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9455300000018

第18章 顺其自然的人生(1)

老子谈人生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白居易

李耳(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一说为安徽亳州涡阳)人。

有一次,孔子向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求教,说:“今天安闲,特意来向您请教最高的道是什么。”

老子说:“你首先要静心修养,疏通自己的心灵,净化自己的精神,破除自己的才智!至于道,深奥难以说明啊!我只能给你说说大概。”

“明亮的东西是从晦暗中生出来的,有形的东西是从无形中生出来的,精神是从大道中生出来的,形质是从精微之气中生出来的,万物又都凭借各自的类型而推衍变化。具有九个孔穴的动物是胎生的,具有八个孔穴的动物是卵生的。万物的到来没有足迹,它们的离去没有踪影,没有门径,没有归宿,通达四方而浩大无边。遵循这个道理的人,四肢强健,思虑宏达,耳聪目明,应对万物无阻碍。天不得不高远,地不得不广大,日月不得不运行,万物不得不昌盛,这就是道的力量啊!”

“况且,博览经书的人不一定具有真知,擅长辩论的人不一定具有灼见,圣人早已断然弃绝这些了。至于那增加了却看不出增加,减少了却看不出减少,正是圣人所要守持的东西。深邃莫测啊如同大海,巍峨耸立啊如同高山,周而复始地运行,运转着万物永不休止,万物从它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取生命的资助,这就是道啊!”

“中原之地有人生活着,不偏于阴也不偏于阳,处于天地之间;因为具备人的形体,我们姑且称之为人,人将来总是要归返他的本原。所谓生命,是由气凝聚而成的东西。虽然生命有长寿和短命的不同,但是相差有多少呢?人的一生只是须臾之间的事,哪里还用得着区别唐尧和夏桀的是和非呢?瓜果虽然各不相同,却有共同的生长规律;人间伦理虽然错综复杂,却可以依年长年幼排列次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从不回避,过往而不拘守。调和顺应,就是德;随机应变,就是道。道与德是帝王得以兴起的凭借。”

“人生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像急驰的白驹横越一线空隙,一闪即逝,是忽然间的事。万物自然地蓬勃生长,又都自然地衰萎死亡。已经变化而生于世间,又经变化而死离世间,生物为此哀伤,人类也为此悲痛。但是,死亡是解脱自然的束缚,毁坏了自然的拘禁,纷然变化,精神消散,身体也随着消逝,这也就是生命返归本原。由无形变成有形,又由有形变为无形,这是人们所共同知道的,也是一般人所共同议论的,但并不是得道的人所追求的。得道的人是不议论的,议论的人是不了解道的。大张旗鼓地讨论不会真正体察道,辩说不如缄默不言。道不能靠听传闻获得,听传闻不如塞耳不听,这才是真正的得道。”

老子所讲述的故事中,阐述了有形的东西是从无形中生出来的,万物又各自凭借自己的类型推衍变化,这一切都是遵循着道。只要顺应变化,随机应变,就是得道,也就是人生最高的修养。

◎故事感悟

道家这里所说的“道”,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道理、规律。道家认识到万物在遵循道而生成、变化、死亡,这是符合唯物辩证原理的。但是道家认识到道的强大作用的同时,却只是主张消极的顺应,而不讲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不对的。人生就时间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应该珍惜生命,但不是混日子等死,而是要在有限的时间中为人类社会多作一些贡献。

◎史海撷英

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遵循着道的规律。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

由此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是以自然为本的,那么,对待任何事物就都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其自身的必然性而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要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文苑拾萃

道德经三十八章

(春秋)老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一切都应顺其自然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

端木赐(公元前520—前456年),字子贡。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在一起谈说:“谁能够做到相交而不是有意相交,相助而不是有意相助呢?谁能够登上天空,遨游在云雾里,升腾于无极中,置生死于度外,而没有穷尽呢?”三个人相视而笑,心心相通,于是相互成了朋友。

过了不久,子桑户就死了,但还没有下葬。孔子听说了,就让弟子子贡前往帮助办理丧事。子贡来到子桑户家,看见孟子反和子琴张两个人一个在编曲,一个在弹琴,还应和着唱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经回归自然了,而我们还是活着的人啊!”子贡感到惊奇,就走上前问:“请问,你们面对着尸体,却唱起歌来,这合乎礼仪吗?”两个人相视而笑,说:“这种人哪里知道什么是礼仪呢!”

