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友:患难知友
9458800000008

第8章 互帮互助(1)

伍举与声子两代世交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伍举(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的祖父,伍奢之父。伍举因避祸到了晋国,后来蔡声子于令尹子木处荐贤,始得返楚复仕。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伍举出使晋国,请诸侯与楚会盟。结盟后,伍举告诫灵王不要骄奢淫逸。伍举因功德著称于楚。

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很好的朋友。两家之间交往也很密切,他们的儿子伍举和声子从小相识,两代世交,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伍举长大后,娶王子牟的女儿为妻。后来,王子牟因犯法而获罪,逃亡到国外去了。这件事也株连了伍举,伍举被迫逃往国外。当时他觉得晋国很安全,于是便夜以继日地赶路去投奔晋国。

一天拂晓,伍举很早便动身出发了。当他路过新郑郊外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原来叫他的人是声子。这两位多年不见的好朋友,竟会在异国的土地上相逢,彼此都感到十分欣喜。

于是,两人就折下路边的荆条铺在地上,相对而坐,还拿出干粮来边吃边谈。伍举百感交集,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而如今,有家不能回,流浪在外。想到这些,他不禁眼圈红了。声子便问他:“兄长,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伍举听到这句问话,泪水涌出,便将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诉了声子。他哭着说:“岳父的事情是对是错我都不了解,但我完全是无辜的。今天被迫离开楚国,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返家园呢!”声子听了,也对朋友的遭遇深感同情,便安慰他说:“兄长,你去吧,这次我也要到晋国去,正好我们同行。你先暂时在晋国住下来,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你重回楚国!现在,你应该振作起精神来,这样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当时,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经常发生战争。在伍举投奔晋国后不久,声子被派到晋、楚两国去调节两国之间的关系。声子在晋国办完公事以后,就高兴地去看望伍举,并对他说:“兄长,回国的时机快要到了,你耐心地等着听我的好消息吧!”伍举紧紧握着声子的双手,感激得说不出话来,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

声子告别伍举后,便来到了楚国。他始终把伍举的事放在心上,希望能寻找机会帮助伍举。

一天,令尹子木问声子:“晋国的大夫中人才多不多?”声子听罢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便说:“多得很呢!个个都是才华出众,楚国是根本比不上的。”子木又问:“他们是怎么物色到的?”声子说:“用不着物色,这些人都是自己从楚国跑过去的。”子木奇怪地问:“楚国的人怎么肯为晋国所用呢?”声子说:“楚国用刑太滥,有才能的贤人经常无辜获罪,所以都逃亡到晋国去了。”声子接着说:“现在,楚国的贤大夫伍举就是被迫出走的。因为他的岳父王子牟犯了法,本来同他是毫不相干的,结果却遭到诬告冤枉。伍举无法申辩,只好逃亡到晋国去了。如果他假手晋国来报私仇,那么楚国就休想太平了。”

子木听罢,心里十分惊慌,就马上请楚康王赦免伍举,并宣布增加他的爵禄,还派人到晋国去专程接他回来。伍举明白,这一切都是声子的功劳,只有声子的帮助,才使他终于回到了楚国。伍举对声子非常感激,他们的友谊也更加深厚了。

此后,他们两家世代亲近和睦,伍举和声子的友谊也被后世传为佳话。

◎故事感悟

真正的友谊是在患难中形成并巩固的。人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更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辱共荣。中华民族提倡的交友之道在伍举和声子身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并为后世所光大发扬。

◎史海撷英

弭兵之盟

弭兵之盟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平分霸权所签订的盟约。春秋后期,晋、楚两国的国内矛盾日益尖锐,皆有停止争霸、弭兵(休兵)的愿望。于是,宋国的执政华元、向戌倡导诸侯弭兵,晋、楚两国也都同意了。

鲁成公十二年(公元前579),华元约合晋、楚在宋国西门外相会订盟。盟约规定:晋楚互不交兵,互通聘使,互救灾害,互相援助抗击侵略者。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向戌因与晋国的赵武、楚屈建皆友善,再次倡议弭兵之盟,得到了晋、楚、齐等国的响应。同年夏,晋、楚、齐、鲁、卫、陈、郑、蔡、许、曹、邾、滕和宋又在宋的东北门外相会订盟。这次的盟约规定:晋、楚公为霸主,余国分别向晋、楚进纳贡赋;秦、齐和晋、楚为对等大国,不向晋、楚纳贡,也不受贡赋。第二次弭兵之会后,中原诸侯间的战争日益减少。

