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来到兰州,专程品尝了马杰三所做的清汤牛肉面,赞不绝口。回到重庆后,他更是对友人同僚大加宣扬兰州牛肉面的美味。于是,兰州牛肉面顿时身价百倍,驰名于世。
20世纪50年代后,牛肉面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而此时的兰州外来人口增多,味美价廉的牛肉面更是成了他们的首选,牛肉面的需求量也开始逐步增多。于是,更多的人也在兰州的一些地方开起了牛肉面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马杰三的经营始终奉行着“以汤销面”的原则。顾客进店吃饭,都会先捧上一碗牛肉汤,放些香菜和芝麻油,喝后令人顿感芳香四溢。没有牛肉原汤时,宁可不做生意,也决不凑合。
改革开放后,各地人口流动量大幅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节奏也明显加快,而牛肉面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又节省时间,人们对牛肉面的喜爱之情也是更加强烈,全国各地纷纷开起了牛肉面馆。至此,兰州牛肉面已成为中国的第一快餐美食。
◎故事感悟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化平凡为神奇。如果不了解牛肉面的历史,谁能知道,一碗牛肉面还有这样丰富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发展、流传下来的。
◎史海撷英
兰州沿革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史料记载,由于人们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了金子,所以便将这座城池取名为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
两汉、魏晋时期,曾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郡置州,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
徐悲鸿数易相马图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年),生于江苏宜兴市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先后留学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摹研究西方美术。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
1931年,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执教的徐悲鸿,看到国民党政府重用奸臣,排斥贤达,便决定创作一幅《九方皋》以讽刺国民党的黑暗腐败。
《九方皋》取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春秋时代相马名士伯乐有个好朋友名叫九方皋。伯乐认为九方皋相马的本领不比自己差,便将九方皋推荐给秦穆公。秦穆公让九方皋给他挑选一匹千里马。九方皋奔波各地,探求名马。三个月后,终于找到了一匹千里马。他告诉秦穆公,这是一匹黄色的雄马。秦穆公叫人牵来一看,却是匹黑色的雌马,顿时认为九方皋雌雄不辨,颜色不识,哪里是什么相马的专家,便叫来伯乐责怪。伯乐不以为然,对秦穆公说:九方皋相马,不重外貌而重精神,他选的这匹马肯定是千里马。秦穆公令人骑上一试,果然是天下无双的好马。
徐悲鸿画《九方皋》的主题立意,从表面看是对九方皋“重实际,轻表面”的识马才能的赞扬,实际上却是对国民党政府不识人才的含蓄讽刺。
这幅作品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九方皋和千里马的形象。画面上,千里马神采奕奕,九方皋发现千里马之后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遒劲的笔法,酣畅淋漓的墨色,完美的艺术构图,使人看了都不禁拍手叫绝。
在徐悲鸿完成《九方皋》第六稿的时候,他的几个学生到他的画室看画。他们看到墙上画成的《九方皋》和那匹千里马,不禁齐声叫好。但仔细一看,那匹雄骏的千里马腿上,却被墨笔改画了马蹄的动作形态。学生们顿感十分遗憾。徐悲鸿看出了大家的心思,便温和而严肃地说:
“凡作大画,尤其是有明确主题的人物画,不仅事先的构思、构图要惨淡经营,在创作过程中,如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和新的、好的构思,必须加以改动,以求完美。在这幅画中,我对九方皋和马的形象虽然下了不少功夫,但最近我又发现,提起来的那个马蹄仍有不足之处,而且也感到一人一马虽能表达主题,但显然单调,所以还要增加一般的马夫和马群作为衬托。现在新稿正在创作,这幅旧稿就不必保存了。”
说完,拿起画笔,走到墙上钉着的大幅宣纸前认真地作起画稿来。
在场的学生们,无一不被徐悲鸿这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所感动。大家都感到,不仅要跟悲鸿先生学画画,更重要的是跟悲鸿先生学做人。
◎故事感悟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从徐悲鸿数易相马图不难看出他在画马上的造诣与其精益求精的精神息息相关。
◎史海撷英
请砍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鸿由蔡元培引荐,就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不久后,徐悲鸿便聘请齐白石为教授。
当时,北平画坛死气沉沉,一些艺人都以摹仿古人为能事,保守势力相当顽固。而木匠出身的齐白石却大胆创新,敢于变革画法。可惜,他的做法却得不到多少响应,北平画坛对他更是一片冷嘲热讽。
当徐悲鸿乘坐着四轮马车来到齐白石家中时,齐白石为徐悲鸿的诚心而感动:“我一个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学府当教授呢?”
