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鼎亨兢兢业业地当好地方官
◎世上没个好做的官,虽抱关之吏,也须夜行早起,方为称职。才说做官好,便不是做好官的人。——吕坤《呻吟语》
冷鼎亨(?—1872年),字镇雒,招远县冷家庄子村人,1865年(清同治四年)进士,历任瑞昌、德化、新昌、彭泽县知县,其所至之处,劝农桑,兴学校。德化县城,濒江临险,历任县令皆整修堤坝。前县令费金万余而功不就,冷鼎亨到任,耗金四千,数月告成,并植柳护堤根,县民称堤为“冷公堤”。冷鼎亨在受理一桩叔侄争田的诉讼时,微服私访,于树下与民闲谈,辨其曲直,调解纠纷,使叔侄和好如初,民呼此树为“冷公树”。后,冷鼎亨调任鄱阳令,未及赴任,鄱阳洪水大作,冷鼎亨急驰往。他赤足立泥淖中勘查险情,了解民众疾苦,开仓赈灾,惩办侵粮胥吏。旋即上奏朝廷,请款筑堤,用以工代赈法使灾民借以得粮。1871年冷鼎亨升任南昌府同知,1872年乞假修墓,卒于家。冷鼎亨著有《凤翔山房文集》二卷。清史列循吏传。
自古勤政的地方官吏大都以勤苦自励,而念念于民事。
冷鼎亨先后在江西五个县任职,历官十余载。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处理政务却毫无倦怠,是个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的父母官。史载:冷鼎亨“在官食无兼味,公服外无玩具鲜衣,妻子衣履皆自制,购食物,严禁官价,市买于民”,而所到之处,“皆有实政”。
冷鼎亨最初任职的瑞昌县是个有名的贫困之乡。以往任知县的人大多以该职非肥缺而荒于理政,而胥吏更是百般扰民,百姓“每因之破家”,因而,县愈贫,民愈苦。
冷鼎亨上任后,首先惩办殃民的“猾吏”,对他们“绳以法”,并下令不许他们再扰民。他还经常下乡了解民情,处理问题。为了不给各乡增加负担,每次下乡他都自备食物,并让人打出一块大牌子,写上“严禁供张”,走在最前边,然后让属员均随其后,不得先行,以免暗收馈赠;返县衙时,则令属员走在前,自己殿后。数年之中,“未尝以杯勺累民”。
冷鼎亨还与百姓同甘共苦,努力发展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使瑞昌的情况有所好转。因此,当他期满离任时,“百姓争具牍乞留,不能得,则垂涕相吊”。
德化县(今属九江市)旧有濒江堤塘,由于年久失修,经常发生水患,时时威胁着百姓的人身安危。冷鼎亨上任前,前任知县曾奏请拨银万两修复,但未能修成。冷鼎亨上任后,不畏艰苦,废寝忘食,日夜督修,数月即完工,仅用白银4000两。
随后,冷鼎亨又带领百姓在河边种植柳树,以护堤根。“民间遂以冷公名其堤”,称为“冷公堤”。
有一年,德化及附近的几个县内遭遇蝗灾,各县长官中只有冷鼎亨“徒步烈日中,掩捕弥月不倦”。由于知县以身作则,百姓也更加不畏劳苦,争先驱蝗,不久便战胜了蝗灾,而其他的县都不如德化。
县内白鹤乡有叔侄二人为了争夺田产,一直闹得水火不容,打得不可开交。冷鼎亨闻讯后,亲自赶到白鹤乡,在一棵大树下给两人调解,并劝叔侄二人和睦相处,终于感动二人,使事情得以妥善解决。后来,乡人即称该树为“冷公树”,以表示对冷鼎亨不辞劳苦调节民间矛盾的怀念。
鄱阳县(今江西波阳)是濒湖的大县,冷鼎亨由于以勤苦著称而被调任该县县令。还没等冷鼎亨到任,这里已经是洪水泛滥了。一时田庐被毁,百姓流离。
冷鼎亨闻讯后,毫无回避之意,急促赴任,赶至灾区,“朝夕跣足露立炎天沮洳中”。一次,“乘小舟行骇浪间,桅再折,几死”,尽管如此,他仍不畏艰难困苦,以致“湿疾遍体,前后凡十月”。他白天战洪水,“返署虽深夜,听断不休。其坚苦恤民如此”。
同时,冷鼎亨还积极发官仓赈济灾民。以往在赈灾过程中,胥吏多会从中舞弊,侵吞钱粮。为了防止胥吏为奸,冷鼎亨不辞劳苦,详细地了解灾民情况,然后亲自填写印票,使灾民按票取粮,“终事无侵蚀”。
在洪水退后,冷鼎亨又呈请以工代赈,建议修筑长堤,既可防止水患,又可“使饥民借佣以得食”。在冷鼎亨的努力下,鄱阳县百姓得以安顿。
冷鼎亨任官十余年,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暇则筑塘堤,兴水利,建津渡,设义学、义仓、育婴诸政”,可谓勤苦自励的典范。兵部侍郎彭玉麟在巡阅长江水师途经江西时,了解到冷鼎亨的情况后大为赞扬:“某所至三江五湖数千里,未见坚刚耐苦如冷知县者也。”这也是对冷鼎亨的最好评价。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刚耐苦”的精神,冷鼎亨才能够做到勤政爱民,并使自己“循声远播”。
