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拾萃
李四光名言
一、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二、真正的科学精神,是要从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发展出来的。真正的科学成果,是要经得起事实考验的。有了这样双重的保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不会自掘妄自尊大的陷阱。
三、科学尊重事实,不能胡乱编造理由来附会一种学说。
四、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五、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所压倒。
六、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华罗庚攀数学高峰
◎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崇山,跨峻岭。——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年),世界著名数学家,祖籍江苏金坛。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1979年11月9日,在法国南锡大学的礼堂里,举行了隆重的授奖仪式。中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光荣地接受了“荣誉博士”证书,这是法国授予世界著名数学家的崇高学位。可是,这位荣获国际学术荣誉的数学家的手中,却只“攥着”一张初中毕业证书。
在江苏省南部,有个县城叫金坛,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就在这个城镇的一座石拱桥旁,住着一位小商贩——华老强。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
华罗庚从小记性好,过目不忘,那大小流年,背得滚瓜烂熟。他还学着给人算八字呢!七算八算,他可看出了破绽,“啊哈,全是骗人的玩意儿,原来同一个时辰的人,有着不同的命运呢!穷人总是薄命的!”
华罗庚生气地把《子平命理》往地上一扔,“屁话!一个人的命运是操在自己手里的”。他一把拉过书包,拿出代数书举在空中,冲着父亲喊了起来:
“学数学,才是真的科学呢,从这里找出路!”
华罗庚扔掉了算命书,钻到数学里去了。他整天低着头趴在柜台上做数学习题。
有一天,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到柜台前面买香烟,华罗庚没有注意,仍旧低头不停地写着。
父亲从里屋三步并做两步跑了出来,给朋友递上一支烟。他收起铜板,看了儿子一眼:“成天抱着‘天书’,能当饭吃?!”
那人笑笑说:“你们父子俩像十二月门神,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呀!”
父亲咬着牙说:“蛇吞象,不自量!”
华罗庚一声不响,又低头写了起来。
说真的,他的呆劲上来呀,就忘了喝水,忘了吃饭,要是碰上个难题呀,小灯里的豆油熬干了,他还不上床睡觉呢!
华罗庚上初二那年,有一天,数学老师讲完课,对同学们说:“我给你们破一道有趣的难题。”
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数学老师闭起两眼,拖着长腔,脑袋来回晃悠着说道:“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老师的话音未落,一个带着乡土气息的男同学应声答道:
“老师,是23!”
全班同学刷地把眼光都集中到这个同学身上来了。原来不是旁人,正是那个课外贪玩好动,不爱说话的罗呆子!
老师惊奇地问:“你懂得神机妙算吗?你懂得韩信点兵吗?”
“不懂,我没听说过。”这个朴实的学生给了一个朴实的回答。
于是老师就说开了:“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数学的光荣,到现在,外国教科书上还命名为‘中国剩余定理’,也叫‘孙子定理’。”
“中国剩余定理?”华罗庚出神地望着老师,不知其中的奥秘,虽然他在后来的工作中,经常巧妙地、灵活地、变化多端地运用这个方法。
老师那威严而又疑惑的目光,又落在华罗庚的身上。他不知道剩余定理,不过,即使他知道用这个定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得到答案哪!“华罗庚,你用什么方法运算的?”
华罗庚答道:“一个数,3除余2,7除也余2,那必定是21加2,21加2等于23,不刚好是5除余3吗!”
“嗯!”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又转向大家,“你们听懂了没有?”
同学们一个个瞪着大眼,望着老师。
可不是嘛,谁能相信小学毕业的时候,仅考了个50分的罗呆子,居然能够解开扬名中外的剩余定理。可是,谁又能知道,这个罗呆子日夜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呢!
为了帮助家里挣钱,华罗庚经常跟着父亲出去干点零活。有一次,华罗庚跟随父亲到金坛茧场盘点蚕茧。父亲掌秤,儿子监秤。华罗庚一进茧场,就看见堆成小山似的蚕茧,雪亮雪亮的,眼看蚕蛹就要变成蛾子,钻出茧子来了,怪不得老板敲着长烟袋,在旁边使劲地叫唤:“快点,快点,弄不完不准吃饭。”
他们父子两个和伙计们整整折腾了一天又加大半夜,华罗庚困得脑袋直摇像拨浪鼓,靠在神柜边就呼呼地睡着了。
一阵烟雾钻进他的鼻孔,把他给呛醒了。他睁眼一看:哟,香炉里直冒浓烟,旁边还围着一大排人,两手合拢抱在胸口上,嘴里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父亲呢?紧锁着双眉,一动不动,像根木桩。
华罗庚一骨碌爬起来,凑到父亲跟前,“阿爸,出什么事了?”
