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精:精益求精
9451300000013

第13章 精通源自不断的努力(7)

《南齐书·文学传》中有文字记载:“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总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大明历)。”《隋书·律历志中》:“至九年正月用祖冲之所造甲子元历颁朔……陈氏历梁,亦用祖冲之历,更无所创改。”

“杏林春满”孙思邈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孙思邈

孙思邈(生卒年说法众多,传闻生于581年,682年去世),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国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自小便体弱多病,饱尝疾病痛苦。为了给孙思邈看病吃药,家里也耗尽了原本较富裕的家产。

孙思邈的家乡干旱缺水,土地贫瘠,因而人们的生活也十分贫困。乡邻们一旦受伤得病,或因缺医少药耽误诊治,或因无钱治病断送性命。孙思邈从自身的经历和周围乡邻们的遭遇中,深切地感受到医生的重要性。只有当一名好医生,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也才能给人们和自己带来欢乐。因此,他从18岁起就立志学医,20岁以后便开始专心行医为乡邻诊病了。

但是,当时的社会风气却十分鄙视从事医药的人,认为青年人读书做官才是正道。而孙思邈根本不在乎官爵权势,刻苦读书,博学广识,为的是学好后从事医药事业,解除人们的病痛。所以,他从医的坚定志向从没动摇过。

在隋唐两代,曾有三位皇帝都要孙思邈赴京城做官,孙思邈或是借口身体有病推托,或是隐居山林逃避。在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对儒、道、佛三教(即孔子、老子、佛家三派的学说)有不同的对待。孙思邈则对这三家的学说兼收并蓄取其精华,不仅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在思想方法中更多地具有了朴素的辩证法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

孙思邈认为,行医要能够“上以疗君亲,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认为“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这是受儒家忠孝君亲的思想影响。所以,孙思邈觉得,做学问就必须自己亲自去实践,这是受老子“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的影响。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明确指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古今之事;不读诸子,观事则不能默然而识之;……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由此不难看出,道家思想是孙思邈汲取的重要来源。

对于佛经,孙思邈也十分崇尚,他说:“不读内经(佛经)则不知道慈、悲、喜、舍之德。”在《大医精诚》中,他也写道:“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些也正是孙思邈具备高尚医德,并在行医中躬行,对医术要精益求精的思想基础。

孙思邈认为,人的生命要比千金还重;开方救病人的性命,医生的德行超过千金。从这里也不难看出,孙思邈重视医生的高尚医德,也同样重视医生的精湛医术。他主张不管病人是官还是民,是富还是贫,与自己的关系不论是亲还是疏,不论年龄是大还是小,只要是病人,就都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所以,孙思邈在给病人治病时扶贫济困,从不计较。

当时有一个穷困的庄稼人,久患腰腿痛,严重影响劳作。他慕名来找孙思邈看病。孙思邈给他把脉问诊后,又检查了他的患处,当即在庄稼人的患处扎了几针,这庄稼人顿感病情减轻许多。孙思邈又给他开了药方,让他吃几服汤药。很快,庄稼人就恢复了健康。

为了答谢孙思邈的医治之恩,庄稼人东挪西借凑了一些银钱,拿来酬谢孙思邈。孙思邈却面带微笑,把银钱又塞回庄稼人手中,说什么也不肯要。

这庄稼人十分感激,心里又过不去,就挖了一棵小杏树栽在孙思邈家西侧的山岗上,以此来表示孙思邈对自己治病之恩的感谢。

孙思邈为穷苦乡邻看病,从不计较诊金。那些被他治愈的穷困乡邻们,争相效仿庄稼汉的办法,病愈后就在孙思邈家西侧的山岗上栽棵杏树,表示感谢。不几年满山遍野的杏树蔚然成林,人们用“杏林春满”来赞颂孙思邈以医济人的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至今人们也用“杏林春满”来表彰那些具有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中医大夫。

孙思邈继承前人的经验,又不拘泥守旧,灵活运用已有成果,又勇于开拓创新。汉代名医张仲景有当归生姜羊肉汤,经孙思邈化裁后成羊肉当归汤、羊肉杜仲汤、羊肉生地黄汤、黄芪建中加减羊肉汤等。这样就扩充了原方的治疗范围。孙思邈还大量涉猎其他外来的医学精方,补充自己。如匈奴的“露宿丸”、印度的“耆婆万病丸”、波斯的“牛乳汁”虚方、佛家的“阿伽陀圆(丸)”、其他民族的“蛮夷酒”等等都予以吸收。

有一个患有严重腿病的病人,吃了几天孙思邈开的汤药也不见效,于是孙思邈又加上针灸,可扎了几天的针还是不见效,病人腿仍疼痛难受。孙思邈面对病情不见好转的病人,苦苦思索,想这些吃的药和扎针所取的穴位在典籍上都是有记载的,怎么会治不好病呢?是否还有没被发现的治腿痛的新穴位呢?

