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友:患难知友
9458800000016

第16章 论敌相知(1)

政见不同影响不了友谊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杜甫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第四名,此后在扬州任职。此时欧阳修已名满天下,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一天,王安石的同乡好友曾巩带着王安石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推荐。尽管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地位身份相差非常悬殊,但欧阳修对这位青年的文稿还是非常赏识。他把这些著作收在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通过曾巩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

王安石被调京任职以后,这两位朋友才得以见面。欧阳修在高兴之余,写了首七律《赠介甫》: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喜欢推荐新人,曾巩、苏轼、苏辙等都是他的门生。

诗中说自己虽雄心尚在,但年纪已大,力不从心了,希望王安石刻苦努力,写出超过前人的文章来。

随后王安石也写了首《奉酬永叔见赠》的七律诗回赠,感谢欧阳修的关怀和礼遇,表示绝不辜负期望。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欧阳修对其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此间,欧阳修与王安石因为政见不合,经常进行激烈的争论。但欧阳修却一直爱护着王安石,王安石一直很尊敬欧阳修。

熙宁三年,欧阳修被除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改任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府,此年改号“六一居士”。熙宁四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属安徽省)。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欧阳修逝于家中。王安石得知后,非常悲痛,亲自撰写祭文,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

◎故事感悟

讲友谊却不无原则地附和,明是非又不影响情谊,这是多么难得呀!欧阳修与王安石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晚年,并经受住了政见不一的严峻考验。

◎史海撷英

青苗法

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针对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推行自己的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部分,在熙宁二年九月颁布实施。

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当粮价贵时,存粮即低于市价出售;遇粮价贱时,即高于市价收购。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

青苗法使农民在青苗不接之际,不至于再受到“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强制借贷的现象,因而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

◎文苑拾萃

奉酬永叔见赠

王安石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是政敌更是好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著有《韩昌黎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

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至贞元十二年(796年),韩愈一直都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及博学宏词科考试。在这段时间内,柳宗元也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虽然两人并非同一科的考生,但彼此之间却是比较熟悉的。何况韩愈已经连续考了四次,是非常著名的考生了,而且文章的名气也是有的。因此,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经常畅谈诗词创作,并结交为诗词好友。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左右,柳宗元与韩愈都在御史台担任监察御史,两人更是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切磋诗文。尽管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可是,两人却因中唐时期的一场变革而受到了牵连。这场变革就是“永贞革新”。

李诵是唐德宗李适的长子,建中元年(780年)被封为太子。贞元二十年九月,李诵突患风疾,口不能言,四处求医问药,但病情依然毫无起色。次年(805年)正月,德宗皇帝驾崩,李诵即位,是为顺宗。

德宗一朝的主要问题就是皇上倦于政事,不思进取,因而朝内太监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李诵还是太子的时候,对这些就已经了然于心了,因此在执政后利用王伾、王叔文等原东宫嫡系和柳宗元、刘禹锡等少壮官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史称“永贞革新”。在这种变革运动中,柳宗元更是直接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说是核心人物之一。然而永贞革新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王伾、王叔文和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位参与者都先后被贬。

在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时候,韩愈正远在湖南担任阳山县令。对永贞革新,韩愈一直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那纯粹是“小人乘时偷国柄”。柳宗元与革新集团的首领王叔文的关系十分密切,然而韩愈却与王叔文等人的关系比较疏远,对王叔文等人为政的风格以及做人的品质也颇为不满,但他与柳宗元之间却依然是惺惺相惜的。

当柳宗元因参加改革而被贬到永州(湖南省枣陵)做司马时,许多过去的朋友因此同他断了往来,但他和韩愈之间的书信却从没有间断。信中既倾吐着相互思念的感情,还经常把自己的新作品寄给对方征求意见,对政治、人生等问题也经常交流看法,当观点有分歧时就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为辩明一个问题,往复许多次信件,争论很长时间。

