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敬:敬业成才
9451800000016

第16章 在事业中成长(1)

在岗位成才的年轻领头雁

◎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清·宋 《药言剩稿》

袁政海(1971—),中共党员,江西省江铃集团模具厂模具班班长。1990年袁政海从技校毕业分配到江铃模具厂模具班组工作,他始终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科学知识,潜心钻研岗位技术,直接参与公司的技术改进项目达40多项,为江铃公司节约资金近500万元。

1990年,袁政海从技校毕业后,便被分配到江西省江铃模具厂当了一名钳工。刚开始时,做一个模具钳工并不是他的理想,但一次终生难忘的培训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

1991年,江铃派袁政海去参加一个由中国和德国合作举办的培训班。在那里,来自德国的几百种教学设备让他大开眼界。加工设备先进,易于操作;小工具用起来也十分便捷,省时省力;制造出的模具就像艺术品一样,做工精湛,表面光滑。在这里,袁政海还第一次看到了数控设备,亲身体验了数控设备为制造业带来的便捷和神奇。

为什么德国的汽车工业这么发达?为什么德国的工人能够把笨重的模具做得如此精巧美观?强烈的对比,明显的差距,不仅让袁政海产生了赶超国外模具制作工艺的决心,也让他感觉到了模具钳工这个岗位是个大有作为、大有前途的职业。

从那以后,袁政海便迷上了模具技术,并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大学课程。只要是与模具有关的书籍,他都会借来阅读。为了便于学习,袁政海还将被褥搬到了大学生的宿舍中,不懂的地方就向他们请教。后来,他不仅能看懂图纸,还能自己设计图纸,并拿到了模具专业的大专学历。

模具上的关键零件精度要求非常高,在制造维修时,都是以头发粗细的“丝”为单位的。车间里有一位老师傅练就了一手绝活,叫“一锉准”。他的一锉刀锉下去,就知道是几丝,而且是要几丝锉几丝,丝毫不差。于是,袁政海就下决心把老师傅的这手绝活学到手。

他一有空就练,对不同种类的材料都进行试锉。苦练了半年多后,袁政海终于掌握了“一锉准”的功夫。后来,这手功夫还为他赢得了“江西省十大能工巧匠”的荣誉称号。

此后,袁政海又先后创下了三个全国之最:27岁时,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和最年轻的全国技术能手;31岁时,成为“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奖选手。

铁锤加锉刀,不仅磨炼了袁政海的基本技能,也磨出了他的耐心和认真。虽然设备越来越先进了,传统工具用得少了,但铁锤和锉刀磨炼出来的毅力和刻苦钻研精神却一直影响着他,激励着他前进。

◎故事感悟

俗语说“站死的车工,累死的钳工”,即便这样,袁政海还是选择了钳工这一行。他兢兢业业,一如既往地钻研、学习,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发明创造,增光添辉。

◎文苑拾萃

钳工小知识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或设备,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和装配的工种。钳工的主要工作是加工零件、装配、设备维修及工具的制造和修理等。

通常来说,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加工,都可以由钳工来完成。比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精密加工(如刮削锉样板、制作模具等)以及检验及修配等。

装配是把机械设备的零件按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装,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

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出现损坏或长期使用后精度降低影响使用时,也要通过钳工进行维护和修理。

此外,钳工还需要制造和修理各种工具、卡具、量具、模具和各种专业设备。

品牌农民工徐万年

◎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清·归庄《读书》

徐万年(1963—),共产党员,现任青岛港集团公司西港分公司副经理。1990年,徐万年从沂南革命老区来到了青岛港。20年来,他先后做过装卸工人、班长、副队长、副经理。2004年,他带领全班练绝活,创纪录,创出了17分14秒安全优质装完一节火车的集团最高纪录,成为全港火车装卸作业的排头兵,也打破了全国海区纪录。

1990年,徐万年从山东沂蒙山区来到了青岛,做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工。在青岛港,徐万年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不仅在工作上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还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品牌农民工。