“哎,两厚本账对不上,差上千块钱。”父亲哭丧着脸说。
场里的伙计凑到老板跟前说:“老板呀,鞋里长草慌了脚!要是出了蛾子,就全完蛋啦!”
老板扬了扬手说:“大家先吃饭去,填饱肚子再算!”
伙计们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外走去。华罗庚立在那里没动弹,父亲扯扯他的衣角:“走呀,罗罗。”
“我来看看账本,你们吃完消夜定定心再算。”
小伙计乜斜他一眼,笑道:“别班门弄斧啦!”
华罗庚没有作声,他在心里对自己说!“哼!我偏要在鲁班门前耍一耍大斧。”
华罗庚看大家都走了,他抓过算盘,噼里啪啦地算起账来。
当大家吃完消夜进屋的时候,华罗庚高兴地说:“阿爸,账货对口,一文不差。”
父亲拿过账本检查了一遍,破脸笑了。小伙计跑过来,拉起华罗庚的手:“咳,真没想到你是个‘活算盘’。”
1931年夏天,华罗庚到了清华大学,在数学系当助理员。你看他,领文具,收发信件,通知开会,还兼管图书、打字、保管考卷,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到了夜间,他也从不安闲,三天两头跑图书馆。
有一天,几个同学围着图书馆的管理员问道:“哎,华罗庚又借了几本书?”
“五本!”图书管理员伸开巴掌比划着。
“那前两天借的那大厚本《函数论》呢?”
“已经还了。”
同学们瞪着疑惑不解的眼睛:“这个大部头,至少也得看个十天半月的。可他只用几个晚上就读完了。”
一个同学说:“像他这样看书,不是走马观花,就是浮光掠影。”
另一个同学神秘地说:“听说他长了一对猫眼,黑夜里也能看书。”
“哦,是真的?”
“那今天晚上我们去侦察一下。”
这天夜里,几个同学借着月光,悄悄地来到华罗庚的窗下。只见他翻开书本,看了一阵,关上灯躺下了,把书立在胸脯上,两眼直直地盯着它……
同学们眼看着月亮跨过了树梢,爬过了房顶。这时候,华罗庚才拉开电灯,翻到最后几页看了看,脸上掠过一阵满意的微笑,便把书撂在一边,又拿起另一本书兴致勃勃地读起来。
同学们推开房门,一哄而入,“哎,华罗庚,你是咋学的?快说,别保守啊!”
原来,华罗庚有着奇特的读书方法,他不光用眼看,而且能在黑暗里用心看。他说:“每看一本书,都要抓住它的中心环节,独立思考,自求答案。要是结论和书上一样,就不必一字一句地去记忆。因为了解了以后记住的东西,比逐字逐句的记忆更加深刻。如果说,知识是距离,那么,方法就是速度。不断改进方法,可以加快速度,缩短距离。”
就这样,华罗庚用他的“直接法”,大口大口地吞食着数学宝库里的知识营养。
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亲自推荐华罗庚加入大学教师的行列,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荪,破格地接纳了这位自学成才的年轻学者。这一年,他刚满24岁。
从此,一个没有大学文凭的助理员,破天荒地得到了大学教师的头衔,并且被送到英国深造去了。
人们称颂他:“华罗庚无师自通,独辟蹊径。”
青年们询问他:“成才的奥秘究竟是什么?”
请读一段华罗庚的自白吧: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班门弄斧,徒贻笑耳。’可是,我的看法却正好相反:弄斧必到班门。因为只有不畏困难,勇于实践的人,才有可能攀登上旁人没有登上过的高峰。”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华罗庚于1938年告别了留学两年的英国剑桥大学,返回祖国,在西南联大担任数学教授。
坐落在昆明“翠湖”湖畔的这所国立大学,常常被日本重型炸弹爆炸的烟尘所污染,华罗庚每次讲完课,总要在野草丛生的校园里,呼吸一点儿新鲜空气,然后步行二十来里路,回到大塘子的破阁楼里。
有一天,他刚爬上低矮的楼梯,看到夫人的眼里蒙了一层泪水:“怎么,不舒服了?”
“没有。”夫人连忙用衣角揩揩泪痕,背着亮坐下了。
“米又接不上了?”
