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撷英
魏尚治军有方
魏尚治军十分严明,但也非常关心部下的生活,军帛租税全都用来犒劳部下官兵等,并用自己的俸禄杀牛宰羊,每五日一次宴请自己的部下。因此,部下都十分拥戴他,全军的气势也很高。每每打仗冲锋,都人人争先,军威大震,匈奴畏惧,边塞得安。
◎文苑拾萃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晁错进策安天下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前出师表》
晁错(公元前200—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政治家。初从张恢学申不害、商鞅的法家学说。文帝时任太常掌故,曾奉命从故秦博士伏生受《尚书》。后为太子家令,得太子(即景帝)信任,号“智囊”。景帝即位,任为御史大夫。后因建议削藩为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将其处死。晁错的著作,散见于《汉书》的《爰盎晁错传》、《荆燕吴传》和《食货志》。
西汉建立初期,汉高祖刘邦由于采取了罢兵归农、抑制商人、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措施,使秦朝末年因连年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汉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是,由此也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晁错上了著名的《论贵粟疏》,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为了说服皇帝采取正确的措施,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晁错在他的上书中说道:“在圣明的君王统治下,百姓不挨饿受冻,这并非是因为君王能亲自种粮食给他们吃,织布匹给他们穿,而是由于他能给人民开辟财源。所以尽管唐尧、夏禹之时有过九年的水灾,商汤之时有过七年的旱灾,但那时没有因饿死而被抛弃和饿瘦的人,这是因为贮藏积蓄的东西多,事先早已做好了准备。现在全国统一,土地之大,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之时,又没有连年的水旱灾害,但积蓄却不如汤、禹之时,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在于土地还有潜力,百姓还有余力,能长谷物的土地还没全部开垦,山林湖沼的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游手好闲之徒还没全都回乡务农。
“百姓一旦生活贫困,就会去做邪恶的事。而贫困是因为不富足,不富足是因为不务农,不从事农业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定居下来,不能定居就会离开乡土,轻视家园,像鸟兽一样四处奔散。如果是这样,那么国家即使有高大的城墙,有深险的护城河,有严厉的法令和残酷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他们。人在寒冷的时候,是不会等有了轻暖的皮衣才穿的;在饥饿的时候,也不会等有了美味才吃。饥寒交迫,自然就顾不上廉耻了。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要挨饿,整年不做衣服穿就会受冻。那么,肚子饿了没饭吃,身上冷了无衣穿,即使是慈母也不能留住自己的儿子,国君又怎么能保有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会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拥有人民的拥戴。
“而百姓呢,则在于君主用什么方法来管理他们。他们追逐利益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不管东南西北。珠玉金银这些东西,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然而人们还是看重它,这是因为君主需要它的缘故啊。珠玉金银这些物品,轻便小巧,容易收藏,拿在手里,可以周游全国而无饥寒的威胁。这就会使臣子轻易地背弃他的君主,而百姓也随便地离开家乡,盗贼受到了鼓励,犯法逃亡的人有了便于携带的财物。粟米和布帛的原料生在地里,在一定的季节里成长,收获也需要人力,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成事。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拿不动它,也不为奸邪的人所贪图;可是这些东西一天得不到就要挨饿受冻。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五谷而轻视金玉。
