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宗室爵位
清崇德元年,皇族宗室爵位定制为九等,顺治六年,更定为十二等:
1和硕亲王
2多罗郡王
3多罗贝勒
4固山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不入八分镇国公
8不入八分辅国公
9镇国将军
10辅国将军
11奉国将军
12奉恩将军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发留辫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发留辫子呢,这就要从他们的祖先说起了。满族发源于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黑龙江一代,以打猎捕鱼为生。剃去前额和四周头发,留存头发编成辫子垂在脑袋后面,是为了行动更方便。这样能够避免穿山越岭的时候枝藤刮发,以及射箭瞄准的时候眼前的乱发遮当视线。
满族人信奉的是萨满教,依照萨满教的说法,头发生长在头的顶部,是人身体上最靠进天的部分,是灵魂栖息的地方,非常神圣。进关之后又受汉人孝悌观念的影响,认为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可以毁坏的。满族战士如果战死沙场了,可以把尸骨埋在外地,但辫子是必须剪下来送回家系上姓名籍贯来招魂安葬的。
清朝人的辫子不是简单的“留辫子”,而是剃掉一部分头发,然后把剩下的编成辫子,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大多都是会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的,这样骑马打猎方便,头发不会挡到眼睛,阻力也小很多,当然了,也不用费时间去梳头。蒙古族在成吉思汗那个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的,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发型跟成吉思汗时期的发型相类似,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可能与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残缺的成人礼。清朝男人发型遵循的是满人的习惯,表示各族人对入主中原的满州人的臣服。
发式和服装的改变
中国人对于衣冠服饰一直都是十分重视的。《孝经》上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后便不可剃发,不管男的还是女的,都把头发绾成发髻。而满族的发型则截然不同,满族男子都会剃光前颅头发,而后脑的头发则编成一条长辫子垂下。汉装的主要特色是交领、右衽、无扣,而满装则以立领、对襟、盘扣等为主要特点。
清朝是由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的满族人建立的,“剃发易服”政策的推行可以追溯到满族入关之前。在他们还没入关的时候,满族统治者就已经在关外实施“剃发易服”政策了。他们征服汉人之后一律强令剃发、更换服装,明朝降将也必须剃发易服以表示臣服。
1644年,清军入关的时候就曾颁发了“剃发令”,但引起了汉人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抗,最终不得不公开废除了此令。1645年,清兵进军江南之后,在汉臣孙之獬的提议之下,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的地方,无论官员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必须在十天之内把头剃了,削发垂辫,不这么做的就要砍掉脑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没得商量。
于是,汉族人民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斗争来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对此,清朝统治者暴力镇压。最终的胜利者是满族封建统治者,大部分汉族生者剃发结辫,改穿满族服装;坚决不愿改换衣冠的或被杀掉了,或逃到了海外,也有的遁入了空门,带发修行。针对当时汉人此起彼伏抗争的情况,时人陈名夏曾说:“免剃头复衣冠,天下即可太平”。但是,没有过多长时间,他就因说了这句话而被满门抄斩了。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一定要推行“剃发易服”呢?通常认为是满族统治者想要通过剃发易服来打击、摧垮汉族人民,特别是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使得满族的统治地位更加稳固,从形式上消除了被“汉化”的潜在危险。从之后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一措施所起到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汉人不再执着于本民族服饰,他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满族的发式和服装。到了辛亥革命时期,大清帝国被推翻了,号召人民剪去辫子的时候,有许多人不愿意去剪。当然这面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害怕剪去辫子后被官府杀头,可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对汉族的影响之深。
“剃发令”始作俑者
1645年,清廷忽然下了一道“剃发令”。而这忽然而来并导致数百万人头落地的命令,竟源于一个汉族降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本在1645年六月的时候,多铎下过一道这样的命令:“剃头一事,本国相治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然而只过了一个多月,多尔衮便下令汉人必须全部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为什么在这短短一个多月里,事情就发展到了这一境地呢?这要从一位山东淄川的名叫孙之獬的汉臣说起。
孙之獬是明朝天启年间的进士,官至侍讲。他在清军入关之后俯首乞降,做了礼部侍郎。当时明朝的降臣上朝的时候是可以穿明朝服侍的,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
孙之獬求宠心切,有一天上早朝的时候,他浑身上下焕然一新,不仅把头发剃掉留了辫,还穿上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的时候,他理所当然地走到了满族大臣的行列里。满族大臣可都是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怎么可能容得下孙之獬与自己同班,当然就把他逐出班外了。汉臣见了这种情况,大多都在取笑他。孙之獬自讨了没趣,只得走回汉班了,可是汉臣们对于他的逢迎求宠很是厌恶,于是一个紧挨着一个,不让他入班。这下他进退不得,狼狈得很。
孙之獬恼羞成怒,便向清帝顺治上了一道这样的奏章,“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之从汉旧,而非汉旧之从陛下,难言平定,难言臣服也。”
顺治当时只不过是个七岁的小孩子,决定大事的是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听孙之獬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而且鉴于辽、金、元这些过往“异族”入主中原的历史经验,其中最关键的警示便是防止上层“汉化”。尤其是辽、金两朝,“汉化”让皇族变得消沉、懦弱了。孙之獬的进言挑起多尔衮的警惕心,为了避免被“汉化”,决定先下手来个全体汉人“满化”,于是下令“剃发易服”。
那么,这位“剃发令”的始作俑者后来怎么样了?三年多以后,孙之獬因受人钱财卖官而被革职遣还老家淄川。刚好赶上了山东谢迁等人起义,攻入了淄川城,愤怒的民众杀死了孙之獬全家。孙之獬本人就更不说了,被五花大绑十多天,头皮上被戮满了细洞,人们都抢着要为他用猪毛重新“种头发”,并且还把他的一张臭嘴用密密缝了起来,最终肢解碎割而死。消息传出,人们无不拍手称快,皆云罪有应得。孙之獬行为的卑劣,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这个以出卖祖宗和灵魂为代价来换取好日的恶棍在风光了几年之后,终于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
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
顺治十七年规定亲王、亲王世以及郡王的妻子封福晋,侧室便叫做侧福晋。也用来封蒙古贵族妇女。
皇子的妻妾分为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正房叫做嫡福晋,偏房则是侧福晋或庶福晋。把正房叫做嫡福晋,意在强调是“第一夫人”。嫡福晋是经礼部册封的,有朝延定制的冠服。侧福晋也是受正式册封的,身份一般也不低。但侧福晋的子女却仍不是庶福晋所生子女可以比较的,地位也不同。而庶福晋是没有经过朝廷册封的,地位又要低很多了,相当于婢妾,庶福晋只不过是一种客气的称呼。
嫡福晋的地位尤为突出是清朝入关之后的事了,在清朝入关之前,嫡福晋和侧福晋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些女子皆出自名门,都是被作为妻子对待的,所生子女也都是嫡出,仅仅是嫡福晋的出身或其他方面要稍微好一点点,所以才居于女主人之位。而庶福晋则的地位就远远不如侧福晋了,她们相当与妾,是侍女或女奴之类的身份,所生子女也就根本无法跟嫡福晋、侧福晋的子女相提并论了。
清宫独特的“选秀”制度
清宫“选秀”制度,不仅是皇帝为自己挑选后妃,顺便也为皇子、皇孙和血缘关系密切的宗室“赐婚”。那么,清宫为什么要采用选秀女这种方法来充实后宫呢?它又起源于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