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二年(616年)十月,瓦岗军在李密的领导下,攻占了荥阳(今郑州市),并在荥阳附近多次击败隋军,控制了河南的大部分郡县。大业十三年二月,瓦岗军进逼洛阳。大业十四年正月,瓦岗军又在洛水南大败隋军王世充部,围困洛阳。此时,窦建德率领的河北起义军也接连取得胜利,占领了河北的许多郡县。在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也多次击败隋军,夺占高邮(今江苏高邮),进据历阳(今安徽和县),威胁江都。由此,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许多地方官吏豪强见状,也趁机起兵反隋,纷纷割据一方,其中以太原留守李渊部较为强大。他乘虚进军关中,夺占长安(今西安)。大业十四年三月,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等发动兵变,在江都缢杀隋炀帝,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此后,唐军又利用农民起义军内部的矛盾,对其进行各个击破,隋末农民起义也最终以失败告终。
◎文苑拾萃
十八学士
唐玄宗开元时期,在上阳宫的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毋煚、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并记录了十八学士的姓名、表字、爵位、籍贯等。
富弼赈灾法传天下
◎鱼烂缘吞饵,蛾焦为扑灯。——宋·魏庆之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天圣八年(1030年)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任知县﹑签书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
水旱、蝗螟、饥疫等灾害,历代皆不能免,上古即有救荒之政,用以减灾安民。史书载,宋朝开国以后,其所以为治,“一本于仁厚,凡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诸州岁歉,必发常平、惠民诸仓粟,或平价以粜,或贷以种食,或直以振给之”。因此,有宋一代,在中国救荒史上留下了不少值得重视的经验。其中,北宋仁宗年间,富弼创行的赈灾法便是一个典型事例。
富弼少年笃学,有豁达大度之风。为举子时,即为范仲淹所赏识,被称为“王佐才”。其文章,被范仲淹推荐给曾任宰相的王曾和晏殊这两位名臣,也博得赞誉,后被晏殊择为女婿。仁宗时,复行制科取士。富弼受范仲淹启发,天圣八年(1030年)应制举试,以茂才异等中第,授将作监丞,任河南府长水县知县。其后,受李迪推荐,为签书河阳节度判官事。历任通判、开封府推官、知谏院、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等职,于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枢密副使。受宋仁宗之命,与范仲淹共同措置“庆历新政”。曾条陈当世之务十余条,又献上河北安边十三策,大略是以进贤臣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主张淘汰冗审,澄清吏治。在主持新政期间,富弼以社稷自任,被支持新政的人称做是不世出的贤臣。但是,由于当时官场因循成风,“庆历新政”仅行一年即告失败。富弼为避谗言蜚语,而求为地方官,也想就此为国家和百姓办一点实实在在的事。
最初,出为河北宣抚使,改知郓州。庆历(1041—1048年)末年,移知青州(今山东益都),兼京东路安抚使。在青州任上,适逢黄河决口于商胡地区,河朔地区洪水成灾,黄泛区百姓为避洪水,纷纷逃至京东路。如何安置、救济突然涌来的数十万难民,是对一向以济世安民为己任的富弼的一个严峻考验。按以往的惯例,不过是将灾民聚集于城廓之中,置几口大锅,煮些粥散发。那样做,对官府来说倒颇省事,而对灾民却很糟糕。灾民为领一碗粥,互相拥挤、践踏,常死于非命,不争抢者或排队数日也难得一勺粥,在可望而不可及的粥锅前也常有人饿死。再加上灾民集中在一起,极易流行瘟疫,幸免于饥者或死于病。名为救之,而实杀之。为改变以往救灾徒流于形式的弊端,富弼采取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奏赈灾之实效。
首先是劝喻京东路所辖诸州百姓,捐献粮食,收得15万斛,又调拨官仓之粟,随流民所在处贮存,用以解决流民吃饭问题。
其次是动员所部“各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征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同时防止疾疫流行。
