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行:行为有度
9457300000009

第9章 身体力行出真知(7)

在了解社会的实践中,黄宗羲也清醒地认识到,士人应关注天下大事,思索之,参与之,要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朝纲混乱,奸佞横生,百姓困厄,那是士人的耻辱。崇祯十一年(1638年),阉党阮大铖在南京四处招摇,图谋东山再起。复社名士陈定生、吴应箕草写了《留都防乱揭》揭露阮大铖的阴谋,要求把阮逐出南京城。当时,阮大铖的余党尚存,爪牙林立,但黄宗羲不惧险恶,在《留都防乱揭》上领衔署名。

在崇祯帝一朝,黄宗羲积极地参加东林复社人士领导的政治活动,到各地游历。在他外出的日子里,仍坚持不懈地学习。崇祯三年(1630年),他在南京从韩孟郁学诗。崇祯六年和七年,他都在杭州孤山读书,与一些名士自相师友,互相切磋,学问大有长进。这时候,他的视野也开拓了不少。

清兵占领南京、苏州、杭州后,浙东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抗清,拥护鲁王以监国的名义成立政权。黄宗羲也在余姚黄竹浦组织青壮年数百人为义军,沿钱塘江布防,老百姓称呼他带领的军队为世忠营。后来,黄宗羲来到鲁王的流动政权。但由于失去了兵权,对政事缺少发言权。尽管如此,黄宗羲仍然不甘心空耗光阴,一有时间,他就对授时历、泰西历、回历进行校注。他的某些天文历法著述就是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完成的,如果没有惊人的毅力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此外,在海上抗清时,黄宗羲还写了许多著名的诗篇,用以记述鲁王行朝的抗清事实。

康熙元年(1662年),南明永历帝在昆明被清政府杀死,南明灭亡。至此,黄宗羲看到恢复明朝已完全失去希望,遂回乡著书立说。这时,他已是一位 53岁的老人了,他决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后人留下自己探索的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大量著作,其主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

长期不懈的思考使黄宗羲的思想日趋稳定,社会的巨变以及个人沧桑的经历,也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成熟。为了研究明朝灭亡的原因和改革君主专制的弊端,黄宗羲仍然发奋治学。

从一代代王朝兴衰的历史中,黄宗羲看到:每一个王朝的倾覆,都是由于君主贪婪、残暴;每一个王朝的兴起,都始于血雨腥风中的争斗。他认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社会危机的总根源,指出“天下最大的祸害就是君主”,因为“君主把天下的利益尽归己有,把天下的祸害全部推给别人”,君主为了得到或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即便使天下人肝脑涂地,使天下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在所不惜。因此,黄宗羲反对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的不合理现实,赞美以天下为主、以君主为客的尧舜之世。

黄宗羲还从民众的利益出发去评价治乱,他说:“天下或治或乱,不在于一姓的兴亡,而在于万民的忧乐”,并进一步提出为臣之职应该是“为天下人,不为君主;为万民,不为一姓”,一代王朝的君主死了,作臣下的没有必要跟从他的君主去死,没有必要自杀为君主殉身。

他还认为,法律应该是天下人的法律,朝廷君臣没有什么高贵,百姓也没有什么低贱,因此主张改一家一姓之法为天下之法。他说,天子认为对的未必对,天子认为错的未必错。他主张提高宰相的权力,由士人来公论是非,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不敢自以为是。这种公议国家是非的学校有些类似近代的代议机关。这是一种限制与监督君权的思想,这种民主思想为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提供了历史借鉴。

黄宗羲还一反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工商皆本”。他认为,世俗中愚腐的人们不稽古事,不辨事理,把工商当成末业,妄加评论,并竭力压抑,这是十分荒唐可笑的。工商两业皆有益于社会民生,都是本业。这种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黄宗羲注重实践,不尚空谈,治学态度严谨刻苦,严核考证,实事求是。他认为,明朝的灭亡和明人的学风有一定的关系,认为明人专事口耳记诵之学,学无根柢,喜欢空谈。他指出,学问是用来经世的,不是用来炫耀的。他和他的弟子们形成了一个以经世思想为指导以研究史学为特点的浙东学派。他的《明儒学案》总结了明代近300年的思想发展,包括了明代各派哲学家的学术思想和主张,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他实事求是的学风和经世致用思想,于今仍有教育意义。

黄宗羲一生坎坷,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但晚年生活比较清苦,有时以卖文糊口,但仍坚持著述,年过80岁,还时刻不肯怠惰。正因如此,他才以有限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事感悟

黄宗羲一生致力于学术,提倡学问要经世致用,他注重实践,不尚空谈,鄙视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一生的行为都在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坚守,不断地探索、实践、研究提出新的思想观点,至今仍闪耀着光辉。正是因为黄宗羲的执着,才能让他的生命更有意义。