◎故事感悟
如果地方官员都能如冷鼎亨般兢兢业业、勤苦自励,那么,他治下的百姓定能受益多多。冷鼎亨为后人称道,必缘于此。
◎史海撷英
彭玉麟领湘军水师
彭玉麟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直到37岁时还是个穷困潦倒的酸秀才。眼看一生就要这样困厄地度过,忽然间,一个从天而降的机遇落到了他的头上。
咸丰三年(1853年),从长沙被挤兑出局的团练大臣曾国藩率领1000名湘勇来到衡州府。曾国藩怀着卫道忠君、扬名出气等多种复杂的心境,决定借衡州府这块军事要地大力扩充湘军,并极有远见地筹建了十营水师。
曾国藩曾多次邀请彭玉麟到自己的军营中来,彭玉麟便受命带领一营水师,并由此起家,很快统领了整个水师。
同治三年(1864年),彭玉麟与曾国荃的吉字营配合打下南京,同水师的另一个统领杨载福一道受赏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加太子少保衔。杨载福随即赴兰州就任陕甘总督,彭玉麟则以兵部侍郎的身份一人独领水师。在湘军十裁其九的大遣散时期,水师破例地被全军保存,并列入朝廷的经制部队,改名为长江水师。彭玉麟亲手制定长江水师章程,并依此章程重建水师。晚清政府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由此便产生了。
◎文苑拾萃
《感怀》二首
(清)彭玉麟
其一
少小相亲意气投,芳踪喜共渭阳留。
剧怜窗下撕磨惯,难忘灯前笑语柔。
生许相依原有愿,死期入梦竟无繇。
黄家山里冬青树,一道花墙万古愁。
其二
皖水分襟十二年,潇湘重聚晚春天。
徒留四载刀环约,未遂三生镜匣缘。
惜别惺惺情缱绻,关怀事事意缠绵。
抚今思昔增悲哽,无限心伤听杜鹃。
舍身为公的向秀丽
◎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林伯渠
向秀丽(1933—1959年),12岁进火柴厂当童工。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广州市和平制药厂、何济公制药厂当包装工人。1958年12月13日,向秀丽所在的车间因酒精瓶破裂,酒精蔓延起火,危及烈性易爆的金属钠,她侧身卧地,截住燃烧着的酒精,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爆炸事故,而自己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次年1月15日去世。
1933年,向秀丽出生在广州市的一个贫苦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向秀丽到广州市何济公药厂工作。药厂里的工作十分辛苦,但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声累。
1958年12月13日的晚上,向秀丽与另外两名年轻的女工罗秀明、蔡秋梅一起在何济公药厂四楼的化工车间加班制造化学药剂“甲基硫氧嘧啶”。
当时,罗秀明正准备把一瓶净重25千克的无水酒精倒入量杯。向秀丽见她提得吃力,就过去一起帮忙倒。最初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但就在向秀丽开始倒第三杯酒精时,越来越倾斜的瓶身突然失去平衡,掉在地上,摔得粉碎,20多千克的酒精一下子全部倾泻出来,流向车间内10个火红的煤炉边。一接触到煤炉的热气,酒精刹那间便燃烧起来,车间内瞬间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更可怕的是,有7桶60千克重、用煤油浸着的金属钠就放在离酒精倾泻处不到4米的地方。金属钠遇水或高温时,便会立即发生爆炸。一旦发生爆炸,不仅整个工厂将毁于一旦,还会殃及到上下9个商业区的商铺、居民、学校。
就在这紧急关头,向秀丽来不及考虑自己的安危,拼命地用帽子、围裙扑打酒精,阻止火势蔓延。大火烧毁了她的帽子、围裙,向秀丽想都没想,直接伸出双手阻挡酒精流向金属钠。看着大火中几乎变成火人的向秀丽,蔡秋梅失声惊叫:“阿丽,你身上着火了,快走吧!”