“现在,农夫中的五口之家,家里可以参加劳作的不少于两人,能够耕种的土地也不超过百亩,而百亩的收成,不超过百石。农民春天耕地,夏天耘田,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还得砍木柴,修理官府的房舍,服劳役;春天不能避风尘,夏天不能避暑热,秋天不能避阴雨,冬天不能避寒冻,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休息。在私人方面,他们还需要交际往来,吊唁死者,看望病人,抚养孤老,养育幼儿,一切费用都要从农业收入中开支。农民虽然如此辛苦,却还要遭受水旱灾害,官府又要横征暴敛,随时摊派,早晨发命令,晚上就要交纳。交赋税的时候,有粮食的人,半价贱卖后完税;没有粮食的人,只好以加倍的利息借债纳税。于是,就不得不卖掉自己的房屋,甚至卖掉子孙来还债。而那些商人们,大的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小的开设店铺,贩卖货物,牟取利润。他们每日都去集市游逛,趁政府急需货物的机会,所卖物品的价格就成倍抬高。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也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也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农桑的收获;依仗自己富厚的钱财,与王侯结交,势力超过官吏,凭借资产相互倾轧;他们还遨游各地,车乘络绎不绝,乘着坚固的车,赶着壮实的马,脚穿丝鞋,身披绸衣。这就是商人兼并农民土地,农民流亡在外的原因。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上下相反,好恶颠倒,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国家富裕,法令实施,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现在的迫切任务,没有比使人民务农更重要的了。而要想使百姓从事农业,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抬高粮价;而抬高粮价的办法,在于让百姓拿粮食来求赏或免罚。现在应该号召天下百姓交粮给政府,纳粮的可以封爵,或赎罪,这样,富人就可以得到爵位,农民就可以得到钱财,粮食也就不会囤积而得到流通。那些能交纳粮食得到爵位的,都是富有产业的人。从富有的人那里得到货物来供政府用,那么贫苦百姓所担负的赋税就可以减轻,这就叫做拿富有的去补不足的,法令一颁布百姓就能够得益。依顺百姓心愿,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按照现行法令,民间能输送一匹战马的,就可以免去三个人的兵役。因为战马是国家战备所用,故而可以使人免除兵役。神农氏曾教导说:‘有七八丈高的石砌城墙,有百步之宽贮满沸水的护城河,上百万全副武装的兵士,然而没有粮食,那是守不住的。’这样看来,粮食是君王最需要的资财,也是国家最根本的政务。现在让百姓交粮买爵,封到五大夫以上,才免除一个人的兵役,这与一匹战马的功用相比差得太远了。赐封爵位,是皇上专有的权力,只要一开口,就能无穷无尽地封给别人;而粮食是百姓种出来的,生长在土地中而不会缺乏。能够封爵与赎罪,是人们十分向往的。如果让天下百姓都献纳粮食,用于边塞,以此来换取爵位或赎罪,那么不用三年,边地的粮食就必定会多起来。”
汉文帝觉得晁错的建议十分有道理,便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使国家经济迅速好转起来,为日后“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感悟
晁错的这份奏疏思路清晰,对形势的分析精细入微,所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也切实可行。他在说明问题时运用古今对比、农夫与富商大贾的对比、法令与实际情况的对比,使他的主张得到更鲜明的表现,让统治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其中特别是对农民实际生活中贫困穷苦的描写,揭露性很强,更能警醒高高在上的统治者。
◎史海撷英
晁错的国防之策
汉文帝时期,针对北方的匈奴军经常骚扰、汉军轮番戍边无法对付的现象,晁错向汉武帝提出了移民实边的新政策,其要点是:一、招募内地百姓到边塞地区,长期安家落户,先由政府供给衣食、住房、耕作器具,规划耕地,直到能够自给为止;二、按军事组织编制移民,并实行军事训练,平时耕种,战时出击;三、建筑防御工事,高筑城墙,深挖壕沟,并设滚木、蒺藜。这些措施切实可行,足以巩固边防。