◎文苑拾萃

三足羊首鼎

三足羊首鼎为春秋时期的青铜炊器。整个鼎通高约11厘米,口径约10厘米,首尾长14厘米,重0.8公斤。现藏于安徽省寿县博物馆。

1976年,三足羊首鼎在安徽省寿县的一座春秋早期墓葬中出土。该鼎造型别致,且完好无损。与一般常见的鼎有所不同的是,该鼎作绵羊形,羊首高昂伸出器外,颈脯与鼎身连为一体,一对大卷角贴于耳畔,眼、鼻、口等器官也是清晰可见。器身作半球状,上有平面盖,子母口,正中有一弓形纽,前开豁口与羊颈部结合,尾扁宽呈矢头形,表面饰云雷纹。头尾前呼后应,和谐统一。该鼎的三足也是一反常规,三足都为扁形,作丁勾形外撇,风格洒脱别致。

三足羊首鼎小巧玲珑,减少了西周青铜文化的威严、华丽和繁杂的宗教性及等级性,增强了世俗文化的活泼和轻松。该鼎将平面图像和立体的雕塑完美地结合起来,将器皿和动物的形象也结合起来,可谓面貌一新,是一件颇具东南地方特色的成功代表作。有专家推测,三足羊首鼎可能是当地的方国遗存。它的发现,也使后人具体地看到了东南地区春秋时期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

李勉对朋友肝胆以照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巴金

李勉(717—788年),字玄卿,唐朝宗室,是郑王李元懿的曾孙,李择言的儿子。李勉是唐代中期名臣,平叛、御边皆有大功,忠于朝廷。

李勉是唐朝的宗室后代,曾担任过开封尉、刺史、节度观察使,最后还当过两年的宰相。他一生中最喜好的就是与有才干、有知识的人结交,而且每次交友他都能以诚相待,肝胆相照。

年轻时,由于家境贫穷,李勉在客居梁、宋等地读书时,曾和一名太学生同住在一个旅舍内。两人的关系很好,平日里经常一起谈诗作赋。

一天,那个太学生突然得了急病,卧床不起。李勉看他的病情十分严重,非常着急,连忙给他请医生熬药,又给他端水端饭,无微不至地照顾那位太学生,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亲兄弟!

太学生的病情不见好转,眼看快要不行了。他趁房内无人,紧紧拉着李勉的手,没说话却先流泪了,呜咽地说:“我家住在江西南昌,原来想到太原求得一官半职,想不到在这里得病将死,这是命中注定的。你我朋友一场,没想到你对我这么好,这些银子你拿着。”于是从布袋中拿出一百两银子交给李勉,又说:“我的仆人不知道我有这些银子,您拿着它为我料理后事,剩余下来的都送给您。”说完,闭目而亡。

李勉忍着失去朋友的悲痛,遵照遗嘱给亡友举哀,买了棺木、衣衾等物,把他好好安葬了。剩下的钱他分文未动,都随亡友一起入土。不久,太学生的家属来找李勉,李勉便和他们一起去给亡友迁葬,取出埋在地下的银两交给他们,并且又拿了自己的银子赠与他们。太学生的家属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李勉却说:“朋友一场,这是应该的!”

后来,李勉当了大官,结交了一位勤肯能干的密县县尉王啐,可是没多久皇帝下诏要处死王啐。李勉认为自己的朋友王啐没有错处,便暗暗寻察此事,了解到王啐是被人陷害。李勉便上奏皇帝请求赦免王啐,结果王啐被赦免,而自己却被指控执行圣旨不力,召回京师贬官处置。

不久,王啐特来向李勉道谢,跪下就要给李勉磕头。李勉忙扶起王啐,说:“何必如此,大家都是朋友,士为知己者死,我做的这又算得什么呢!”后来,他们的关系就更密切了。王啐也不辜负李勉对自己寄予的厚望,上任龙门县令后,他为官清正,办事能干,声誉很好。

李勉在任节度使时,听说李巡、张参两人很有才学,便请他们进幕府任判官。这两人都是名士,李勉待他们始终彬彬有礼。三人都互相以朋友相称,关系和睦。每有宴饮,李勉都邀请李巡、张参二人参加。

