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防骗自助100招
9539300000022

第22章 上学、求职陷阱(1)

十余载的寒窗苦读,终于换来金灿灿的大学毕业证书,满怀希望地踏上求职路,不承想,一个不留神,却落入骗子的陷阱,不仅工作没找到,身上仅有的钱财也被洗劫一空,痛之,恨之,不如重整旗鼓,学习防骗术,练就火眼金睛,让骗子无处遁形。

87. 以介绍工作为名进行诈骗

目前,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几百万人,就业压力十分严峻,急需找工作的人数激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及找工作人员急于找到工作的心理,以托关系收取活动经费为名实施诈骗。

任先生的儿子退伍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任先生很是着急,后经一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家公司的老板钟某,朋友称其关系广,路子宽,能够帮任先生的儿子找一份好工作。见面后,钟某说,现在找个好工作不容易,但是通过活动,利用关系还是能够办到的,并称市委市政府中就有自己的同学和朋友,只是需要20万元的活动经费,才能保证任先生的儿子当上公务员。

20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对于任先生来说,确实有些困难,但是思前想后,他觉得只要能让儿子当上公务员,花20万元还是值得的,便答应下来,并先将15万元交给了钟某做活动经费,钟某承诺两个月后一定把这事办成。

很快两个月过去了,工作的事情却没有着落,任先生打电话催促钟某,钟某说事情已经办得差不多了,还差最后一道手续没办成,需要5万元疏通关系。于是,任先生赶紧凑齐了5万元交给了钟某。就在任先生一家满心欢喜等待上班通知时,他们却发现,钟某的电话打不通了。

骗子们利用人们急于找工作,尤其是想到工资待遇好的单位任职的心理,声称自己有门路、关系广,向当事人索要高额的“疏通关系”钱,结果往往导致受害者是工作找不成,钱反而被骗。在此提醒那些急于找工作的朋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他人,应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以防受骗上当。

防骗指南:如何防范以找工作为名的诈骗?

只有通过正当途径求职、办事,抵御不正之风,遵纪守法,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在防范以找工作为名的诈骗时,大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对于那些过于主动,自夸有本事、有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急于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一定要小心,这往往是骗子们行骗时撒下的诱饵。

其次,切勿贪小便宜。天下掉不下馅饼,只有陷阱,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承诺的好处,更应该谨慎为之,以免上当受骗。

第三,提高防范意识,在涉及财物交易时,要留下证据,并在详细了解对方的情况后,再做出决定。

88. 网络虚假招聘骗局

由于网络求职方便、快捷,深受求职者的欢迎,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求职者急于求成的心态,以及网络求职的便利,把黑手伸向了网络招聘,使求职者蒙受损失。

小柳为了能够尽快找到工作,在网上投了不少简历。前不久,他接到一个外地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集团公司的工作人员,说是看过了小柳的简历,并给小柳的邮箱发了一份公司介绍、职位空缺和职位申请书,要他填一下,另外,还有简历编号,小柳感到一丝惊喜,迅速地回复了应聘表格。

一天后,小柳的邮箱又收到一份笔试试题,他赶紧填完发回去。两天后,一个自称是人力资源部经理的人打电话通知他电话面试,面试时间安排在第二天中午12:00。第二天,小柳按时接到了对方的电话,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对方告诉他等通知。

三天后,对方打来电话,让小柳查收答复邮件。小柳迫不及待地打开邮件,是一份入职通知书和员工手册。通知上说,要小柳去广州带薪培训一个月,一听说去外地,小柳心里开始紧张起来,亲戚朋友听说后,也都劝他不要去。后来,小柳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查询了该公司,却发现这个公司根本不存在,而且查到该公司的电话都是小灵通。原来一切都是骗局。

对于小柳的经历,可能有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并不感到陌生,这是典型的网络虚假招聘骗局,这类骗局的实施通常由以下步骤组成。

第一步,在网上查询求职者信息。

根据求职者在网上留下的相关信息,骗子们会先打来电话,自称是某大集团公司,一般公司的名字都很响亮。有时候骗子们会冒用真实的公司名称,有时会打着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等旗号,甚至是自编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名。

骗子们在打电话给求职者时,通常会这样说:你好,你是×××吗?我们在网上看到你的求职信息,请问你还在求职中吗?