当时,韩愈因为写作《毛颖传》而遭到一些人围攻、耻笑,柳宗元立即挺身而出,义正辞严地反击那些嘲笑者说:“你们所喜爱的文章不过是一些模拟、抄袭前人、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的东西罢了,哪里能识得真正的好文章!”后来,韩愈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要求人们写文章要“言之有物”时,柳宗元不仅赞同这一主张,还特意写了许多论文,进一步充实了韩愈的理论。当时,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口号,要求写文章敢于揭露现实,柳宗元便用自己的写作实践积极响应,带头写了大量的“鸣不平”的文章。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朝廷任命韩愈为比部郎中兼史馆修撰,负责修撰国史,可韩愈接到这个任命之后却噤若寒蝉。这是因为,做史官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尊重历史,然而如果尊重历史,那么皇帝的看法和宰相的看法跟你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样,此时,你是坚持真理,还是维护皇权呢?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也是韩愈畏惧做史官的根本原因。韩愈在给柳宗元的信中细述原委,诉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柳宗元一看这封信,十分生气,在给韩愈的回信中说:“接到你的信,心里十分不高兴。难道说你认为宰相让你做史官,就是为了给你个头衔,让你干领俸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你不应该在那儿待着。一个真正有志向的人,怎么能够等到让别人来督促自己才想到要尽职尽责呢?”柳宗元在这封书信里一语中的,只要是承担了那个职责,就要坚守那个职责所代表的道义与原则,如果不能坚守,就不如立刻离开那个岗位。

柳宗元先于韩愈去世。逝世前,柳宗元给韩愈写了一封长信,托他关照自己的子女。韩愈接到信后,反复诵读,凄然泪下。为了缅怀老朋友生前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他赶写出了《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死后的第三年,柳州人民为他修了罗池庙宇,并请韩愈为新建的庙宇写碑文。韩愈欣然接受,很快写出了《柳州罗池庙碑》,文中充分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

◎故事感悟

不因求同而避异,不因有异而不和,在思想、创作、生活等诸方面,韩柳两人互相帮助,但在认识不同的问题上又常能展开批评。韩柳两人无论从身世、经历,还是思想、个性,差别甚大,但同为文人,都有一颗正直、坦荡的心,虽曾为政敌,却堪称知遇之楷模。

◎史海撷英

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发生在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被称为“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则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因而门第较卑微,都是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的;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

这两派官员之间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开始,一直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40年。

牛李党争也是唐朝末年高官争权的现象,唐文宗曾有“去朝廷朋党实难”的感慨。可以说,牛李党争令本来就腐朽衰落的唐王朝加快了走向灭亡的速度。

◎文苑拾萃

调张籍

(唐)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

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

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

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

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

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

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

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

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

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腾身跨汗漫,不着织女襄。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争辩一生的好友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南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朱熹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他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由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创立,到南宋的朱熹形成了程朱理学。当时,朱熹遇到了一个志气相投,但观念不同的“论敌”好友——陆九渊。

朱熹是嫠源(今江西嫠源)人,他是继孔子以后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学问渊博,著作很多。朱熹的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他认为,“理”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他说:“有理而后有气。”

陆九渊是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他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哲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理论,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朱熹和陆九渊当时颇有影响的学者,学术观点针锋相对,常常发生争论,唇枪舌剑,据理争论,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论了十几年没有个结果。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九渊的思想分歧,使之“会归于一”,特邀朱熹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到信州铅山鹅湖寺相会,讨论学术问题。这就是我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

朱熹将封建的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则将封建伦理纲常说成是人所固有的本心。但是,他们争论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人民安于现状而不起来反抗。

在教育学生上,两人的见解也不同,朱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教育学生明白道理,必须多读书。”陆九渊针锋相对地提出:“道理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书读多了反而糊涂。”朱熹不同意这种观点,拍案而起:“读书不破万卷书,怎能有出息?”陆九渊简直怒发冲冠,他坚持说:“书籍堆积如山,何年何月才能读完?”

这场争论,两人都声高颜厉,面红耳赤,争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多次的思想交锋、学术论辩却始终未能“会归于一”,这体现了双方各自学说思想的特点。

但是朱熹和陆九渊哲学思想和治学思想上的分歧、无数次的争论,并没有妨碍他们之间的友情,反而在争论中加深了友谊,成了论敌相知的好朋友。他们两人互拜为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完全没有门户之见。

淳熙四年,陆氏兄弟的母亲病逝了,他们在有关丧葬祭礼仪方面遇到了一些问题,于是便写信向朱熹请教。这样,修书往来,朱熹和二陆的联系一直未断。其间,陆九龄对朱熹的理学思想有新的认识,曾以“负荆请罪”之心情再访铅山,与朱熹相交论道,两人大有志同道合之意。正是在这种气氛下,朱熹和诗: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