然后是调集前资官、待阙官、寄居官这些没有职事的人,临时给俸,命令他们到流民所聚之处,对流民进行统计,登记造册,籍其姓名、人口,发给契券,按时发放粮食、柴草,同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器物,使灾民免遭以往排队等候、拥挤践踏之罪。对参加救灾工作的官吏,与之相约,凡表现突出者,皆书其劳绩,由富弼代为奏请于朝廷,日后依次受赏。富弼每五日即派人慰劳救灾人员,众官吏见富弼“出于至诚”,因此“人人为尽力”。
富弼又下令,凡本路山林河泊之利,有可取以为生计者,听任流民采取,当地公私人等不得禁止,使灾民得自救之便。
第二年夏季,麦熟之后,对流民各因其道里远近,给以钱、粮,资助还乡。
由于富弼措置得法,京东一路“凡活五十余万人,募而为兵者又万余人”。宋仁宗闻听此事后,即遣使者前来犒劳,并给富弼加官为礼部侍郎。面对这样的殊荣,富弼只是淡淡地说一句话:“救灾,守臣职也。”而对所加之官,则坚辞不受。
富弼任地方官的数年之间,以其突出的政绩,再次深获仁宗赏识,于至和二年(1055年)被任命为宰相。命出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升任宰相之后,富弼“济世安民”的志向终于得以实现。他“以所在民力困弊,赋役不均,遣使分道相视裁减”,“宽恤民力”,“又弛茶禁,以通商贾、省刑狱”。而他先前的那些救灾经验,也因“立法简便周至”,被“天下传以为法”。
◎故事感悟
富弼的赈灾经验,为以后历朝的救灾提供了一个榜样,也足为那些畏流民如畏虎、视流民为寇仇的地方官引以为戒。
◎史海撷英
富弼拒赏
富弼任职期间,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名声。《宋稗类钞品行》中有记载说,富弼在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刚即位。英宗上台后,便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叩谢领赏之后,都一起告退。而英宗却单独留下富弼,又额外赏赐他几件器物。富弼先是叩头谢恩,然后坚决推辞这份额外的赏赐。英宗有些不高兴,便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何必这样推辞呢!”富弼恳切地回答:“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最终,富弼还是推辞掉了英宗的这份额外赏赐。
◎文苑拾萃
弼承索近诗复贶佳句辄次元韵奉和诗以语志不
(宋)富 弼
出入高车耀缙绅,从来天幸喜逢辰。
道孤常恐难逃悔,性拙徒能不失真。
风雨坐生无妄疾,林泉归作自由身。
岁寒未必输松柏,已见人间七十春。
毕仲游“虚张平粜”
◎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宋·梅尧臣
毕仲游(1047—1121年),字公叔,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为太庙斋郎,后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历霍丘、柘城主簿,知罗山、长水县。哲宗元祐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救荒减灾历来为政治家们所重视,因此,历代积累了不少救荒的经验。北宋后期,毕仲游的“虚张平粜”就是其中之一。
毕仲游初以父荫补为太庙斋郎,但他并不满足于靠前辈余荫做官,决心以学业自致功名,后终于登进士第。神宗时,历任县主簿、县令、转运司干办公事等职。哲宗元祐(1086—1094年)初,除军器监丞,改卫尉寺丞。以学士院考试合格,除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后出为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又历数职,改秘阁校理,知耀州(今陕西耀县)。
在知耀州任上,适逢大旱,遍野寸草不生。毕仲游以为,以往“郡县拯济多后时,力愈劳而民不救”。因此,他在百姓未遭饥馑之先,即着手做救灾的准备。他于州县境内四处张榜,晓示民众:州府将要大行赈施,并且将平价粜粮若千万石,故意大张其数额,用以劝喻百姓不要流移出境,当地百姓看了,皆欢然放心。不久,果然逐渐艰食。毕仲游乃出官粟以赈饥民,同时辅以平价粜粮。富室知官府有备,也相劝出粟助赈。结果所废官粟不足万石,继之以民粟,因而使耀州17.9万多乏食之人免遭饥饿、流移之苦,无一人外出逃荒。而邻州之民,则至流散殆尽。
