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谏:能谏则诚
9460100000019

第19章 知难而谏,大义凛然(3)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约100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在历史上是有一定功绩的。然而,以司马炎为首的西晋统治集团,也是相当昏庸腐朽的。黑暗的现实,引起了正直人士的极大不满,他们勇敢地跟豪门大户作斗争,并且直言不讳地向司马炎提出意见。司隶校尉刘毅,就是这样一位正直人士。

刘毅是汉朝宗室的后代,早年曾在平阳太守杜恕那里做过功曹。功曹就是帮助太守管理记功、用人等具体事情的办事人员。刘毅在担任功曹时,做事很认真,对太守属下的官吏一个个都进行了考核。一些光吃饭不管事的闲散人员达100多人,都被他给淘汰了。

刘毅的做法,使得老百姓都很满意,大家都说:“我们只听说有个刘功曹,没有听说有个杜太守。”

后来,刘毅被调任司隶校尉,负责京城的治安工作。他到任后不久,就把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各行各业也全都走上了正轨。

刘毅做司隶校尉的时候,经常跟着晋武帝司马炎出去搞祭祀等活动。有一次,祭祀的仪式结束以后,司马炎问刘毅:“拿我跟汉朝的皇帝比,你看我比得上哪一个?”刘毅想了一想说:“我看陛下跟后汉的桓帝、灵帝差不多。”

司马炎满心希望别人说他像汉高祖或汉光武帝,没有想到刘毅居然说他跟桓帝、灵帝差不多。桓帝、灵帝是东汉王朝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时候的皇帝,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光知道卖官、增税、大修宫室等。这样的比方怎能使司马炎满意呢?他很不高兴地说:“我的道德虽然比不上古代的圣人,可是我一心想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我又平定了东吴,统一了天下。你拿我跟东汉的桓帝、灵帝相比,这未免有些不恰当吧!”

刘毅看了看司马炎,毫无顾忌地说:“桓帝、灵帝卖官,得来的钱放在国库里。陛下也卖官,卖官得来的钱却归您私人。从这一点看来,陛下实在连桓帝、灵帝还不如哩!”

刘毅的话刺中了司马炎的要害,司马炎只好哈哈大笑,替自己找个台阶,说:“桓帝、灵帝的时候,恐怕听不到这种直率的意见。如今有你这样的正直之臣,敢于直言不讳,看起来我跟桓帝、灵帝还是不同啊!”

刘毅的这些话使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大家都以为刘毅这样直言不讳地提意见,最后一定要被处罚。可是,刘毅说的都是事实,司马炎也无法否认。司马炎毕竟是西晋的开国皇帝,也不是个听不进逆耳之言的人。为了收买臣下的人心,他也得表现出宽宏大量的样子,所以他不但没有责怪刘毅,后来还一直对刘毅加以提拔重用。

◎故事感悟

刘毅直言不讳劝谏司马炎,说明封建社会里正直的人还是不少的。他们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皇帝的过失。比起那些一味地用阿谀奉承、歌功颂德的手段来保自己的乌纱帽、求得升官发财的人,品格上要好得多。后代的史学家们也热情赞颂像刘毅一样正直的人士,这也说明公道自在人心。

◎史海撷英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个十分动乱的年代,也是个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当时,新兴士大夫阶层的生存处境极为险恶,而他们的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不滞于物,不拘礼节,特立独行,又颇喜雅集。如著名的“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也得到了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大书法家王羲之也颇具这种风度,他不拘礼法,自由洒脱,其作品“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深得后人的推崇。

◎文苑拾萃

晚楼寓怀

(唐)刘兼

薄暮疏林宿鸟还,倚楼垂袂复凭栏。

月沈江底珠轮净,云锁峰头玉叶寒。

刘毅暂贫虽壮志,冯唐将老自低颜。

无言独对秋风立,拟把朝簪换钓竿。

狄仁杰犯颜直谏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武则天(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

狄仁杰是唐高宗、武后时期的著名贤臣,颇有唐初名相魏征之风,凡认准了的事,一定据理力争,有时甚至在皇帝面前犯颜直谏。

调露元年(679年),司农卿韦弘执在东京洛阳为高宗建造了好几座豪华的宫殿。尤其是上阳宫,濒临山水,景色秀丽,加上一里长的画廊,显得分外豪华。高宗十分满意,立即移居到了洛阳。但没住几天,狄仁杰却上疏弹劾韦弘执,说他劳民伤财,建造华丽宫殿,引诱皇上追求奢侈。高宗猛然醒悟,随之免了韦弘执的官。

