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要结果,不要理由
10210300000004

第4章 结果第一,理由第二 (2)

热衷于完成任务对付老板,热衷于寻找理由推卸责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种局面:功劳大家争,责任大家推!罪魁祸首是谁?我觉得,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着无数由“完成任务”所导演的“阴谋”,如果你不能制止这一“阴谋”的蔓延,那么你就会被这一“阴谋”所淹没,就会造成整个企业执行力的丧失!

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公司大了之后,职位就多;员工多了之后,部门就多。职位和部门一多,程序就往往会代替了结果,组织层级就会代替客户价值,于是任务往往就会迷惑我们的眼睛,于是就有了无数可以开脱责任的理由:你看他已经尽力了,他已经努力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等。

如果我们要致力于打造一个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团队,那么请记住,执行永远都只有一个主题:执行是要结果而不是完成任务。我们永远都要锁定“结果”这一目标,而不是“任务”这一程序。

对自己负责

成功与人的性格、心胸、知识素质,甚至民族、种族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成功人士身上,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自己深深的责任感。

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他的身上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信守承诺,第二是结果导向,第三是永不言败。

在全球500强中,有人做过统计,近20年来,从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也有2000多名,总经理或者董事这一级的也有5000多名。

世界上也许没有任何一家商学院能够培养出来这么多的顶级人才。为什么不是商学院培养了企业领导人,而是西点军校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西点军校对学生要求的标准——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这些都是任何一家优秀企业对其领导人要求的最基本素质,也是最值得挖掘或培养的素质。

相比而言,商学院却更多地教给学生商业知识和经验,比较缺乏对一个人最基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许正因为如此,是西点军校而不是这些商学院培养了最优秀的领导人才。

成功与人的性格、心胸、知识素质,甚至民族、种族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成功人士身上,只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自己深深的责任感。

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优秀人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自己负责任——这就是执行型人才的特点。这个结果意味着,如果你想得到一个有执行才能的人,那么首要的要素就是看他是不是“对自己真正负责”。

什么叫“对自己真正负责”?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第一:信守承诺。

第二:结果导向。

第三:永不言败。

正是这三个特点,使有责任感的人同时成为有执行能力的人。同样,什么样的人不是执行型的人呢?聪明人大多不是执行型的人,因为他们一生都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很少能够像“阿甘”那样把一件事做到底。为什么阿甘这样一个智商不高的人,打乒乓球打成了冠军,跑步跑成了冠军,每做一样事都做到了顶级。他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执著。

而聪明人做事最缺乏的就是执著。因为聪明,聪明人就总是在找捷径,把很多时间花在路途上或者找捷径上,没有一件事情做到底。另一方面,聪明人往往在社会上受宠,所以一旦碰到困难或反对,就不会像执著的人那样坚持,而是选择逃避。

信守承诺,结果导向,永不言败

如果你需要武将,你需要像刘备那样放下心态,同甘共苦;如果你需要文将,你需要有“三顾茅庐”那种诚意与执著。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有这么一个破落贵族的后代,通过广施仁德,远播贤名,使得文有卧龙、凤雏辅佐,武有关、张、赵鼎力相助,逐步实施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最终以一介织席贩履的庶民,成为开创蜀国大业的一代君王。

这个人的名字叫刘备。

《三国演义》讲述了曹操、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故事,虽然三个人各有千秋,但就成功背后的战略与执行能力而言,坦率地说,我更推崇刘备。

帝王争霸,从战略上讲,表面上是实力的较量,但背后却是所谓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当政的帝王因为失人心,才会给挑战者以机会,而若干的挑战者中,最后一定是那些真正懂得如何“得人心”者得天下。

要得人心,首先要得那些最有用的人的“心”,即那些对霸业最有帮助的人的心,这就是人才!现在的问题是:刘备这个人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就个人才能而言,并不出众。为什么三国最优秀的人才,比如一代名师诸葛亮,一代名将张飞、关羽、赵云等等,都投奔了刘备,而且至死不渝?

