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专家小组很快便将一份涉及该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送达到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厅即刻部署工作,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
2003年的春节,万家团聚的时刻,广州市一派喜庆祥和,而钟南山与他的同事们却是倍加紧张劳累地工作着。钟南山明白,要想取得抗击非典型肺炎战役的胜利,就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医疗队伍。这支队伍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思想过硬。
早期危重的非典型肺炎病人不但病情较重,而且传染性强。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初始阶段,由于医护人员与病人接触比较密切,往往是抢救一个病人,倒下两三个医务人员。面对这种情况,钟南山感到十分心疼。所以,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都必定要到病房走几趟,除了看病人外,还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体状况,检查每个医护人员的隔离措施是否到位。可以说,没有谁比他的工作做得更细心、更周到了。
此外,钟南山还经常参加会诊、出席讲座及各种指导活动,曾经一连38小时没合过眼。由于过度劳累,2月18日下午6时,钟南山检查完病房,看望了一位住院的同事之后,突然感到头晕眼花,身上发烫,终南山终于被累倒了。
然而,钟南山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绝不能倒下,坚守在岗位上,就是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希望。因此钟南山在医院住了一晚后,便偷偷跑回家,以家为病房,进行自我治疗。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稍微休息两天,钟南山就又活跃在病房中了。即使在休息的日子里,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研究和工作。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把医院当成了家。
在钟南山的带动下,医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非典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因功勋卓著,钟南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故事感悟
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关键时刻,钟南山临危不乱,显示出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与高度责任感。同时,他救死扶伤敬业奉献的仁厚品行,也值得人们学习。
◎史海撷英
钟南山的“五干”精神
钟南山认为,要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应该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潜质,概括来说就是“五干”精神:肯干、能干、善干、恒干、敢干。
第一要肯干,永不满足。钟南山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初二时,一位语文老师曾对他说过一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位老师说:“人不仅生活在现实中,也要生活在理想中。”钟南山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一生当中都应该有执著的追求。
第二是能干,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第三是善干,即要有凝聚力,调动潜在的积极性。
第四是恒干,就是体力要好。钟南山强调,大家一定要注意身体,这点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健康最重要,没了健康什么都没了。
第五是敢干,有抗挫力,永不言败。
◎文苑拾萃
SARS(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SARS是一种因感染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严重者很快就会出现呼吸系统衰竭。这是一种新的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的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此时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里病毒含量十分高,并有明显症状,如打喷嚏等易播散病毒。SARS冠状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密切接触传播。该病的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病毒,人群不具有免疫力,普遍易感染。
此病死亡率接近11%,主要是冬春季发病。其发病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病毒在侵入机体后,进行复制,可引起机体的异常免疫反应,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受破坏,导致患者的免疫缺陷。同时SARS病毒可以直接损伤免疫系统特别是淋巴细胞。
敬业成才的农民工巨晓林
◎当一个好工人,既要苦干实干,又要巧干会干。——巨晓林
巨晓林(1962—),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镇杜城村谢家坡人,1987年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农民工。巨晓林曾先后参加了北同蒲线、鹰厦线、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迁曹线等十几条国家重点电气化铁路工程的施工,创造新施工方法43项,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他主编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作为工具书配发给数千名接触网工作者。
1987年3月,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镇杜城村的农民巨晓林在得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招收农民工的消息后,便来到了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工地,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的一名合同工。
铁路电气化施工的技术含量较高,集铁路电力、变电、接触网、通信、信号等多种专业技术于一体,而铁路接触网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工种,因此,在刚上班的时候,只有高中文化的巨晓林看着一张张施工图纸和一堆堆叫不出名字的接触网零部件,既觉得新鲜,又看不明白。师傅鼓励他说:“只要下苦功,没有学不会的!”
在师傅的鼓励下,巨晓林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晚上追着师傅问问题。每天晚上宿舍熄灯以后,他还要打着手电筒把当天学到的技术要领记在本子上。有工友问他:“你一个农民工,学那玩意有啥用?”
