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要结果,不要理由
10210300000010

第10章 制度执行力 (2)

所谓明晰化是把流程中的要点做明晰。明晰的要点在于量化,如果你想强调什么,就去把它量化。如果你不量化,就等于在告诉别人你不重视它。不能量化,就不可以考核,也不能真正实施!

所谓操作化是把明晰的东西做成可操作的。如果一个计划只有量而没有行动措施,就会“不可实施”。

为什么许多公司年初制定的财务指标往往形同虚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只有指标没有行动,没有行动的指标意味着大家可以随便说大话而不负责任。

人们之所以说假话,是因为可以不负责任,如果必须对后果承担责任,很少有人会说假话。比如,说假话的小贩都是在火车站周围,而在你家门口的小贩不会说假话。为什么?因为说假话就再没有人去买,所以要想让他负责任,就尽量让他说真话。

同样道理,怎么做到让你的下属说真话?关键在于增加说假话的成本,如果成本很高,谁还会说假话?

执行的“三化”:流程化、明细化、操作化,就是建立一套制度化的违规处罚机制。世界上大部分公司的失败,大多源于这种机制的失效。

机制失效:巴林银行为什么倒闭?

○ 里森在狱中说: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这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巴林银行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卖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都可以向巴林银行申请贷款。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皇室。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5个世袭的爵位,由此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的地位。

巴林集团主要包括4个部分:1.巴林兄弟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融资、银行业务及资本市场活动。2.巴林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经纪。3.巴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以资产管理及代管个人资产为经营内容。

4.投资银行,巴林银行拥有一家美国投资银行40%的股份。

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业务网点主要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上海也设有办事处。到1993年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额为59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里森原来是摩根士丹利银行清算部的一名职员,他在1989年7月到巴林银行工作,随后被安排到印尼分部工作。在此期间,总部对他的评价是:富有耐心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解决问题,是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1992年,里森被任命为新加坡分行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总经理。

巴林银行规定,如果在期货交易中出错,比如将“买进”手势误为“卖出”手势,在错误的价位购进合同等等,要立即将该项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

在里森到新加坡前,巴林银行的错误账号是“99905”。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全面负责清算工作的负责人给里森打了一个电话,要求里森另设一个新“错误账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于是里森设立了一个新错误账号“88888”。

但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因为总部配置新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账户直接向伦敦报,但里森新开的错误账户“88888”并没有被注销,成了被人忽略的账户,这提供了里森日后制造假账的机会。想想吧,如果当时取消这一账户,则巴林的历史可能会重写了。

有了这样一个机会,错误就找到了掩盖的理由。从此,里森就开始把出现的差错用这一错误账号处理。

第一笔差错发生在1992年7月,里森手下一名新员工犯了一个错误:富士银行买进20口期货合约时,交易员误当成卖出,要纠正这项错误,就要买回40口合约,按当日的收盘价计算,损失约为2万英镑,并要报告伦敦总部。

里森决定利用错误账户“88888”来掩盖这个失误。几天之后,日经指数上升200点,损失由2万英镑增为6万英镑。当时里森年薪还不到5万英镑,里森更不敢将这一失误向上呈报,而是压下来了。

第二笔差错发生于1993年初,这次犯错的主角是乔治。他是里森的好朋友,也是业绩最好的交易员之一。乔治与妻子离婚了,整日沉浸在痛苦之中,并开始自暴自弃,错误当然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犯的也是同样的错误,把卖出当成买进,这一次的损失是800万英镑。

为了帮朋友,里森指令把这一失误记入“88888”账号。但有三个问题困扰着他:一是如何弥补这些错误;二是将错误记入“88888”账号后,如何躲过伦敦总部月底的内部审计;三是新加坡国际货币期货交易所每天都会显示出里森他们损失多少,“88888”账户也可以被显示在交易所大屏幕上。

为了掩盖手下员工的失误,里森将自己赚的佣金转入账户,但手下这两个人造成的损失金额实在太大了,里森的佣金无论如何也填不满。于是里森决定私下参与交易,赚钱来补偿这两次手下的损失,因为里森相信自己的能力。到1993年7月,他的确做到了,“88888”账户亏损转为盈余。

似乎一切错误都过去了,但这时又碰到了一个“天灾”。1993年下半年,接连几天,每天市场价格破纪录地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屏幕故障频繁,无数笔的交易入账工作都靠人力,人力处理错误自然难免。

