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精:精益求精
9451300000010

第10章 精通源自不断的努力(4)

樊阿曾向华佗讨教可以服用而且对人体有好处的药方,华佗便拿“漆叶青黏散”教给他。药方用漆叶的碎屑一升,青黏碎屑十四两,按这个比例配制,说是长期服用此药能打掉三种寄生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便,使人的头发不会变白。樊阿遵照华佗的话去做,活到了一百多岁。

◎文苑拾萃

华 佗 论

(唐)刘禹锡

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慎诸。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吾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孙权则曰:“曹孟德杀孔文举矣,孤于虞翻何如?”而孔融亦以应泰山杀孝廉自譬。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犹以可惩为故事,矧他人哉?

伤寒专家张仲景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孟子·告子上》

张仲景(约150—215年),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作出了巨大贡献,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世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界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据宋《太平御览·何颐别传》记载,张仲景幼时便聪颖好学,长大后拜同郡张伯祖为师学医,颇有造诣,时人称赞他的医术已超越老师。

汉献帝时,张仲景拜见宫廷官员王仲宣。当时王仲宣二十多岁,张仲景从他的气色形体观察,认为他有难治疾病,预言20年后,会发展到眉毛脱落,再半年就会死去。如果立即服用五石汤治疗,疾病还有可能好转。而王仲宣对此却不以为然,虽然接受了药物,却并没有服用。

三日后,张仲景又见到王仲宣,便问他是否服药?王仲宣说已经服了。张仲景经过诊断,指出他并未按医嘱服药,对王仲宣说:“君何轻命也!”表示惋惜。

20年后,王仲宣果然眉毛脱落,又过了187天便死去了,与张仲景的预言相符。后世称王仲宣所患的是麻风病,张仲景富于临床经验,故而预言准确。

张仲景生活在战争频繁、疾病流行的年代。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从汉安帝元初六年(119年)至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大疫流行了十次。当时诗人曹植曾写过一篇《说疫气》的文章,提到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魏文帝曹丕在给吴质的一封信中也说到,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场、刘桢四人都是因染上传染病而死去的。而张仲景也自称家族二百多口,从建安初年(196年)起,不到十年时间,死亡三分之二,其中因伤寒病死去的占十分之七,可见当时疾疫流行的严重程度。

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还是错误的,一些患病之家迷信巫神,总是企图用祷告驱走病魔。医生得不到临床的实践机会,所以很少有人专心研究医术,而是终日以主要精力结识豪门,追求荣势。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张仲景深有感触,下决心解决危害人民的疾病问题。

为此,他从阅读《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前代古籍入手,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经过临床实践的验证,最终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古代中医所谓的“伤寒”,与现代医学中所提到的“肠伤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中医的“伤寒”,是指从发热起始的急性病(包括某些急性传染病)的总病名,“伤寒”所包括的范围是很广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人对疾病的认识问题,在病因、病机、疾病的突发转变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规律,不仅对治疗当时发热性传染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后世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

《伤寒杂病论》原书为十六卷,因战乱,书籍曾经散失,现存的张仲景著作是经西晋太医王叔和整理过的。晋代皇甫谧在所著的《甲乙经序》中曾称赞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近人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伤寒论》中也称:“以余考之,王叔和似是仲景亲授弟子,故编定其师之书。”

由弟子整理老师的著作,是顺理成章的。但是,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时,却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两本书,前者论伤寒,后者论杂病。

由于汉晋时期,著述仍然以竹木简牍或帛书为主,不易保存。王叔和整理的张仲景著作一个时期中又有散乱,至北宋中期校正医书局委派孙奇、林亿等校正医书,张仲景著作再次被重新整理,一共整理出《伤寒论》十卷、《金匮玉函经》八卷、《金匮要略方》三卷。上述三部书,《金匮玉函经》在北宋以后流传并不广泛,研究者很少,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则流传日益广泛。尤其是《伤寒论》,在北宋时期研究者就开始增多,其主要学术内容最值得重视的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伤寒论》发展了《内经》学说,确立以“六经”作为辨证施治的基础。六经辨证原是《素问·热论篇》根据古代阴阳学说在医学中运用而提出的辨证纲领。所谓“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三阴)六者而言。这是按照外感发热病起始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并结合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脏腑经络的生理变化以及病势进退缓急,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的对疾病的印象。总之,张仲景六经证治,乃是在当时疾病流行之时,通过医疗实践总结的一个热病治疗的总规律。

其二,《伤寒论》在辨证论治方面也有重要创造,这就是诊断疾病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通称“八纲”。八纲中阴、阳为总纲;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凡外感疾病,对身体壮实的人来说,多邪从阳化,形成表、热、实证;而对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病邪多从阴化,成为里、寒、虚证。