巨晓林回答说:“既然干,咱就要干好,农民工也要学技术。”
巨晓林还买来《钣金工艺》、《机械制图》、《电机学》、《接触网》等30多部专业书籍放在床头。不管工地转移到哪儿,这些书都带到哪儿,一有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学习。
项目经理被巨晓林的勤奋打动了,为了支持巨晓林学习,特批他的宿舍熄灯时间可以推迟一小时,而工友们也自觉地给巨晓林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过程中,巨晓林一共记了70多本笔记,约有23万字,熟练地掌握了工程测量、机械制图、接触网软横跨的计算,并能解决接触网施工中的复杂问题,具备指导本工种高级工技能操作的能力,从而成为全国铁路电气化施工行业中出类拔萃的能工巧匠。
1989年的夏天,巨晓林与他的工友们在北同蒲铁路工地进行架线作业。这项工作每到一个悬挂点,都要有人肩扛电线爬上爬下,十分辛苦。
一天下午,天气突然下起了大雨,工友们都去躲雨了,巨晓林却披着雨衣留在工地照看工具和材料。他望着杆塔上的悬挂点思索着,用什么办法可以省点力气呢?
通过观察和测算,巨晓林用一个铁丝套子挂住滑轮试了试,果然能省不少劲儿。他立即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工长。大家按照他说的办法架线,功效果然提高了两倍。
看到自己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巨晓林非常高兴。从此,巨晓林的口袋里就多了一个小本子,不论在施工中碰到什么问题,他都随手记下来,一有空儿就琢磨起来。
1998年,巨晓林参加了哈尔滨至大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这项工程首次系统地引进了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德国技术,工期十分紧张。按照传统工艺,需要50天才能完成任务,而指挥部给他们的工期却只有30天。
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巨晓林带领徒弟,对原工艺进行了技术革新,创造了下部固定绳临时悬吊法。采用新工艺后,使工效提高了两倍以上,而且还安全可靠。经专家组论证后,在全线推广,结果大大地加快了施工的进度。
随着铁路建设跨越式的大发展,巨晓林所在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当看到一些新来的工友在学习接触网技术时有些吃力,巨晓林便萌生了编写一本《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的想法,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他们,让他们早一点掌握铁路电气化施工技术。
对于巨晓林的这个想法,有人说他是自讨苦吃,可巨晓林却并没有放弃。在单位领导、工友们和亲人的支持下,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巨晓林终于完成了《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书稿的写作。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组织有关专家对书稿进行了科学论证和精心修改,终于将其编印成书,发到了全局数千名接触网工作者的手中,填补了国内铁路接触网工作者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
在巨晓林的影响和带动下,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的职工“学技术,练硬功,勇当铁路电气化建设排头兵”蔚然成风。巨晓林也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总结的施工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工友和徒弟们。
2009年9月16日,巨晓林参加了“北京建筑职工建设祖国事迹报告会”,来自北京24家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领导和500多名职工代表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一个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巨晓林。
◎故事感悟
在人们的心目中,农民工干的工作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了,但巨晓林却在最普通的岗位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他的爱岗敬业、敬业成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进。
◎史海撷英
巨晓林勤于学习
农民工巨晓林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三件宝贝:图纸、工具书、笔记本。
有一年中秋节,工地放假半天,巨晓林和工友们出去逛街采购生活用品。大家走着走着,却发现巨晓林不见了。大家一边喊,一边找他,忽然发现巨晓林正蹲在一个摩托车修理摊位前看人修车,并向修车师傅请教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呢。
这件事让巨晓林的工友感慨万千:“老巨学技术那叫玩命,每天他比别人早一个钟头起床,晚一个钟头睡觉。不管多么辛苦,他一点都不放松。他的枕头下面藏着一个小闹钟,他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
巨晓林听了工友的评价后,淡然一笑,说:“我一个农家子弟,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很不容易,所以,我非常珍惜和热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我从一开始就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干好。”
◎文苑拾萃
岐山操
(唐)韩愈
我家于豳,自我先公。
伊我承序,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我疆。
民为我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我往独处。
尔莫余追,无思我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