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少年卷勤劳节俭
9743600000057

第57章 李铎一生苦学书法

李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生于湖南省醴陵县的新阳乡易家渡村。

20世纪40年代初,李铎在青泥湾小学上学时,读书就很用功,下工夫练习写字。河边的沙滩上、禾田的雪地里,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更留下了他数不清的字迹。吃饭时,筷子是他的笔,汤就是他的墨水,桌子自然成了不要钱的大字本。每顿饭后,桌上总是密密麻麻地沾满了汤水字迹。

1948年春的一天,李铎拿着一张通知,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考上县城湘东中学了。”爸爸接过通知一看,学费是每期二十石谷子。

家里吃饭都有困难,哪来这些谷子?爸爸很发愁,李氏家族中的人听说易家渡村出了第一个“秀才”,就你一斗我一斗地为李铎凑齐了学费。学费解决了,食宿费却无着落,他只得寄住在姑姑家里,每天放学后为街坊挑水,赚点钱买油灯和纸笔。

晚上,看书写字没有油灯,李铎捡来一把破茶壶,用绳子吊在屋梁上,上面放一小瓷盘,做成了一盏简易的油灯。昏暗的灯光伴着他读书写字,直到深夜。

读到第四学期,家里实在没有谷子为他交学费了,老师、主任知道了,都为他惋惜,经过商量,决定让他半工半读。从此,每天早晚,他把一担担水从河边送到半山腰的教师家里,挣点钱勉强维持学习。

正当他难以读下去时,醴陵解放了。中南军政大学来校招生,李铎被录取了。

在军大学习了半年,李铎被分配到四十一军。尽管行军打仗条件艰苦,他却始终未放弃对书法的渴求。凡部队经过的古陵庙宇或名山大川,他总挤出时间跑去看那里的碑文碣字、对联匾额,反复品评,仔细临摹,有的还认真拓下。部队急行军,他总拎着小灰桶沿途书写标语,既鼓舞士气,又练就了一笔大字。

国庆十周年前夕,李铎被调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说班工作。北京众多的名胜古迹,使李铎进入了书法的海洋。哪里有古碑匾、名人墨迹,哪里就会出现他的身影。北京西单有个旧书店,里面许多有名的字帖更是深深吸引着李铎。他有空就到这里翻阅,细心临摹。书店有位老先生见李铎把《兰亭序》、《圣教序》两本字帖抄了又抄,写了又写,就说:“你干脆把它买回去吧!”他哪里知道,李铎当时工资低,家里负担又重,只有节约过日子。从军博到西单有七八里路,李铎从不乘车,再热的天,来回奔波,连根冰棍也舍不得买。这样辛辛苦苦攒够了钱,买回了两本名帖和其他一些字帖,从此,他家的灯每天都亮到深夜。

他家里,堆着一叠叠整齐的废报纸、包装纸,上面都有李铎的手迹。废纸不够,他就用手蘸清水在墙上练,写了干,干了又写,等几杯清水化作粉墙上的龙蛇飞腾而去,往往是月悬中天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秘书科的办公室里,有一张办公桌,桌面上的漆皮掉了,中间是一片暗黑色,这是李铎勤奋练字的见证。那时,李铎在秘书科工作。每天午饭后,他便左手拿毛笔,右手拿抹布,一边用淡墨在桌上写,一边用抹布擦去,长此以往,办公桌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李铎家房小,办公室也不宽,写大字铺不开。等别人下班后,他衣袖一捋,便在办公室的水磨石地面上写开了,一个接一个地写两块,写四块,甚至写八块方砖大的字,不练得腰酸背胀是不肯罢休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半个世纪以来,李铎遍临古今名家之帖,广征博采,兼收并蓄,形成了古拙沉稳、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风格。1986年,军事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李铎书前后出师表字帖》颇受欢迎。

他虽已年近花甲,仍锲而不舍地钻研书法艺术,刻意求新,并撰写书法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