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至尊红颜:武则天传
11443800000021

第21章 改弦又更张(1)

武则天在接连不断地废黜太子以后,受到了来自李家宗亲以及部分臣子的强烈谴责和质疑。甚至有人发动叛乱反抗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为了铲除这些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平叛活动。叛乱被平息后,武则天登上了皇位。

李旦的悲哀

早在龙朔二年八月,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了,取名李轮,他是武后最小的儿子,遗传了高宗文人方面的特质,自幼喜爱文学、书法。因为是老小,很少想做皇帝的事儿,所以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做学问上。高宗和武后原本并没有指望他能承担起皇帝的大任,也就没给他过多的政治教育,但也并未亏待他。先是封了个豫王,接着改做冀王,后来又封为相王、右卫大将军。到了凤仪二年又改封豫王,改名为李旦。

多年来的宫廷争斗,使李旦看清了母亲对待威胁她统治的人绝不手下留情的现实。于是,处处小心,以免引火烧身。唐中宗被废以后,武皇太后就剩下这么一个亲儿子可以立了。虽然他对政治不敏感,但自己好控制些。如果说武皇太后之前就想要做皇帝的话,她不会在高宗死了之后还迟迟不肯动手。而反复废立自己的儿子,定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武则天不会这么没有脑子。她可能在某一个时刻曾经有自立为帝的想法,但时至今日她还是更多地偏向于做操纵者,而非名副其实的君王。

在中宗被废的第二天,李旦即位了,就是唐睿宗。睿宗被立为皇帝之后,不能在正宫听政议事,武皇太后临朝称制。李旦只顶着皇帝的虚名,在宫中读书写字。朝廷上的事都由武皇太后一个人说了算。

接下来发生了后面我们要提到的扬州叛乱一事,武皇太后在平乱的同时要还政李旦。李旦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料定母亲也不会这么轻易放手权力,所以坚决不同意武皇太后的还政要求。武则天也没过多推辞,继续临朝听政。第二年,武皇太后为了安抚李旦和朝臣,将李旦的几个儿子封为亲王,这是向朝臣表明自己不会称帝。睿宗看着自己母亲所做的一切没有丝毫办法,他现在只是个傀儡而已。

公元689年(有资料显示为690年,我们取多数资料记载的时间。),武则天开始使用周历。与此同时,改元为载初。武则天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兆。为了避讳,自此,所发布的诏书改称“制书”。之后有人上万民表,请求武则天实施改朝换代。当时,很多宗室和大臣因为反对武则天都惨遭灭门。

这个时候睿宗不能不说话了,他也上书给武则天,请求武则天登基,并赐自己武姓。皇帝做到这种地步也够窝囊的了。武则天自然求之不得,一番谦让之后,高高兴兴地同意了儿子和臣民的请求。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登基,赐皇嗣武姓,李旦将名字改回“轮”,迁出东宫,没有帝位继承权,刘氏降为妃。睿宗这次在位没有任何动作,更别说是作为了,他只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然而,想做个逍遥人也是不容易的。

武皇太后宠信的户婢韦团儿喜欢上了这个曾经没有实权的皇帝,想要与他建立情人关系。李轮知道自己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若发生什么,对自己十分不利,所以就拒绝了她。韦团儿心怀怨恨,在武三思和武承嗣的指使下,她在李轮的妃子刘氏和德妃窦氏住所埋了一根木头人,告发她们诅咒武皇太后,是为厌胜。公元693年,刘氏、窦氏被武皇太后处死,偷偷地埋在了宫中。两个妃子突然失踪,睿宗不会不知道,但是睿宗不敢声张,因为他知道是武则天所为。这就是睿宗的聪明之处,他知道无法与母亲斗,便在武则天面前装作没事儿人似的,以此来保全自己。即使有人出面为刘、窦两位妃子鸣冤,睿宗也默不作声。

睿宗的沉默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为以后的再次登基保存了实力。但是这段时间,睿宗是相当悲哀的,二十好几的人了,顶着个虚名在宫里行走,谁见了都暗地里腹诽,睿宗的心里也不会好受吧!

扬州叛乱

李敬业扬州起兵

公元684年,睿宗带着王公以下的文武百官在武成殿为武皇太后上尊号。自此,武则天亲自临轩执政,而皇帝则住在别殿,不问政事。武则天临轩称制后,百官朝贺。一时间,祥瑞之说甚嚣尘上。什么“瑞鸟”、“瑞麟”、“瑞云”全出来了,这表示大家对武则天执政的拥护。武则天以为自己执政没有太大的阻力了,谁知才高兴到一半就杀出个程咬金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嵩阳令樊文又献了一块“瑞石”,武则天拿着这块玉石让百官观赏。尚书左丞冯元常上书说这是谄谀欺骗的说法,武则天意识到朝廷中还有一部分人对自己执政不满,于是把冯元常赶到陇州做刺史去了。

