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理:以理导欲
9452600000003

第3章 理制于心显淡泊(1)

颜回悟乐天知命之理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易经》

颜回(公元前521—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14岁即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在孔门诸弟子中,孔子对他称赞最多,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对他也无不推尊有加,宋明儒者更好“寻孔、颜乐处”。自汉高帝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三国魏正始年间将此举定为制度以来,历代统治者封赠有加,无不尊奉颜子。

春秋末年,在繁华的鲁国国都曲阜城中有一处极淡雅宁静的院落。院中整齐洁净,纤尘不染,竹梅并茂,暗香浮动,房屋的主人孔子正独自愁云满面地闲坐厅中。

一会儿,弟子子贡手托茶盘走进厅中,将茶杯轻轻放在孔子身旁的小几上,孔子竟然丝毫未觉。子贡见孔子面带忧烦,也不敢惊动,便悄悄地退了出去。

子贡出来以后,担心地对颜回说:“老师今天看起来很忧愁,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呀?”

颜回想了想,就笑着说:“我能使老师转忧为喜。”

子贡半信半疑。只见颜回拿来一把瑶琴,席地坐在院子中央,抚琴而歌。

“铿、铿、铿”几下琴声,就如冰消雪释,泉水欢快地涌出山谷。颜回引吭高歌,歌声圆润嘹亮,琴声伴和,仿佛春回大地,百鸟齐鸣。琴声与歌声更加抒臆,仿佛风花雪月,韵华当年。琴声转入高潮,歌声也随之直冲云霄,仿佛长虹贯日,雪霁天晴,人寿年丰,昌盛繁荣。曲终奏雅,一气呵成。怦然而止,余音绕梁。真是曲尽其妙,歌尽其情,如悬河泻水,淋漓尽致啊!

子贡听得喜悦欢畅,如醉如痴。颜回仍旧端坐院中,微笑不语。一会儿,果然孔子站在厅口,召唤颜回入厅叙话。

颜回走进厅中,孔子便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那么快乐呢?”

颜回躬身,反问道:“老师您为什么一个人那么忧愁呢?”

孔子看了看颜回,说道:“先说说你的道理吧。”

颜回回答道:“我过去常听老师您说,乐天知命就不忧愁。我跟随老师学习多年,对天、命也略微有所知、有所悟了,所以弹琴高歌,直抒胸臆,快乐无比。”

孔子凄然垂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息地抬起头,说道:“有这种说法吗?你的理解太狭隘了。这是我过去的说法,今天我要为你重新解释它的本义。”

颜回很是惊奇,忙凝神侧立,等待孔子讲解。

孔子继续说道:“你只知道乐天知命没有忧愁,却不知道乐天知命有大忧愁呀!静心修养自身,不管穷困还是显达,都在天由命,所以都不在意。这就是你所说的乐天知命没有忧愁的意思。从前我编著《诗》、《书》、《礼》、《乐》,想用它们治理天下,并遗留给后世子孙。不仅仅只想用它们修养自身,治理鲁国一个国家。可是,当今鲁国的君臣日益丧失他们本来的秩序,仁德义气衰微,人情友谊薄如白纸。《诗》、《书》、《礼》、《乐》在当前的鲁国都不能推行,又何谈治理天下,遗留后代呢?我这才知道它们对于治乱没有什么补益,但也没有改革它们的办法。这就是乐天知命的忧愁之处呀!即使这样,我还是明白了,‘乐’与‘知’并不是古人所说的‘乐’与‘知’。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所以无所不乐,无所不知,无所不忧,无所不为。《诗》、《书》、《礼》、《乐》还有必要改革吗?”

颜回听后,肃然起敬,拱手再拜,说道:“我也明白了。”

颜回出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子贡。子贡听了,茫然不解,便回到家中闭门反思。整整苦思了七天七夜,废寝忘食。颜回再去看他时,只见他形容枯槁,瘦骨嶙峋。颜回大吃一惊。就悉心讲解,做喻点拨。子贡感到心中豁然开朗,身体很快复原了。于是,便重返孔丘门下,抚琴高歌,读书诵史,终生不止。

◎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是列子借孔子与弟子的言论,说明知天命、克制欲望思想的道理。乐天知命本来被认为是圣人修养的最高豁达境界。克制自己的欲望,知天命而顺其自然,只有无乐无知的“无为”之道,才是人的最高境界。

◎史海撷英

颜回师从孔子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以及在陈、蔡间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却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了颜回的话后,感到很高兴。

颜回向来以德行著称,严格遵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所以孔子经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颜回终生所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去世,葬在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颜回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说:“噫!天丧予!天丧予!”

◎文苑拾萃

孔子泣颜回

(宋)曹勋

噫嘻吁,天欤人欤,回也抑亦子之命欤,而其或者天实使之丧予。

何仁者之不寿,而中道之弃兮。

噫嘻吁,回欤回欤,其吾道之穷欤。

介子推不慕名利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晋文公(公元前697—前628年),姬姓,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62岁时回国继位。在位9年去世。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回国后,一一赏赐了曾经跟随他一起逃亡的人,唯独微臣介子推因为没有提及禄位,所以晋文公也就没有封赏他。介子推对母亲说了一些对赏赐的看法,母亲对他说:“你何不也去讨赏呢?万一这样死了,又能抱怨谁呢?”

介子推回答说:“明知错误而去效仿,那错误就更大了。而且我已口出怨言,是不能吃他的俸禄了。”

母亲说:“那也该让君王知道一下。”

介子推说:“言语,是身体的文饰,身体都将要隐藏了,哪里用得着文饰?这不是故意把身体显露吗?”

