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理:以理导欲
9452600000007

第7章 理制于心显淡泊(5)

明英宗虽然重视他的学问,但看他年事已高,就批准他告老还乡。

获准后,薛瑄立即出城。当到达直沽准备登船时,遇上风雨,舟不能行。他们被困在那里,粮食也没有了,到了中午全家人还吃不上饭,而薛瑄还在那读书不停。

他的儿子薛淳说:“人家都在那好好做官,没人要求退职,而你偏要退,现在困在这里怨谁呢?”

薛瑄听了儿子的埋怨不以为然,很冷静地说:“我的身子虽然被困,但我的心情却得以通达顺畅了。”

◎故事感悟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在我们看来,这是淡泊的涵养。薛瑄这样说:“欲淡,则心轻,心轻则见理。”淡泊,有如大气凝成的思考,这时的人开始挣脱金钱的羁绊和权力的绳索,心态回归自然,从高雅的思考中获取快乐。这比许多急功近利者或是苦于应酬的人更加理性而平和。

◎史海撷英

薛瑄为官刚正不阿

在薛瑄为官期间,宦官王振掌管着司礼监,他勾结官僚,擅作威福,弄权朝廷。薛瑄因刚正不阿而得罪了奸官王振,被诬陷下狱。后来,薛瑄又被削职放归田里,“家居七年,闭门不出”,专事设馆授徒。后来由于刑科奏请皇帝复核,明代宗景帝即位(1449年),又起用薛瑄任大理寺丞。

景泰二年(1451年),薛瑄出任南京大理寺卿。薛瑄到任后,抑制豪强,扶持正义,深得人民的拥护。

◎文苑拾萃

拟古(二首)

(明)薛 瑄其一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衒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

其二

庭树微飘落,凉气始披拂。

却忆少年时,泛舟湖湘曲。

秋风起波澜,寒霜下林麓。

日出江上枫,雾隐楚岸竹。

兰芷亦萧条,芰荷不秋馥。

灵均旧游处,骚思方满目。

忽忽三十年,凉意复相触。

《九歌》有遗辞,得意在云谷。

巴金轻名利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

巴金(1904—2005年),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在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巴金开始大量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逐步接受反帝反封建、科学民主等进步思想,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巴金先后创作了《灭亡》、《新生》、《家》、《春》、《秋》等长篇、中篇小说以及为数众多的短篇小说、散文、报告、特写、游记、童话等等。

巴金不求名,不求利。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巴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不要工资的人,完全依靠稿费维持生活。

巴金的著述甚丰,稿费也比较多,但他一不挥霍,二不购物置产,常常一掷千金,无私捐献。巴金凡得到稿酬、版税或文学奖金,都全部捐献给现代文学馆、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或者希望工程。

80年代初,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些巴金过去的著作,巴金心里很不安,便关照出版社不要给他寄稿酬。出版社如何处理这笔钱?在党委会上,大多数人主张以巴金的名义设一个编辑奖。但是,巴金一向不同意以自己名义设奖金。于是,在向巴金转述党委意见时,就说建议把稿费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编辑或作者。巴金很快回信,高兴地说:“稿费就用来帮助作者吧,设立奖金我不赞成,我反对用我的名字。”

1993年,巴金90岁诞辰时,四川省作家协会打算以巴金的名字设立基金会和文学奖,巴金又是坚决不同意。巴金专门致函四川省作家协会,再次表述自己的意见:“我一向不赞成以我的名字建立基金会、设立文学奖。”

巴老被安排到杭州疗养时,硬是自掏腰包交了整整6万元的食宿费。警卫惊呆了,那么多名人来住过,没见谁交过这么多钱。

几十年来,巴老以“一个老人”的身份,捐过无数次的慈善款。1997年,巴金为华东水灾一下就捐了12万,如今家人仍按他的意愿每年捐款不低于五位数。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一笔巨款,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了灾区。

巴金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办公室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五十多万元。

2005年1月5日上午,上海市文联发动上海文艺界近300位著名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向海啸灾区捐款。

得知这个消息,刚刚度过101岁生日的巴金托人两次共送去6万元,代表这位老作家前去捐款的人留下的签名却是上海作家李尧棠,这正是巴金老人的真名。

之后巴金,又把自己的稿费、积蓄源源不断地捐给了中国现代文学馆、慈善机构、灾区和希望工程,每次捐款时他总要对经办人员交代:不留巴金名、不宣传、不报道。

1985年,四川省作家协会给省委省政府写了报告,要求恢复巴金故居。巴金知道后不同意,说:“不要恢复故居,如果将来要搞点纪念,可以在旧址钉一个牌子,上面写作家巴金诞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就行了。”

1986年10月,巴金连续用三封信申明他的意见。巴金在信中写道:“我想谈谈故居的事,一直没有工夫写出来。我的意思就是:不要重建我的故居,不要花国家的钱搞我的纪念。”“关于故居的事就这样说定了。不修旧宅,不花国家的钱搞这样的纪念,印几本《选集》就够了。”

2002年,出席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些代表,又提议修建巴金故居,四川省委也很重视,但仍然被巴金拒绝了。

◎故事感悟

一些人以为,名人定会看重自己的名利,否则,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名气。其实不然,大凡有名气之人,他们往往业绩多、成就大,而淡泊名利,甚至不善张扬,拒绝扬名。文学巨匠巴金淡泊名利、乐善好施的高尚品格深受世人敬仰。