孙思邈一面思考,一面在患者腿上轻轻地掐,掐一处就问一问:“是不是这儿疼?”掐着掐着,突然病人高声地喊起来。孙思邈加重掐,又急忙问:“是不是这儿?”病人说:“啊——是这儿!”孙思邈就在此处扎了一针。说来也怪,病人的腿居然不痛了。

扎这一针的穴位在任何医书上都没有记载,所以要记下这个穴位,就得先给它起个名。孙思邈想着刚才的情景:病人“啊——是”说是这儿,于是就把这个穴位称为“阿是”穴。在阿是穴上扎针治疗,已被千余年来无数用针灸治病的医生所肯定。

孙思邈十分重视用针灸法为患者疗疾,而且造诣精深。他在理论上纠正了前代穴位混杂的现象,统一了穴位的名称,又绘制了针灸穴位图,发明了“以痛取穴”针刺治病的方法。

在医疗技术上,孙思邈也是不断创新,导尿术的发明创造人就是孙思邈。他首先使用葱叶导尿(直到元代才改用羽毛管导尿)。至于法国医生拿力敦发明用橡皮管导尿,那已是孙思邈之后1200年的事了。

孙思邈提出,没有小儿就不会有大人,所以妇女的病要比男子的病难治十倍。他重视妇女,珍视小儿,主张将妇女、小儿病从内科中分离出来,各自成为独立的科目,倡导妇、儿专科论治。这也为我国医学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另外,孙思邈对于新生儿应该怎样处理、怎样选择母乳、怎样诊治小儿杂病的论述等,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和参考价值。

孙思邈对医药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精通,经常用综合治疗的办法给人治病,疗效特好,常常使病人“起死回生”。

有一天,孙思邈进城办事,半路碰到了一家出殡的。一位老婆婆跟着棺材哭得非常伤心,棺材里渗透出的血水滴了一路。孙思邈就问老婆婆:“棺材盛殓的是您什么人?是怎么死的?”

老婆婆伤心地告诉孙思邈:儿媳难产了好几天,血流不止。孩子没能生出来,儿媳就这样死了。

孙思邈又问:“死了多长时间了?”

老婆婆回答说:“死了半天了。”

孙思邈又仔细地察看了滴在地上的血,忙跟老婆婆说:“我能救活你的儿媳!”

老婆婆半信半疑地看着孙思邈。

这时旁边有人叫道:“他就是大名医孙思邈。”老婆婆急忙要跪下给孙思邈叩头,孙思邈一边将老婆婆扶住,一边叫人赶快开棺。

“死者”脸上无一点儿血色。孙思邈仔细地为其切脉,感到偶尔还有非常微弱的跳动。接着,孙思邈选好穴位,用特殊的捻针手法给“死者”扎针。

说来也怪,没一会儿工夫,“死者”的鼻子就有点轻微的扇动了,还有了微弱的呼吸。过了一会儿,“死者”的腹部也蠕动开了。随着婴儿“哇——”的一声哭啼,一个又白又胖的娃娃出世了。产妇吃力地睁开双眼,又紧紧地闭上。

这时,孙思邈又让人赶快依方去买药,给产妇喂下。不一会儿,产妇就完全清醒过来了。人们无不称颂孙思邈一针救活了母子两条性命,称孙思邈为当世“神医”。

在古代,人们往往把生病看成是因鬼怪作祟所致,生病后不找医生而找巫婆来除病。孙思邈不信这些,明确指出:“针药及时,将能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