不久,李巡和张参都先后去世了,李勉仍然很怀念他们,宴请客人时也总是给他们空着座位,摆好酒杯和筷子,就像他们两人依然活着一样。即使在很欢乐的宴会上,李勉看到空座,也不免神色凄凉,回想起往日与两人的深挚友谊,想起两人对自己的帮助,心中充满了伤感和怀念之情。

李勉对朋友的态度为众人所知,许多人也都以自己是李勉的朋友而自豪。

◎故事感悟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李勉以自己的风格和性格影响别人,同样从朋友那里也得到了许多珍贵的东西。他对朋友肝胆相照,同样也换得了朋友的帮助和尊重。从李勉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重视友谊、珍惜友情的传统美德。

◎史海撷英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创建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的权力。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到了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已经十分完备了,各个部门的职责也十分明确,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也都分工细密,职守分明。

三省之间的分工都很明确,其中,中书省主要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审核复奏;尚书省颁发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所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才可以送至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果认为有不当之处,可驳回修改。由于中书、门下二省的官署位于尚书省之北,所以二省也合称为“北省”,而尚书省则被称为“南省”、“南宫”。

◎文苑拾萃

太学生

太学生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也是最高级的生员。明清时期,太学也是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内设绳、博士、典簿、典籍等厅,以分理各项具体事务;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以供生徒听课、自修及习所;设祭酒、司业各一人为正副长官,其属有监丞、五经博士、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等学官掌教务。

太学生多是由省、府、州、县学生生员中选拔出来的,也有一些是由捐纳而得的。入监就学者还有贡生、监生之分,然而统统都被称为国子监生。监生肄业后,经见习后可得补官,后来科举盛行,出路也日益狭窄。捐例一行,挂名监生日多,赴京就学者日少,作用反而不如府、州、县学等。

王缮急友之难

◎生死之交,其贵无比。——格言

王缮(生卒年不详),宋朝潍州(今山东潍坊)人,一生致力于研究春秋三传,曾中进士,后调到沂州(今山东临沂)任录事参军。

宋朝时期的王缮在被调往沂州(今山东临沂)任录事参军期间,与一位任司户参军的鲁宗道相识,成为好友。鲁宗道家中人口多,又很贫穷,还经常领不到每月应得的俸禄,所以王缮经常接济他。

一次,鲁宗道家中有事急欲用钱,无奈,只好恳求王缮从俸钱中预支一些给他。由于鲁宗道平日里对部下管束极严,因此库吏怀恨在心,向州官告发了他私借俸钱的事,州官要将鲁宗道和王缮一并弹劾。王缮对鲁宗道说:“你就把过错都推到我的身上,你自己不要承担责任。”鲁宗道不忍心这样做,他对王缮说:“因为我家贫穷而向你私借俸钱,过错是由我引起的,你是无辜的,怎么能让你替我承担责任呢?”王缮开导他说:“我这个人碌碌无为,是个胸无大志的平凡之人,我获罪没有关系。何况,把官钱私借给别人,这个过错也不至于到免职的地步。而你年轻有为,豪爽正直,是朝廷的栋梁之才,不要因承担这点小错而影响你的远大前程。况且,我们两人同时获罪,毫无意义。”王缮的一席话,表现了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宁肯牺牲自己,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在王缮的一再劝说和坚持下,终于开脱了鲁宗道,而全由王缮独自承担罪责。事后,鲁宗道非常感动,而又惭愧得无地自容。王缮却一如既往,毫无怨言。但因此事王缮得到的是“沉困铨管二十余年”,一直未能得以提升官职。

到晚年时,因有人推荐,王缮被召到吏部述职答对,状其功过,在他的奏章中提到鲁宗道的姓名。这时的鲁宗道已经升了官,正侍立在宫内大殿中。仁宗皇帝问他:“这里的鲁宗道是你吗?”鲁宗道就将此事原委细细讲给皇帝。仁宗皇帝感叹说:“王缮真是位仁厚的长者啊!”

从此,王缮屡次得到提升,田园丰腴,子孙繁茂,晚年生活得很幸福。

◎故事感悟

朋友之间是不能计较个人得失的,王缮对鲁宗道就做到了这一点。这不但是对个人品德的考验,也是对无私友谊最好的注释。

◎史海撷英

鲁宗道刚正敢言

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此时,小皇帝赵桢只有11岁,因此,朝廷大事都由赵恒的皇后章献太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