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不均的问题解决后,周忱又着手解决赋税过重的问题。这时,明宣宗一再下诏减官田租税,周忱便与苏州知府况钟商议,把调查的情况汇集起来,计算了一个月,将苏州府官田租减去72万石,其他各府也都依此减少,“民始少苏”。
宣德七年(1432年),江南一带大获丰收,宣宗下诏命江南诸府州县以官钞平籴,以备灾年赈贷,结果仅苏州一府便籴米29万石。当时规定,凡苏、松等地转输南京户部的税粮,每石加收运费六斗,周忱下令由各府支给,每石加船价一斗,其余五斗由府县集中,共得40多万石,加上原来平籴的29万石,共得米70余万石,遂建仓收贮,名曰“济农仓”。明朝人对周忱所建“济农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尝言文襄公(周忱)为侍郎巡抚十九年,为尚书巡抚又二年,百姓不知有凶荒,朝廷不知有缺乏。或问其故,曰:当时济农仓米常数十万,一遇水旱,便奏闻免粮,奏上无不准。”所免之数,即以济农仓米补完,所以民不知有凶荒,朝廷不知有周忱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大都来自民情之中。明朝史学家黄景防曾记述说:“周文襄每有兴革,必与官吏士民反复议始行。如细布一法,召东门黄婆入行台计之,往往留语至夜分。”农事找农夫计议,纺绩之事找纺婆计议,这就是周忱的做法行之有效的原因。
周忱的前任巡抚胡概是一位用法严峻的官吏,对那些素为民害者,一律籍没家产,徒置远方,使小民怨气可伸。周忱却以宽厚为主。有人问他:“大人为何不学胡卿,使我下情不能上达?”周忱答道:“胡卿敕书,令其祛除民害,我敕书只令抚安军民,朝廷委任不同。”
◎故事感悟
在周忱的心目中有一个基本原则,那便是抚安军民。周忱在任20多年间以抚安军民为己任,兢兢业业,才终于有所成就,被后人称为“一代名臣”。
◎史海撷英
周忱轶事
周忱任职期间,人们认为管理钱财的官员才能没有能抵得上周忱的。钱财谷物数量巨大,周忱屈指一算全无遗漏。有一次,一个奸诈的人故意搞乱了自己过去的案子,想来试一试周忱的本事。周忱说:“你在某个时候来找我判决,我已经替你判决料理,你还敢来欺骗我吗?”这个人无言以对。
还有一次,皇帝下令催促周忱制造几百万副盔甲。周忱算明盔甲镀铁用工太多,便命手下改用浇锡的办法,结果几天就完成了制造盔甲的任务。
◎文苑拾萃
自诩诗
(明)周忱
日宴忘餐夜半兴,簿出烦恼为无能。
秉心初拟逢衡鉴,任憨宁知越准绳。
法在恤民民反病,事因除弊弊愈增。
前非未悟羞籧瑗,敢叹微躯践薄冰。
张吉安力除民瘼
◎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宋·朱熹
张吉安(1759—1829年),字迪民,号莳塘,晚号石塘居士,清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举人,官浙江象山知县。与王学浩为儿女亲家。偶作小画,饶清逸之致。卒年71岁。著《大涤山房诗录》、《墨缘小录》、《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
在灾荒之年,地方官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救灾,以安抚百姓;一种是极力回避,以图保官。清朝的乾、嘉年间,“当时吏治积弊,有南漕北赈之说”。意思是,南方乃供应漕粮之基地,而北方则需赈济。由于“南利在漕”,故南省官员“相率讳灾。督抚藉词酌剂,置灾民于不问。苟有切求民瘼者,转不得安于位”。就在这种情况下,却有一位“官浙前后二十几年,所莅多灾区,皆能举职”的知县,“时论尤以为难”。他就是力除民瘼的张吉安。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张吉安中举,六十年(1795年)大挑知县,发浙江。张吉安做官后,一直关心民间疾苦,尤其注重民心向背。这与他上任后处理的第一件事对他的触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张吉安到浙江报到时,富阳知县恽敬因“不奉上官意旨”,上官即派张吉安去富阳摘印署事。张吉安到富阳后,富阳百姓闻讯前来为恽敬歌功颂德,大家围着张吉安,恳请让恽敬留任。张吉安见到百姓如此爱戴恽敬,深受感动,遂“默然徒手返”,并回报上官:“恽敬贤吏,乞保全之。”这件事使他感到,对百姓必须“加意抚循”。
