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黄庭坚教学相长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茅盾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等。
苏轼是北宋时期成就很高的文学家。他不仅散文、诗、词写得很好,而且书法、绘画也很好,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
苏轼杰出的成就,使他在知识分子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不少文人学士纷纷向他求教。黄庭坚就是其中的一个。黄庭坚寄来书信和两首《古风》向苏轼请教,苏轼谦逊地称赞黄庭坚的《古风》“托物引类,真是古诗人之风”。
苏轼对后辈的培养提拔是非常认真的,但他从不把自己的文学爱好强加于他的门生,而是让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黄庭坚总是跟随老师,如饥似渴地寻求知识,苏轼也把自己的诗文、书法技艺毫无保留地教给黄庭坚。苏轼在传授知识时,不仅处处严格要求黄庭坚,而且经常诱导他和其他学生给自己“挑刺”。
有一次,苏轼对黄庭坚说:“我近来揣摩了你的文章,总感到这些诗文好像那种不可多吃的酒宴上的珍品,虽然格律齐整,声韵有致,却不可多吃。多吃了,就会无益于健康!”接着,苏轼详细地分析了这些诗文的优缺点,随后说:“我已经评估了你的文章,但我也有一个要求,请你也评一评我的诗文,当然只准挑刺,不必褒奖。”黄庭坚一听很不好意思,在苏轼的催促下,他终于仔细思虑了一番,才鼓起勇气说:“先生,你的文章固然妙绝于世,可您写的诗比起古人来,却是大为逊色啊!”苏轼听了,连连点头,不禁说:“评得有理,评得有理!”
又一次,苏轼和黄庭坚练习书法,边练边说:“你近来写的字开始有清劲之感,但有些过于硬瘦,好像那树梢上挂着一条蛇一样。”接着苏轼又照例要求黄庭坚评价自己的作品。黄庭坚说:“老师的字总的看写得很好,但有时却使人感到写得过浅。恕学生冒昧直言,有的字就像石压蛤蟆一样。”一语既出,黄庭坚觉得出言不逊,心里有点惶惶不安,谁知苏轼却说:“你已有这般眼力和勇气,足见大有长进!大有长进!”苏轼竟高兴得放声大笑起来,黄庭坚也随着笑了起来。
苏轼是严格的老师,又是敦厚的长者。在苏轼的影响下,黄庭坚养成了深入研究问题的习惯,后来他很有成就,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名扬四方。
◎故事感悟
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大家,并不恃才傲物,而是谦逊恳求他人给自己提意见,这种谦虚治学的态度值得后人学习。
◎史海撷英
画扇还钱
在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寺,苏公判牍”。白傅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苏公便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据史书记载,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向他控告一个制扇子的人借钱不还。苏轼将那个制扇子的人找来询问,那人说:“小人以制扇为业,适今春以来,所制不售,非固负之也。”苏轼把他的扇子拿来,在上面题字作画,顷刻而就,然后交给制扇人,那人拿着这些扇子还未出府门,就被人以高价抢购一空,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还有富余。这个画扇判案的故事,在杭州民间成为佳话,流传至今。
◎文苑拾萃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其一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其二
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
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
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
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
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
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
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
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何澄接受批评改画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何澄(1217—约1309年),燕(今河北省)人。金末元初画家。金哀宗时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元代武宗至大初晋升为中奉大夫,授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年93岁尚健在。工画人物故事,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传世作品有《归庄图》卷。
何澄是元代的著名画家,有许多的名画流传于后世。
有一次,何澄创作了一幅画,许多朋友和学生都抱着“先睹为快”的目的纷纷登门拜访。
何澄带着大家走进了自己的画室,画室的四壁上都挂着自己的画作。
大家边看边谈论,气氛十分热烈、和谐。一会儿,他们来到一幅画前停下来。这时,何澄的朋友张一捧问:“何兄,这幅画就是新作吧?”何澄笑着点了点头,大家的眼光随即都落在这幅新作上。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长长的头发披搭在胸前,左手抓着头发,右手拿着剪刀,正在剪那黑发……
“这幅画,无论是人物的肖像,还是身上的装饰,老师都是费了一番心思的。”一个学生啧啧叹道。
“画画最难的就是眼睛……你们看这两只眼睛,含着无限的情韵,是舍不得把珍贵的头发剪掉呀!”张一捧说。
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让何澄老师给大家讲讲这幅画的构思。何澄慢慢地说:“这原是个典故,据说晋朝政治家陶侃年幼时家境贫困,父亲不幸早亡,母亲靠纺织供他读书、交友。一次家中有朋友来访,陶侃家贫无力招待,陶母便剪下了自己的头发让他去换酒买菜,从此这故事便成为美谈。我因心有所感,所以把这一素材进行加工,画成这幅人物画《陶母剪发图》!”
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个小孩,他也喜欢画画,看见大家在欣赏何澄的画,自己也夹在里面看看。这个小孩就是长大后当官的岳柱,他当时只有八岁。看了看《陶母剪发图》,他说:“这幅画画得不真实!”
岳柱的一句话就像一把盐撒在油锅里,顿时炸开了。张一捧等人都责怪小孩多嘴。
虽然说话的只是个孩子,但站在旁边的何澄仍和颜悦色地问:“那你来说说,这幅画哪里不对呢?”
岳柱回答说:“刚才听您说了,陶母家里很穷,没有钱买酒菜请客人,只好剪掉头发卖钱买菜招待客人。可是既然陶母家很穷,那您为什么给她戴上金钏子呢?她可以把金钏子拿去卖钱呀,这不是比卖头发更值钱吗?”