◎史海撷英

黄宗羲破例登天一阁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破例登上天一阁藏书楼的外姓族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由于黄宗羲的道德、文章、学识、气节等在当时都普遍受到人们的敬佩,在范氏族中曾做过嘉兴府学训导的范友仲的帮助下,黄宗羲很快便取得了范氏各房的同意,登上了天一阁。原来,范钦后代为防止天一阁中的藏书失散,议定藏书由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和书橱钥匙分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任何人都不得擅开。黄宗羲登上天一阁后,不仅阅读了天一阁的全部藏书,还为天一阁藏书整理编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苑拾萃

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明) 黄宗羲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

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

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不钩帘幕昼沉沉,难向庸医话病深。

不识诗人容易病,一春花鸟总关心。

彭加木三探罗布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彭加木(1925—1980年),原名彭加睦。广东番禺人。1947年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任助教,1949年后进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当研究员,197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1980年5月,他带领一支综合考察队赴新疆罗布泊考察。6月17日,彭加木独自一人到沙漠里找水,不幸失踪,之后一直未找到他的遗体。多年来,官方和民间曾多次发起寻找,均一无所获。

1947年,彭加木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旧址在今东南大学),前往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专攻农业化学。新中国成立后,彭加木被安排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资源,彭加木主动放弃了出国学习的机会,积极向组织提出申请,赴新疆考察。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

1979年,彭加木担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一直以来,他都十分关心新疆的科研和开发事业,曾15次前往新疆工作,其中1958年至1960年三年间曾与同事陈善明共同主持中科院新疆分院的筹备和建立工作。彭加木的出色工作也受到了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的赞扬:“生龙活虎专爱国,忠心赤胆常酣战”,“驰骋边疆多壮志,敢叫戈壁变良田”。他还曾三次深入罗布泊考察,率领科考人员第一批从北向南纵穿罗布泊。

彭加木到罗布泊的三次探险中,第一次是1964年3月5日至3月30日。当时,彭加木与几个科学工作者环绕罗布泊一周,采集了水样和矿物标本,对当时流入罗布泊的三条河流(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河水中的钾含量做了初步的研究,认为罗布泊是块宝地,可能有重水等资源。

重水是制造核能源不可缺少的物质。20世纪60年代,我国需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才能购买到。彭加木不顾自己身患癌症,主动请缨,为国家寻找天然重水。但由于时间短促,一无所获。即便如此,他的献身精神也感动了人民,人民将其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第二次考察是在1979年11月15日至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日两国电视台组成《丝绸之路》摄制组到罗布泊进行实地拍摄,聘请彭加木为顾问,先期到罗布泊进行了细致的科学考察。他说:“我彭加木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路来的勇气,我要为祖国和人民夺回对罗布泊的发言权。”

此行取得了许多骄人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寻找到了许多稀有的宝藏。而且,这次科考也发掘填补了我国一些重大科研领域的空白,纠正了外国探险者的一些谬误。科考结束后,彭加木又为中日两国摄制组找到了从古墓地、兴地山进入楼兰的道路,还重走了从楼兰环绕罗布泊到达若羌的丝绸之路的中道。

第三次考察是在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当时彭加木任中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队长,首次穿越了全长450公里的罗布泊湖盆。因为这里在1972年以前都是水乡泽国,谁也无法穿越。彭加木等人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还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赡性的准备。

1980年6月5日,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考察队在行走路线图的导引下,由北向南纵贯穿越干涸的湖底,终于按计划到达本次考察的终点——米兰,打开了罗布泊的大门。史无前例的纵贯穿越罗布泊湖底的任务,首先被中国科学考察队胜利完成。

1980年6月16日下午2时许,考察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经讨论,他们决定就地找水。当天下午没找到,晚上开会决定,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剩下的水和油只能维持到明天。”其实,彭加木开始是不同意发电报求援的,只是希望能够自己找水。因为当时向当地驻军求援送水的话,要用去彭加木最后的大约7000元的资金,这在当时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1980年6月17日上午9时,部队回电,同意给予考察队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下午1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向东面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时30分。”

原来,彭加木已经冒着50℃的高温独自去找水了,这在沙漠里是极其危险的。不幸的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从此便失踪了,国家曾先后四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都没有丝毫的蛛丝马迹。人们终于知道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已经化作了“罗布魂”。

◎故事感悟

彭加木凭着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路的勇气,三次亲临罗布泊考察,取得了重大成果,为祖国夺回了罗布泊的发言权,并成功打开了罗布泊的大门。为了给同伴找水源,他孤身一人踏上了没有归途的征程,但他勇于实践的精神却成为无数科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史海撷英

罗布泊之谜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照片上,罗布泊的形状看起来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

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需要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了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

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因此,科学家们对此一直都是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为了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这也为罗布泊披上了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敦煌时,在《大唐西域记》中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文苑拾萃

罗布泊人

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一的小舟捕鱼为食”。他们也是一个单一食鱼的民族,喝罗布麻茶,穿罗布麻衣,丰富的营养也使得许多人都很长寿。

罗布泊人的方言也是新疆的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等也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在这里,八九十岁的人还依然都是好劳力,甚至还有一百岁的新郎。罗布泊人结婚的陪嫁有时是一个小孩子,这在世界上恐怕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