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有一位名叫疏广的人,博学多才,曾在朝廷担任博士,后来还做过太子的老师,地位可谓极其显赫。当他告老还乡时,皇帝和太子赐给他很多金银钱财。
然而疏广回到家乡后,就把这些赏赐都分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乡亲们,既没有为自己购置田产,也没有将这些钱财留给后代子孙。
有人劝他应该给子孙留一些,不要都给了别人,但疏广却说:“这些钱财是皇上和太子赐给我的,我要将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至于子孙今后的生活,他们是不能依靠我的,而要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如果他们有出息,就不需要我留给他们钱财;如果他们将来没有出息,我留给他们的钱财越多,就会害他们越深。你们说,我还需要把钱财给子孙吗?”
疏广的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点头称是。
◎故事感悟
有智慧的官吏,非常注重培养仁爱之心、广布仁爱之德。一个官吏如果缺乏仁爱之心,就难以善始善终。
◎史海撷英
二疏教太子
汉宣帝时期,曾选大臣丙吉为太子太傅,选疏广为太子少傅。几个月后,丙吉迁御史大夫,疏广便徙为太子太傅,专门教授太子读《春秋》。
不久,疏广的侄子疏受也以“贤良”的身份被举荐为太子家令。太子每次入朝觐见宣帝,疏广总是走在前面引导,疏受跟在后面陪护,有礼有节,仪态端雅。
疏广、疏受每日除了给太子讲授《论语》、《孝经》外,还谆谆教导他将来做了国君后要以民为贵,省徭薄赋,缓刑宽政。
◎文苑拾萃
咏二疏
(东晋)陶渊明
大象转四时,功成者自去。
借问商周来,几人得其趣?
游目汉廷中,二疏复此举。
高啸返旧居,长捐储君傅。
钱送倾皇朝,华轩盈道路。
离别情所悲,余荣何足顾。
事胜感行人,贤哉岂常誉。
厌厌闾里欢,所营非近务。
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
问金终寄心,清言晓未悟。
放意乐余年,遑恤身后虑。
谁云其人亡?久而道弥著。
种谷赐县民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钟离牧(?—263年),吴国武陵太守。字子干。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为南海太守、中书令。拜越骑校尉,封秦亭侯。永安六年(263年),蜀亡,并于魏。武陵、五溪地区与原蜀地接壤,吴惧其叛乱,以钟离牧为平魏将军,领武陵太守。后又迁公安督、扬武将军,濡须督,封都乡侯。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钟离牧当官前曾在永兴居住,那时他身强力壮,看到有荒芜的田野,便亲自开垦种下了20多亩粮食。
临近收割,来了一位县民说这块地是他的,钟离牧解释说:“我只是因为看到这块地荒了可惜,才开垦出来种上粮食,不是要占你的田地。”说完便将收获的稻谷统统送给了县民。
县长听到此事很生气,因钟离牧还是汉朝鲁相钟离意第七代孙,怎么能让这种无赖欺负呢?他把那个县民拘捕入狱,要绳之以法。
钟离牧听说后,马上赶来为县民求情,可县长不答应,他说:“你羡慕前贤,学他那样种谷赐于别人,行仁义之事,这我无可非议;但我身为一县之主,应以法度治理民众,对这种不知廉耻之人,怎能不按法处理呢?”
钟离牧说:“这是郡边,你可管可不管。我是受你邀请才来暂住一时,如果为一点点稻谷,你就要杀一位县民,我还能忍心住下去吗?”于是他整装准备离开永兴。
县长见此情景,便亲自前去挽留,并就此放了那位县民。县民事后感到十分惭愧,便带领妻子儿子,将所拿来的稻谷舂出60斛米,送还给钟离牧。可钟离牧闭门不收。
◎故事感悟
钟离牧自愿将所收稻谷送予他人,并无一丝不悦。县官出于义理,将这位县民拘捕。钟离牧强烈要求释放县民,表现出对他人的仁爱与包容之心。
◎史海撷英
钟离牧料事如神
永安六年,蜀国被魏国吞并,武陵郡五溪一带的夷族人与蜀国接壤,当时的舆论担心夷族人叛乱,朝廷便任命钟离牧为平魏将军,兼任武陵太守,前往郡府就任。魏国派遣汉葭县县令郭纯试任武陵太守,率领涪陵百姓进入蜀国的连陵界内,驻扎在赤沙,引诱来各蛮夷部落的首领,有的起来响应郭纯,郭纯又进攻酉阳县,吴国武陵郡中人人震惊担忧。钟离牧向府中官员说:“西蜀灭亡,我们的边境被侵犯,用什么办法抵御魏军呢?”
