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26年,齐景公经过精心的准备和谋划,选中了徐国作为进攻的目标,借以炫耀自己的力量。然而,这次进攻的结果却使齐景公大喜过望。当齐国大军刚至蒲隧(今安徽泗县),还未进入徐国境内时,徐国就遣使求和。距离徐国较近的郜、莒二国深怕徐国降服后,齐兵会转而攻击自己,所以也赶紧派使者表示臣服。齐、徐、郯、莒四国首脑在蒲隧结盟。这次蒲隧之盟,晋国方面没有任何反应。
齐景公对形势估计准确,对时机把握恰当,挑战晋国的耐力与霸主的权威,表明了齐景公与晋国争夺霸主的初步胜利。这一年,晋国的晋昭公夭折,幼子晋顷公即位,使得晋国六卿的向心力进一步减弱。事实的发展也确是如此。从此之后,齐景公愈加放心大胆地干预起别国的事务来,真正行使起了盟主才能行使的权力,真正做起盟主才能做的事情来了。
◎文苑拾萃
梁甫吟
(三国)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行。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惠施理服太子
◎寓教于乐晓理于行。——格言
惠施(公元前390—前317年),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人,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人称惠子。惠施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行政地区是魏国(今河南开封市),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
战国时期,魏惠王后元十六年,惠王死去,即将继位的襄王以太子的身份主持丧礼。不料在即将按规定日期下葬的时候,突降大雪。积雪很快高达三四尺,国都大梁的内城和外城都有不少地方崩塌了。惠王的陵墓选在北部山区,送葬队伍要经过狭窄陡峭的栈道,十分危险。大臣们纷纷向太子建议推迟下葬的日期,他们说:“这么大的雨雪,如果按期下葬,必定劳民伤财,损失太大,国家恐怕也担负不了这样的开支,应以改期为好。”
太子坚持原定的计划,不肯改期。他认为,做儿子的必须谨守传统的礼仪,恪尽孝道,不能因为雪大和费用而破坏礼仪,这样做是不符合原则的。太子的态度十分强硬,毫不让步。
公孙衍,号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人。魏惠王后元十二年,他曾经发起燕、赵、中山、韩、魏等五国诸侯联盟,被尊为王,以后被惠王任命为相,在魏国有很高的威望。这时,他也正在为怎样说服太子修改葬期焦虑,只是总想不出一个好办法。
众大臣来见公孙衍,讲明来意。公孙衍支持大家的意见,他说:“我不是不出面,而是一直想不出一个好办法能够说服太子。这样吧,我建议你们去找惠施,他也许有办法。”
大家看到连公孙相国都没有把握能说服太子,觉得这事确实很困难。抱着最后一试的侥幸心理,大家驱车到这位已经退了休的相国家里。
惠施出生于宋国,是战国时著名的哲学家,精于辩论,巧于思考,曾随同魏惠王出使过齐国,使魏、齐互尊为王,回国后担任过魏相。大臣们来后,向他转达了公孙衍的意见,请惠施劝太子不要固执己见,使国家人民遭受损害。惠施爽快地接受了大家的要求。
惠施进入宫廷,望见四处白幡飘扬,又触动了对旧日君主惠王的思念,感到自己今天为减少国家和人民的损害来见太子,说服他修改葬期,这是对死去惠王应尽的责任,精神不禁为之一振。惠施紧赶几步,走入内宫,拜见太子。惠施以悲痛与无限关注的口吻询问太子说:“下葬的日子定了吗?”
“定了!”
惠施接着慨叹地说:“过去周文王把父亲季压葬在雩县的南山脚下,不料,鸾水冲刷了墓地,使棺柩的前头露了出来,大家都很惊慌。”文王却另有所悟地说:“嘻!这是先君还想见一见他的臣属和子民,所以让鸾水把他的棺头冲刷出来。文王于是把父亲的棺柩挖出来,重新设在灵帐里让大家朝拜,三天后改葬在另外的地方。这就是文王处理事情的方法啊!”
“文王真是一位有头脑、有办法的人物哩!”太子赞佩地说。
惠施感到太子的思路已有可能向自己的方面靠拢,随即靠近正题说:“现在我们先王下葬的日期已经定了,无奈雪太大,积雪这样厚,难以行走。太子殿下坚持不更改原定的日期,是不是略为性急了一点呢?我的意见是最好更改一下日期。因为我觉得这是先王有意要在地面上多停留几天,看看他的江山社稷和众多的臣民,所以使雪下得这么急、这么大。由此而推迟一下时日,让先王的意愿能够实现,这正是当年周文王的做法啊。太子如果不这样做,难道是不佩服周文王了吗?”