武则天临轩执政后,将大唐的旗改为金色,东都洛阳为神都,官名进行了一次大改换,官服也改了颜色。在以后的叙述中我们可能用到官职名,为了不至于混淆,我们将改动的官职列举一些: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依次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改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御史台改为左肃政台,增加一个右肃政台。其余的省、寺、监、率名称,都按各部门的职权另改名称。正在武则天花样翻新地折腾官职的时候,一件叛乱发生了。发动这场叛乱的是扬州大都督李勣的孙子——李敬业。

李勣是高宗时期的老臣,为高宗和武则天的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高宗和武则天很是器重他。但是李老丞相的孙子却不怎么争气,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贪赃枉法,后因东窗事发被贬职。他打着恢复李氏江山的旗号,聚众谋反。参与这次谋反的还有一个叫魏思温的监察卸史,这个魏思温因为犯法被贬为盩厔尉,他有些政治头脑,因此成为这次叛乱的“军师”。

按照李敬业和魏思温事先商议好的计策,先让同伙监察御史薛仲璋请求出使江都,等薛仲璋到了江都后,再让韦超告发扬州都督长史陈敬之谋反。这样一来,薛仲璋便可以用中央派遣出使御史的身份逮捕陈敬之,薛仲璋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扬州。薛仲璋等依计行事,果真掌握了扬州的军权。接着宣布叛变,改回嗣圣元年中宗的年号。武则天千方百计想要杜绝的事还是发生了,这些人果然打起了自己儿子的旗号来反对自己。叛军找了一个酷似李贤的人来冒充已死的太子,到处宣扬说,李贤没有死,而是逃到了扬州,在扬州招兵买马,任命李敬业为上将军,兼扬州大都督。紧接着在扬州设立了三个府衙: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又任命了一些官员,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他写了一篇留名千古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后收到《古文观止》中改名为《讨武瞾檄》。大肆宣扬武则天的罪行,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武则天执政。

武则天对叛乱是有所准备的,当听到扬州发生叛乱时,她并不十分惊讶。之前不是有冯元常被贬之事么?现在发生这样的事早在意料之中。当她读到骆宾王的《讨武氏檄》后,还大赞骆宾王的才学渊博、妙笔生花。她说像骆宾王这样的人不用,是我们帝王的过失,可见武则天的帝王之器。关键时候还能为敌人送上赞美,这是需要胸怀和智慧的。对于武则天的泰然自若,大臣们从心底佩服起来。

武则天在赞完了骆宾王之后,放下手中的檄文,命令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领兵三十万前往讨伐。武则天认为这样还不能彰显出自己的威严,于是把李勣的官职给剥夺了,还派人挖了他的坟墓,捣烂了他的棺材,接着又恢复了李勣的原姓。武则天要让天下人看看反叛自己的下场。

李敬业不通兵家之事,临到阵脚便六神无主,只好找大家来一起商议该怎么办。军师魏思温说:“您还是以匡扶李室为名,率领着众人击鼓行进,直捣东都洛阳。这样的话,天下人就知道你是为了李家江山在打拼,那么就会群起响应。”薛仲璋不同意出兵洛阳,他坚持守住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再渐渐向北进军。魏思温反驳说,山东有粮有兵,就等着我们到那里去呢!如果不趁着这个形势立功,而是自顾自地保存已有的领地,那么,起兵的人听了,谁还会响应我们呢?

李敬业没有谋略和胆识,没有听进魏思温的建议继续进攻,而是兵分几路,攻占江都周边的地区。魏思温叹了口气说:“兵力集中力量就会强大,分散了就会弱小。敬业不渡过淮河,收取山东进而夺洛阳,我们的失败就在眼前了。”之后李敬业带领着叛军主力攻下了润州。

守润州的是李敬业的叔叔李思文,李敬业原本想拉着李思文一起造反,但李思文拒绝了,接着向武则天告急。李敬业占领润州之后,魏思温提出用李思文的脑袋祭旗,李敬业不肯。润州司马刘延嗣被抓后,李敬业要杀了他,魏思温说这是他的旧相识请求赦免其死罪。就这样,两个人都被关进了大牢。

李孝逸的大军赶到后,李敬业着急了,赶忙从润州退出来守江都。他在高邮县屯兵,命令自己的弟弟敬猷守卫淮阴,韦超、尉迟昭守卫梁山。李孝逸因为初战失利而不敢继续进攻,担任监军的殿中侍御史魏元忠对李孝逸说:“现在天下的安危在此一举了,原本天下太平,是贼子先叛乱,搅动得天下不安,人们都盼着尽快平定叛乱,而今将军只守不攻,不是令天下人失望么?如果朝廷知道了这件事,必定会改派其他的将军来剿灭叛乱,将军你打算怎样应对呢?”李孝逸一听,可不是这回事么?我这里不进攻,朝廷迟早会知道,到时我没法交代啊!于是,下令进攻,结果斩杀了叛将尉迟昭,这人有时候真得有点压力才行啊!如果李孝逸不是被魏元忠吓了一下,怎么会下令攻打叛军呢?