众人都回答说:“如今这两个县山势险要,众蛮夷在那里布兵把守,不能用军队去惊动骚扰他们,惊动骚扰了他们,众蛮夷就会互相勾结。应当逐步地安抚他们,可派遣恩信吏去宣扬教化,表示慰劳。”
钟离牧说:“不对。境外的敌人入侵境内,欺骗诱惑百姓。应当趁他们根基不深的时候攻取他们,这同救火贵在迅速的情势一样。”他发出命令,迅速整装待发,郡吏中有阻挠非议者就以军法处治。
抚夷将军高尚劝钟离牧说:“从前潘太常率五万人马,然后才来讨伐五溪的蛮夷。当时蜀国与我们结盟友好,众蛮夷全都遵循教化,如今我们既无往日的外援,郭纯又已经占据迁陵,而您却要带三千兵马深入险地,我看不到有什么好处。”
钟离牧说:“这非同往常的事情,怎么能因循守旧呢?”他立即率领部下,日夜赶路,沿着山中险要之处行进,走了将近两千里地,从险要处攻上去,杀了怀有异心的恶民首领100多人,以及他们的党羽总共1000多人,郭纯等人退去,五溪得以平定。后来他死在任上,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士子和庶民都很怀念他。
◎文苑拾萃
《吴书》
《吴书》是三国时期东吴官修的一部国史。该书始撰于孙权末年,其间韦曜(又名韦昭)曾主要负责这件事,最后由薛莹“终其书”。《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中,均有《吴书》的著录,后来亡佚。关于此书的作者及编纂情况,《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中也有收录。
王鸣盛宽恕醉酒人
◎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善棋道人《绝句》
王鸣盛(1722—1797年),清代史学家、经学家、考据学家。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江。江苏嘉定(属今上海市)人。官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禄寺卿。以汉学考证方法治史,为“吴派”考据学大师。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为传世之作。另有《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
王鸣盛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母亲病故归家服丧,之后30年居家不出。
附近有个无赖汉子和人打赌,乘酒醉在他家门口叫骂,守门人实在忍受不了,就把这汉子赶走了。
第二天,这无赖汉子酒醒了,他的母亲带着他来登堂请罪。
王鸣盛笑着对他说:“昨天你喝醉了酒到这里骂,我不怪你。可是如果你再喝醉酒骂别人,恐怕就要找倒霉。”
这个无赖汉子很惭愧,从此戒了酒。
◎故事感悟
宽容,能化解不必要的误会。其实,犯错的当事人也未必就希望对方不开心,有时是无心之过,如果站在言者的角度去体会,宽容一点儿,就不会去追究细节,误会可以消除在萌芽状态,自然也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史海撷英
王鸣盛治学
王鸣盛一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用于校注古籍、考证史事,肩负起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总结时期的社会需要。他在治史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古书传抄镂刻,脱误既多,又每为无学识者改坏,一开卷辄叹千古少能读书人。”(《十七史商榷》卷四二《黎斐》)如果不先考证清楚史书舛误,而依据错误的史实著书,肯定就没有了学术价值。
王鸣盛认为,当务之急是对古代的史籍进行全面的考误订疑,而不是忙于著述。他说:“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读之不勤而轻著,恐著且多妄矣。”
王鸣盛还主张把考误订疑和立意著书合二为一,对撰写《十七史商榷》一书具有辩证的认识:“予岂有意于著书者哉,不过出其读书、校书之所得标举之,以诒后人,初未尝别出新意,卓然自著为一书也。如所谓横生意见,驰骋议论,以明法戒,与夫强立文法,擅加予夺褒贬,以笔削之权自命者,皆予之所不欲效尤者也。然则予盖以不著为著,且虽著而仍归于不著者也。”他认为,只有史实正确、内容征实的考史之作才是著作,而那些离开历史事实主观驰骋议论、褒贬予夺之作都不属于史书。
王鸣盛的这种著书意识,在乾嘉史家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反映出了清代史家的著述价值观,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借鉴。
◎文苑拾萃
《十七史商榷》
《十七史商榷》是由清代人王鸣盛所著,也是我国传统史学走向总结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考证学著作。
中国史学发展到了清代,经历了2000多年的厚重积累,成就固然很伟大,但流弊也积重难返。每当一种史学思潮形成后,都按其宗旨对前代的书籍进行整理和改造,这固然促进了史学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种种人为的舛误,出现了古代史籍被歪曲和篡改的积弊。乾嘉时期,史家以前所没有的理性意识对中国古代史籍做了一次全面清理。