20世纪60年代初,徐万年出生在山东省沂南县杨家坡镇的徐家沟村,家里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由于家境贫穷,没有能力供他继续上学,初中毕业后的徐万年就开始在外面打工赚钱。当时的徐万年,年轻气盛,凭着一股子闯劲和满腔热血,四处奔波,闯遍了大江南北,但却没挣着什么钱,还受了不少罪,到最后只带着一肚子苦水回到了家乡。

1990年春天,通过劳务输出,27岁的徐万年从沂南县来到青岛港。到青岛港打工的第一个月里,因为没有钱,徐万年一天只吃两顿饭,整天是饥肠辘辘的。但他仍然坚持下来,只要有干活的机会,就认真地干好。

从入港干装卸的第一天起,徐万年就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劳动人民本色发挥到极致,脏活累活都抢在最前面干,工友们都称他是“拼命三郎”。“不是100分就是0分”,这是徐万年的原则。有一次,徐万年的腰扭伤了,不能干活,就只好趴在舱口沿上帮大家看门,一趴就是一天。

从1990年到2008年的18年间,徐万年没有请过一天假,也没有休过一天班,甚至没有回家过过一个春节。“青岛港是值得用整个生命来回报的地方。”徐万年一直牢记着老父亲对他的嘱咐。也是凭着这一嘱咐,徐万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爱岗敬业的佳话:在担任装卸班的班长、副队长时,他先后带领职工们冒着舱内的高温和码头低温先后创出卸冻鱼、氧化铝等货种多项全海区纪录,并且不断创新,被青岛港授予“万年速装”员工品牌;担任西港公司副经理期间,他把办公室搬到了现场,每天用脚步丈量全公司24.7万平方米的码头、库场。一年365天,他坚持“5+2”、“白加黑”的工作时间,自己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不分白天、晚上,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从而做到了“职工踩着领导的脚印上班,领导踩着职工的脚印下班”。

在进入青岛港仅一个多月的一次生产大会战中,徐万年所在的班组担负小袋碱装船任务。班长把新手徐万年安排到垛上干辅助活,而徐万年却执意要到船舱里去搬包。刚一接触装卸活时,徐万年真有点吃不消,因为找不着搬包的技巧,只会使笨力气。干了不到两小时,他的双手、胳膊和肚皮上就被包装袋磨出了一道道伤痕。纯碱末涂染在伤口上,钻心地疼,可是徐万年硬是一声不吭,紧咬牙关坚持干满整点。一个班下来后,他的浑身酸痛得像散了架一样。

回到队里,班长看到他身上的血痕后,十分感动,连声称赞他说:“好样的,是条硬汉子……”

从此以后,徐万年对待工作更加积极主动,干起活来也总是比别人多一点、快一点,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夏天搬水泥包,他的手指、手腕和肚皮上都被磨出血来,却也不怕疼、不叫苦,用胶布将手指一缠,继续加油干,一个班水泥装卸达到了1600吨,创出了当时的最高纪录。

艰苦的工作也磨炼了徐万年的性格和意志,很快,他就成为班组生产中的骨干,成了班长的得力助手。徐万年感到,在青岛港,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因此不再有干短期工的想法,这一想法也坚定了他扎根青岛港的决心。

青岛港对农民工也一直在进行着不间断的培养,徐万年在青岛港的培养下,不断地适应岗位要求。1993年,他被队里选拔出来,参加了青岛港第一批纹车手培训。他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培训结束时,他取得了全培训班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担任副队长时,在徐万年的带领下,从2006年1月份到11月中旬,他所在的装卸队共装啤酒10万多吨,总计1亿瓶,破损率始终是零。“啤酒装船亿瓶不碎”也被树为青岛港的服务品牌。