十一月,武则天果然派左鹰杨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统领大军增援李孝逸。李孝逸听到消息后,再次攻打梁山,而叛将韦超坚持不迎战。李孝逸拿不定主意是攻是战,大家在阵前开始讨论起来。魏元忠建议先攻打李(徐)敬猷,其他将领不赞同这样做,他们认为要先进攻李敬业。魏元忠说:“我们应该先进攻李敬猷,李敬业人多,又凭着显要的位置死战,如果我们失利,那么,我们就危险了。李敬猷没有什么能力,根本不懂打仗是怎么一回事,再加上势单力薄,大军一到就会被攻克,因此李敬业必定会想办法来救自己的弟弟,到时必定来不及。现在我们舍弃好攻的,去攻打难攻的,是下策啊!”李孝逸听了魏元忠的意见,先攻打韦超,接着攻打李敬猷,李敬猷大败。接着,挥军进攻李敬业。

李敬业借着河水死守,李孝逸几次攻打都没有成功,想退到石梁。魏元忠接着劝说:“这个时节芦苇都干了,又是顺风,不如用火攻,此时是不能后退的。”李敬业的军队此时也精疲力尽,失去了斗志。李孝逸采用火攻的计策,将李敬业的大军烧得七零八落。

李敬业一看完了,大势已去,于是率领着轻骑兵进入了江都城,带着一家老小准备从润州入海,投奔高句丽。结果逃到海陵界,被大风阻住,无法渡海。其他的将领看到没有什么希望了,便杀了李敬业和李敬猷兄弟,带着他们的头去投降。叛将唐之奇、魏思温也被活捉了,只是骆宾王下落不明。李敬业叛乱被平定了。

武则天平定了李敬业的叛乱后,对李敬业一家进行了处置。只有李文思被留了下来,并提拔为司仆少卿,赐武姓。

平定李敬业的叛乱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而且战争只在扬州和楚州范围内进行,因此对百姓没有构成大的危害。大唐的安定以及社会经济生活还在继续发展。武则天之所以能平定李敬业的叛乱,与中下层的官员和百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她在位时所实行的政策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拥护。扬州叛乱平定以后,武则天的统治进一步加强了。

裴炎之死

裴炎是绛州闻喜人,自幼勤奋好学,在学校里是个乖学生。在弘文馆学习期间,一直刻苦努力,每到节假日,同学们都外出游玩,他却留在弘文馆里读书。他的老师很喜欢他,想直接推荐他去做官,相当于现在的保送生。裴炎却推辞说自己的功夫还没到位,还想学一些东西,其实是他自己不想被保送,他想凭真才实学进入政府部门,这样腰杆子才硬啊!经过一番拼搏,裴炎一下子“明经及第”登上了仕途。

裴炎也是一步一步从基层管理员上干上来的。他先在濮州做司仓参军,就是管理粮食的官。后来调进京城,担任御史、起居舍人等职。这些职位虽然都不是重要的职位,但是与皇室的接触比较多。因为有接触皇帝的机会,所以他的才能很容易被发掘。公元680年,他被封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官衔,成为当朝的宰相。后来还当过侍中和中书令。裴炎的工作能力很强,就是有一点,为人太骄傲了。这样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裴炎的祸端就是他这种性格造成的。

公元681年,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裴行俭打败了反叛的突厥,招降了可汗阿史那伏念。裴炎却说伏念是在大军威逼下“计穷而降”的,难保他以后不再反叛,坚持要把他给杀了。这让裴行俭大丢面子,因为裴行俭曾经保证不杀伏念,裴行俭也因此没有得到赏赐。裴行俭是代表国家许下的诺言,而裴炎却违约把人给杀了。高宗和武则天也没办法,反正是个败军之将,又是突厥人,杀就杀了吧,难道还因为一个叛将得罪自己的大臣不成。但高宗、武后、裴行俭都对裴炎不太满意。

裴炎当宰相以后,倒是得到了高宗的信任。公元682年,高宗去东都洛阳,留下太子李哲(李显)守京师长安,特命裴炎协助太子处理政务;第二年,高宗病重,又让裴炎护送太子到东都来探候;临终前,高宗还命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辅政大臣,这可是再大都没有的信任了。中宗继位后,裴炎作为“顾命宰相”更是权高位重。

高宗死后,宰相裴炎做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高宗曾经有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所以裴炎在高宗死后第三天,也就是太子在灵柩前即位后第二天上奏说,嗣君没有被正式封为皇帝,也没有听政,不应该“发令宣敕”,所以建议一切政令从武则天出。裴炎的建议是不是武皇太后指使,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的建言对武则天是十分有利的,她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国家大事的决定权,所以武则天对裴炎感恩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