狄仁杰出任御史后,犯颜直谏的事更多,尤其令人佩服的是他参奏左司郎中王本立的事。王本立自恃受皇上宠信,在朝中为所欲为,文武百官也都对他畏惧不已。而狄仁杰却不信邪,抓住他犯法的事实,当廷弹劾他的罪过,奏请将他法办。高宗却下旨特赦,免他无罪。狄仁杰不服,又奏道:“国家虽乏英才,却不少本立这样的人,陛下何必爱惜罪犯而违背王法?如陛下一定要赦免他,请先将我发配边疆!”高宗见他如此坚决,也只好收回成命,将王本立交大理寺以法论处。

武则天称帝后,狄仁杰进谏一如既往。有一次,武则天决定营造一尊大佛像,像高60丈,建于绝壁之上,30里之外便能看得清楚。石工匠役画师雕工已做出草图,佛像十分精妙雄伟,武则天遍传群臣,群臣赞不绝口,都称这是立于子孙万代的伟业。但是,当核算营造费用时,因府库日亏,国家拿不出钱来,怎么办呢?武则天要群臣出谋划策,有人提出,让天下和尚和尼姑每人每天出一钱,便可筹足营造资金。武则天很高兴,准备下令执行。

这时狄仁杰谏阻道:“圣上要建一巨型佛像,本是一件好事,能留给子孙万代敬仰。但是,以仁杰的愚见,现在还无能力。因为,工程不会驱使鬼神来做,还要役使百姓来完成。财物终究不会自天而降,还是要百姓从地中产生。不管怎么筹集,最终还是损害百姓,索取于黎民。近年来战事频起,水旱失时,征役繁重,百姓家业已被剥空,国家创伤尚未平复,何必又要营造大佛像,担上个劳民伤财的坏名声?虽说征收僧钱,但抵不上总用款的百分之一;国家财力已先用尽,而人民的痛苦没有消除。这个时候大兴劳役,是国力所不能及的啊!现在战事未息,边境也不安宁,应该减缓守卫边地的徭役,节省无关的费用。假如雇工建造佛像,人们为追逐私利,都到建造处谋利,那必定要错过农时,自然丢弃了国家的根本。现在种不好庄稼,来年歉收必定挨饿。如果国家出资资助,用尽了人力财力,等一方有难,将用什么去解救呢?臣考虑再三,信仰佛教,旨在慈悲,救济众生,怎么能使民众劳苦困顿呢?”

开始时,武则天感到很生气,但听完狄仁杰的话,又迅速转怒为喜,收回了成命。

武则天当了女皇后,一直盘算着由谁来继承她的大业。她时而倾向于亲生儿子李显,时而又倾向于侄子武承嗣或武三思。狄仁杰发现:匈奴犯边时,武三思公开招募勇士,一个月还未招到1000人;而李显出面招募时,不到四天竟招了五万多人。这说明民心都在李唐。所以,他相机奉劝武则天说:“太宗皇帝南征北战,创立了大唐基业,希望代代相传。高宗驾崩之前,又将两位皇子托付给陛下。陛下若打算把天下移交他姓,恐怕不妥。况且,亲娘与儿子总比姑妈与侄儿亲。若立儿子为太子,陛下百年后牌位还能配享祖庙;若由侄子当皇帝,他怎能将姑妈的牌位送进祖庙呢?”

武则天被他说动了心,但又表示:“这是我的家事,你不必管。”

狄仁杰却说:“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的事,都是陛下家事。君为之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何况您让我担任宰相,我哪能不需要预先知道一些呢?”