在担任公司生产副经理期间,徐万年每天都要在工作现场待上十几个小时。他积极抓生产、组织协调管理,全年刷新集团纪录82项、公司纪录138项,年平均每秒吞吐0.3吨,效率同比增长25%。可以说,是用1个码头干出了10个码头的活。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创新成果,让徐万年赢得了“金牌农民工”、“品牌农民工”、“新时期的产业工人”、“时代先锋”等荣誉称号。

2007年,徐万年的家庭被授予青岛市“十佳和谐家庭”。2008年,徐万年被评为山东省首届百名农民工之星的第一名,并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同年还荣获了山东省“十佳优秀农民工”、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五项荣誉称号。

◎故事感悟

徐万年不怕苦,不怕累,没有很高的学历,没有过硬的本领,但他有一颗敬业奉献的心。在平凡的岗位中他力争上游,不断进取,赢得了一份骄傲和自豪。

◎史海撷英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和先进文化的表征。周恩来总理曾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文苑拾萃

青岛港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

青岛港主要由大港、中港和黄岛港组成,各个港的码头都有铁路相连,环胶州湾高等级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腹地除吸引山东外,还承担着华北对外运输任务。青岛港也是晋中煤炭和胜利油田原油的主要输出港,并成为我国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

杨晓刚“钻”出智慧的火花

◎学不贵谈说而贵躬行,不尚知解而尚体验。——明·许孚远《原学》

杨晓刚(1977—),中共党员,湖北省十堰车务段十堰站值班员,全路技术能手、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火车头奖章获得者。

2001年,杨晓刚从部队退伍后便被分配到湖北省十堰市车务段,成了一名普通的调车员。

十堰站仅专用线就有四条,因此站场线路复杂,每天的对位、排空、取送作业也十分频繁,常常是一趟活干下来就要好几个小时。在刚开始上班时,杨晓刚连制动手闸都拧不紧,这让他很沮丧。为了能早点掌握作业要领,熟悉作业程序,他就天天跟在师傅身后仔细观察,看师傅怎么上铁鞋、接风管。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他就随手记在小本上,等有空时再虚心向师傅请教。很快,杨晓刚就掌握了调车工作的各项技能,并在段调车比武中崭露头角,夺得了连结员比赛中的个人第一名。

2003年4月,杨晓刚被任命为调车长。在当了班组长后,杨晓刚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知道,自己干好还不行,还必须带领整个班组的职工一起干好。杨晓刚所在的班组,职工都是工龄不长的年轻人,平均年龄还不到24岁,缺乏工作经验,安全意识也比较薄弱。为了能提高大家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杨晓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一一向他们提示工作重点,反复提醒作业中的重要环节。每项防溜措施,他都要亲自检查落实情况。

2008年,杨晓刚走上了车站值班员的岗位。为了能尽早掌握新岗位的业务技能,他一有时间就待在信号楼里,看当班值班员是如何操作设备的。下班后,他就捧着借来的业务书,认真学习设备的各项操作流程等。

在正式上岗后,杨晓刚在接发列车时经常盘算着站内股道如何运用最科学,既节省调车作业时间,又能让旅客上下车更加方便。而且,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先后制订了《施工安全卡控措施》、《接发列车卡控措施》等,为站内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

杨晓刚不善言辞,但一谈到各项规章制度,他就会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不论在哪个岗位上,杨晓刚都没有间断过对业务的钻研和学习,用自己的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杨晓刚不但自己经常主动学习,还带动自己的班组职工一起学。在他的带动下,班组里钻研业务的人越来越多。杨晓刚所在班组也成了车站公认的好班组和让领导放心的班组。他的班组先后有多名职工成为业务骨干,而他本人也被铁路局授予“双文明个人”荣誉称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晓刚相继在全局、全路各项接发列车比赛中勇夺大奖,获得的奖项几乎囊括了所有行车工种。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业务状元,先后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全路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和火车头奖章。面对这些荣誉,杨晓刚却谦虚地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

◎故事感悟

杨晓刚的成功不是偶然,他靠的是强烈的责任感、不服输的劲头和谦虚好学的态度,还有一颗热爱岗位、奉献岗位、服务岗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