嘉庆四年(1799年),张吉安署新城(治所在今富阳南)知县。新城乃漕粮重地,但远离水道,官仓又设在省城。以往百姓纳赋,皆“以折色输官,官购米兑军,多浮取”,张吉安“平其折价,不及旧时十之六七,民感之”。
嘉庆五年(1800年),张吉安署永康知县。这一年夏天,永康遭受了特大水灾,“蛟水猝发,山石大如屋,随流下,平地水深丈许,田庐荡析”。按照惯例,凡遇灾荒,州县官必须先详报督抚,请示赈灾方法,获准后方可实施。张吉安面对如此严重的水灾,以及数以万计的灾民,不及详报请示,即日赶赴灾区履勘。他为灾民搭起了临时棚厂,“俾资棱止”。对“被水阻隔,不能出者,以舟载饼,粥遍饲之”;对已溺水身亡者“具棺厝之”,使民心稍安。随后,他又向巡道请示再拨钱粮赈济灾民,而巡道却斥其不经详报即擅自行动,“有违成例”;而且“以偏灾向不查办为言”,拒绝再拨钱粮。“灾黎大哗,几激变”。张吉安力请于巡抚阮元,备述灾民之苦状,终于获得批准,由省里拨下赈灾粮及房屋修补费。当张吉安押运钱粮再赴灾区,并分发到每个灾民手中时,灾民无不感激。
嘉庆六年(1801年),处州府大旱,而“丽水尤甚”。巡抚阮元认为张吉安能恤民,故将其调任丽水知县。张吉安到任后,全力抗旱,“竭诚祷雨”。丽水多山地险而道远,张吉安看到许多山民到县衙打官司,既费时又耽误农事,于是便在山中寺院处理讼诉案件,“民既得直,又不苦期”。经过数月奋斗,丽水县终于“转欠为丰”。
嘉庆八年(1803年),张吉安署浦江知县。这一年,“浦江叠被水”,百姓颗粒未收,无以生存,而前任又不顾民之死活,于是有人铤而走险,“纠众掠富室,伐墓树,邻邑咸煽动”。上官将以力压制,张吉安却力主安民,他对上官说:“非法无以止奸民,非米无以安良民,良民安而奸民气散。”他终于说服上官,拨下赈济钱粮。于是,民心安,“势渐解”,丽水县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是年冬,张吉安补余姚知县。九年(1804年)春,“雨伤禾,米价腾踊”,张吉安发官仓粮以平米价,“又请运川米五千石,民食以足”。十年(1805年),余姚等地再遭水灾。上官有令,开粥厂赈饥民。邻近各县为应付上官命令,只于县城内开粥厂,“拥挤伤亡,日数辈”。张吉安却不然,他为了使饥民都能很好地得到拯救,“分乡设厂,煮粥以赈,规划详密。竞事,无拥挤之扰”。鉴于余姚多名胜,张吉安“次第修复之,以工代赈”,可谓两全其美。
张吉安去世之后,“旧治士民皆跋涉来吊”。永康百姓首先“请祀名宦,建立专祠”,随后,余姚、新城、丽水、浦江各具“均请祀名宦祠”。
◎故事感悟
张吉安在浙江十余年,所任各县多灾区,但他能以百姓之忧为忧,故而力除民瘼,终使百姓在灾荒之年得以安然度荒。张吉安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衷心爱戴。与那些在灾荒之年匿灾不报,或侵吞赈济钱粮的贪官相比,张吉安堪称赈灾安民的楷模。
◎史海撷英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地,共包括14座陵墓,分别为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三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
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
◎文苑拾萃
二陆草堂怀古
(明)张吉安
婉娈昆山姿,俊伟产其麓。访古五茸城,喟焉叹二陆。将相门华腴,文章世推服。赤乌销霸业,天意覆邦族。《辨亡论》三篇,实自炫荆璞。相携事暗朝,羁旅作都督。恩感成都王,罹祸何乃酷。仕宦一熏心,肺腑尽成俗。漫将千里莼,比拟到羊酪。不见张季鹰,命驾秋风速。鲙 吴淞江,鹤听华亭谷。
二陆优劣分,士龙较敦笃。东吴举贤良,于时年十六。入洛正翩翩,二俊张华目。出补浚仪令,平心断疑狱。干请拒黄门,词直气岳岳。王弼夜谭经,神鬼亦钦服。卢志工谮人,遂乃肆谣诼。造物岂不仁,一例遭荼毒。三世将不祥,西陵诛亦酷。天道本神明,报复如转毂。
李赓芸尽力赈灾
◎以目前之利而弃百世之功。——宋·苏辙