如果求职者回答正在求职,他们会说“我会有份招聘的邮件发到你邮箱”,让你报上邮箱,他们核对一下,接着会告诉你一个求职编号,让你牢记。然后他们告诉你明天请查收邮件。或者说:如果对本公司有意,就请在两个工作日内回复本机找××助理。

第二步,准时发邮件。

骗子们会准时发邮件给求职者,内容包括招聘岗位、招聘公司简介和招聘流程,邮件正文是需要求职者将个人资料填写完后回邮。

第三步,发来第二封邮件。

等求职者回复邮件后的一两天,他们会发来另外一封邮件,一般会是笔试题目和为何应聘,请求职者答完,在一定时间内回复邮件。

第四步,电话通知面试。

一两天后,求职者会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要求职者参加电话面试,并告知面试的具体时间,一般会要求求职者自己打过去找主管。

第五步,电话面试成功。

电话面试时,对方会问求职者一些面试问题,包括一些专业知识,看起来很全面,面试后,面试官会告诉你三天内答复结果。

第六步,录用通知。

两三天后,求职者会收到一封录用邮件,告知被录用,薪资和福利是什么,要求求职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去报到,进行带薪培训,培训后正式就职。

第七步,实施诈骗。

求职者到达骗子们说的指定地点后,会有人来接,然后将求职者带到另外一个地方,控制起来,手机被没收,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强迫其进行传销等非法活动,要求家人汇钱来赎人。

以上就是骗子们实施诈骗的伎俩,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及时拨打110报警求助,切莫上当受骗。

防骗指南:网络求职应该注意什么?

面对网络求职的陷阱,求职者应该提高自身的识别能力,从而降低上当受骗的风险。总体来说,网络求职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选择可靠的招聘网站。

求职者应尽量选择大型、专业、知名的人才网站进行浏览、注册,这些正规的网站会对招聘单位经过审核,信息可信度较高,而且正规的网站会对个人简历的重要信息做一定程度的保密处理,只有向网站提供合法资质证明的招聘单位才能看到。

二、识别虚假招聘信息。

虚假招聘信息有如下特点:一是招聘单位联系地址不详细或根本不留;二是联系电话为手机、小灵通,没有固定电话;三是招聘条件低,工资待遇高。遇到此类招聘信息,一定要小心。

三、填写简历要注意信息的公开程度。

填写简历时,要注意个人简历的公开程度,尽量不要使自己的个人简历处于无条件公开的状态,这样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四、面试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正规招聘单位一般都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若网上的单位将面试地点选在宾馆、酒店等临时的场地,一定要提高警惕。还有,面试的时间和地点也很重要,如面试安排在晚上,最好不要去,尤其是女生。如对方要求到外地或者偏远的地方面试,在对招聘单位没有详细了解的情况下,切勿贸然前去。

另外,在面试之前,要做足工作,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公司情况,出门前,一定要给家人或亲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单位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以备查用。

89. 揭秘试用期骗局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为了相互了解而协商约定的考察期限。“试用”应该是双向的,然而,由于劳力市场供大于求,整体就业形势趋紧,致使试用期成了用人单位的专利,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者将试用期变成了敲诈劳动者的陷阱。

小叶学的是英语,大学毕业后,很快找到了一家翻译中心,做翻译员,老板承诺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月薪300元。小叶对这个工资很不满意,不过,老板一再承诺,试用期满正式录用,月薪不低于3000元。这让小叶满心欢喜,决定留下来大干一场。

然而,就在小叶试用期即将结束的时候,老板突然以“不适合在本公司工作”为由,将小叶辞退,和小叶有同样命运的还有其他三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辞退小叶等人后,老板又重新招了五名大学毕业生,又如法炮制,临近试用期满时又悉数辞退,再招再辞,再辞再招,骗局连着骗局,至今已延续一年有余,尚未正式录用一名员工。

其实,小叶遭遇的情况,只是不法企业主利用试用期诈骗的冰山一角,试用期的骗局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试用期期限过长。