◎史海撷英

巴金的爱国主义思想

巴金12岁时,便通读了《说岳全传》。他深深地被岳飞的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所打动。20世纪90年代,巴金在众人的劝说下到杭州休养。从来怕麻烦别人的他,有一天却提出了要求,想去拜谒岳坟。在文征明《满江红》词碑前,年过九十,平时说话吐字不太清楚的巴金,像小学生那样吟诵起这首词来,声音越来越清楚、高亢:“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巴黎。这是他离别巴黎半个世纪后,第一次再踏上这片土地。故地重游,对任何人来说都会有很多感慨。但是,每天清晨,巴金都静静地坐在窗前,眼前看到的不是巴黎的街景,而是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杭州的西子湖、成都的双眼井,广州的乡村……他说:“出了国境,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觉得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关心地注视着我。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摆脱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文苑拾萃

《随想录》节选

巴 金

现在我明白了。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它不是形式,不是装模作样。主要的是严肃地、认真地接受痛苦。“让一切都来吧,我能够忍受。”我没有想到自己还要经受一次考验。我摔断了左腿,又受到所谓“最保守、最保险”方法的治疗。考验并未结束,我也没有能好好地过关。在病床上,在噩梦中,我一直为私心杂念所苦恼。以后怎样活下去?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漫长的不眠之夜仿佛一片茫茫的雾海,我多么想抓住一块木板浮到岸边。忽然我看见了透过浓雾射出来的亮光:那就是我回到老公馆的马房和门房,我又看到了老周的黄瘦脸和赵大爷的大胡子。我发觉自己是在私心杂念的包围中,无法净化我的心灵。门房里的瓦油灯和马房里的烟灯救了我,使我的心没有在雾海中沉下去。我终于记起来,那些“老师”教我的正是去掉私心和忘掉自己。被生活薄待的人会那样地热爱生活,跟他们比起来,我算得什么呢?我几百万字的著作还不及轿夫老周的四个字“人要忠心”。(有一次他们煮饭做菜,我帮忙烧火,火不旺,他教我“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想到在马房里过的那些黄昏,想到在门房里过的那些夜晚,我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钱钟书淡泊处世

◎竹直心虚乃吾友,水淡性泊是我师!——格言

钱钟书(1910—1998年),原名仰先,字哲良、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钱钟书是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堪称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著名大学者,现在南方有的高校硕士研究生已专门将“钱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了。之所以敬佩他,倒不仅是源于他著述等身,学贯中西,而是因为他一生治学严谨、淡泊名利的处世之道。

钱钟书是做真学问的,而不胡编乱凑这个“学”、那个“说”。他有句治学名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多为俗学。”这反映了他潜心钻研的严谨治学态度与卓尔不群的思想境界。读《钱钟书文集》,我们会发现这位大学问家写的更多的是单篇论文,篇幅虽不长,但细读起来,多为黄钟大吕,比某些“大部头”要厚重许多。

中西融会,博大精深,论点精辟,言之有据,是钱钟书治学的明显特点。据他的夫人杨绛回忆,钱钟书不仅博览群书,而且精通一些大字典、辞典、百科全书,“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读书时兼作笔记,并自题诗曰:“书痴钻窝蜂未出,诗情绕树鹊难安。”他的文章,往往为透彻地说明一个独到的论点,要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大量经典论著,再经过个人的独立判断与阐述,可以说是笔力千钧、力透纸背。其代表作《谈艺录》、《管锥编》仅引中外书籍就多达四千多种。他的不少文章,仅文尾的参考文献或注释就多达三四十条。相形之下,现在的一些文化人作学术论文时,就缺少这种扎扎实实的严谨态度。

钱钟书先生有着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而这更令人仰之弥高。

早在20世纪40年代,钱钟书就以一部《围城》名震文坛。可他崇尚实学而不图浮名,为了潜心做学问,晚年谢绝一些重要传媒的采访拍照,而这正是当前一些急于求名的文人所求之不得的。辞世前他多次嘱咐丧事从简,驾鹤西行时仅有夫人杨绛等极少数人送行,悄然离去,真可谓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

◎故事感悟

钱钟书是个独具魅力的文化巨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深晓人生真谛,能做到大彻大悟、大有大无——所谓“大无”,即视红尘中的功名利禄为过眼烟云;所谓“大有”,即孜孜以求在事业上有大建树。

◎史海撷英

钱钟书的少年生活

钱钟书的伯父没有儿子,按照惯例,钱钟书一生下来就被过继给了伯父。

钱钟书在刚满周岁时“抓周”,抓到了一本书,因而取名为钟书。钱钟书四岁时,伯父便开始教他认字。6岁时被送入秦氏小学,不到半年,因为一场病,伯父便让他待在家不再上学了。后来又进过私塾,伯父又嫌不方便,干脆自己教钱钟书。

通常来说,上午伯父会出去喝茶,给钱钟书一个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给两铜板就让他去看小人书。钱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那有一个大庄园。他很贪玩,耽误了一些功课。而且伯母的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半夜吃夜餐,生活毫无规律。一回来,父亲见钱钟书染上了许多坏毛病,大骂,但他却从不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骂钱钟书。

钱钟书在11岁时,考取了东林小学,而伯父不久也去世了。尽管父亲负责钱钟书的学杂费,但其他的开支却无法弥补。没有作业本,他就用伯父曾钉起的旧本子;笔尖断了,他就把竹筷削尖替用。

14岁时,钱钟书考上了桃坞中学。当时,他的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对他的作文始终不满意,钱钟书从此更加用功读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渐渐可以代父亲写信、写诗。父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文苑拾萃

阅 世

(现代)钱钟书

阅世迁流两鬓摧,块然孤喟发群哀。

星星未熄焚余火,寸寸难燃溺后灰。

对症亦知须药换,出新何术得陈推。

不图剩长支离叟,留命桑田又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