李赓芸(1754—1817年),字生甫,又字许斋,江南嘉定(今属上海市郊县)人,系著名学者钱大昕入门弟子。通六书,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年)二甲第二名进士出身。官浙江孝丰等县知县,所至有惠政。嘉庆二十年(1815年)擢福建按察使,逾年实授。生甫操守清廉,坐事被诬,虑为狱吏所辱,遂自尽。“方治狱使者至闽,士民上书为赓芸讼冤,感泣祭奠,踵接于门,为建遗爱祠。”《清史稿》卷478《循吏》(三)有传。著有《稻香吟馆诗稿》七卷传世。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浙江平湖县来了一位新上任的知县。他的名字叫李赓芸,江苏嘉定人。他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拜谒康熙时著名清官陆陇其的祠堂。因为陆陇其是平湖人,曾任嘉定知县,颇有惠政。李赓芸以自己是嘉定人而任职平湖,决心“奉陇其为法”,做到清政爱民。果然,他在浙江的十几年中一直把百姓疾苦放在心头,尽心抚助,特别是在大灾之年极力赈济灾民,使“穷黎存活”,因而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李赓芸从小受学于同乡著名学者钱大昕。乾隆五十五年中进士后即授为知县,任官浙江。嘉庆三年(1798年),朝廷中有人向皇帝推荐他,嘉庆帝询问浙江巡抚阮元。阮元奏称:“赓芸守洁才优,久协舆论,为浙中第一良吏。”于是,引见后升处州同知,后又升嘉兴府知府。史载,李赓芸“性廉正,敝衣蔬食,任监司无异寒儒”。尤为突出的是,他“能治民心”,“所在有惠政”。
嘉庆五年(1800年),位于浙江中部的金华府和南部的处州府遭受了特大水灾,良田淹没,房屋倒塌,百姓失所。消息上闻,朝廷下令赈灾。过去,每遇水、旱等灾害,朝廷虽有赈灾之旨,但由于地方官阳奉阴违,中饱私囊,因而百姓往往不能得到实惠。鉴于此,浙江巡抚阮元将这次安抚灾民的工作交给了处州府同知李赓芸。因为他知道李赓芸“循绩久彰”,定能圆满完成赈灾任务,以使百姓安居。
李赓芸接受赈灾任务后,立即奔赴两府查勘灾情,并亲自监督将政府拨下的赈灾钱粮发到灾民手中。当他发现政府所拨钱粮尚不足以解决两府灾民的困难时,就向巡抚阮元申请再拨银二万两,以确保灾民渡过难关。金华受灾之后,由于铜钱紧缺,钱价与银的比价大涨,这对无钱少钱的灾民兑钱购物带来了极大困难;处州则在受灾之后粮食奇缺,一些粮商借机哄抬粮价,百姓不堪其苦,怨声载道。李赓芸额外争取到白银二万两之后,用一万两以平价兑成铜钱,亲自押送到金华,给每个灾民加赈一百钱,“民益安而钱价顿平”。然后又用一万两到温州买米,用“辘轳转运”至处州,减价出售,使处州“米亦贱”。不久,两府灾民得以免遭厄运,于是人心安定。李赓芸因赈灾安民有功,不久署台州知府,后又擢升嘉兴府知府。
嘉庆十年(1805年),嘉兴府又遭受了水灾。虽然这次水灾不及金华、处州两府的灾情严重,但是饥饿的灾民仍然是充塞街衢。面对成千上万的饥民,李赓芸实难安枕。由于朝廷没有拨下赈灾钱粮,他便请求减价出官仓之粮,终获批准,于是“实惠及民”。同时,又在各处分设粥厂,“赈民以粥,食数十万人,粥厚而吏不侵,全活者众”。
◎故事感悟
李赓芸在大灾之年尽力赈灾安民,取得了明显效果,因而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当他去世之后,“士民数千人走数百里哭号于门,累日不绝”。后“士民追思惠政,捐赀立祠”。对此,嘉庆皇帝也承认:“斯则斯民直道之公。”的确,人民大众是最公道的。
◎史海撷英
八卦教
八卦教是中国的民间宗教之一,又称五荤道或收元教、清水教,是清朝康熙年间山东单县人刘佐臣自创的教派。因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名八卦教。清朝初年,八卦教多传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强调儒释道三教合一,修炼内丹。八卦教专以敛财为主,富甲一方。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卦教曾遭到清廷的取缔。乾隆十六年(1751年),山东人王伦入八卦教,后来又开始传播清水教,自比皇帝,朝廷曾派大学士舒赫德前往镇压。嘉庆年间,有刘功的离卦教,又有林清分裂出另一支天理教等。
◎文苑拾萃
临清吊谢茂秦
(清)李赓芸
四溟豪侠气纵横,谈艺居然满座倾。
谁信坫坛成末隙,始知贵贱见交情。
布衣尽可尸牛耳,采笔何曾逊凤鸣。
转羡贤王能折节,一枝花赠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