太子听了,连连点头说:“好,好!我一定领会先王的意愿,推迟下葬,等雪化后,再重新选定日期。”
◎故事感悟
惠施与太子,一个善于说服,一个深明大义,不再固执己见,故而才能改变丧期,减少国家的负担和人民的疾苦。作为统治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忍住刚愎自用的毛病,多听听臣子们的意见,那样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史海撷英
庄子与惠子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小白鱼在河里悠闲地游着,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庄子回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惠子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准此而推,你既然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
庄子回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就是你知道了我的意思而问我,那么我在濠水的桥上也就能知道鱼的快乐了。”
◎文苑拾萃
偶书
(宋)王安石
惠施说万物,盘特忘一句。
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
谢安明理不惧
◎行有则,方能正直。——林则徐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有一次,谢安与孙绰等人一起划船在海上游玩。正当他们玩得高兴时,海风突然推着海浪阵阵翻涌,游船在风浪中颠簸不定。大家都害怕起来,只有谢安镇定自若,照常吟诗唱歌。船老板看到谢安这样胆大无畏,心里十分高兴,便继续划船。
不一会儿,风浪更急了,大家也都更加紧张。这时,谢安不慌不忙地对船工说:“这样划下去,从哪里上岸呢?”船工说:“只能从原地上岸。”于是,船工才划船返回。大家都很佩服谢安的胆量。
谢安临危不惧的气概,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浪之中,在政治风浪中也是这样。
晋文帝去世后,宰相桓温想推翻晋室,争夺王权,觉得谢安和王坦之都是绊脚石。在新亭他的官邸,他叫谢安和王坦之到他那里去见见面,想埋下伏兵在宴会中杀害他们。王坦之害怕得要命,就问谢安:“怎么办呢?”
谢安神色自然,毫不畏惧,十分镇定地说:“晋朝的存亡,就在于我们这次去还是不去了!”
到了桓温府上,见面之后,王坦之吓得胆战心惊,汗流浃背,双手直打哆嗦,而谢安却十分镇静地到了厅堂,从容自在地坐上席位,对桓温说:“我听说作为王室的护卫,各地的大将都有自己的职责和道德,应该把兵力部署在边境上严守疆土,建功立业,没想到您怎么从墙壁后面向别人捅刀子呢?”
桓温笑着回答说:“没办法,我现在不得不这样啊!”
接着,谢安与桓温在轻松的气氛中谈了很长时间,桓温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自己谋反篡权的意图。
当初,王坦之与谢安都很有名,通过这一件事,人们就分别出了他们之间的优劣。谢安这种“骤然临之而不惊”的大丈夫气概,也被后人所赞赏。
◎故事感悟
谢安能够临危不乱,遇事不慌,表现出大家气度和风范。同样,他在官场和政治斗争中也会一如既往地镇定自若,面对一切威胁、利诱毫不动摇。所以人应该学会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忍受住利益的诱惑或驱使,正直地做人。
◎史海撷英
谢安无心出仕
谢安青年时期,曾以其名士风度而闻名。就在他流连于会稽山水的时候,也曾多次接到举荐信,请他出山做官。
第一次被邀请,是谢安年仅弱冠时。当时,扬州的刺史庾冰听到谢安的声名后,几次下郡县敦请逼迫他做自己的属下。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谢安只好告别自己喜爱的家园乐土前去赴召。可是才过了一个多月,他便打道回府了。
另一次是在七年后,大将军桓温征伐蜀汉时,也很关注谢安的盛名,就上报朝廷,让谢安做他的司马。谢安这回更加干脆,以世道难行为缘由,婉言拒绝了桓温的好意。
◎文苑拾萃
兰亭诗二首
(东晋)谢安
其一
伊昔先子。有怀春游。
契兹言执。寄傲林丘。
森森连岭。茫茫原畴。
逈霄垂雾。凝泉散流。
其二
相与欣佳节,率尔同褰裳。
薄云罗阳景,微风翼轻航。