子贡回去后,把这事告诉了孔子,说:“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啊?不讲求道德的修养,也不珍惜自身的存在,面临朋友的尸体唱起歌来,脸色不变,不知如何形容他们才恰当。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

孔子说:“他们是超脱世俗的人,而我们是世俗之内的人。世俗之外和世俗之内是不相干的,而我却让你去前往吊唁,这是我浅陋无知呀!他们正和造物者为伴,遨游在天地间的元气之中。他们把生看做是附在身上的赘瘤,把死看做是脓疮溃破,像这样认识,又哪里知道生死有先后优劣的差别呢?凭借着外界的物质,聚合成为一个形体;遗忘了体内的肝胆,遗忘了体表的耳目;让生命随着自然而循环变化,不探求它们的原委;茫然无知地彷徨于尘世之外,逍遥自在地生活于自然的境界中。这样,他们怎能不情愿地仿效世俗的礼仪,做给一般人看呢?”

子贡听孔子这么说,就问:“那么,先生倾向于哪一方面呢?”

孔子说:“我应当是受自然之道惩罚的人。尽管如此,我和你仍然要共同追求那自然之道。”

子贡又问:“请问自然之道的方法是什么?”

孔子说:“鱼向往水,人向往道。向往水的,有了池塘,给养就充足了;向往道的,无所追求,心性就趋于自然了。”

子贡继续问:“请问不合于俗的异人是什么人?”

孔子说:“异人是不同于世俗而合于自然的人。所以说,对于自然来说是小人的,却是世俗间的君子;对于世俗间来说是君子的,却是自然的小人。”

“死和生都不是人为力量所能左右的,如同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不断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有些事情是人们不可能参与和干预的,这都是事物自身变化的结果。人们总是把天看做生命之父,而且终生爱戴它,更何况是主宰变化的大道呢!”

“泉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相互依偎,互相大口出气来吸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与其如此,不如将过去江湖中的生活忘掉。大地把我的形体托载,并且用生存使我劳苦,用衰老使我闲适,用死亡使我安息。所以,把我的存在看做是好事,也就因此应该把我的死亡也看做好事。”

◎故事感悟

故事中讨论人的死和生,认为死和生都是自然变化的现象,只有看破死和生,超脱世俗之见,才能使思想得到真正的解放。这当然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道家所谓置生死于度外,是建立在虚无主义基础上的,这是不足取的。另外,道家在强调自然变化也即道的力量时,只讲听命于自然,而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比较消极的。

◎史海撷英

孔子提倡以德治国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一直都主张“为政以德”,即以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并将其作为最高明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的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提倡的这种治国方略是将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规定,也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也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内容。

◎文苑拾萃

孔子名言

(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听其言而观其行。

(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0)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庄子与惠施的辩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

惠施(公元前390—前317年),宋国(今河南商丘市)人。战国时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的代表人物。惠施虽是宋国人,但他最主要的活动地区是魏国(今河南开封市),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尊齐为王。

战国时期,庄子与惠施的关系很要好,但是在针对一些问题争论起来时,两个人却各不相让。

有一次,庄子到惠施的住处,二人便辩论起言论之间的是非问题。惠施理直气壮地说:“庄兄,我看儒墨显学之辩也是很有道理的,你看如何?”

庄子说:“你的看法不对。我认为大知过于广博,小知又过于精细;大言盛气凌人,小言又喋喋不休。他们由于考虑辩论的言论,睡觉时也搞得心神交错烦乱,醒来时形体也会得不到安宁。他们与社会接触,构合纠葛,整天勾心斗角。有的显得漫不经心,有的却冥思苦想,有的则小心谨慎。这是何苦呢?”

惠施不太信服地问道:“庄兄,如果像你说的这样,他们就不必争论了!”

庄子进一步陈述说:“那是当然了,你看他们对小的恐惧都是提心吊胆,而对大的恐惧又是表现为垂头丧气。这不是毫无意义吗?”

惠施进一步追问说:“为什么他们会是这个样子呢?不这样去争论不行吗?”

庄子沉思片刻,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为了用言论争服对方是挖空心思的。他们的心计一发就像箭一样疾速而不可收回,他们的心计探察不发是为了称是避非而把言论隐藏起来。难道不是这样吗?你还有什么怀疑的呢?”

惠施仍然不解其意,问道:“庄兄,那么他们有时不也是不发言不争论吗?这又作何解释呢?”

庄子说:“不能从表面上看他们不发言。他们停止发言犹如盟誓,这是为了以守取胜;他们衰败好像秋风寒冬的景象,这说明他们一天天在削弱;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的活动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他们隐藏心灵不言不语,说明他们老而枯竭败坏;接近死亡的心灵,再也不能使它恢复生机。”

惠施频频点头说:“你所说的道理我懂了,可是再深一层的道理又是什么呢?”

庄子说:“深一层的道理在于没有客体的彼,也就没有主体的此;没有主体的此,客体的彼也就无法体现。这样主体的此也就与客体的彼齐一了,然而不知道它受谁支配。好似有个真我,但看不见它的迹象。可以从它的言论行为中得到信息,却看不到它的形体。它是真实可信的,却没有具体的形象。”

惠施说:“你还能举例说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