他提倡讲究卫生,发展预防医学,竭力主张把预防医学同医疗学结合,把疾病消灭在发生之前。他提倡锻炼身体,指出这是防病健体、益寿延年的重要手段,至今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孙思邈强调,个人要注意饮食卫生:肉食要新鲜,要煮烂了吃;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吃得过饱;饮酒要适量;晚饭不要多吃,饭后要漱口;不要蒙头睡觉;要常洗澡、常换衣服;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要常劳动,但不要过分疲劳等等,做到预防为主。

医生开方要“药到病除”,必须熟记药物的性能和用量。孙思邈对许多药材都亲自探究,有些还自己动手种植、采摘、炮制,还注意吸收外国的医药学说和药物,以提高医术和扩大用药领域。孙思邈重视“食疗”。如用胎盘治疗各种虚症;用羊、牛、兔肝治夜盲症;用海藻等治甲状腺肿大病;对“脚气病”进行分类,对其中因缺维生素B一类的病人,用食谷糠皮等食物来治疗。这较欧洲人1642年提出脚气病早了一千余年。对治疗大叶性急性肺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都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至今仍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对于养生学,孙思邈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发展了唯物的养生长寿学说,形成综合性的实用科学养生体系。他的养生长寿理论和方法适合人类的需要,易于接受和实行。孙思邈反对以服食“仙丹”来追求“长生不老”的幻想;主张通过提高精神素养、调节生活规律、改善生活环境、重视饮食忌宜、配合各种锻炼以及服食必要的药物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他的调气、按摩等许多方法对后代的气功、八段锦、延年益寿六字诀等都有极大地影响。

孙思邈以医济人,他的高尚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后代所崇敬。为了表达对孙思邈的崇敬,人们尊称他为“药王”,并把他曾隐居的耀县五台山改称为“药王山”,还在山口建造了“药王庙”。在其他许多城市中,也建了药王庙,或是在大庙里建造药王殿奉祀孙思邈,把孙思邈作为自己健康的保护神。

有关孙思邈的许多传说,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则是:

有一只白额大虎卧倒在孙思邈家门口,老虎泪汪汪地张着大嘴直哼哼。孙思邈领会了这是一只有病的老虎,是来找自己看病的。孙思邈坦然无惧地走到老虎跟前为它诊视。老虎因吃食太猛,猎物的骨刺鲠塞了咽喉,孙思邈把门上的铁门环取下撑在老虎的大嘴里,把骨刺拔出,又鲠了些“铁脚灵仙草”捣烂让老虎咽下。老虎的病痛顿时消失,张口长啸一声感谢孙思邈的医治之恩。

从此,每当阳春二月杏花盛开时,这只老虎就会来到杏林守护,直到杏子成熟、收获后方才离去。

这“虎守杏林”的故事代代流传。从前游医们手戴医铃,摇着走街串巷行医,把医铃叫“虎箍”,就来自这个传说。医铃也是由孙思邈为老虎治病的铁门环演变而来的。

孙思邈一生不慕名利,三次避诏,到太白山、终南山、峨眉山、五台山(孙思邈的老家,今称药王山)隐居了数十年。他隐居在深山老林,每日养生、炼丹,行医看病,钻研典籍和医术。为了访求医方,孙思邈不怕劳苦,不远千里万里,涉足大江南北去寻求。他的医学知识和医术达到至深至精、幽微绝妙的程度,为他成为“苍生大医”和著书立说奠下基石。

孙思邈前后共撰著了23部典籍,其中,《千金翼方》和《千金要方》堪称为中国医药学的“百科全书”。

孙思邈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我国的医药成果,并结合自己数十年行医的临床实践的丰富经验,于71岁时(唐永徽三年,652年)编成了《千金要方》30卷。之后,孙思邈又深感《千金要方》不足以全面反映自己钻研典籍、行医看病的心得体会和新获得的珍贵医药知识,又用了30年——到孙思邈逝世前一年,续编定了《千金翼方》30卷,用以补充《千金要方》的不足。

《千金要方》中,共有合方、论5300多篇,载医方6500多个,共232门。《千金翼方》共有189门,合方、论、法2900余篇。这两部医典在我国医学史上世代相传。《千金要方》问世以来,已刊刻近百版,至今仍是从事中医药的人必读的经典。

◎故事感悟

孙思邈把自己为民医病诊治作为一生最大的志向,这说明他心里面装着的是劳苦大众,令人敬佩。青少年们应该秉承孙思邈“舍弃小我完成大我”的美好品德,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