不久,武则天便将李显从外地接回皇宫,立为太子。

在狄仁杰为相的几年中,武则天对他的器重程度是群臣莫及的,她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名。狄仁杰喜欢面引廷争,武则天“每屈意从之”。狄仁杰曾多次以年老告退,武则天不许,入见,常阻止其拜。武则天曾告诫朝中官吏:“自非军国大事,勿以烦公。”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曰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时又封为梁国公。

◎故事感悟

狄仁杰凡事以大局为重,以国法为重。他侍奉两代君主,都能做到犯言直谏,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前途与安危。好在当时的君主还算开明,最终都能接受狄仁杰的意见,改正错误。狄仁杰的高风亮节和铮铮铁骨,也成为他得到无数后人敬仰的原因。

◎史海撷英

武则天爱才惜才

作为一个政治家,唐朝女皇武则天在历史上是以知人善任而著称的。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

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忘我谏言不惜身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40卷、《外集》10卷等。

韩愈早年流离困顿,刻苦好学,有读书经世之志。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第,直到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他仕途虽然坎坷不顺,但他一直保持着清廉的作风,抱着一颗爱国爱民的心,对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敢于大胆揭露,坚决反对,即使受到打击也不妥协。

36岁时,韩愈任监察御史。此时,长安地区遇到了几十年未遇的大旱。田地龟裂,禾苗枯萎,大路上积着没脚深的浮土,这里已有半年滴雨未下了。

一天,韩愈专程去郊县察看旱情。烈日当空,不一会儿,他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经过半天的颠簸,他终于来到了郊县的一个小村子。他跳下马,缓步来到地头上。韩愈脸色严峻,眉头紧皱,一位腰背佝偻、面孔黝黑的老农急忙迎上去和他交谈起来。

由于韩愈来过多次,当地百姓和他已很熟识。“韩大人,这可是几十年未遇的大旱啊!”

韩愈蹲下去仔细察看枯黄的庄稼,问老农:“老哥,估计下来能收多少?”

“顶多是正常年景的一两成吧。”

“那租赋怎么办?”

“官府说一粒谷也不能少,老百姓只好卖儿鬻女来交租赋了。”讲到这里,老农声音哽咽,眼含泪花。“韩大人,你要为百姓讲话啊!”

韩愈站起来,心情沉重地点点头。他随老农又走访了几户人家,看了他们住的、用的,尝了尝他们锅里的粗糙饭食。最后他说:“御史是喉舌之官,我一定将灾情如实禀奏圣上。”

回来的路上,韩愈在城门附近看到了一批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老百姓。他们被绳子绑成串,跌跌撞撞地由差役赶着走。韩愈问:“这些人触犯了什么刑律?”

“不肯交租!”差役说。

“我们连饭也吃不上,拿什么交租啊!”被拘押的百姓悲凄地说。

差役举起鞭子,恶狠狠地说:“少啰嗦,到官衙再给你们颜色看!”

韩愈再也忍不住了,他匆匆策马回府,拿起毛笔,铺开卷轴,奋笔疾书,拟就了一份奏章。奏章说,长安附近几个县半年来没落雨,年成怕收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许多百姓被迫卖儿女换口粮、交租税,好多人家已经断炊。京城是四方的腹地,国家的门面,对京城百姓应该倍加爱护。最后,韩愈建议减免今年长安地区农民的租赋,让人民度过灾年。

奏章写罢,韩愈逐渐冷静下来。他不由得想起这份奏章呈上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它会得罪好多人。首先,京兆尹(京城的地方长宫)李实就会很不高兴。前几天李实还在唐德宗面前说过“今年虽旱,谷子长得却好”的话,自己这份奏章等于告他“欺君”之罪,而李实在朝廷里有许多支持者。其次还会得罪宦官,这些人在皇帝身边整天说些粉饰太平的话,以博取皇帝的欢心,这份奏章无异于揭穿他们的骗局。而自己又怎能斗过李实和宦官联合起来的力量呢?

他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他想: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身为御史,如果不管黎民百姓死活,不为他们讲话,哪里还谈得上忠君爱国呢?

第二天早朝时,韩愈毅然将奏章呈上。果然,这份奏章像一把火,着实烧痛了朝中的一些大臣,他们群起反对。昏庸的唐德宗十分生气,下诏贬韩愈到广东阳山去当县令。

后来,直到唐宪宗的时候,韩愈才被调回朝廷,但他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得失,以国家利益为先,屡次仗义执言。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再一次被贬到荒远的潮州。他走到蓝田关的时候,他的侄孙韩湘匆匆赶来,来陪伴这孤苦的老人。韩愈挥笔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