“你岂止能教授我徐悲鸿的学生,也能教我徐悲鸿本人啊!”徐悲鸿说,“齐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这把斧子,来砍砍北平画坛上的枯枝朽木!”
◎文苑拾萃
传世名作《八骏图》
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徐悲鸿所画的马可谓独步画坛,无人能与之相颉颃。在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中,也以画马的成就最为卓著。而《八骏图》就是徐悲鸿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这幅画以周穆王的“八骏”为题材,画中的八匹马形态各异,飘逸灵动,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徐悲鸿画马,泼墨写意或兼工带写,塑造了千姿百态、倜傥洒脱的马,或奔腾跳跃、或回首长嘶、或腾空而起、或四蹄生烟。他画的马既有西方绘画中的造型,又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熔中西绘画之长于一炉,笔墨酣畅,形神俱足。那些刚劲、矫健、彪悍的骏马,给人以自由和力量的象征,从而鼓舞着人们积极向上。
“蛙声十里出山泉”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
齐白石(1864—1957年),湖南湘潭人,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20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国画大师齐白石,一生以对艺术一丝不苟的精神刻意追求画面的最高艺术境界。在他的笔下,不论是花鸟虫鱼,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菜萝卜,都是那样的新鲜传神、生机勃勃,激荡着生命之歌,到了晚年,在艺术上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齐白石,仅用寥寥数笔,就能把动物和植物的形状、动态、质感、重量感等,逼真地表现出来,真正做到了巧夺天工。
有一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给齐白石出了个题目——“蛙声十里出山泉”,要求白石先生用视觉艺术来表现听觉效果。应当说这是比较困难的,但白石老人慨然答应。之后,他坐在画室里,整整揣摩了两天,然后铺纸挥毫,在洁白的宣纸上画满了水墨青蛙,动的、静的、正面的、侧面的、伏着的、仰着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但白石老人仍不满意。
这天晚上,齐白石睡在床上,还在思考着如何画好这幅“蛙声十里出山泉”。想着想着,他忽然翻身下床,大声呼喊家人点灯。在四盏油灯的照耀下,齐白石站在画案前,悬腕提笔,信心百倍地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洒。不一会儿,一幅绝妙的画就画成了。
画面上,一道清泉从山间飞泻而下,众多的蝌蚪随波逐流而来。画面上虽没有一只青蛙,但人们似乎透过急流冲激乱石的场景,听到远远传来的蛙声;通过那活蹦乱跳的蝌蚪,看到深山泉流中聒噪的群蛙。这样精心的构思,较含蓄、简洁地突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的主题。
老舍先生看到这幅画,连连叫绝。当人们听到齐白石构思这幅画的故事后,无不敬佩白石老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故事感悟
绘画是视觉艺术,在尺幅之上表现“蛙声十里”的听觉形象,是很难的;而且背景是特定的“山泉”,限定通过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这就更难了。难是难,却没有难倒齐白石老先生,虽然并没有出现一只鼓腮噪鸣的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十里蛙声。齐白石的这幅画确实传神地表现了“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意境。他不拘泥于题目所提供的表面形象,而是借助于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事物,给人以无穷的联想。
◎史海撷英
衰年变法
齐白石40岁以后,在七年间便五出五归,画风渐变,从而走上了石涛、八大山人的写意花卉一派。后因家乡匪患,齐白石被迫背井离乡,孤身避难来到北平。
当时,北平画坛中的多数画家都认为齐白石的绘画笔墨过于“粗野”,因而戏称他的作品是“野狐禅”。后来,齐白石听信陈师曾先生的劝告,改变画风,独创红花墨叶的双色花卉与浓淡几笔的虾、蟹、草虫,时人称为“衰年变法”。
◎文苑拾萃
中国绘画史
中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至少有七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的中国绘画,是画在陶器、地面和岩壁上的,后来逐渐发展到画在墙壁、绢和纸上。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和墨以及天然矿物质颜料。
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如今的中国绘画已经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