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的人一般都会尊重老师,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重老师就如同尊重自己的父母一样。林则徐一生始终奉行老师张师诚为人做事的态度,感恩老师的教诲。
◎史海撷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做事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中国过去有句俗话,叫做“宰相肚里能行船”,姑且不论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有肚量的人,但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看作是可敬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自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寓意为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文苑拾萃
宣南诗社
宣南诗社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北京的诗人组织,经常活动在北京的宣武门南部地区。初名为消寒诗社,创建于嘉庆九年(1804年),参加者有陶澍、顾莼、朱珔、夏修恕、吴椿、洪介亭等人,他们都是嘉庆七年(1802年)的同榜进士,当时也都在翰林院供职。第二年,陶澍因丁忧归里,诗社活动停止。
嘉庆十九年(1814年)冬,翰林院编修董国华重新发起诗社活动,参加者有陶澍、朱珔、胡承珙、钱仪吉、谢阶树、陈用光、周蔼联、黄安涛、吴嵩梁、李彦章、梁章钜、刘嗣绾、周之琦等人。其中,有些人还是经学家。因此,诗社的人除作诗以外,也讨论经学。胡承珙说:“间旬日一集,集必有诗。嗣是岁率举行,或春秋佳日,或长夏无事,亦相与命俦啸侣,陶咏终夕,不独消寒也;尊酒流连,谈剧间作,时复商榷古今,上下其议论,足以祛疑蔽而泯异同,并不独诗也。”(《消寒诗社图序》)
同年十二月至次年四月,林则徐在京期间,也曾参加过宣南诗社。他说:“偶喜追陪饫文字,敢擅风骚附述作。”可见,他与诗社的关系并不是很深。
齐白石的悲笔情画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王卓《今世说》
齐白石(1864—1957年),湖南湘潭人。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胡沁园手头宽裕些,想装饰一下自己的住所,请来一位年轻的画工。
年轻的画工把胡沁园家早已斑驳脱落的画梁重新着色。胡沁园觉得小画工手挺巧,使他的画梁恢复了原色、原样。而且,几处残破的木建筑,他也能运用锯、刨等工具整修一新。
一天,胡沁园问画工,能不能把他的床头做个雕花木栏。画工点点头,问:“您喜爱什么花样?”
胡沁园说:“梅花、荷花、兰花都行。”
画工铺上纸,在纸的半边画几笔,出来个梅花图案;又在纸另半边,三画两画出来个荷花的图案,手法娴熟、线条简洁。
胡沁园是有名的画家,看出小画工在绘画上很有天赋,就说:“我看看你的手。”
小画工把满是油漆、颜色的脏手在身上擦擦,现出了满掌老茧。
胡沁园佯作会看指纹,指着他的手问:“你叫什么名字?”
画工说:“齐白石。”
胡沁园指指他的手心,说:“看你的手相,你将来必成大气候。”
齐白石笑笑,不信。
胡沁园说:“留这儿,跟我读书吧。”
齐白石说:“我家穷,读不起书。”
胡沁园说:“我不收你的钱。”
齐白石又说:“我年岁大了,读不进。”
胡沁园问:“你多大年岁?”
“27岁。”
“会背《三字经》吗?”
“磕磕巴巴能背几句。”
“背背我听。”
齐白石开始背:“人之初,性本善……”背到“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时,胡沁园说:“再把‘苏老泉’背一遍。”
齐白石又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
胡沁园说:“苏老泉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你27岁怎么就读不了书?”