张一捧听后,哑口无言。何澄听后,却点点头说:“你的意见提得很好,戴着金钏子,她就不是穷人,而是一个富贵女人了。”说着,转身拿起画笔,把陶母手上的金钏子改了。
◎故事感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又有几人能做到像何澄般虚怀若谷,能让八岁孩童指出自己的过错呢?人生道路上只有始终保持一颗谦虚的心,才能让自己少犯错误。
◎史海撷英
岳柱巧驳私塾师
元朝时期,有一个名叫营邱子的人,在一所私塾里当先生。他对元朝的统治很不满,可又无法摆脱,于是便常常借酒浇愁,渐渐养成了懒散的习性,经常在课堂上打瞌睡。在他所教的学生当中,有个名叫岳柱的,家虽贫寒,却聪明好学,遇事总爱动脑筋。
有一天上习字课,营邱子叫学生按字帖写字,自己照样伏案便睡。这下课堂里乱了套,学生们都开始嬉笑玩耍起来。岳柱趁众学生闹得起劲时,悄悄走到讲台旁,摇醒正在打瞌睡的营邱子,低声问道:“先生,您为什么老是打瞌睡?”
营邱子正在做梦,朦胧中被岳柱摇醒,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此故作神秘地回答:“我是到梦乡去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孔子梦见周公那样,然后将古圣先贤的教训传授给你们。”说完便摇头晃脑地吟起:“采菊西篱下,悠然见北山。”
“不对呀,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岳柱纠正道。
营邱子叹息道:“茫茫人世,芸芸众生,人妖不分,何分东南西北!”
岳柱知道,营邱子所谓的梦中托言都是谎词,但他想让营邱子改掉打瞌睡的坏毛病。于是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上课时,营邱子正教学生念书,忽然发现岳柱也在打瞌睡,便大声呵斥道:“懒惰成性,真是朽木不可雕!”
可岳柱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先生,您冤枉人了,我是在学习呀!”
营邱子更怒了:“明明是打瞌睡,还敢诡辩!”
“真的,我到梦乡去拜见古圣先贤去了,就像您梦见古圣先贤一样。”
营邱子有意刁难岳柱,问:“古圣先贤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训?”
岳柱从容答道:“我见到了古圣先贤,就问他们:‘我们的先生几乎每天都来拜望你们,你们给了他些什么教训?’但他们回答:‘从未见过这样一位先生。’”
营邱子听了,顿时瞠目结舌,继而满脸羞愧。没想到一个身高齐腹的孺子,竟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此,他改掉了打瞌睡的毛病,对岳柱也更是悉心栽培。
◎文苑拾萃
虚怀若谷
这个成语是指胸襟像山谷一样宽广,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语出先秦·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老子》中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说:“上德若谷。”后来便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
所谓“大盈若缺,大智若愚”,意思是说,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见,最白的东西反而有污点;勇敢的人看上去像胆小鬼,睿智的人看上去却很糊涂。圣人的胸怀广大得好像天地间的风箱,又好似山间的低谷,无边无际。因为低谷容易充满,而高岭容易失去。只有汇小溪、纳百川才能成为江海湖泊。这才是《道德经》中“虚怀若谷”的真谛!
兼听则明
◎汝不如人,则恭敬而求教,不可掩饰护短;人不如汝,则谦和而逊让,不可鄙薄逞长。——清·梁章钜《退庵随笔·交际》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悦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做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既是个文臣,又是个武官。他在幼年时代就立下大志,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昼夜诵读诗书,到了成年仍然保持谦虚的襟怀。
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官时,因为十分敬仰崇拜严子陵,特地为严子陵建造了一座祠堂。严子陵是东汉初年人,跟刘秀是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就召严子陵到京城去做谏议大夫,他不肯,隐居在富春山。相传严子陵经常在富春江边上钓鱼,因此祠堂就造在钓鱼台旁。
范仲淹为严子陵写了一篇记,其中有一首赞颂严子陵的诗,诗中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水深广的样子),先生之德,山高水长。”诗写成以后,范仲淹就把这首诗拿给至交好友李泰伯看,并让他提意见。李泰伯读后,再三叹服,然而觉得意犹未尽,他站起来说:“先生的诗是一首好诗,先生的文章一旦传出去,必定名闻于天下。我想冒昧地改动一个字,使它白璧无瑕。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当时,范仲淹已是大名鼎鼎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给这样一个人提意见,李泰伯实在有点儿诚惶诚恐。
范仲淹听后,马上站了起来,拱手说道:“是哪一个字,快请说出来。”李泰伯说:“‘云山’、‘江水’等词句,从内容上说,十分宏伟开阔,博大奔放;从用词上说,极有气派,又与严子陵的居住环境吻合,韵味无穷。然而下面用一个‘德’字接着它,似乎显得局促狭隘且浅白了,换个‘风’字怎么样?”
范仲淹此时似乎凝住了呼吸,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罢频频点头,连声称“妙”,说罢他又低低吟诵一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果然味道与“德”字大不相同,改用“风”字既包含了“德”的含义,又有“风传千里”、“风流千古”的意味,更能反映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自己对严子陵的崇高敬意。想到这里,范仲淹对李泰伯佩服不已,嘴里说着:“太好了,太好了,真是高见。”说着就要跪下来拜谢李泰伯。李泰伯一见,慌忙扶起范仲淹,连说“不必,不必”。
一日闲暇,范仲淹请友人蔡君谟谈谈对自己近作的看法。当时范仲淹已是权势赫赫的枢密副使,蔡君谟开始颇有顾虑,怕一语不当,得罪权贵。范仲淹看出了蔡君谟的想法,就笑着对他说:“唐朝的魏征说过,‘兼听则明’,作文吟诗,也应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切不可孤芳自赏,妄自尊大。你不必顾虑,请对拙作多加指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