王鸣盛所著的《十七史商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他指出:“十七史者,上起《史记》,下讫《五代史》,宋时尝汇而刻之者也。商榷者,商度而扬榷之也。海虞毛晋汲古阁所刻行世已久,而从未有全校之一周者。予为改讹文、补脱文、去衍文;又举其中典制事迹,诠解蒙滞,审核舛驳,以成是书,故名曰《商榷》也。”王鸣盛考史的特点,首先对一部正史进行总体评价,然后再考证各种具体问题,最后再论及与此相关的其他史书。
《十七史商榷》和《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相比,成就突出表现在史书文字的考订、历史事迹的考订和地理、职官等典章制度的考订等方面,为清理和总结我国古代史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容人助灾民
◎宽容即是幸福。——格言
富弼(1004—1083年),字彦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天圣八年(1030年)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历知县﹑签书河阳(孟州,今河南孟县南)节度判官厅公事﹑通判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召为开封府推官﹑知谏院。至和二年(1055年),与文彦博同时被任为宰相。后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有奏议、安边策、文集等,今存《富郑公集》一卷。《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北宋仁宗时期,青州(今山东青州)知州富弼在大灾之年救助几十万灾民的事迹,在人民中树立了一座巍巍丰碑。
当时,有个叫石首道的人作了一首《庆历圣德诗》,诗中除赞颂仁宗的清政之外,还热情地赞颂了富弼、范仲淹、韩琦等人的政绩。不料过了不久,石首道遭人诬陷下狱。富弼的政敌见有机可乘,便借题发挥,恶毒地对富弼进行诽谤、攻击。仁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富弼治罪降职,先由朝廷枢密使降为河北宣谕使,继而改任郓州知州,紧接着又贬为青州知州。一些人看到富弼连连降职,也开始对他不信任起来。一时间,流言四起,富弼的处境非常艰难。
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富弼仍然牵挂着百姓,根本没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心上。他到青州上任之后,正巧这年黄河以北发生了大灾。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向东辗转迁徙,仅到青州境内的就有六七十万人。富弼看到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难民,顿生同情之心。他命令青州各地,不论困难多大,一律要无条件收留、安顿灾民。为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富弼冒着极大的风险打开了国家粮仓,对灾民进行赈济,还说服动员青州的广大百姓捐粮捐衣,救助受难的同胞。为了解决灾民的住宿,他出面亲自协调,妥善地安置了一批又一批灾民。由于他细致、周密的安排,灾民们来到青州,居有室、食有粮、病有所治。逃到邻近县的灾民一看青州如此厚待灾民,也纷纷前来投奔。一时间,在通往青州的大道上,灾民像赶大集一样,络绎不绝。
这时,一些关心富弼的人看到这种情况,连忙到州衙去劝富弼:“近年来,您的敌人无事生非,对您进行攻击,现在您这样厚待灾民,更容易招来猜疑和诽谤。一旦给他们留下口实,下一步您面临的灾祸将不堪设想。”
富弼听到这善意的劝告,不仅没有取消安置计划,反而更坚定了救助灾民的决心。他回答说:“现在六七十万灾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不能为了保全自己而置几十万灾民的性命于不顾。假如,由于我的努力,这些灾民能顺利度过灾年,我个人即使遭再大的罪也心甘。”
此后,他对安置灾民更尽心了,四处奔波,多方协调,常常是腰酸背痛、口干舌燥。
第二年,灾民们先后扶老携幼,依依不舍地离开青州,返回故乡。临走之前,许多人跪在州衙门口,感激富知州救命之恩。然而,富弼却从不接受这种感激,他认为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个知州应该做的事情。
◎故事感悟
司马光曾称赞富弼“温良宽厚,凡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富弼的这种无私关爱、心纳百姓的精神值得赞赏。我们在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不能总是以个人利益为第一,也要以宽厚、无私的心去帮助、扶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