当时,统管耀州的监司(转运司)不相信耀州逢大旱竟无一人流亡,乃故意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搜捕耀州人,抓到二人,即指为流民,遣送耀州。毕仲游亲自验问,此二人都是中富之民,是外出经商者而非流民,令监司再也无话可说。事后,又有一个因过犯被遣逐的州吏,跑到京城开封,告毕仲游救灾“倾困倒廪,军无见粮”,朝廷遣使者前往耀州按视。毕仲游上言自劾,请求赦属官,独领其责。后朝廷查明纯属诬告,不再追究,毕仲游治声由是愈显。
毕仲游“虚张平粜”,是他一生中的重要政绩之一。宣和三年(1121年)毕仲游逝世,陈恬铭其墓述及此事说:“先饥哺饲,忽如丰年,邻境尽逃,我无一奔”。至清康熙朝,官撰《渊鉴类函》一书时,仍将“虚张平粜”归入赈恤类,视为治世龟鉴。
◎故事感悟
毕仲游一生为民,为人民无私奉献,积善成德,让世人甘为钦佩,虽多次有人想寻其短,但终被事实所证明其名符其实为一贤官,被视为治世龟鉴。
◎史海撷英
“天下一人”
宋徽宗在未即位前,做了12年的太平天子,至少在他眼中天下是太平的。事实上,天下原本不应该是他的,但因为他的皇兄哲宗病逝时没有子嗣,徽宗才得以继承皇位。少年天子执政之初,还是颇有作为的,“朝廷应救济孤儿、老人、寡妇”,这是年轻的皇帝常说的话。在徽宗即位的最初四年里,他相继诏令设置或改善了“安济坊”、“居养院”、“慈幼局”、“漏泽园”等慈善和医疗机构。他还十分重视民间的医药卫生,并亲自撰写或主编医书,还曾多次诏命或派遣官员“访民疾苦”。可以说,宋徽宗在客观上还是很关心百姓疾苦的,而且也有相当的实际效果。
宋徽宗生于深宫之中,自幼长于妇人之手,因此虽然生性柔弱轻佻,但却也不失赤子之心。从幼年时起,他就在绘画和书法上显示出了卓越的才华。《北狩行录》中记载,徽宗“天资好学,经传无不究览,尤精于班史,下笔洒洒,有西汉之风”。《画鉴》中也有记载:“徽宗性嗜画,做花鸟、山石、人物,入妙品,做墨花、墨石,间有入神品者。历代帝王画者,至徽宗可谓尽意。”他的签名花押是“天下一人”,透露出了年轻帝王的踌躇满志与壮志豪情。
◎文苑拾萃
《西台集》
《西台集》是由宋代的毕仲游所著的一部作品,也是一部极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在这部作品当中,毕仲游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尽致的展示。其行文议论有据,切情合理,笔锋舒畅,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宋史》称:“仲游为文切于事理而有根柢,不为浮夸诡诞戏弄不庄之语。”苏轼对这部作品的评价略有保留,但也称毕仲游“学贯经史,才通世论,文章精丽,论议有余”。《四库全书提要》则赞许其说:“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余万万斛之致,于轼文轨辙最近。”
洪皓截留纲运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歇处。——宋·罗大经
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饶州(今江西鄱阳县)人,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
自汉朝汲黯矫制开仓赈济灾民以来,历代常有效仿者。北宋末年,洪皓截留纲运之粮赈灾,即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洪皓年少时即气节慷慨,有经略四方的志向。政和五年(1115年),登进士第,授台州宁海县(今浙江宁海县)主簿。
在县主簿任上,适逢县令去任,由洪皓摄县令事。以往当地百姓甚苦赋税不均,洪皓乃令重新核定税额,规定凡家产物力100缗赋绢一匹。有一大姓王隆,过去添买了许多田亩,却不承担应纳赋税,其家旧日税额仅50匹。而贫弱之民,则常是产去税存。重新定税后,类似王隆的大户税额增3倍有余,4800多贫弱户的赋税得到蠲免。往日一县之宿弊,因而得以廓清。
其后,洪皓以功迁为宣教郎,调任秀州(今浙江嘉兴县)司录事。宣和六年(1124年)秋季,浙江地区大水成灾,田土十有八九皆遭水淹,流亡之民冗塞道路,而公家仓储空虚,秀州郡守对赈救灾民也束手无策。这时,洪皓主动向郡守请命,专门承担救灾的任务。正在犯愁的郡守,立刻应允了他的请求。于是,洪皓对秀州境内所存之粮悉行登记,留出一定数额,将其余的粮食运至城四周出卖,并且比市价降价五钱。同时,告诫米店不得囤积不售,每店发给一个青白旗作为售粮的标志。洪皓亲自巡行,随时检察,发现帜旗不售、降旗停售者,即行责罚。无钱购粮者,皆官给其食。利用城内废寺的空房安置流民,每室10人,男女异处,皆于手背涅一黑点,以防觳伪。又借用所掌发运名钱,赈济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