江浒。议者谓忠此役,实多滥杀”。他所树的《平荆襄碑》,被人们称做《堕泪碑》。

不过,这次起义给了明朝统治者一个教训,单凭武力镇压不是办法,对流民还必需妥善安置,以安抚为主。因为就在项忠屠杀荆襄流民后三四年间,到成化十二年(1476年),这一带流民便复集如前了。

一个名叫周洪谟的祭酒撰写了一篇《流民说》,提出:“若今听其近诸县者附籍,远诸县者设州县以抚之,置官吏,编里甲,宽徭役,使安生业,则流民皆齐民矣。”这个建议得到明宪宗的同意,于是派了都御史原杰前去抚定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