母亲说:“你能这样吗?如果能,我就和你一起隐居!”

于是,介子推母子两人一起隐居山中而死。后来,晋文公到处找他,但始终没有找到,只得把绵山(今山西介休东南)作为他的封地追赠给他,并说:“用这来记载我的过失,并表彰贤明善良的人。”

◎故事感悟

介子推这种不慕名利、理制于欲的淡泊之心,是我们常人不能及的。当今社会,仍存在着一些人为追逐名利而六亲不认,甚至与亲朋好友反目成仇的现象。对于这种人、这种现象,我们一定要杜绝,并将“理”这个词藏于心间,时刻警醒自己!

◎史海撷英

介子推功不言禄

重耳在逃亡了19年后,因得到秦缪公的相助,得以返国即位。与介子推一起追随重耳19年的咎犯担心先前出奔在外,多有冒犯重耳之处,因此假意请辞。介子推认为,重耳历尽艰险,重返王座,是上天相助。咎犯身为臣子,挟功要君,惺惺作假,所以早有归隐之意的介子推耻与其为伍,于是借此机会归隐乡间。

晋文公登基后,按功绩对臣子们一一封赏,唯独漏赏了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有人为介子推的遭遇抱不平,将一首诗挂在宫门口: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看到后,马上派人召介子推,得知介子推已携老母隐入绵山,于是将绵山之地封与介子推,并改名“介山”。

◎文苑拾萃

寒食节的来历

介子推在隐居到绵山后,晋文公感到很懊悔,便亲自去绵山寻找,但介子推始终避而不出。于是,晋文公下令焚山,企图逼介子推出山。不料介子推却坚决不下山,最终抱着一棵柳树死去了,晋文公感到悲痛万分。

为哀悼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全国将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设为火禁日,禁止烟火,仅食寒食,并从此形成了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节日“寒食节”。虽然寒食节的真正起源并非来自于此,但将纪念介子推作为寒食节起源的说法却最为流行,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许多人又把纪念介子推说成是清明节的起源。

列御寇不为人先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洪自诚

列御寇(生卒年不详),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人(今河南省郑州市),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处于同一时期。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公元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的重要典籍。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列御寇是个非常有名的人。有一本书,名叫《列子》,传说就是他著的。他在道家中地位很高,道家把他尊为前辈。人们常常把他同老子和庄子并提。

据说,列子曾向壶丘子林学道,也就是学做人的道理。壶丘子林对列子说:“你懂得了持后、不为人先的道理,也就明白了持身做人的道理。”

列子说:“请给我讲一下持后的道理。”

壶丘子林说:“你回头看一眼自己的身影,就明白了。”

列子回首观望,看到形体弯曲,影子也随之弯曲,形体正直,影子也就正直。

列子恍然大悟,影子的曲与直在于形体,而不在于影子本身。如果影子弯曲,不应责备它,而要先正直形体才对。

列子说道:“做人的道理也是如此吧。做人应当知本,一味去同别人争夺,以为只有比别人高,站在前面,就能得到,其实这是不知道得失的根本原因哪!应当放弃表面上的争夺,因为得与失是出之有因的,所以在别人厮杀不已的时候,我则要退后,退后才是真正的在先。”

列子得道后,躲开了人世间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不理睬那些荣华富贵,同他的妻子到一个宁静的乡间过着平淡的日子。

他每天都是担水砍柴,耕地做活,待人平和安详,遇事谦让,少言寡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了。看起来就是一个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乡下人,一点锋芒都没有。

虽然他本人从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但是列子的名声却越传越远,人们都非常钦佩列子的修养已到了没有锋芒、没有光耀的境界。

列子和他的妻子日子过得很清贫,列子的脸上带着饥饿的颜色。

当时,子阳在郑国做宰相,子阳是个很有才华的人,是那个时代出名的政治家。一天,一位客人来到郑国,在同子阳谈话时就提到了列子。

那位客人对子阳说:“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他住在您的国家里却过着贫困的生活,难道说您不喜好贤士吗?”

子阳听了感到很不舒服。当时人们认为礼尚贤士,表明一个统治者是有品德的圣君,况且只有尊重贤能之人,才会有人归附他,增强自己的力量。当时诸侯争霸,每个国家都希望得到天下人的帮助。

于是,子阳就派手下官吏做自己的使者,送粮食给列子。

列子很恭敬地接待使臣,一再对子阳表示感谢,最后表示不能接受赠送的粮食。就这样,列子把使臣送走了。

列子送走使者走回家门,他的妻子很不满意,望着他拍着胸口说:“我听说做有道人的妻子,都可以得到安逸和快乐,活得自由自在,可我们却是面带饥色。宰相子阳派人来送给你粮食,你却不接受,这是命中注定要受苦吗?”

列子笑着对妻子道:“你对我并不了解啊!子阳是听信了别人的话才来给我送粮食,以后也会因为听信别人的话而加罪于我的,这就是我不接受的理由。”

后来,人们果然发难杀掉了子阳。

◎故事感悟

利中潜藏着害,靠近利益的人也就靠近了祸害,在子阳的利益范围内的人,都受到他的祸害的威胁。知道了相反相成的道理,也就能放下追求利益的贪心了,这就是列子甘愿清贫的原因。

◎史海撷英

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一次,于是列子就向关尹子请教射箭。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这样还不行。”

列子回去后,又开始练习射箭很多年,之后列子向关尹子报告。

关尹子说:“你知道射中靶心的原因了吗?”

列子说:“知道了!”

关尹子说:“很好,好好练习把握这个技巧,不要让它荒废了。不光是射箭,治国修身也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结果,而注重了解清楚整个过程。”

清心寡欲才能治理好国家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