齐白石没话可说了,开始安下心来,跟着胡沁园读书。胡沁园除去每天教齐白石读书认字外,主要教他绘画。读书、绘画之余,齐白石还到外边当画工挣钱。
胡沁园教授认真,齐白石学习刻苦,所以齐白石进步很快,逐渐由画工步入画家行列。
齐白石可以独立到外边作画时,但每次外出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胡沁园老师;每次外出之前,总要把胡沁园家里的事安排好。
那年,齐白石正在外地,听说胡沁园老师病逝,立刻要中断活动。同行友人与齐白石见面不易,都不愿他离开,但齐白石说:“胡老师不仅是我的恩师,而且是我平生第一个知己。今天我略有成就,全是他老人家培养的结果,我必须饮水思源。”
听到这,友人只得说:“既然如此,就请齐先生自便吧。”
齐白石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胡沁园老师的家。
齐白石在院内摆好案桌,找出旧时自己画过的画,对曾得到过胡老师赞赏的20幅,按照老师生前的指点重新画出。
他的画笔在微微颤抖,一幅幅精美的画重新复制出来。旁边围观的人称赞他不愧是胡先生的学生;也有的说,这些画拿出去,要卖大价钱了。
齐白石把这些画一张张裱糊好,又把它们卷好整齐地放在一个精制的白纸箱内。
周围的人以为齐白石要背箱子走了,但他却点着一把火,烧着了纸箱。
青烟缠绕着火苗,火苗挣脱开青烟,齐白石双腿跪在火堆旁,面对老师的遗体,悲切地说:“胡老师,就以此作为对您老人家的悼念吧。”
◎故事感悟
胡沁园慧眼识英才,也说明他知人善任、重视人才,最终令齐白石成为著名画家。齐白石在得知老师病逝时,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老师家中悼念,并以自己的画作为对老师的纪念,这也说明齐白石尊敬师长,并把自己的老师作为一生的知己。
◎史海撷英
齐白石的爱国轶事
抗日战争时期,北平的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便硬邀国画大师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环顾了一下满堂宾客,略为思索,便铺纸挥毫。转眼间,一只水墨螃蟹便跃然纸上。众人都赞不绝口,宣铁吾更是高兴得不得了。这时,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在画上题了一行字:“看你横行到几时”,后书“铁吾将军”,然后拂袖而去。
有一次,有个汉奸向齐白石求画,齐白石就画了一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北平。齐白石为了不被敌人利用,坚持闭门不出,并在门口贴出告示,上书:“中外官长要买白石之画者,用代表人可矣,不必亲驾到门,从来官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谨此告知,恕不接见。”齐白石还嫌不够,又画了一幅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这幅画很特殊,一般人在画翡翠鸟时,都会让它站在石头或荷茎上,窥伺着水面上的鱼儿;而齐白石却一反常态,不去画水面上的鲟鱼,而画深水中的虾,并在画上题字:“从来画翡翠者必画鱼,余独画虾,虾不浮,翡翠奈何?”齐白石闭门谢客,自喻为虾,并把当官的汉奸与日本人比作翡翠,意义深藏,发人深思。
◎文苑拾萃
画华岳图题句
(近代)齐白石
仙人见我手曾摇,怪我尘情尚未消。
马上惯为山写照,三峰如削笔如刀。
林琴南敬师
◎身教重于言传。——王夫之
林琴南(1852—1924年),即林纾,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琴南在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琴南知道后,就急忙回家,用袜子装满米,然后背着送给老师。
老师见状大怒,说这是林琴南偷来的米,推辞不接受。林琴南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的心意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
母亲随即让人准备,林琴南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接受了。
◎故事感悟
因为怕老师挨饿受苦,所以想帮助老师,不让老师挨饿受苦。这件事说明林纾是一个十分懂事、心地善良、关心孝敬师长的人。
◎史海撷英
性情林琴南
林琴南是晚清士林中的一位复杂人物,他的政治思想既有维新变法激进的一面,又有反对废除封建帝制保守的一面。在文化思想上,他既是西洋文学的启蒙大师,又是传统古文的卫道士。可以说,他是难得的性情中人,也是主张爱国救国的仁人志士。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南洋水师在法国的坚船利炮的侵略攻击下,损失了十多艘军舰,死伤官兵达七百多人。林琴南闻讯后,痛断肝肠,呜呜大哭,并于三月后在福州街头拦马向钦差大臣左宗棠请愿,请求严惩当初谎报军情、掩盖损失的军务官员。当他在疾呼救国之时,更是“目光如炬”。