回答是:刘备具有“卓越的执行能力”。《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孙权是如何获得人才的?曹操在董卓时期就已经是京城八个主管军事的重要人物之一,且不说有曹洪、夏侯渊等至亲猛将相助,就是单纯以他的名气大旗一挥,便有像许褚、典韦那样的勇士投奔而来。

孙权就更不用说了,在他继承哥哥孙策王位的时候,孙策已经基本把江东的地盘给他准备好了,成千上万的江南才俊,尽落在孙权手中。

刘备是个破落子弟,虽说叫“皇叔”,但还得受叔婶的白眼,靠织席贩履生活。虽然生活的贫困不能消灭他远大的志向,但贫困却招不来优秀的人才。

那么刘备是如何获得人才的呢?他的方式是:

第一,信守承诺。刘、关、张“三结义”是关于承诺的千古佳话。通过“结义”这种承诺方式,刘备获得了事业的起点:两员武艺超群的武将。

第二,结果导向。刘备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到处寻找有才干的人才,结交有能力的才子,目的就是要在未来做一番大事。他知道要想使“三结义的承诺”能够得以持续,就要将心比心。他与张飞、关羽吃和睡都在一起,获得了张飞和关羽对他的赤胆忠心。即便后来曹操用高官与赤兔马为条件相邀,也没有引起关羽一丝动摇。

第三,永不言败。刘备请出诸葛亮的故事已经成为千古佳话。所有的人都知道人才很重要,但是在怎样获得人才的道理上,刘备“三顾茅庐”给我们做出了一个执行的好榜样。试想想,大雪之中在茅屋外等待是什么滋味?

这就是“执行型人才”的优秀品质——如果你需要武将,不一定需要金钱利禄,但你需要像刘备那样放下心态,能够吃住在一起同甘共苦。如果你需要文将,也不一定需要富贵荣华,但你需要有“三顾茅庐”的那种诚意与执著。

案例:把努力与结果分开

如果我们的制度会因为“好心”而不同,就会出现没有人对结果负责,就会出现下一个好心的员工犯了更大的错,你也没法处罚,然后就会出现我们在真好心与假好心之间难以判定,从而导致制度失去权威。

几年前公司搬家。搬家最主要的问题是两边的合约问题,每天的房租大概是2000元,为避免新旧办公室两边重复交钱,最好的结果是,这边一到期,新的办公室也刚好装修完,正好搬家。

但结果是,我们比预计的晚了近一个月,原因是经办人漏了要报消防这一环节,他是第一次办,大厦的人也没有提醒他,结果报的时候正好是年底,有关消防的手续拖了将近一个月才报批下来。

如果你是经办人的上级,你怎么处理这件事?

我们公司有规定,凡是由于个人原因导致公司损失的,视情况要承担三分之一以上甚至全部损失。在这个案例中,就是按最低标准处罚,当事的员工也要承担大约5000多元的罚款。

对于危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我相信大多数公司都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为什么我们又常常出现执行难的问题呢?

问题不在于制度上,而在于具体的情况永远比制度复杂。比如在这个案例中,如果是当事者自己的职责,那当然不难,问题是他主动要求承担这个很紧急的任务,并为此每晚工作到两三点,似乎不能简单地一罚了之。

的确,我们处理这类事件的基本难点,在于一个基本的矛盾:不做事当然就不会有错,做事就会有错。如果我们总处罚那些主动做事但犯了错的人,公司不就在鼓励那些不做事的人了吗?长此以往,公司里不就没有人做事了吗?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批评一下,象征性处罚的目的是鼓励他积极主动承担工作的精神。

第二种:要当事者承担责任。承担一个对他而言代价很大的责任,无论是出于多么好心。

我们公司的处理办法是后者,把努力与结果分开,一档归一档。对他的努力,我们按国家规定给予加班工资甚至加倍补偿,并且给予他更多的发展机会,以鼓励他主动承担工作的精神。但对他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我们应当按照制度处罚他。

我们公司的结论是:负责任与做事是两个独立的系统。需要你负责的,你就要负责。而你勇于做事,那是你具备领导能力的表现。

这两个系统的功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大家都勇于做事,就可以使得公司获得更大发展。如果没有人勇于做分外的事,那是发展问题,只不过是公司走得慢一些而已。

但如果我们的制度因为“好心”而不同,就会出现没有人对结果负责,就会出现下一个好心的员工犯了更大的错,你也没法处罚,然后就会出现我们在真好心与假好心之间难以判定,从而导致制度失去权威。

制度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与尊严,公司就会死。在走得慢但不会死与走得快但可能会死这两种选择面前,你选择什么?那些急于成功的公司大部分选择后者,而我们选择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