有些不法企业主为了降低用人成本,非法延长试用期,其实,试用期期限并非可长可短,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二、试用期内无故辞退。

有些企业会以各种理由告诉求职者试用期不合格,再以低廉的薪资继续招聘相同岗位,以降低成本。在本文中小叶遭遇的就是这种情况。防范这类骗局,求职者一定要在应聘前,了解企业的情况,如果遭遇无故辞退,可要求用人单位人事部门拿出证明本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试用期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有些企业会口头承诺求职者在试用期内工资虽然很低,但是一旦转正,工资待遇会很高,甚至是出奇的高。对于这类情况,求职者切勿听信,遇到试用期薪资和正式薪资差距过大的情况时,应提高警惕性,一般情况下,试用期的工资也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四、试用期内不签订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故意拖延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从而达到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目的;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告知求职者错误的概念,劳动合同须过试用期后才能签订,试用期间内是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对于这类情况,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先试用再签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如果遭遇此类情况,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向劳动仲裁提出申诉。提醒大家,在工作期间一定要有意识地收集相关证据资料,如工资单、工作证、考勤卡等。

防骗指南:如何应对试用期骗局?

“试用陷阱”一般多发生在一些小型企业,就职前,大家要防止落入试用期骗局陷阱,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根据《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员工在试用期内享有报酬权,月薪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员工在试用期内出现工伤,同样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工伤保险待遇,因工伤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者,同样可以享受伤残补助待遇。

第二,及早识破“试用陷阱”。

因求职者求职心切,往往给黑心老板可乘之机,所以,无论求职的心情是多么急切,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那些有疑点的“公司”,坚决要远离,无论他们的承诺多么好,只要是不按时发薪水,都要趁早远离,以免越陷越深。

第三,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一旦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试用陷阱”侵害了,如不付报酬、薪金过低、违规延长试用期等等,应当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和工会举报,请求帮助维权。

90. 做兼职谨防被骗

“坐在家里上网赚钱,日赚100元”“兼职文字录入130元/万字”……这样的招聘信息让不少渴望兼职挣钱的人为之心动。可是,大家要知道,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这多半是骗子们行骗的伎俩。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兼职中暗藏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一:收取保证金。

骗子们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打印、公关、文秘等既轻松又容易赚钱的岗位,而且待遇优厚,但是求职者需要交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其他一些费用,如体检费、建档费、服装费等,一旦求职者交纳了这些费用之后,招聘单位就会再三推托,最后,使工作的事情不了了之。

陷阱二:收取押金。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收取不同金额的抵押金或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

陷阱三:不兑现报酬。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高薪为诱饵,骗取涉世未深的人为其工作,做完之后,却迟迟不给予报酬。

陷阱四:骗取培训费。

一些单位要求求职者在正式上岗之前,要先进行培训,同时要求学生自己掏腰包付培训费,但往往是培训进行后,以无工作为由推托,或者用人单位玩失踪。

陷阱五:骗人入传销团伙。

有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销售人员的名义,诱骗求职者,然后公司让求职者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求职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这是典型的传销,然而,涉世不深的人往往被骗上当。

陷阱六:骗色。

有些娱乐场所以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做兼职,工种有代客泊车、侍者、伴游,有的甚至是不正当交易。

防骗指南:如何选择一份兼职?

找份兼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小心就可能落入骗子们预先设置好的骗局中,所以,大家应该提高警惕。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兼职。

选择兼职不应该以赚钱为唯一目的,应该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与专业相关的,从而有利于能力的提升。

二、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找兼职时,如果用人单位提出交押金、收取保证金等之类的费用,一定要小心,另外,兼职工作也需要签订协议,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保证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

找兼职工作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公司,面试时,不要一个人去比较偏僻的招聘公司,尤其是女孩子,最好结伴而行,即便是遇到危险情况,也能够有个照应,及时脱险。

91. 小广告高薪背后的秘密

“招聘饭店服务员,底薪4000元,每月工资不下2万元”“高薪诚聘男女公关,工资日结,每月收入可过万元”……看到这样诱人的招聘信息,你是否会怦然心动呢?殊不知,这里面却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