结果计算下来,里森的损失将近170万美元,这种损失其实里森完全可以上报,因为这是计算机导致的问题。而且比起上次的损失,这个数额也不算大。但有了上次的经验,里森决定继续隐藏这些失误。

但这次运气却不怎么好,“88888”号账户的损失,到1994年7月,已高达5000万英镑。里森此时对损失的金额已经麻木了。他当时唯一能想的,就是拿出更多的钱赌市场,反败为胜,补足“88888”账号的亏损。

此时的里森在巴林银行是个英雄。1993年,巴林银行纳税前利润2亿英镑,扣除1亿英镑奖金,纳税前净利润为1亿英镑,其中新加坡创造的利润超过1000万英镑。1994年里森的套利业务为巴林银行赢利2850万英镑,里森因为其赚钱能力被巴林银行高层视为明星交易员,银行高层到处在表扬他,从而导致内部稽核对里森失效。

1994年年底,“88888”账面上的亏损额为2.08亿英镑。

1995年1月份,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分别在东京和大阪等地买了大量期货合约,指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日经指数大幅下跌。里森也遭受了损失,但这时他看到的不是损失,而是大赌:购买更大量的日经指数期货合约,希望日经指数上涨时大赚一笔。1月30日,里森以每天1000万英镑的速度从伦敦获得资金,卖空日本政府债券,买进3万口日经指数期货。2月10日,里森这两种业务交易量甚至创下了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交易史上最大纪录的交易量。

1995年2月23日,里森的大赌彻底失败,日经股价收盘一路下降,此时里森为巴林所带来的损失,达到了8.6亿英镑的高点,而巴林银行全部的股份资金只有4.7亿英镑,世界上历史最老的巴林银行宣告倒闭。

巴林银行倒闭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为什么却发生了呢?

第一,职责不清,里森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里森刚到新加坡,任职期货交易部经理,同时兼清算部经理。作为一名交易员,里森的工作是两种,一种是代巴林客户买卖衍生性商品,这种业务相当于股票买卖,交易员只是代客户操作,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交易员赚取佣金。

另一种是套利,套利行为只赚取市场间的差价,也没有很大风险。因为银行对交易员的额度进行控制。为防止风险,这种许可额度通常定得相当低。通过清算部门每天的结算工作,银行对交易员及其风险可以有效了解并掌握。

不幸的是,里森却一人身兼交易与清算二职。这种职责混乱使里森有机可乘。事实上,在里森抵达新加坡后,巴林曾有一个内部通知,对此问题可能引起的大灾难提出过关切。如果里森只负责清算部门,他便没有机会为其他交易员的失误行为瞒天过海,也就不会造成最后不可收拾的局面。

第二,审计形同虚设

在里森造成的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事实上,每天都有一张资产负债表,上面都有明显的记录,从中完全可以看出里森的问题。即使是月底,里森为掩盖问题所制造的假账,也极易被发现。

比如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然后这5000万被挪用来补偿“88888”号账户中的损失。实际上,只要有人查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就会发现花旗银行账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里森在狱中,对这段时期做了这样的描述:“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

第三,为业绩牺牲监督与检查

1995年1月11日,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巴林,提出他们对维持“88888”号账户所需资金问题的一些疑虑。而此时里森正在要求伦敦每天汇入1000万英镑,以支付其追加保证金。

这一追加甚至违反了英国银行规定。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1993~1994年间,巴林银行在新加坡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限制。为此,巴林银行曾与英格兰银行进行多次会谈来支持里森的行为。

一旦巴林银行的许多高层管理者,一味地相信里森,期待他为巴林套利赚钱,里森就可以超越于利益之上了。在1994年12月,就是巴林破产前两个月,在纽约举行了一个巴林银行金融成果会议,25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巴林银行经理,还将里森当成巴林的英雄,对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新加坡在1995年10月17日公布了有关巴林银行破产的报告,报告结论中有这么一段:“巴林集团如果在1995年2月之前能够及时采取行动,那么他们还有可能避免崩溃。截至1995年1月底,即使已发生重大损失,这些损失毕竟也只是最终损失的1/4。如果说巴林的管理阶层直到破产之前仍然对‘88888’账户的事一无所知,我们只能说他们一直在逃避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