甲午战争后,尤其是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后,西方列强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就在康有为等进行“公车上书”时,林琴南与高凤歧等人也曾三次上书御史台,强烈抗议德国强占土地,并陈述筹饷、练兵、外交、内治四项建议,与康梁同属主张变法维新一党。1897年,林琴南还专门印行了自己的白话新诗集——《闽中新乐府》。
◎文苑拾萃
林琴南文言译就《茶花女》
《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是发生在小仲马身边的一个故事。在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来到巴黎,走进了名利场,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开始了卖笑生涯,并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她爱好文学、音乐,谈吐不俗。一次在剧院门口咳血时被阿尔芒看见,阿尔芒甚是心痛。玛丽也非常感动,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交往。后来阿尔芒和玛丽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次,阿尔芒回到巴黎时听说了玛丽的离去,异常后悔、愧疚,于是写出了这部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一些版本里,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是小仲马为玛丽·杜普莱西写的一首诗,名叫《献给玛丽·杜普莱西》。此外,由于小仲马的母亲并不是大仲马的妻子,大仲马曾不肯相认。小仲马也借此为当时所有母亲这样的女人说话。
值得一提的是,《茶花女》是第一本流传到我国的外国小说,由著名的翻译家林琴南先生用文言译就。现在也有很多翻译家译出的不错的译本,其中以王振孙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上海译文出版社都出版这个版本)、郑克鲁的译本(译林出版社出版)流传较广。
冯玉祥的“丘八”情
◎师以质疑,友以折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冯玉祥(1882—1948年),民国时期著名军阀、军事家、爱国将领、著名民主人士。原名冯基善,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寄籍河北保定。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之结拜兄弟。
一次,冯玉祥写了几首诗,自我感觉不错,但他自知水平肯定不行,便准备请老舍先生指教一下。
近来公务太忙,冯玉祥一直抽不出身,好不容易今天有点空,做好了出门的准备,偏偏一位过去的老部下来了,告诉他一位朋友今天要来。
冯玉祥只得找来勤务兵,叫他去把老舍请来,他可以边听老舍指导写诗,边等朋友。
勤务兵听明白后,一碰鞋跟,敬个礼说:“是,我去叫他来!”
“啪!”冯玉祥一拍桌子,吓得勤务兵缩着脖子退了回来。
“你刚才怎么领命的?”
勤务兵重复了一遍:“我去把他叫来。”
冯玉祥气愤地指着勤务兵:“你混蛋!到了老舍先生那里,你敢这样说,看我能饶你!”
勤务兵吓得站在一边不敢动,但又不知错在哪里。
冯玉祥稍稍平静些了才说:“你去了以后,给我恭恭敬敬地向老舍先生行个礼。”
勤务兵说:“是。”
冯玉祥接着说:“恭恭敬敬地问老舍先生有时间没有,能不能来一趟……”
勤务兵说:“是。”刚想走,又被冯玉祥叫住:“别忙!要说我实在离不开,不然应当去拜访老舍先生。”
勤务兵又说:“是,是。”
“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
冯玉祥一挥手,要让勤务兵走,但马上又说:“等等。”
勤务兵又返回来。“重复一遍。”
勤务兵皱着眉头想着说:“向老舍先生行个礼。还有……”下文忘了。
“问老舍先生有时间没有。”冯玉祥提醒道。
勤务兵重复说:“问老舍先生有时间没有。”下文又忘了。
“我离不开……”冯玉祥着急了。
“对,我离不开!”勤务兵顺嘴随着说。
“什么?”冯玉祥生气了。
“不不不。冯将军应当去拜访,可是事情多,离不开……”勤务兵吃力地背述着。
冯玉祥在屋内急得来回走动着,然后敲着桌子:“再给我重复一遍!”
勤务兵只得又把刚才的词背了一遍,直到冯玉祥满意了,才叫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