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10年8月一个闷热的晚上,一个人,大概是个奴隶,把弹尽粮绝的罗马城城门打开了,让在城外扎营的哥德人进城。在哥德人首领阿拉里克率领下的日耳曼大军,终于进了这座800年来无人攻克的“永恒之城”,连续3天在城内到处抢劫掠夺。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罗马出生的圣哲罗姆在遥远的伯利恒,悲叹不已地说:“在全球最灿烂的光熄灭之时,在罗马帝国被人割去头颅之际,更确实地说,全世界文化毁于一旦,我愣得不能作声。”对许多人而言,不管是基督教徒还是异教徒,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的陷落,不仅意味着整个帝国的灭亡,也好像是世界末日。
可是,世界并没有接近末日,甚至罗马陷落也不表示罗马帝国从此灭亡。虽然罗马城失守,但以罗马为首都的古罗马帝国终于在哥德人肆虐后,收复失地,并且苟延残喘,直到公元476年,末代皇帝奥古斯图拉斯被他麾下日耳曼司令官罢黜为止。另一方面,公元395年建立,定都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东罗马帝国一直存在,至1453年才被土耳其人所灭。虽然东罗马帝国后来在生活和语言上,越来越受希腊文化影响,但依然自称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的金城汤池内,提倡罗马的学术和法律。
导致西罗马帝国终于覆亡的原因不止一个。公元410年罗马城遭暴徒抢掠,只是帝国衰落的一个征状,并不是衰落的原因。事实上阿拉里克率领的哥德人,意在分享罗马人的逸乐生活,并非要毁灭这座永恒之城。许多年来,阿拉里克只要求罗马人封他为联合统帅,给他的部下划出一些土地。后来看到罗马人言行不符,故意延宕,在失望之余,才决定攻打罗马。
几年后,哥德人在阿拉里克继承人阿瑟尔夫领导下,在土鲁斯建立的朝廷,为一位罗马访客誉为具有“希腊的典雅、意大利的优美和高卢的遒健一炉共治”的特色。甚至在410年攻陷罗马城以前许久,哥德人就在逐步缓慢地沿用罗马人的风俗习惯,而住在边远地区的罗马人世代以来,也不断受到蛮族文化的影响,同时自日耳曼民族募来的罗马士兵,也越来越多,他们对罗马当然并非忠心耿耿。
因此,阿拉里克于410年攻陷罗马,对罗马政权并非致命的一击。不过,因为那是罗马帝国800年来首次失败,心理上的创伤之大难以估计,也许比建筑物受到破坏更加难以弥补。这个因素使我们更加容易了解,为什么阿拉里克攻陷永恒之城,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覆亡的象征;而汪达尔王盖塞里克于公元454年攻入罗马,破坏掳掠远为严重的史实,反而算不了什么。
最近发现的证据,对解释罗马为什么在公元5世纪,为哥德人轻易一举攻陷,也许大有关系。从1969~1976年,在英国南部赛伦塞斯特进行的发掘工作,在一座4世纪末5世纪初的罗马人坟场里,发现了450具骸骨。多数骨头所含铅量较正常多出10倍,儿童骸骨则尤其严重。这些人之中,有的大概死于铅中毒,虽然这一点未能加以证实。根据当时的记载,我们知道罗马帝国各地,无数的人患有四肢麻痹和头痛的毛病,而这些都是慢性铅中毒的病征。赛伦塞斯特是罗马统治英国时期的第二大城,因此说不定能代表大部分罗马城市的情况。
罗马人对他们优良供水系统颇为自豪,饮用水通常都以铅管输送。罗马人喝水用铅杯,煮食用铅锅,没有糖则甚至用氧化铅调酒。普通人一生之中要消耗大量的铅,而吃下这么多的铅,一定会无精打采。摄进大量的铅还有另一个不良后果,就是丧失生育能力。后期的罗马帝国经常鼓励为人父母者生养更多子女,大概是为防人口减少,虽然我们并无详细和精确的人口增减数字,证明有这种现象。即使吸收少量的铅,也能影响生殖能力,所以罗马人很可能由于喝了含铅的水和酒而致死,并造成帝国覆亡。
当然,铅中毒不是罗马城于5世纪陷落的唯一原因。倘若如此,东罗马帝国为什么能在古罗马覆亡之后,延续国祚1000年呢?当然,东罗马帝国仍然能维持下去,是有许多原因的:边疆较短,较容易防卫,可免引致外族入侵之虞;同时,东罗马帝国也较能维持国内的治安。但有一件事情也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就是东罗马帝国境内的铅矿,远较西罗马为少,所以当地居民不得不勉强使用自以为很低劣的陶杯和瓦锅。
古罗马政治家苏拉为何隐退
苏拉公元前138年出生于古罗马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自幼喜爱文艺,善于交际。30岁之后,他时来运转,经济状况大为好转,战争中机缘巧合使其成为民族英雄;50岁时,他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当选为执政官,后又经过与马略的2次斗争,终于建立了他的独裁统治。
苏拉为了终身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不惜践踏民主传统,强奸民意,威慑元老院,最后终于取得终身独裁官职位,集军政财权于一身。苏拉为了确保自己的终身独裁统治,进行了种种“宪政改革”。他取消了民众大会的否决权,削减了保民官的权限,把自己的大量亲信安插在元老院。(A66)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苏拉在取得终身独裁统治权的第三年突然宣布辞职,最后竟以一个普通公民的身份到他的一座海滨别墅隐居。他曾经为争夺最高权力赴汤蹈火,甚至不惜以道德的堕落、国家的灾难和人民的生命为代价;而现在,正当他的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自愿放弃了这种最高权力,这是为什么呢?
至于引退的原因,苏拉本人没有说。据说,当他决定放弃他的权力时,曾在广场上发表过一次演说。他在演说中提出,如果有人质问他的话,他愿意说明辞职的原因,可是,在那种情况下,绝不会有人敢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质问他。辞职以后,一个青年曾当面辱骂他,苏拉竟然默默忍受了这个青年的辱骂,但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青年将使以后任何一个掌握这个权力的人都不会放弃它了。”
由于苏拉本人并没有说明引退的原因,人们纷纷猜测。有人说他在3年独裁统治后还政于民是明智之举;有人说他是由于改革无望而激流勇退;有人说是他在满足权力欲望后厌倦战争、厌倦权力、厌倦罗马而向往田园生活;更有人认为是他患了严重的皮肤病,无法亲理朝政而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政权。
虽然说人生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虽然说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苏拉由一个权力狂—下转变为笑观花开花落的隐土,也许这其中有他自己的人生乐趣吧,或许有难言的苦衷,我们无从而知,这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了。