举止文静的夫人点了点头。
“又到了秦琼卖马的光景啦!”华罗庚的眉宇紧锁起来,两只熠熠闪光的眼睛,环视着这间既是卧室、书房,又兼厨房、厕所的“四合一”的房间,“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卖的?”
“这年月,兵荒马乱的,有的教授都改行到仰光跑买卖去了,你也去找个别的门路吧?”夫人抬头瞧着丈夫的眼睛问:“是不是到哪个中学兼个课?”
华罗庚指着桌上的《堆垒素数论》的文稿说:“我哪里有时间呢?”
“总得想个办法,物价天天往上涨呀!”
华罗庚一边整理着层层叠叠的稿纸,一边说:“过去,在金坛学数学的时候,全家人省吃俭用过穷日子;今天,当了教授写论文,还得省吃俭用过紧日子呵!哈哈!”华罗庚仰面大笑起来。他那保留着稚气的娃娃型脸盘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他的一席话,说得夫人也舒展开细长的双眉:“那你就快写吧,我自己想办法去。”
“好!”
华罗庚顺手在旧棉絮上摘了点棉花,搓成细条,放在破香烟罐改装的油盏里,点燃灯芯,埋头写了起来。
突然,楼板下面传来“唔——唔——”的尖叫声。
华罗庚顺着声音从楼板缝往下看去,哦,马蹄子踏在猪身上了。他叹了口气,又趴在桌上继续写起来。就这样,在战火中,衣食不周的条件下,华罗庚完成了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50年初春的一天,正在国外任教的华罗庚夫妇领着三个孩子,来到旧金山海湾。
美国朋友悄悄地登上海湾的码头,来送别相处四年的中国数学家、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华罗庚先生。
一位身材高大的数学教授走上前来握着华罗庚的手:“密斯脱华,真要走?”
“嗯,回自己的祖国去!”
“你的学识渊博,令人敬佩!如果把这一切抛到贫穷落后的国土上去,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华罗庚抬了抬近视眼镜,点头道:“是呀,学术研究固然是崇高的事业!可是,只有把它献给祖国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你已经被聘为终身教授。如果能继续留在美国,一定会有更多的论著。”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身量魁梧的中年数学家看了一眼自己的妻子,自豪地说,“是这样,来,是为了回去!”
和华罗庚同龄的夫人,嘴角挂着宁静的笑容,望着丈夫点了点头。
美国朋友摊开两手耸了耸肩:“真是遗憾,遗憾啊!”
四周的空气好像一下子被凝结住了,只有那太平洋的激浪,在不断地拍打着旧金山海湾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回响……
华罗庚拾起拐杖,迎着海面的春风,大步踏上邮船,他回首对美国朋友们深情地说:
“再见了,朋友,后会有期。”
1979年夏天,幽静的英国伯明翰大学,突然热闹起来。报告厅前,小卧车川流不息。两鬓斑白的老教授,精神抖擞的青年数学家,像潮水一样涌进大厅。他们是来听华罗庚作“优选法和统筹法”的报告的。
华罗庚先生的名字,早已保留在英国人的记忆里。那是四十三年前,1936年的夏天,华罗庚曾经来到当时被称为英国的数学摇篮——剑桥大学留学。这位自学起家的东方学者,刚踏进这座驰名全球的高等学府,就向数学的制高点:华林问题、泰利问题、哥德巴赫问题,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居然在短暂的两年时间里,登上了新的高峰。人们夸奖他,颂扬他:
“数学权威们颇感兴趣的泰利问题,被中国的数学先驱者突破了。”
“数学之王高斯留下的难题,也被这东方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攻克了!”
当时,连扬名世界的数学家哈代也赞不绝口:“太好了,太好了!连我的著作也要修改了。”
一位著名的英国学者读了华罗庚在剑桥写下的十几篇论文,扬起双臂兴奋地说:
“这是剑桥的光荣!”
华罗庚从1938年告别剑桥回国以后,在这将近半个世纪里,他的数学著作,不断再版、发行。所以,人们对华罗庚的名字是记忆犹新的。
这一天,来听华罗庚报告的,并不都是数学家,还有不少医学家、工程学家、机械学家。他们是看到餐厅门口的海报而来听讲的。
华老的助手高兴得一口气跑到餐厅门口,一眼就看见了那张大海报,上面写着:
应用数学报告,主讲人华罗庚
题目:为千百万人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