晁错提出的这一政策,汉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个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且打开了历代屯田政策的先河,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汉武帝时,赵充国实行的军屯政策;三国时期,曹操实行的屯田政策,都是晁错移民实边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文苑拾萃
读晁错传
(宋)许氏
匣剑未磨晁错血,已闻刺客杀袁丝。
到头昧却人心处,便是欺他天道时。
痛矣一言偷害正,戮之万段始为宜。
邓公坟墓知何处,空对斯文有泪垂。
桓伊用音乐劝谏
◎柳泽韩愈犹进谏,况乃高名欲戢戈。——洪皓
桓伊(生卒年不详),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东晋前期名将桓宣的族子。其父桓景(任丹阳尹、长社侯),东晋军事家、音乐家。《晋书》载,桓伊“有武干,标悟简率”,累迁大司马参军,淮南太守、历阳太守、西中郎将、豫州刺史。淝水之战,桓伊与谢玄、谢琰率八万北府兵击破前秦大军于淮南,一战而保江南半壁河山,奠此后数百年南北朝之局。
桓伊是晋代著名的音乐家,他长于吹笛、弹筝与歌唱,当时人称“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
有一次,孝武帝司马昌明设酒宴,作为豫州刺史的桓伊也被邀出席。孝武帝得知桓伊的音乐才能后,便叫桓伊吹笛助兴。桓伊神色自然,用他常带在身边的一支柯亭笛吹了一首笛曲。这支汉代蔡邕制作的珍贵曲笛,由笛技高超的桓伊来吹,真是“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抑扬顿挫,令人心醉。
一曲吹完后,桓伊缓缓地放下笛子,然后仪态大方地向孝武帝说:“臣子弹筝虽不及吹笛的技巧,然而伴奏歌曲还是行的。我想自弹自唱一曲,敬献皇上。同时,希望有一支笛子伴奏。”
孝武帝听了,点头赞许,并为桓伊的豪放豁达而感到高兴,还命宫中的一名伶俐善吹笛的歌伎来为他伴奏。
此时,桓伊沉思片刻,又对孝武帝说:“宫中的歌伎不熟悉我的歌调,恐怕不能胜任。我家中有一女伎张硕,伴奏得比较好,要她来是否可以?”
孝武帝同意了,不久,便召来了这名女伎。于是在张硕清脆的笛声衬映下,桓伊一面抚筝,一面歌唱。
桓伊唱的是什么呢?原来是一首含义深刻的歌曲: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事有见疑患。周王佐文武,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
这首歌的意思是:当皇上的难,做臣子的也难啊,皇上看不到忠臣的心,反而要加以猜忌。好像西周时的周公旦,曾经全心全意辅政,为建立周朝立过大功,结果,周王不仅不刻在记功柱上,反而听信了管叔与蔡叔对他的诽谤。
此时此刻,桓伊的整个身心都和着歌喉,全部沉浸在歌唱的激情之中。他唱得无比深情,无比激昂,音节慷慨,直上云端。在一旁许多忠心的大臣都听明白了桓伊的意思,尤其是坐在宴席上的尚书仆射谢安更是显得很激动,一边听着,一边泪流盈眶,最后忍不住竟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桓伊的眼前,闪着泪花,抚着胡须,赞道:“你唱得好,唱得太妙了!”
而一旁的奸佞之徒,如会嵇王司马道子、王国宝等人,却像是怕见阳光的老鼠一样,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
孝武帝听完后,也领悟到了歌曲的寓意。原来歌词在讽谏他,批评他轻信谗言,猜忌屡建功勋的谢安。孝武帝的脸上也显得有些惭愧不安。
◎故事感悟
用音乐进谏,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桓伊这种巧妙的进谏方式旁敲侧击地提醒了孝武帝的错误。进谏是一门艺术,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还是要因人、因事而异,选择适合的方式才是上上之策、万全之策!
◎史海撷英
笛上三弄
晋代的大文学家、书法家王徽之有一次离京到外面游历,回来时,把小舟停泊在清溪侧。正赶上桓伊从岸上经过,二人素不相识。这时,船中有人认出了这个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请人对桓伊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此时,桓伊已是地位显赫的人物了,但他仍然十分豁达大度,即刻下车,蹲在胡床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而两人却没有交谈过一句话。
后来,宋人程大昌在其所著的《演繁露》中,记有“桓伊下马踞胡床取笛三弄”之事,人们由此便引申理解为桓伊演奏、创作了《三弄》笛曲。明代朱权在《神奇秘谱》中辑有《梅花三弄》琴曲,曲前小序云:“桓伊出笛作《梅花三弄》之调,后人以琴为三弄焉。”
◎文苑拾萃
桓伊
(宋)徐钧
专利无厌世所憎,君昏臣暗谤将兴。
抚筝一曲开谗谀,臣泣君渐各自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