醇醑陶丹府,兀若游羲唐。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
傅奕讲道理破迷信
◎思无域,行有则。——格言
傅奕(555—639年),唐相州邺(今河南安阳)人,唐初学者。精于天文历数,著名的反佛斗士。唐武德初,拜太史丞,迁太史令。进《刻漏新法》行于时。见于唐初典章制度,多沿隋旧。主张承乱世之后,多有变更。他最先向佛教展开斗争,有助于巩固儒学阵地,发展了无神论思想。其思想对后来韩愈等人反佛有很大的影响。
傅奕是我国隋唐时期著名的天文历法学家。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执政时为太史令,专门管理天文、气象、历法、算学等。他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宗教迷信思想。特别是对魏晋以来,历代帝王大兴佛寺,浪费民力,僧尼泛滥成灾,给人民带来莫大痛苦的情况,他非常憎恶,对此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对唐太宗即位后的“贞观之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国在东汉以前本没有佛教,是后来由阿拉伯地区传过来的。南北朝时开始大力发展,隋唐达到顶峰。
隋文帝杨坚小时候寄养在尼姑智仙的庵里,13岁才还家。以后北周武帝消灭佛教僧尼,智仙又隐藏在杨坚家。智仙说杨坚日后能当皇帝,必定重兴佛法。而杨坚自己也深信受过佛的保佑,所以当皇帝后大力提倡佛教。他鼓励百姓出家当僧尼,并要百姓按人口出钱来营造佛寺,塑造佛像。他组织人力,给京城和大城市的佛寺抄写佛经13万卷,还修旧经400部。由于他的提倡,民间流传的佛经就更多,比儒家的经典要多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杨坚晚年排斥儒学,而使佛教在短期内竟成为国教。隋炀帝杨广继续大兴佛教,修旧佛经2.9万余部。当时全国僧尼多达十几万人,许多人与官府勾结,霸占良田,抢夺民女,逃避纳税,无恶不作,百姓对他们十分痛恨。
另一方面,南北朝以来,我国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战乱,人口大大减少,唐朝的版图虽然比隋朝大不少,但总户数和人口却比隋朝少很多,这和佛教的兴盛是有关系的。有许多人家由于独生子女出家当尼姑、和尚而绝了户。
傅奕看到这个现象,心里很不平静。经过反复考虑,就于624年给唐高祖上了一封条陈,讲了自己对佛教的看法,说明兴佛教的害处。
傅奕说,许多僧尼并不是真的信仰佛教,只是削去头发,换一身服装,逃避租赋。这些人用妖书邪法“恐吓愚夫,诈欺庸品”,百姓受了骗,就虔诚地追悔自己过去犯了罪,而把所谓的幸福寄托在对未来的空想上。有些人竟然愚昧到这种程度:布施(给寺庙捐赠叫布施)一个铜板,希望收到一万倍的利益;持斋(吃素)一日,希望得到一百天的粮食;有人犯了法,在监狱诵佛经,昼夜不停,盼望佛帮他免罪。这一切都是得不到的。
在条陈的最后,傅奕感慨地说:“自古以来,凡是忠诚提意见的人,很少不受害。南齐有一个大臣叫章仇子,他因为给皇帝上表揭露僧尼泛滥,寺塔太多,浪费钱财,损害国家,引起一些僧尼的仇视,便在宰相、后妃那里进谗言、说坏话,结果被砍脑袋。”傅奕说,他很羡慕章仇子的事迹,愿意步他的后尘。
不久,傅奕又写了十一首条陈,词语激昂,直言不讳。唐高祖把它交群臣讨论,遗憾的是只有太仆卿(掌管皇宫车马饲养的主官)张道源支持,认为提得合理,以中书令(相当于宰相)萧瑀为首的大臣起来反对。
萧瑀的高祖是南梁武帝萧衍,萧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最信佛的皇帝。他一当皇帝,就宣布佛教为国教。更可笑的是,他三次跑到寺里当和尚,每次都由大臣们捐钱才赎回来。
萧瑀本人也笃信佛教,经常按佛规苦修苦炼,所以当他看到傅奕的上疏,便情绪激昂地与对方辩论,他说:“佛(指释迦牟尼)是个圣人,你的议论是对圣人的诬蔑,应当处以严刑。”
傅奕毫不示弱,针锋相对地反驳说:“释迦不当王子,却跳下城墙,出家当和尚,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人。萧瑀并不是生于荒郊野外,可是信仰无父之人创立的佛教。我听说,不孝的人是没有父母的,这正说的是萧瑀。”
傅奕把萧瑀驳得哑口无言,只好作了一个佛教徒的合掌手势,无可奈何地说:“和你没有什么道理好讲,地狱正是为你这种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