其三,《伤寒论》在用药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可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方法。也可说是按照病情用药时的八个立方原则,通称“八法”。针对不同病情,汗下,温清,攻补,消补,也可分别并用。凡寒征用热药或热征用寒药,为“正治法”。如疾病出现前面所说的“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现象,可采取凉药温服,热药冷服,或者凉药中少佐温药,温药中少佐凉药,这称为“反治法”。

总之,《伤寒论》一书所体现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依据临床实际制定治疗方案的。有时先表后里,有时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极为灵活变通。后世总结该书共包括397法,113方。其中“扶正祛邪”、“活血化淤”、“育阴清热”、“温中散寒”等治疗方法,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启发,得到广泛应用。宋朝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

◎故事感悟

张仲景孜孜不倦、苦心孤诣,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伤寒病,才有了“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的评价,才有了《伤寒杂病论》,也才让天下苍生从伤寒病的威胁中解脱出来。他所作的贡献不愧为万民所敬仰的一名“医圣”。

◎史海撷英

张仲景年少立志

张仲景出生在一个没落衰败的官僚家庭,他的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曾在朝廷做官。由于特殊的家庭条件,张仲景从小便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而他自己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

从史书上,张仲景读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十分钦佩。“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从此,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的社会,政治黑暗,朝廷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些现象让张仲景从小便厌恶官场的黑暗,轻视仕途,怜悯百姓,从而萌发了他日后学医救民的强烈愿望。

◎文苑拾萃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而中医,是“起源与形成于中国,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医学”。同时中医也指“中医药学科的专业职业队伍”,即中医师。

广义的中医,指的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如汉医、藏医、蒙医、苗医等、佛医、道医等。

狭义的中医,指的则是汉医。1949年之前,汉医一词比较普遍。清末和民国时期,也用国医来称呼。汉医,一是来自日本之称,另一是来自清代的称呼。

法显跋山涉水求真知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马援传》

法显(334—420年),东晋司州平阳郡武阳(今山西临汾地区)人,一说是并州上党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法显本姓龚,曾有三个兄长,都不幸早逝了。父母怕他也像其兄长一样,不能成人,三岁时就将他剃度为沙弥。

剃度后,法显在家住了几年,生了一场大病,差点死去。父母赶紧又送他入寺院中,从此不再回家。十岁时,父亲去世,叔父曾逼法显还俗,他不从。不久母亲也去世了,法显回家办完丧事后,就又回到寺院。二十岁受大戒。他为人笃信佛教,性格倔强,有志有恒,聪明正直。

法显生活的时期,正是南北分裂、封建割据的南北朝时期,人民大众受战乱之苦、受剥削压迫之苦很深,得不到解救,于是产生了从宗教中寻求安慰和拯救的幻想,统治阶级则妄想通过宗教而享受天国之乐。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

法显进入中年后,生活在长安。他看到,佛教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缺乏戒律,以致各自为政,结果使佛教界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面。法显对佛教界的混乱现状十分不满,便立志去西方天竺(今印度)取经求法,以此矫正时弊。

后秦弘始元年(399年),58岁的法显与慧景、慧嵬、道整、慧应等同行,从长安出发,去天竺寻求戒律。经乾归国(今甘肃兰州西)、耨檀国(今青海西宁),于400年到张掖。

经敦煌,穿越1500里的沙河(今敦煌西至鄯善之间的沙漠地带)至鄯善国(今新疆若羌东之米兰)、焉夷国(今新疆焉耆),又从焉夷西南行,沿塔里木河,于阗河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于401年到于阗国(今新疆和田)。

经子合国(今新疆叶城奇盘庄),西逾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于麾国(今叶尔羌河中上游)、竭叉国(今塔什库尔干)和陀历国(今克什米尔之达丽尔),于402年到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北部斯瓦脱河流域)。

经宿呵多国(今斯瓦斯梯)、犍陀卫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东北)、竺刹尸罗国(今巴基斯坦沙恩台里东南)、弗楼沙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和那竭国(今阿富汗的贾拉拉巴德),过小雪山(塞费德科山),于403年到罗夷国(塞费德科山南罗哈尼人居住地)。

经跋那国(今巴基斯坦北部邦努)、毗荼国(今旁遮普)、摩头罗国(今印度马霍里),于404年到僧伽施国(今印度北方邦西部法鲁哈巴德区之桑吉沙村)。

经沙祗大国(今印度北方阿约底)、拘肤罗国(今印度北方巴耳兰普尔西北)、蓝莫国(今尼泊尔达马里)和毗舍离国(今印度比哈尔邦比沙尔),于405年到摩竭提国(今印度比哈尔邦之巴特那)。

经迦尸国(今印度北方邦贝拿靳斯)、拘陕弥国(今印度北方邦柯散)、达嚷国(今印度中部马哈纳迪河上游)以及瞻波大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巴格耳普尔),于408年到多摩梨帝国(今印度加尔各答西南之坦姆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