说完,蔡秋梅急忙冲到向秀丽身边,要为她扑灭身上的火。而向秀丽却一把推开她,大声说:“别管我,快去叫人救火!”
大火仍然在迅速地蹿动,金属钠已经冒起了白烟。向秀丽拼尽自己的全身力气,猛地扑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来势凶猛的火流。
大火最终被闻声赶来的工人们扑灭了,而向秀丽的下身却被严重烧伤,双腿僵直得无法弯曲,膝盖被烧得几乎可以看见骨头。
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向秀丽渐渐苏醒过来。她睁开眼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
在住院治疗期间,向秀丽以超乎想象的意志力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每次为她除腐肉、植皮、输血、注射,医护人员都不忍心看她的脸。每次疼得想呻吟时,向秀丽就坚强地咬牙忍住,有时实在忍不住,只好叫医护人员打开留声机,让歌声淹没自己微弱的呻吟。
尽管医院千方百计地对向秀丽实施抢救,但最终未能挽救向秀丽的生命。在火灾发生33天后,向秀丽离开了人世。
向秀丽舍身救火的事迹传开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向秀丽精神”的热潮。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陶铸等国家领导人为她作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
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
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
195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向秀丽为“革命烈士”。
◎故事感悟
“舍身为公”,向秀丽为了保护国家财产,不顾个人安危,扑向火海,最终将生命的一腔热血洒在了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让向秀丽精神代代相传”。
◎文苑拾萃
钠
钠的化学反应活性很高,在氧、氯、氟、溴蒸气中会燃烧。遇水或潮气会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金属钠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能自行燃烧并爆炸使熔融物飞溅,能与卤素、磷、许多氧化物、氧化剂和酸类产生剧烈反应。金属钠燃烧时呈黄色火焰。100℃时开始蒸发,蒸气可侵蚀玻璃。
钠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生的烟(主要含氧化钠)对鼻、喉及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及极强的刺激作用。同潮湿皮肤或衣服接触可燃烧,造成烧伤。
任长霞立警为公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任长霞(1964—2004年),河南省睢县人,1983年加入公安队伍,做预审工作13年,在郑州公安系统、市政法战线及省预审岗位练兵大比武中均夺取过第一名,协助破获大案要案1072起,追捕犯罪嫌疑人950人。1998年,任长霞被任命为郑州市局技侦支队长后,曾多次深入虎穴,化装侦察,亲自抓获了中原第一盗窃高档轿车主犯,先后打掉了7个涉黑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370多名,被誉为警界女神警。
2001年4月,任长霞调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这不仅是在登封市的历史上,就是在河南省的历史上,她也是第一位女性公安局局长。
任长霞担任公安局局长的消息传开后,群众开始议论纷纷,担心这个女公安局长不能维护一方治安。公安局里的很多民警也对任长霞能不能胜任局长的职务抱着怀疑的态度。
在上任第一天,任长霞就工作到深夜。她亲自查访岗亭和派出所,了解治安与出警情况,并对三名不合格的治安员当场予以清退。
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任长霞跑遍了登封市的17个乡镇区派出所,并在全市发放了1.5万份征求意见表。随后,她又抽调了20余名民警成立“控申专案组”,规定每周六为局长接待日,积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百姓民意,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来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哪怕是一点小事,任长霞也都要求查个水落石出。
2001年10月,任长霞通过公开竞聘上岗的方式,在全局范围内选拔派出所所长。一批有才干的民警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骨干中间力量。民警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逢一必争,逢冠必夺”在登封市公安局内蔚然成风。
在以任长霞为局长的登封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些重大和遗留案件也相继得以告破。在办案过程中,任长霞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在一起杀人案件中,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在分析过案情后,她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案发的房子里,与尸体一起待了整整一夜,终于从现场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了线索,迅速地侦破了案件。
随着一起起案件的告破,老百姓们服了,民警们也服了。群众都说:“咱登封来了个女神警,案发一起破一起。”
任长霞在老百姓中获得了极好的口碑,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登封有一位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办事的任局长。他们还经常聚在一起,讲述见到任局长时的情形,念叨着任局长帮他们做的每一件好事、实事:探望困难老乡、帮孩子建希望小学、把手机号留给乡亲们、替老百姓主持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